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当代文学论文 > > 浅析鲁迅小说中夜色描写的美学特征
当代文学论文

浅析鲁迅小说中夜色描写的美学特征

摘要:鲁迅小说的情绪是非常深沉的,单从上面所浅析的夜色与月光的描写中,似乎也能感觉到这一点,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鲁迅小说夜色美学特征的 论文范文 ,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 鲁迅独到的艺术知觉情感特征,常常将视野落在夜色的审美观照上,使夜色
关键词:浅析,鲁迅,说中,夜色,写的,美学,特征,鲁迅,说的,情绪,

巫山梦网,道胎种魔,胡梦媛泳装

  鲁迅小说的情绪是非常深沉的,单从上面所浅析的夜色与月光的描写中,似乎也能感觉到这一点,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鲁迅小说夜色美学特征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鲁迅独到的艺术知觉情感特征,常常将视野落在夜色的审美观照上,使夜色这一普通的自然景象成为意象和象征的符号,成为鲁迅小说中的情绪底色,成为作品主人公忧思、希冀、悲悯、无奈、抗争等情绪的物化展现,具有鲁迅式心灵“内觉”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鲁迅小说;夜色描写;心灵内觉;美学特征

  鲁迅独到的艺术知觉情感特征决定了他对现象世界的奇特感受。其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阿瑞提所说的,是心灵的“内觉”①这种“内觉”在其小说中形成一种罕见的艺术魅力。在这种特有的心理感觉的空间中,鲁迅的视野常常落在夜色的审美观照上,于是夜色这一普通的自然景象便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它成为意象和象征性的符号,常常作为作品主人公忧思、希冀、悲悯、无奈、抗争等情绪的物化展现。我以为,夜色已成为鲁迅小说中的“情绪底色”。那灰蒙蒙、冷峻的黑夜及那轮晕茫茫的月亮无不浸透了鲁迅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二十世纪中国最痛苦、最忧患的灵魂意象。

  翻开《呐喊》《仿徨》,随时可见此情此境:《药》中的秋夜,弥漫着血腥,浸透着惨烈的气息;《狂人日记》主人公那异变的视野中闪烁着凄凉的月色;《祝福》所描写的灰蒙蒙的夜空中的鲁镇带有浓郁的神秘恐怖感;《白光》中的背景则完全被沉沉的夜笼罩着;而《孤独者》那里,夜仿佛是莫测的巨网,把人罩在无边的苦寂之中……夜在鲁迅笔下不仅仅是不少评沦者所说的象征符号,而且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美感效应:在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在情节与韵律之间,一切都呈现着来自心灵的那种流动变化的情态。

  法国文学大师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曾表现过尼采式的精神意象:“思想在黑夜中踯躅而行,但这黑夜是一绝望的黑夜。不过,这个黑夜极度清晰,两极分明,是精神的前夜;它可以使黑夜中的心灵产生出一种清白和完整的清晰性;这种清晰性用智慧的光辨认出每一件事物。”伟大的鲁迅也正是在绝望的黑夜中痛苦地孤独地而又冷晰地体验着生命的内在意义,对那个可悲可憎的时代的人们进行不息的启蒙。s会馆中他孤灯清影,摇着蒲扇枯坐在老槐树下熬着夏夜的漫长沉闷,“从那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四周是漆黑的铁屋子内熟睡的人们。鲁迅的这种心境,其小说的底色画面怎能不如他自己所言的“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一‘实有”’②其小说中的这种情绪底色简直沉闷不堪,夜色中似乎闪着鬼影。下面为叙述方便,试从“夜色”与“月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药》里色泽晦瞑的秋夜,黎明前最黑暗的夜色,定下了整个作品沉郁、惨烈的情绪基调。这里秋夜“乌蓝”的天,“黑沉沉”的街,“灰白”的路,勾勒了黑暗时刻的阴冷和恐怖,“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点明了夏瑜被杀的肃杀气氛。这阴冷的夜色、景境,也折射了愚昧麻木的人们的心境,幻觉的莫测的恐怖,反衬了革命者的寂寞和悲凉,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

  《明天》深夜的悲寂描写中,主人公心灵的折射比《药》更显得凄婉,叙述角度也更广阔。展现于读者视野中的鲁镇,始终处于昏睡之中,故事也是在死一般的夜色中展开,人物的神态、精神似乎都被这昏暗所浸透了,无论单四嫂子,还是鲁镇人的种种性情都印满了麻木、冷漠的痕迹。当单四嫂子失去爱子而悲痛欲绝之后,作者又一次把夜色拉到小说的画面中: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咸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鸣的叫。”

  对于雕塑国民性灵魂的大师而言,一方面鲁迅意识到了现实的残酷恰如黑夜之长久,一方面他也感觉到愚昧者善良愿望之虚幻。单四嫂子所期待的明天是有很强的荒谬色彩的,光明与希望在鲁镇人的风俗人情中早被葬送掉了,黑暗中的鲁镇人永远是这个世界被摧残的无辜者。除了在这种长夜中忍苦受难之外,人们还能有怎样的明天呢?

