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经济毕业论文 > > 刘世锦:中国经济进入自然回落期
经济毕业论文

刘世锦:中国经济进入自然回落期

摘要: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进入自然回落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规律。调整后的中
关键词:刘世锦,世锦,中国经济,进入,自然,回落,

神秘的女人 任梦,骠骑将军追妻记,勇士的徽记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进入自然回落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规律。调整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很乐观。”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回落符合经济规律
  
  刘世锦说,去年以来,几个重要经济指标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回落期。如基础设施在总投资当中的比重下降:2009年,基础设施占整个投资的比重大体上在30%以上,2011年已下降到22%左右;又如东南沿海地区几个经济大省、市经济增速率先“下台阶”,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和北京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中国GDP一半多一点,去年这些地区GDP增速在全国平均增速之下。
  “这是一种自然回落,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规律,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好事。”刘世锦认为,从以往经验看,国际上的成功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德国和中国台湾等,都经历了大约20年到30年的高增长,人均收入达到1万国际元。“国际元”指的是一种购买力评价指标。这个时候,这些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增长速度自然回落的现象。大体上,经济增速下降在30%至40%左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了中速增长阶段。
  刘世锦认为,在达到人均收入1万国际元之前出现自然经济回落,是中国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成功的表现。如果中国经济能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在原来的增长幅度下降30%至40%,即由前些年的10%降到6%-7%左右,中国将可以避开不同类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并最终成功跨入高收入社会。
  “现在媒体经常说,中国的经济增速下来了,那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潜台词就是说,如果想主动往上调的话也可以上去。实际上,这是不可以的。如果我们主动用了一些办法硬调上去,经济增速还是要下来的,而且最终后果相当严重。”刘世锦说,有些地方政府现在还存在一种思维定式――觉得过去几十年都是高增长,偏偏在我手里速度下来了,不太甘心。于是动用各种手段,特别是一些行政手段,把速度搞上去。“如果这样做,将来要吃大苦头。日本在这方面有深刻教训。上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经济增速下来了,日本政府就大搞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后果就是严重的增长泡沫,最终导致上世纪90年代后的日本经济衰退。”
  
  今年前景较乐观
  
  在刘世锦看来,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考验,是如何面对欧债危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但政府的应对手段还有很多。今年中国经济前景较乐观。
  欧债危机是中国最大的外部挑战。欧洲国家会经历三个阶段――从私人债务危机到公共债务危机,再到货币政策体系危机。目前欧债危机还没有见底,处于公共债务危机向货币体系危机转变过程中。欧洲政治家们最终会如何决策,我们都无法确定。不过,对欧洲的情况,中国无须太悲观。过去正常情况下,欧洲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也就是1%-2%,即使经济复苏了,也不会出现高速增长。而且,短期内欧洲经济大幅度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中国经济要对付的不是欧债危机的短期阵痛,而是未来的长痛。
  中国内部的挑战来自房地产市场。尽管政府坚持调控不放松的政策,但市场反应、价格反应与投资反应都具有不确定性。不过,刘世锦认为,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比较大,而且政府还有相当多的调控手段可以运用,所以不必担心房地产市场会将中国经济拖向“硬着陆”。他预计,今年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可能回调20%-30%左右,但从全国来讲,回调的幅度不一定很大,这种态势大概会保持两三年左右。
  
  产业企业进入大规模调整期
  
  刘世锦认为,当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后,今年将出现一个新变化,就是产业与企业将进入大规模调整期。
  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生存比较困难:一方面是企业融资体制问题。在宏观政策收紧以后,在本来融资就难的条件下,融资差的中小企业会难上加难;另一方面是成本上升的问题。成本上升的压力对它们的影响非常大。
  刘世锦说,这反映出当经济步入中速增长后,数量型的扩张不像过去那么快了,市场空间也不像过去那么大了,中国将进入一个企业兼并重组力度相当大的阶段。“一定是有一批企业要出局的,或被市场淘汰,或被别人收购。这种调整要解决的就是盈利模式问题。”
  中国企业的特点是发展速度越快,效益越好。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速降低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必然降低,速度降低之后,企业需要有一个新的盈利模式。刘世锦预计,中国经过调整以后,未来出现的产业格局,很可能是少数几个拥有相当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的大企业,再加上一批拥有专业化优势中小企业。
  而在调整重组的过程中,刘世锦认为,最需要的还是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尽量少一点“拉郎配”。同时,下一步中国企业发展的重点要放在传统产业上。“有一些人感觉到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已经不必再搞传统产业了,但你一定要记住,法国的葡萄酒到现在还是具有竞争力的,意大利还在生产瓷砖――这是他们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
  “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都吸取了一条最重要的教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要相适应。从未来全球产业体系来看,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还是制造业,以及以服务制造业为导向的服务业。”刘世锦表示,中国的产业升级,更多的也是要坚守主业,谨慎跨行。未来中国最具有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大多数将在我们已有的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中。“有些人讲中国制造已经不错了,现在要中国创造。但是中国制造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和日本、韩国高端的制造业相比,我们的差距很大,空间也很大,我们的企业完全可以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