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学论文 > > 城镇化相关问题的理性的解决策略_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城镇化相关问题的理性的解决策略_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列为未来二十年中国新四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如何理解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对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在国际上叫城市化,二者是同
关键词:城镇化,相关,题的,性的,解决,策略,行政管理,论文,

快乐大本营20090905,世界语言分布,步步高手机广告音乐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列为未来二十年中国“新四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如何理解城镇化及其相关问题,对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在国际上叫“城市化”,二者是同一个概念,都是对Urbanization的翻译。“城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城”,是指带有围墙和驻军的政治中心、军事要塞和居民聚集区;“市”,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逐渐形成商品贸易市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二者空间趋合、功能相融,统称为城市。“城市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数目的增多,规模扩大和人口、资源、财富、产业的集聚,其本质是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向现代城市市场经济社会形态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
  在中国,“城镇化”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中文的语境中,镇和市,既有权力的界定,还有大小的差别。通常会认为“城市”会比较大,级别高;而“城镇”则会比较小,级别低。城市化强调大城市的发展,意思接近于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说的“都市化”,城镇化更多的是强调中小城市、小城镇。二者没有太大实质性的差别,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城市化”暗含的市场化过程的意思是“城镇化”所难以表达的,因此,笔者认为城市化比城镇化的概念更加科学、规范。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取向和中文语境,不加区别地使用城市化和城镇化概念。
  二、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但是,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中国的城镇化率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的城镇化水平。农民进城了,但没有市民化。第一,由于行政区划变动,传统的农村变成了社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改变,但是作为市民统计被城市化了。第二,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问题把农民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生活在城镇但没有在城镇落户,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另外,由于土地增值的潜在利益分配与户口的紧密结合,导致不少农民不愿融入城市社会。据统计,中国有2.6亿农民工“漂浮”在城市中,游离于城乡之间。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甚至更少。
  中国的城镇化率多少才是最优的呢?不少学者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为参照,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在未来二十年要达到70%以上,以此为前提,提出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其实,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紧密相关的,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最大的内需动力,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必须抛弃片面追求城镇化率的数量化的指标,关键是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镇化水平。未来我们不仅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更重要的是如何消化城市现有城市农民,使他们真正转变为市民,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三、城市规模
  关于中国的城市规模,理论界争论颇多,其焦点在于是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还是以发展中小城市或小城镇为主。一种观点主张优先发展大城市。认为大城市的土地等生产要素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高,配套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和发展机会多,经济辐射力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自身的规模缺乏对较大产业投资的吸引力,难以形成产业聚集地,因而也无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以吸引人口聚集,缺乏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另一种观点主[第一论文网 www.001lunwen.com]张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认为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而且还会出现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频发以及公共卫生恶化等“城市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而且在城乡产业合作,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其实,城市的规模主要受所在区域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城市过大和太小都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而所谓的“城市病”也不是大城市必然的产物。比如美国纽约,比我国不少城市的人口密度都高,日本的东京、大阪等城市人口也很密集,就看不到我们常见的“城市病”。目前,我国大城市出现的许多问题,主要是滞后和脱离以人为本理念的规划,落后的管理和服务以及公共资源在不同行政等级城市中的不公平分配等造成的,与城市的规模没有必然的正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的城市规模必须适应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人口密度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要求出发,既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圈,同时也建设一批富有特色、专业性强、人居环境适宜的中小城市,共同形成城市群、城市带,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四、城镇化和工业化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载体。表现为:工业化促进就业和创业,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和人口聚集,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能刺激需求,为工业化提供更好的平台,可以为工业化提供生产要素,减少交易成本,提供庞大的市场等。就世界总体来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是一致的,但就具体的国家或地区的一定时期来说,二者往往又是脱节的。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和“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工业化方针,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镇化,造成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的总体局面。但是,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沿海地区,工业化快速发展,城镇化严重滞后,大批来自农村的工业劳动力不能被城市吸纳,不能成为城市市民。相反,许多中西部地区人为圈地造城,缺乏产业支撑,城市聚集度不足,有城无人,有城无市,形成“空城”、“鬼城”。因此,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应该互为支撑、联动发展,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共同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五、城镇化路径
  城镇化路径就是包括人居环境的地域性质和景观的城区化、农民的“市民”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城市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加大和完善城市的住房、学校、医院、商场、道路、水电煤气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变传统的农村人居环境为现代的城区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和吸附能力,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改革户籍和土地制度,实现“人的城镇化”
  1.中国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化农民为市民,这就必须取消依附于户口上各种特权和利益,使户籍与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完全脱节。给进城农民以城市居民待遇,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在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自由迁徙,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面前机会平等。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城市第三产业,化务农为务工,让更多的“被城市化”的农民和城市里的农民工,从事非农产业,实现职业身份转变,从而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2.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第一论文网 www.001lunwen.com]体土地产权制度,农民户口一旦迁离他所属的集体,也就自动失去了土地产权和增值的潜在利益,导致许多农民虽然人进城了,户口还在农村,甚至在城市有了稳定收入的职业也不愿化为市民。因此,改革土地政策,首先必须土地确权,规范具体集体单位的法律边界,明确界定集体产权,非经法律行为不得剥夺,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收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其次,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步伐,探索土地集约化运行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劳动力转移创造机会和条件。
  (三)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城市本质上就是社会的高度分工和经常性交易的空间聚集,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城市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转变的过程。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必须改革传统的经济体制,培育市场组织、强化市场功能、规范市场运作,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更多创造就业岗位来吸纳农村转移的劳动力。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培育并广泛传播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城市文明,实现农民从身份到本质的全面市民化。
  六、农村的发展
  我国城镇化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仍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生产、生活在农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未来还会有部分城镇人逆向流入农村,因此,发展现代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目标。
  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现代农村发展,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鼓励人口和生产要素城乡间合理流动,农民可以进城,城里人也可到农村,实现城乡发展的动态平衡。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动农村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最后,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以青山绿水、宁静幽雅为特色、融现代文明、田园风光、乡土风情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吴殿廷.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永亮.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的动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