>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现实功能论略
历史学毕业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现实功能论略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现实功能论略 作者:未知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它的建设和繁荣,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设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现实,功能,论略,

瓷都八字排盘,人肉哑铃,米小仙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现实功能论略

作者:未知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时代发展趋势。它的建设和繁荣,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设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2)01―0056―04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在总结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经验,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廉洁文化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是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群众性、实践性和历史传承性等特征。因而,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充分发挥其所固有的教化、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监督和社会评价功能,使广大社会成员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廉洁理念、制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产生高度认同,对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氛围,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着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首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共同发展,是建立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发展。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干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片面理解政绩,将政绩只视为经济增长,等同于城市发展,尤其等同于GDP的增长,忽略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忽略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背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要求,加重了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以及各区域之间的失衡。一些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为了企业利益,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吃祖宗饭、砸子孙碗。一些学校只注重规模的扩张,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凡此种种,都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阻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者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公共事业管理者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助于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在想问题、做决策、办实事中,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土地流转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的观念和行为,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助于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社会管理是社会公共管理的简称,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国家,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目前,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局面基本形成;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社会阶层结构出现了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社会阶层,社会成员的“单位”属性逐渐减弱,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整合和社会控制的任务非常繁重,社会矛盾和问题异常突出,社会管理水平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问题逐步显现,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法规,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准则文化,对于社会管理者来说,崇尚廉洁由个人单纯的修身养性提升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历史使命。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教育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增强社会责任感,牢固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加强内部事务的公开,做到阳光透明;有利于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使政府和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管理者,以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廉洁奉公,掌权为民,创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切实解决好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和服务体系,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再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面临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仅取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而且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风清气正,就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力量的高度凝聚,就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一种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如果风气不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消极腐败文化滋生蔓延,官不讲官守,民不讲职业操守。就会导致人心涣散,形不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经济社会不但不能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原有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 一种社会价值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就要在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法纪观念,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在广大社会成员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人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集体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廉洁、诚信、勤俭、奉献等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在全社会形成个个廉洁自律、人人为社会尽力的文化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利于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合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所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在政治上的一种进步过程、进步状态和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理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多个方面,其中民主政治、法制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然而我国是经历封建主义社会最长的国家,中国政治传统中的“人治”思想和“家长制”观念以及“官本位”意识还有着广泛的影响,不仅影响着为政者的从政心理,而且影响着广大社会成员的意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起着极大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抵制落后的政治文化,消除封建政治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它以坚持和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己任,以促进社会法治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权益为价值目标,不仅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政治行为准则,而且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伦理价值目标与文化支撑。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为政者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规范从政行为,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权为民所赋意识和法律意识,使其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行使。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强化民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权利意识和监督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管理,自觉履行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监督公职人员的行政行为。