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金融毕业论文 > > 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机制研究
金融毕业论文

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机制研究

摘要:摘要: 本文以安徽省农业大县太湖为例,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的融合机制,深入挖掘太湖县土地流转融资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融合机制;动力机制;太湖县;宏观角度 一、引言 土地问题作为当前农村经济的核心,成为新一轮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金融,土地,流转,融合,机制,研究,摘要,本文,安徽省

特种兵之火凤凰36集,贾平凹散文集,铁线莲论坛

  摘要: 本文以安徽省农业大县太湖为例,从宏观角度分析当前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的融合机制,深入挖掘太湖县土地流转融资的动力机制,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融合机制;动力机制;太湖县;宏观角度

  一、引言

  土地问题作为当前农村经济的核心,成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浪潮中的热点问题。2014年,安徽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931.13万亩,而太湖县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在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方面具有典型性,因此如何解决太湖县土地流转融资问题已成为太湖县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周科(2015)认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行中,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着融资担保的法律障碍、抵押物处置难、社会性土地流转中介缺失和流转纠纷增多、财政与金融协调机制不完善及农村金融体系和金融产品自身缺陷等问题,应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构建财政与农村金融的良性互动机制来消除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杨婷、叶琪(2010)发现土地流转与农村金融支持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农村金融制度却表现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操作制度、政府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制度等制度确实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创新新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支持土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郑旭、张琴(2015)通过对新绛县、温江区、杨凌区和益阳市四个典型地区金融支持农地流转的个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式下金融支持农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更有效支持农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罗进华(2005)提出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是相应要有大量资本投入,依靠农户家庭经营的资本积累不可能创造这个条件,因此必须对土地流转进行金融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在贷款数量、结构、制度设计方面不能满足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要求,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相应方面进行改革。

  二、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的融合关系

  (1)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发展的意义

  1、理论意义。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土地流转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面临的贷款难、额度小、期限短等问题,满足包括农户在内的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破解农村土地流转的“融资瓶颈”。

  2、现实意义。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组织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的支撑体系与配套措施,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土地流转与金融制度安排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2)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密切相关。金融支持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助推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参与。为完善农地使用权市场,推动农地流转,优化农地资源配置,各级政府相继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从而促进我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为现代农村金融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政策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金融机构是资金流转的核心机构,也是农村经济的纽带。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资金配置是由金融机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村金融支持效率决定了土地流转融资效率,在农村金融提供的资金支持下,土地规模经营进一步扩大,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有所上升,从而为农村金融发展提供雄厚的经济支撑。因此,农村金融促进土地流转经营,而土地流转又会反作用于农村金融,为农村金融提供经济支持。

  三、安徽省太湖县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融合的动力机制

  (1)必然性。土地流转是我国土地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基础上,允许农户在一定条件下转让土地使用权,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随着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将会带动整个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客观上也带动了农户生产性的融资需求,但是在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诸如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不明确、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支农业务较少等,必须开发高端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拓宽融资渠道,最终实现农村金融与土地流转的融合发展。太湖县作为安徽省的农业大县,对于土地流转的融资要求高、需求大,因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来缓解太湖县土地流转融资问题。

  (2)市场需求。太湖县作为一个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自身可提供的资金少,近年来为增加商业银行收益,太湖县各商业银行纷纷减少乃至撤销在农村的网点,土地流转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太湖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但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呈现偏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的特征,对土地流转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虽然太湖县近几年第一产业GDP增速逐渐放缓,土地流转程度低、进程慢,但依然蕴藏着巨大的待开发潜力。

  (3)国家政策支持。由于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加上全国各地土地流转融资问题突出,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和修订有关法律来支持土地流转,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1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同时完善《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解决农户融资难题,为土地流转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四、政策性建议

  (1)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开发农村土地流转的金融产品。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中非正式流转的比例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交易市场不规范,流转风险较大,而农村土地银行实行市场化操作,由市场机制调节土地供需,产生合理的土地价格,使农民自愿将土地存入银行,规范土地交易市场。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政府和金融机构设计面向各个层次、各个产业的金融产品,但是针对土地问题的金融产品却几乎还呈现空白状态,太湖县应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开发一系列适应土地流转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土地流转的融资需求。

  (2)规范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运行方式。从贷款申请、抵押登记和债权实现三个部分严格规范农地抵押贷款,完善农地抵押贷款操作程序,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使得农地抵押贷款具有合法性、有效性;其次,规范农地使用抵押贷款的运行方式有利于为土地流转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实现政府、金融机构、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

  (3)大力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科学合理确定政府角色。第一,与其他行业相比,农地流转的回报率相对较低且风险较大。为保证金融机构提供持续的可持续的金融服务,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注资扶持金融机构,同时建立稳定的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强化政策激励,充分运用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完善地方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制度,有效破解农地流转的融资问题;第三,政府过多的管理将会对农村金融和土地流转之间的良性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仍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建设服务型政府。

  (4)加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以有形市场为依托,完善硬件设施,加强政策信息宣传,为土地流转提供正规交易平台,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通过对土地价格、农地使用权凭证等进行严格审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大力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缓解官方土地机构人员紧张的问题。同时,加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的金融支持,建设为农民、中小企业等服务的涉农金融平台,开展金融信贷业务,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科.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2.

  [2]杨婷,叶琪.土地流转中农村金融制度的缺失与创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郑旭,张琴.金融支持农地流转:机理及制约因素分析――以新绛县、温江区、杨凌区和益阳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2.

  [4]罗进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支持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5]康永亮.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6]江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7]周启清.农村土地流转中金融支持问题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2010.2.

  [8]彭小云,袁树勋,梁美兰.冲破利益藩篱探索改革路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5.

  [9]刘芳,姜仁荣,张宇.深圳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路径探索――由“凤凰”社区原集体土地入市引发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