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广西本土钢琴作品的审美特征研究(2)
音乐学毕业论文

广西本土钢琴作品的审美特征研究(2)

摘要:情感的抒发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这一点对于广西本土钢琴作品来说也不例外,而且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将一种民间音乐改编为钢琴作品时,必然会遇到多重技术方面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丰富而真挚的情
关键词:广西,本土,钢琴,作品,审美,特征,研究,摘要,广西,本土,

洲际酒店集团,造梦西游3修改器ce,流木野咲

  情感的抒发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这一点对于广西本土钢琴作品来说也不例外,而且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将一种民间音乐改编为钢琴作品时,必然会遇到多重技术方面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表现出丰富而真挚的情感,足见创作者的执着和对广西这片热土的热爱。所以广西本土钢琴作品绝不是对广西民间音乐的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全新的创作,倾注着创作者最为深刻的情感。

  以《刘三姐》为例,讲述的是刘三姐用山歌反抗财主莫怀仁的故事。在钢琴组曲《刘三姐》中,创作者用钢琴的形式对多种情感进行了彻底的的抒发。如《序曲》中,作者用鲜明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表现出了刘三姐的美丽以及和她和阿牛纯洁的爱情,同时也展现出了淳朴劳动人民的生活热情。《对歌》部分描绘的是刘三姐和三位秀才对歌的情景,对此作者特意使用了略显杂乱的节奏,以此来嘲讽那三位自以为是的穷酸秀才。《抗禁》部分表现的刘三姐的抗争精神,对此创作者特意对左右的低音部分进行了强调,由此来描绘出那种紧张的氛围和刘三姐勇敢的精神。最后一部分《颂歌》中,旋律悠扬而饱含着深情,表现出了人们对刘三姐的赞颂和留恋。原故事中的每一个主题、每一种情感都得到了合理而准确的刻画,由此塑造出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使整个作品的多种情感得到了汇聚。又如海鹏的《棹游漓江春》,整个作品的主题是对漓江景色的赞美,抒发了对祖国大美河山的热爱。作品选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一开始的旋律十分舒展,上下起伏的旋律线更像是绵延不断的桂林山水,特别是几个颤音,好像是几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和鸣叫。而且更为传神的是,作品强弱记号的变化与山间的回声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漓江两岸都是喀斯特地貌,经常会出现回音,体现在钢琴作品中正是音色的强弱对比。由此可见作者观察、体验之细致。可以说,每一首优秀的广西本土钢琴作品,都是包含着创作者情感的佳作,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感性,才使这些作品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4、融合之美

  钢琴是一门西方艺术,其形制、创作、演奏、审美等,都是植根于西方音乐文化的。所以在其传入中国后,要想在中国获得普及和传承,就势必要经历一个民族化的改造过程,中国钢琴作品也正是在这一需要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创作者在尊重钢琴本质创作规律的同时,通过灵活而创新的技术手法,使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使其获得了最为重要的发展基础。这一点在广西本土钢琴作品中也是有着鲜明表现的,当面对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的碰撞时,创作者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反而凭借自己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技法,真正实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如倪洪进《壮乡组曲》的第一乐章《船从远方来》,其原型是一首壮族的同名歌曲,在将其改编为钢琴曲的过程中,作者保留了三拍子的节奏和五声商调式的曲式,根据实际的表现需要,在原有四个乐句的基础上加入了补充乐段,使其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单三部曲式,引子部分描写的是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呈示部描绘的是人们站在船头上翘首企盼的形象。而且随着乐曲的进行,乐曲的力度是渐强的,速度也是渐快的,与人们的心情变化完全一致。最后一部分中,作者又用琶音的形式,将整个音乐情绪慢慢的舒缓下来,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该曲在技法上的亮点就在于,其巧用西方作曲技法中的曲式,将原本略显散乱的素材进行了梳理,并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将其表现出来,获得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张韵璇创作的《壮族风二部创意曲》,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仍然是一部难得的佳作。作者以一首羽调式的壮族民歌为原始素材,分别创作出了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动感活泼,给人以热情洋溢之感。而第二主题却安静、沉稳。两个主题一直交织的向前行进,既像是一问一答,又好像是互不理睬,带给了人们以全新的审美感受。可以看出,在广西本土钢琴创作中,创作者对技法选择和运用是十分重视的,总是能够根据实际的表现需要,进行最为得当的处理,实现了中西两种音乐文化的交融,也向世界展示出广西民族钢琴音乐民族情韵的无穷魅力。

  综上所述,自20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后,一大批先驱音乐家就开始了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这些优秀作品的诞生,从本质上推动了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使钢琴逐渐成为了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本文所研究的广西本土钢琴作品,正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其既是中国钢琴创作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标志,也从客观上推动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在今天的钢琴演奏、鉴赏中,理应对该类作品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推动这些作品的传播,使这颗明珠继续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赵意明:《钢琴艺术中的广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歌海》,2010年第5期。

  [2] 林冬、蔡韧:《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演绎――以〈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为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