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管理论文 > > 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研究述评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研究述评_旅游产业论文

摘要:一、引言 随着健康旅游观念的兴起及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出,医疗与旅游相融合发展的模式已经形成。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届时中国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及中医药旅游市场开发的广阔前景,国内对
关键词: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研究,述评,旅游产业,论文,

成都城乡一体化,w350c,江湖天下

一、引言

随着健康旅游观念的兴起及“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推出,医疗与旅游相融合发展的模式已经形成。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届时中国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及中医药旅游市场开发的广阔前景,国内对中医药旅游产业的研究将会不断深入。

国家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与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推出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体验为主题,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商务会展、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1];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园区,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旅游市场深度结合;扩大中医药健康旅游海外宣传,使传统中医药文化通过旅游走向世界。同时,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一系列举措将推动各级旅游机构与中医药的全面合作,促进中医药旅游的建设发展。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尤为迫切,发展中医药旅游有利于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有助于中医药服务业产业链的延伸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多角度研究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中医药旅游有其独特性,还没有被社会普遍接受与关注。目前,关于中医药旅游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但其中不乏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梳理近十年来中医药旅游研究热点,希冀促进中医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为了整体把握我国中医药旅游开发研究与发展现状,笔者于2016年3月在CNKI中进行“跨库初级检索”。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在检索项“主题”、“篇名”与“关键词”下,分别输入检索词“中医药”并含“旅游”,设置检索时段为2006-2016年,匹配为“精确”。经过初步整理,得到以文献数量为表征的检索结果:有关“中医药旅游”的文献,在“主题”检索项下共193篇,“篇名”下共59篇,“关键词”下共17篇。为了更准确地把握中医药旅游研究主题,在检索项“主题”项下输入检索词“中医药旅游”,匹配为“模糊”进一步进行检索,共得有效文献105篇,其中优秀硕士论文11篇,博士论文2篇。

本文选取“篇名”项下的检索结果作为对相关文献进行挖掘研究的对象,特别是对发表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且题名中包含“中医药旅游”的文章进行浏览,初步整理出该领域研究主题。

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与时间进行分析可看出,学者对中医药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逐年增多。但总体看来,中医药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成果较少。因为受制于中医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我国的中医药旅游产业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检索文献进行浏览,发现文献多见于医疗、卫生等有关期刊,旅游专业期刊较少,其比率为4:1。研究主体主要还是医学界,而旅游企业、旅游专业等学者介入较少。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医学养生、旅游景观设计、中医药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中医药旅游景点开发等方面。

三、研究主题解析

通过对查阅到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发现,国内中医药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及旅游开发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

学者们从宏观角度研究我国中医药旅游开发理论与实践,对中医药旅游概念进行界定、中医药旅游产品及市场开发献言献策。

1.中医药旅游概念研究。目前对于中医药旅游的内涵还没有特别准确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了探讨及研究,有的定义科学而严密,有的主要列举了中医药旅游所涵盖的内容。其中张群认为中医药专项旅游是生态旅游的分支之一,是一种探索性的,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旅游项目,集旅游与中医药为一体,是中医药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2]。而张文菊,杨晓霞认为中医药旅游只是与生态旅游有一些交叠,并不能归属为生态旅游[3]。孙永平,刘丹则认为中医药旅游是在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为基础,与中医药相关的各种旅游活动[4]。田广增指出中医药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内涵、独特理论体系和内容为基础,以各种医疗和健身方法、药材观赏、购买和使用为基本吸引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5]。朱海东则提出中医药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以医疗、康复、疗养、养生为目的,以旅游目的地各种中医药资源或利于其恢复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一定的中医医疗器械(中医学专业知识)为条件,并伴随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活动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和[6]。石斌结合“产品论”,从易于操作和应用的角度出发,界定了中医药文化旅游:凭借一定区域内的中医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中草药种植、开发及制品,中医名人出生、行医地,中医学派创立历史事件,中医名人陵墓等)开发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感受、了解、鉴赏和探索无形文化(中医药生命文化、哲学文化、企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7]。