  同《明天》的题目一样,《祝福》也有一定的反讽意味。鲁镇上空那灰白色的晚云,阴沉可怖的光焰,幽幽散流的火药味,满天飞舞的团团雪花,构成了鲁镇的又一幅夜色图。文中这灰蒙蒙的夜色,给人恐怖,又饱含一种道不明的神秘感。这种特定的氛围,将祥林嫂的生生死死的凄惨命运和麻木的灵魂,更将鲁镇人们的昏睡般的冷漠与愚昧,又一次予以展现。黑夜中死去的人,黑夜中长睡难醒的人,一切都被这“祝福之夜”的浓黑重重地包裹了。

  夜色在鲁迅小说中除作为一种“底色”之外,还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寓意。无论是《明天》还是《祝福》,除了上面论述之外,我们还可体味到它还是人物丧失自我后的一种外化。祥林嫂的“灵魂说”,单四嫂的“明天意念”,华老栓的“人血馒头情结”,其精神走向完全同这夜色一样处于一种螟然模糊状态,他们的悲剧在夜色这块情绪的调色板中被涂抹着。再如《伤逝》中的主人公在陷人困境和绝望时,作者在这里反复运用夜的意象,多次写到昏黑的漫漫长夜的存在,以此向读者倾诉着自己的情愫:

  “这是冬春之交的事,风已没有这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排徊;待到回家,大概已经昏黑。”

  “我似乎被周围所排挤,奔到院子中间,有昏黑在我的周围;正屋的纸窗上映出明亮的灯光,他们正在逗着小孩子玩笑。我的心沉静下来,觉得在沉重的迫压中,渐渐隐约地现出脱走的路径: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利刃的一击,毫无声响的脚步……”

  “初春的夜,还是那么长……”

  涓生仿佛陷入了无底的巨渊之中,夜色在小说中如此反复出现颇富暗示意义。这里作者没像有的小说那样细描夜色,而是借夜的概念的提示,渲染主人公心灵的不安;叙述者在文中似乎把它当作一种情绪的对应物,放置在抒情的音符之中,作品的节奏、韵律充满了哀戚。夜色在这里是作为人的自我感及其丧失的陪衬,大大加深了小说的精神境界。

  在鲁迅的小说里,你永远无法找到传统的和谐的审美风格。叙述者把自我与笔下的主人公统统抛进精神的炼狱里,他的思想穿破了炼狱中的每个颤栗着的灵魂。

  在夜色描绘中,鲁迅对月光的描绘不再是一般的阴晴圆缺,也没有一般的皎洁清亮,而似乎更有神秘意义。《狂人日记》中月色表现了什么呢?《孤独者》中的月光又何以有节奏的出现?《白光》中的月光犹如神异莫测的完影,蕴藏着对彼岸世界的恐惧。但鲁迅有时也借月光来衬托、叙述人物舒展的心境。《社戏》在月光中展开对江南水乡夜景的美好回忆;《故乡》中借月光抒发对少年闰土的感怀;《弟兄》中的沛君得知弟弟的病情并不严重后的心理活动,也是借月光来表现的。但应该注意的是,这决不是鲁迅小说的情绪底色,也不是说在鲁迅的审美情趣中,灌注着一种传统的东西,它仅仅是作为衬托、对比的色调出现的。读鲁迅写月光的作品,最令我们心底震动的是《白光》,它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月光,处处弥漫着悲凉之气。陈士成得知自己又一次落第,“惘惘地走向归家的路”。随着“这回又完了!”的叹息声,在他模糊的视线中,“独有月亮,却缓缓的出现在寒夜的空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光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这里陈士成的心比寒光更深几层,这诡秘的月光灌注着他那孤寂、失落的心绪,黯淡、凄迷的夜色反射着主人公的精神形态。陈士成心里的每次震颤,每个神色,都渗溢着一股嗖嗖冷气。这种自然景观既带有叙述者的神秘感受,又是主人公特定心境的外化。我认为,鲁迅在勾勒陈士成形象时,是有意借着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来塑造自己笔下的灵魂的。陈士成的形象比那在寒秋中用手“走来”咸亨酒店的孔乙己更令人心颤,《孔乙己》同《白光》的主人公情绪与背景是同构的。《白光》中客体世界的白光,其实是陈士成的一种幻觉,而这种幻觉仿佛是客体世界特有的存在,一直把他包围在惶惑的精神洞穴中。所以,人们总认为《白光》的悲剧性不及《孔乙己》,其实陈士成的悲剧借助外物得以部分消释。对陈士成来说,夜色是一种幻象,一种游离不定的精神存在。他的空虚、绝望、变态的心灵世界,在由幻象构成的底色里,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只有把握月光这一类外物,才能对其悲剧性的内涵有所理解。