学习借鉴西方自由、平等、公开等先进的思想,树立法律至上、民主自尊精神,形成一套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廉洁从政、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体系,把知法守法、依法管理作为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行为准则,规范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对公共权力的使用,使其难以滥用权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等,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完善权力监督机制,深化行政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形成良好的民主、廉洁、平等和公正的社会政治氛围,促进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和碰撞,使得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变,一些社会成员在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下,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为了获取金钱不择手段,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道德沦丧、诚信缺失,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为了单位和个人利益不惜违法违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御腐朽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要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修养文化,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化支撑,是新时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创建活动,使广大社会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精神文化的教育和洗涤、廉洁制度文化的规范和制约、廉洁环境文化的熏陶和感化、廉洁行为文化的示范和启迪,引导社会成员信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德,履行家庭美德,明荣知耻,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引导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大力弘扬廉洁文化,高扬清廉精神,把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中的“民为本”的爱民思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发扬光大,形成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精神追求,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当廉洁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自觉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时,社会就会形成“以廉为荣,以廉为美”的文化环境,就会出现政治清明、民风淳朴的社会风貌,进而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和谐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腐败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违纪违法案件仍呈易发多发态势,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纠而复生,甚至出现了“前腐后继”的现象。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表明,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制度的欠缺或机制的疏漏,一些腐败现象正在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使腐败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视为“正常”,成为可以接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文化”,进而出现了“笑贫不笑贪”的羡腐心理,清官不香、贪官不臭,美与丑、正义与邪恶被颠倒。“腐败文化”的滋生和蔓延,是导致一些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腐化堕落和阻碍廉政建设的深层次因素。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 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以反腐倡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对反腐倡廉起着导向和支撑作用,它所包含的廉洁精神、廉洁理念、廉洁道德、廉洁准则等,对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起着提升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过程,是对广大社会成员进行廉洁理念、廉洁制度、廉洁思想的教育过程,是开展廉洁文化活动,营造崇尚廉洁、诚信守法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过程.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腐败文化影响的过程。通过廉洁文化建设,丰富和深化反腐倡廉内涵,不断拓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廉洁教育进社区、家庭和学校,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使廉洁理念、制度深人人心,使反腐倡廉的思想意识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培植清正廉洁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伦理规范,使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学习和掌握廉洁知识,深化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廉洁监督的责任感,积极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创造有利于反腐倡廉的道德环境,形成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人人喊打”的氛围,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法治文化和道德文化的融合,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道德基础和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有助于筑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有先进的思想文化作支撑。社会主义廉洁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用廉洁从政的思想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者,使其在廉洁从政文化的熏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清廉奉公,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使其在管理工作中,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遵纪守法、依法行政,平等待人、处事公道,以身作则、勤政廉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廉洁文化建设,在广大社会成员中宣传和树立廉洁的精神理念,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抵制腐败文化的影响,清除腐败思想的生存土壤。根据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社会成员的文化需求,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损害国家利益、群众利益为最大耻辱。使广大社会成员在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下,团结互助,相互信任,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优秀的传统廉洁文化和道德风尚在社会发扬光大,真正形成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又和谐相处,政通人和且经济快速发展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人既具有伦理方面的约束,又具有道德方面的规范和诚信方面的要求,它与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损公肥私、制假骗人等不道德的行为是根本对立的。因而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一种道德诚信文化。为政者和公共事业管理者清廉自律、公正无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克勤克俭、勤奋务实、诚实守信、以民为本,就会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拥护,从而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否则,贪污腐化、权钱交易、个人专断、欺诈百姓、重权轻法、重官轻民,就会遭到广大社会成员的谴责和反对。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若守法敬法、诚实待人、知诚讲信、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就会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获得人们的信任;否则,诚信缺失、坑蒙拐骗、损人利己、处处为自己打算,就会受到公众的唾弃。因此,社会主义廉浩文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奋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石。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多元文化、多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下,诚信友爱的传统美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际关系淡漠,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降低,相互猜疑和防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迫切要求通过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加大对社会成员的道德影响.培育其诚实守信意识,以廉养政、以廉养德、以廉立身,抵御西方消极文化思潮和腐朽文化对广大社会成员的影响,构建以道德修养、行为准则、生活情操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体系,使廉洁理念、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科学的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它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牡会主义廉洁文化强调秉公用权、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等廉洁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要求,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性。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清廉律己,公正无私,为公用权,时刻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以贫困农民、城市农民工、城市失业者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依法获得公平公正的分配、居住、教育、医疗等各种权利和机会,才能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表明,廉政是公正的基础,廉洁是正义的基石;没有廉政就没有公正,没有廉洁就谈不上正义。只有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建设,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廉洁的价值理念,引导社会成员公平待人,诚实做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摩擦。才能使社会成员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共同发展;只有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肃查处为官不廉、公权寻租、营私舞弊、谋取私利、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消除徇私枉法、产生腐败的温床,使公共事业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切实做到天下为公、勤政廉洁,以维护社会公平为己任,统筹好各种关系、兼顾好各方利益,认真解决因分配不公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让全体社会成员获得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营造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才能使不同利益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有序,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