2.中医药旅游开发研究。学者们对中医药旅游开发进行问题分析、对策研究。张群分析中医药旅游的发展源流与现状,开发条件及有效形式;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中医药旅游存在资金困难、产品形式单一、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8]。张明亮认为可依托中医药博物馆、自然疗养区与度假酒店,培育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场所,开展以药膳养生、保健按摩、中医知识修学等为主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活动。刁宗广分析中医药旅游的动力机制及其开发模式,从挖掘文化内涵、差异化经营、拓展客源市场、开发新产品、转变经营模式等角度提出发展对策[9]。师帅认为中医药旅游存在体制不健全、经营规模小、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扩大宣传,提高认识;统筹发展,规范体制;结合资源,拓宽形式等解决方案[10]。牧亮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讨论中医药健康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侯笑闻,余正也对中医药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张文菊,张念萍提出中医药旅游开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生态保护教育、编制生态型中医药旅游规划与地图、加强中药材和生态型中医药旅游监管等策略[11]。田广增认为中医药旅游主要形式为参观游览、保健、购物、会展等。张群、张玉华则认为中医药旅游开发形式主要为中医药会展旅游、中医药文化节旅游及中医药养生旅游。

3.中医药旅游市场研究。学者们进行了中医药旅游市场开发、产品形象、产品推销等方面的研究。马亮,颜亭玉借鉴国外医疗旅游发展经验,首次提出中医药旅游创新体系的构建,在发展规划、发展政策、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12]。张群指出中医药旅游的产品营销缺乏整体规划,影响旅游形象的打造、推广与提升;在研究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把4PS理论应用在中医药旅游市场营销中[13]。侯长红,侯大为探索中医药文化旅游推广策略。孙天胜、王欣探讨面向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中医药旅游开发。

4.游客行为研究。张群基于广西药用植物园的调查,研究中医药旅游游客的行为特征,构建了旅游行为研究框架,分析了中医药旅游的游客人口学特征和各阶段行为特征,突破该领域前期只有宏观研究,缺少数据支撑与分析的局限[14]。

(二)中观层面的研究

研究者主要分析北京、江西、贵州、河南、安徽、黑龙江、福建、四川、海南、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区中医药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罗中华,云立新等分析甘肃的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具体策略[15]。霍生平,李玉梅等依据钻石模型分析湖南中医药旅游产品,指出其中医药旅游产业在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结构、政府和机会等方面具有优势[16]。虢剑波,冯进等分析湖南开发铁皮石斛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的潜力及开发策略,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品牌,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开发中医药旅游多种模式[17]。张晓莹,李晓明等认为如何进一步提高黑龙江中医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其开发的重点。纪宝玉,裴莉昕等提出依托河南省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生态旅游、中医药工业旅游、中药材市场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与中医药文化旅游等[18]。侯胜田,刘华云等对北京市医疗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认为对内适宜发展大病、重病综合治疗类医疗旅游,对外适宜推广中医为特色的医疗、健康、养生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应支持医疗服务聚集区发展模式[19]。王晓宏,周亚东研究安徽中医药养生产业的发展。张胜利从体检旅游的路径、意义、优势、推广等方面,研究福建省健康体检旅游产业的发展态势。马锐分析四川省中医药旅游开发的可行性[20]。

(三)地区层面的研究

目前国内针对中医药旅游相关的研究较少,在地区中医药文化旅游的研究方面则更少。研究多集中在概念的界定、地区旅游开发的总结及提出具体开发的意见与建议,此外还有关于旅游发展基础、资源与市场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广东、杭州、神农架、惠州、中山市、亳州、镇江、长白山、樟树市、蕉岭县、安国、武陵山、南阳、灵台县等地区的中医药旅游实践研究。