  《狂人日记》对月色的描写――狂人眼中月色,更是奇异。严家炎先生说这月光“就不仅指现实的月光,也是光明的象征。”③我认为,这月光在狂人眼中时好时坏,不仅象征了他所处环境的状态,更主要是折射了他对历史与现实凝视过程中的心灵骚动。这篇小说的情绪底色较为复杂,狂人卓立不群,孤独抗世。狂人生命的反常态,与“正常”世界水火不容,他的怪异行为和胡言谵语不为沉睡于铁屋子里的芸芸众生所理解,他如一只“北方的狼”,嚎叫于黑沉沉的荒野,月亮在其视野中不断闪现:“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今天会没月光,我知道不妙。”“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了起来。”“天气是好,月亮也很亮了。”这里我们可明显地看到,这月色是狂人不时流变的心理的物化,随着狂人意识的流动、冲突的激化,狂人的批判精神也不断深化。

  鲁迅笔下写月光最耐咀嚼的我以为还是《孤独者》,这是鲁迅艺术性、思想性非常独到的一篇小说。小说中,叙述者多次借月光来写“我”的心境。当“我”辞别魏连殳的时候,“圆月已经升在中天了,是极静的夜。”当描写到魏连殳死去时,“我”叹道:“敲钉的声音一响,哭声也同时迸出来。这哭声使我不能听完,只好退到院子里;顺脚一走,不觉出了大门了。潮湿的路极其分明,仰看太空,浓云已经散去,挂着一轮圆月,散出冷静的光辉。”而在小说结尾又一次提到月色:“我的心也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小说中月光的不断出现与循环,在本质上不单单是象征意义,这月光也不只是一种文学意象,而且使人感到客体世界对叙述主体具有永恒的对应联系。月光对叙述者来说,是凝固的,具有深不可测的魔力,它的凄凉、冷寂的光泽就像一只无形的笼,或者说也是一间铁屋子吧。它使时间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人的存在首先不再是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这使我想起了《阿Q正传》中那孤栖于土谷祠中的阿Q独对夜晚的幽幽烛光时的情景。这些人物都无法选择自我,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而只有被这社会的种种非物的“东西”所塑造。鲁迅那忧患的灵魂在不时震荡着:在现在的世间,人难以超越历史抛给人们的精神樊篱,只是在亘古的循环中,被异己的力量、被黑暗所捉弄、摆布,愚昧者如此,清醒者如此,鲁迅自己也常如此:“一个激情的人,固然能成为指斥黑暗的不妥协的斗士,但他最终还是会被黑暗所吞没。”④鲁迅小说的夜色和月光描写呈现给读者的不正是这样的一种结论吗?

  鲁迅小说的情绪是非常深沉的,单从上面所浅析的夜色与月光的描写中,似乎也能感觉到这一点。他的心灵一直没有摆脱“鬼气”的袭扰,他笔下的夜,是失去光明的世间,灰暗、焦躁、郁闷的心灵“内觉”,构成了其小说的时空永恒性。“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光明”在他笔下没有出现,但他仍顽强地寻着,他那深邃的眼光,透过黑雾,注视着每个沉重的灵魂。他一生都处在黑夜中,却试图唤起那些沉睡于铁屋子里的人们,他的夜色描写构成了这种呐喊的特殊声部。

  参考文献

  [1]S・阿瑞提.《创作的秘密》[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鲁迅.《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袁狄勇.《鲁迅名作鉴赏辞典》,中国和平出版社,1992.

  [4]王晓明.《鲁迅传・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相关文章:

1.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论鲁迅小说的“农民情节”

2.鲁迅小说中的几种典型农民形象

3.对鲁迅小说所用字和词进行定量统计

4.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5.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6.论鲁迅小说的农民形象

7.沉郁顿挫写百态社会人生——浅谈鲁迅小说思想艺术特色于《孔乙己

8.在“梦”与“醒”的罅隙间——一种精神向度上的鲁迅小说

9.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