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 中外饭店业服务管理比较_酒店管理论文
论文范文

中外饭店业服务管理比较_酒店管理论文

摘要:【摘要】我国的饭店业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目前以有旅游饭店5000多家。饭店业是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现代朝阳产业。服务是饭店经营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服务模式的选择是饭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原
关键词:中外,饭店,业服务,管理,比较,酒店管理,论文,摘要,我国,

北京舞蹈学院邢睿,白狐歌,yinlips

  【摘要】我国的饭店业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目前以有旅游饭店5000多家。饭店业是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发展最迅速、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现代朝阳产业。服务是饭店经营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服务模式的选择是饭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原因在服务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认识、理解这种差异,对把握中国服务模式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经营宗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三个方面对比中外饭店业的服务管理,寻求差异,以提高我国饭店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关键词】服务管理,经营宗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


  作者:朱岚岚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人这样分析: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现代文学翻译巨匠傅雷先生也曾阐述过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想异同:“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


  大概而言,中国人重整体,西方人重细节。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也表现在管理包括饭店管理上。


  为什么中国的饭店业整体来说都还是比国外的饭店业差一大截,稍微做得好一点的饭店(集团)大多得益于西方成熟的饭店管理经验,包括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除了改革开放和政策的因素之外,国人思维方式的某些习惯也极大的阻碍了中国饭店业的发展。


  服务,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容易说得明白的词。中国的饭店,很多年以来,都停留在接待、招待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服务。如何提升饭店服务?第一个要考虑的,就是要将管理和服务精细化,关注细节,包括硬件的细节、服务的细节、程序的细节,关注客人,关注客人的细微需求,把客人的细微需求、甚至客人潜在的未明示的需求都能发现,并满足客人。这种思维应贯穿在整个服务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中国饭店的服务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现代饭店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上的核心是顾客满意。


  一、经营宗旨


  饭店的经营宗旨对服务模式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饭店经营宗旨是把顾客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里兹―卡尔顿饭店的最高使命是使顾客得到真正的关心和享受舒适:“我们承诺向喜爱温馨、轻松、高雅环境的客人提供最佳的环境与设施。客人在里兹―卡尔顿饭店的经历必定是充满生气,愉快幸福的,会得到一番喜出望外的体验。”也就是说,客人的满足是企业的最高宗旨,一切服务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配置都应以客人满足为基本依据,以提高质量来赢得顾客忠诚。我国饭店企业的宗旨不甚明确,至少可以说没有把顾客的利益放在企业经营的第一优先。中方饭店的职工较外方饭店职工服务意识弱。“顾客至上”意识差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许多中方饭店的经营宗旨不明,有些饭店的实际经营宗旨与高悬的经营宗旨相差十万八千里。饭店企业经营盲目性的另一个根源是许多饭店尚不是真正的商业饭店,还带有浓厚的政治接待性质。饭店经营的目的不是盈利而是政治服务,对上服务而非对顾客服务。因此,一部分饭店管理者把大量工作放在满足上级上,而非改进服务质量、满足顾客、赢得利润。


  二、服务理念


  服务不仅仅是需要员工来做的事情,它需要从上到下的参与。在一个致力于服务策略的企业中只有两种员工,即那些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和辅助那些为顾客服务的员工的员工。那种总经理位于顶端,然后依次是各等级人员,而顾客被置于底部的金字塔式管理等级制度在这里被倒置。顾客位于顶部,处于最底端的总经理对顾客负责并管理着那些为顾客服务的一线员工和辅助他们的二线员工。这种模式提倡一种更为简单的结构,强调团队精神,并赋予清理客房的女服务员和洗碗工与总经理同样的重要性。管理者的首要作用是监控和保持服务的质量。管理者必须保证没有任何事情或人会妨碍服务产品的实现。


  三、服务模式


  饭店服务模式的建立与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环境、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西方的服务模式已经完成了从商业饭店时期的标准化服务模式向现代新型饭店时期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所谓个性化服务是指为顾客提供具有个人特点的差异性服务,以便让接受服务的客人有一种自豪感、一种满足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赢得他们的忠诚而成为回头客。个性化服务是从尊重人的个性需求出发,是人性化的体现,是当今人们倡导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豪华饭店时期。赛萨?里兹为满足顾客需求不惜做出巨大努力,在伦敦SavoyHotel主餐厅里,为了创造一种威尼斯水城的气氛,他曾在一楼的餐厅里灌进水,摆上平底船,请来船夫唱歌助兴。里兹这些富于个性的服务满足了顾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个性化服务的实施、保持需要良好的保障机制。客史档案的完善和积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客人信息,都将被整理成文字加以处理、保存。相关工作人员在每天查阅预订客人名单和已入住的客人名单时,要做到熟悉的客人姓名一出现,相关资料就及时反馈,相关服务就及时实施。这一系列工作的完成不仅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更有赖于饭店全员的服务意识。提倡个性化服务不能单纯片面地理解为只是为少数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是要让每一位客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在享受着为自己所特别安排的服务。与西方饭店个性化服务模式悠久的历史相比,目前我国正处于从标准化服务模式向个性化服务模式过渡时期。虽然个性化服务这一理念在饭店业越来越流行,但是我国国内的饭店还是说得多,做得少或者只是做了些皮毛。因此,个性化服务要真正体现在饭店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之中,不仅仅是表现在某一个具体的项目,一个规章制度,或者一个口号上,更要从经营战略角度出发,切实做好饭店软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是重中之重。第一,应转变服务观念,增强饭店全员服务意识。第二,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为饭店的需要选好人,用好人。使饭店出售的特殊产品不断增值。第三,从服务心理学出发,提供超期望值服务,建立忠诚顾客群。第四,实行授权服务,增强服务人员的归属感、自豪感、成就感,从而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创建具有中国内涵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相信,富于东方情结的个性化服务模式是实现中国饭店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饭店作为服务型企业,产品的核心是服务,建筑、装修以及设备设施这些硬件的价值都是在对客服务过程中得到实现的。一个成功经营的饭店,不仅要能提供完善的功能设施,更要能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产品。这里的高品质不仅指个性化、创新化,更要始终如一。


  饭店服务作为一种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可以被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消费,但不同于其他产品的是,服务产品是无形的,它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它不可储存,不可退换,同时由于生产过程消费者的参与性,使服务产品具有因人而异的异质性,这些特征都使服务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但一个成功经营的饭店必须在服务质量管理上卓有成效,使服务产品始终如一。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0926/1638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