王苏洁从基本供给、需求、协作环境等方面对杭州中医药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孙晓生,李亮重点介绍了广东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试行评定标准,并以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为例,从资源、文化和服务等方面进行研究[21]。高婷婷分析广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优势、现状及发展的对策。曹诗图,孙天胜等对神农架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进行探讨。章德林,胡容容等指出加强南昌市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意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米菲菲博士研究惠州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开发。于东东,尤良震等通过对皖南六市相关部门进行走访与问卷调查,认为皖南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厚实,可行性强[22]。阚丽娜,刘卫红研究中山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的开发。韩路宾,胡倩等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亳州市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的旅游资源、设施、产品、市场及服务等要素进行分析[23]。徐娜对安国市的中药材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肖新云,赵先平等指出马王堆汉墓具有中医药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好、旅游观赏条件优越等优势,是长沙市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的一个重点景点[24]。

四、结语

总之,我国各地中医药旅游自我开展并各具特色。北京中医药旅游开发较早,1998年北京按摩医院就被批准为涉外旅游定点单位。安徽亳州“中医药文化园”按4A景区标准设计,而广东佛山中医药旅游已具有品牌效应。广西药用植物园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医药旅游基地。2002年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2005年扬州市中医药博物馆相继开馆接待游客。杭州胡庆余堂中医药博物馆被纳入杭州市一日游外的所有旅游线路[6]。山西永济依托扁鹊及多位历史名医的祭祀场所开发中医药文化旅游项目。但总体看来,我国中医药旅游起步晚、规模小、模式单一、品牌少,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由于国家的大力推广、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及人们健康养生观念的增强,中医药旅游逐步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新型的体验旅游产品。我国中医药旅游产业研究已经拉开序幕,中医药旅游产业发展向规范化、市场化迈进。但作为新兴产业,中医药旅游开发过程中仍然缺乏科学规划、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中医药旅游发展研究非常有必要。如何将中医药文化内涵及特色与健康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中医药旅游如何实现将两个产业在思想、理念上融为一体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点。

中医药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新的跨界研究领域,我国中医药旅游开发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较少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及实证性有待加强。国内学者多是从宏观层面对中医药旅游开发进行探索,而微观层面的具体问题涉及不多,研究成果较少,涉及面较窄,研究领域有限,对于中医药旅游如何开发缺乏系统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传统的定性研究为主,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不足,有待于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2/26/content_5046678.htm.2016-2-22.

[2]张群.中医药旅游的产品开发[J] .江苏商论,2007,(1):80-81.

[3]张文菊,杨晓霞.中医药旅游性质之我见——兼与张群商榷[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1):13-15.

[4]孙永平,刘丹.中医药旅游研究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7,502(6):357.

[5]田广增.我国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82-85.

[6]朱海东.中医药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18.

[7]石斌.灵台县中医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北大学,2011:15.

[8]张群,邓善宝.中医药专项旅游发展的瓶颈与阻碍分析——以在福建省晋江市的调查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8(2):24-27.

[9]刁宗广.中医药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社会科学家,2010,153(1):95-97.

[10]师帅.我国中医药旅游现状浅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1):5-6.

[11]张文菊,张念萍.生态型中医药旅游发展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37-40.

[12]马亮,颜亭玉.中医药旅游创新体系的理论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1):71-73.

[13]张群.中医药旅游的4PS营销策略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6-10.

[14]张群.中医药旅游市场探析——以广西药用植物园为例[J].市场论坛,2008,(4):51-53.

[15]罗中华,云立新等.甘肃省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23(2):11-14.

[16]霍生平,李玉梅等.钻石模型视角下湖南中医药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市场论坛, 2014(12): 31-33.

[17]虢剑波,冯进.湖南中医药旅游的研究现状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11-213.

[18]纪宝玉,裴莉昕等.基于河南中医药特色的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设计与开发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185-188.

[19]侯胜田,刘华云等.北京市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39-43.

[20]张胜利.福建省健康体检旅游产业态势研究[J].经济视角(下旬刊) .2013(9):29-30,53.

[21]孙晓生,李亮.广东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标准构建研究——梅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个案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8):730-733.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第一论文网DYLW.NET摘录自《旅游世界》,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