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经济毕业论文 > >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经济毕业论文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摘要:文章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内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比较薄
关键词: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改进,措施,摘要,文章,分析,企

潮剧,非诚勿扰徐子婷,生二胎新政策2015

   摘要:文章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加强内部监督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比较薄弱,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不足,体系不完善,并缺乏有效地监管机制等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处于管理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位置,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对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规范财务管理,防范违法经营,规避运营风险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关系着企业的经营成败。本文列举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些措施。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COSO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制约的手段,从其形成至完善,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内部牵制阶段――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括五个要素:
   (一)控制环境
   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框架,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代表了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它包括诚信与道德价值观、致力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管理层的理念与风格、组织架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监管部门的参与度。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这是内部控制的起点,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既有对业务风险的评估,也有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对风险有正确的估计与认识,才能针对性地制定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形式,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批准授权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
   (四)信息和沟通
   信息和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条件。信息有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两种,外部信息主要是行业、经济法律信息;内部信息指公司各个层面传递的业务信息。它主要包括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它是管理层评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过程。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二、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建设不仅仅是中国证监会重视的问题,也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永恒主题,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的经营失败和舞弊问题,如郑州亚细亚、巨人集团案例,都与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监督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可以说,建立和完善细致合理的内部控制不仅是公司治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需要,然而我国的内部控制建设尚有很多缺失之处:
   (一)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缺乏内部控制理念
   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许多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成本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由于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间接效益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得出,同时还需要多设置人员岗位和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因此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是把精力放在生产和营销上,同时认为健全内部控制是约束了自己的手脚,影响了办事效率,使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同经营管理相脱节,甚至有人认为搞内部控制就是对自己人不信任,制造矛盾。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仅停留在纸上而不执行、不落实,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未能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例如,有的企业领导自身不遵守有关控制规定,或对员工的违规情况一味宽容,缺乏强有力的惩罚措施,频频使用例外规则,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信任度和威慑力下降,导致控制制度失效。
   (二)公司治理结构虚设,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
   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一个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未达到内部制衡的效果,尤其体现在董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例如许多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致使一些企业经营者产生不正之风,以权谋私,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形式上建立了完整的公司结构,但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董事代表股东利益的作用失效,董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有的公司把分权制衡机制看成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未经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处处以一把手自居,要事事领导总经理,决策机制与执行机制没有形成制约,扰乱了公司的体制,降低了经营管理效率。近年来,许多企业的经理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出现,反映了法人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管机制空缺;监事会也只是一个受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起不到监督作用。这种权责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不能有效运行。
   (三)内部监督缺乏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等,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可是在我国很多企业中缺乏一个合理监督机制,从而使得在现实中,只注重制度的制定环节,忽视了制度的监督环节。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弊端就是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计划可能是好的,但没有认真去考核检查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其执行的效果往往很差。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和完善,缺乏有效地考核与控制,它都很难发挥作用。而且,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切实可行并能适应新情况,就必须对整个内部控制过程进行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进行必要的修正。当前,大多数的内部监督结构直接向企业的经营者负责,任何事情都是领导说了算,内部监督人员无发言权,这种情况下的监督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谈不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我国的内部监督在组织结构,人员素质,工作设置上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
   三、完善措施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对策,2008年,中国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09年7月在上市公司范围执行,这标志着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正式启动。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执行。《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规范》,标志着适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基本建成。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部控制。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应注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首先是加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管理层强调和宣传内部控制的性质与重要性,认真组织和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工作,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控制制度的规定,采用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来保证制度的执行及评价。其次要培育遵守制度的企业文化。无论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还是最基层的企业员工,都应当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只有全体员工都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发挥其保护、监督、制衡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董事会负责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需要强化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突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作用。加强董事会的建设,同时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由独立的董事会成员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业绩做出客观评价,借以发挥董事会内部的制衡作用,保证董事会的独立公正,通过对董事会这一内部机构的适当外部化,以期对内部人形成一定的监督制约力,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健全的监事会制度应该保证监事会独立有效地行使其对董事会的监督权,同时应赋予监事会更大的监督权力,不仅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的三角制衡关系,而且会督促董事以及经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遵循与执行。另外,完善公司治理还必须建立长期的激励、约束机制,给予管理者股票或股票期权,使管理者的目标与所有者趋于一致。
   (三)加强内部监督
   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可帮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首先要解决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定位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是权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总之,我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以来,有一批企业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构,提高了管理水平,但也有不少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职能不健全,权力不能有效地制衡,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效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祝伯红.推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财会,2009(7).
   2.朱红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浅议[M].河南农业,2009(8).
   3.罗红.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会计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6).
   4.孙丽娜.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探讨[M].上海现代农业,2010(9).
   (作者单位: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