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文化毕业论文 > >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1)
文化毕业论文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1)

摘要:蒙古族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蒙古族体育文化。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蒙古族人口共有5813947人。由于历史原因,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主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蒙古族,

花园装修,tda16846,与僧侣相交色欲之夜漫画

蒙古族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蒙古族体育文化。
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蒙古族人口共有5813947人。由于历史原因,其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主要聚居区——内蒙古自治区,有蒙古族3995349人。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支撑,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蒙古族体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研究蒙古族体育文化,总结其宝贵经验,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如何提升和推广蒙古族体育文化,以进一步推动民族经济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已成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蒙古族传统体育基本现状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区的体育工作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为发展蒙古族传统体育事业,坚持“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方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尤其近几年,随着体育学科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运用和普及出现了好的势头。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已由封闭型转化为开放型。在性质上,由王公贵族体育转变为人民体育。在管理体制上,已由自发型向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方向转化发展;举办地点由草原转入城市;在科研方面,由民族学、民俗学单科研究向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转变。在总体方向上,蒙古族体育项目,已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基层还成立了协会管理组织,可以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重视;如,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搏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但受到蒙古族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还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的参与。2002年,搏克项目多次在法国、日本、蒙古表演,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响,还有俄罗斯、意大利、波兰、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代表团或运动员,专程来我国学习“搏克”技术,参加训练和比赛。据历史记载:有1024位跤手参加的大型“搏克”比赛已有过五次。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过去的2004年7月28日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行的有2048跤手参加的搏克比赛将蒙古族传统体育——搏克记载于世界吉尼斯记录,吉尼斯申报中心见证官吴晓红女士对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西乌旗的2004年搏克大赛进行全程见证,并现场颁发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有限公司授权颁布的证书。本次由2048名成人男子参加的搏克大赛,是有史以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搏克赛事。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搏克运动,正在走向全国,并逐步走向世界。以上种种发展变化,表明了我区的民族体育形式,在改革创新和继承发展中被不断赋予了新的活力,得到了稳步发展和推广。但蒙古族传统体育的有些项目很有挖掘和发展价值,却在一定程度上有弱化和严重的衰退。例如:布鲁,蒙古语原为投掷的意思。古代,它是一种狩猎工具的专用名词。到了近代,人们也把投布鲁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解放后,投布鲁活动被列为那达慕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其理论研究、实践发展都不容乐观。再如,射箭比赛,蒙语叫做“苏日哈布纳”,意为射皮条,是蒙古族男子三项竞技之一,但比起搏克不但没有发展,而且走下坡路。这种状况的出现有三方面原因。
1.蒙古族体育应用于学校体育不够。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教育界从反思应试教育为开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这个改革最终落实到课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方面,课程和教学管理由原来的中央集权制向扩大灵活性的方向迅速发展:1992年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明确提出“为了适应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状况,扩大地区和学校的自主权”的思路;在课程管理方面,首先设置了“地方安排课程”。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提出应推行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的形式,这些当然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彻底放弃了对具体内容的确定,这为我们开发教学内容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尤其对民族地区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在学校体育中虽然有鼓励开展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体育活动的政策,但在操作中仍是清一色的现代体育,甚至一些较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也未能选择民族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