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综合管廊定价标准研究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综合管廊定价标准研究

摘要:摘要:本文对综合管廊定价收费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综合管廊定价原则、考虑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确定综合管廊定价标准的参考模型。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综合管廊;定价;入廊费;日常维护费 一、引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具有解决城市道
关键词:综合,管廊,定价,标准,研究,摘要,本文,综合,管廊,定价,

beyond96年演唱会,朋友英文,我的十六岁援交手记

  摘要:本文对综合管廊定价收费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综合管廊定价原则、考虑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确定综合管廊定价标准的参考模型。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综合管廊;定价;入廊费;日常维护费
  一、引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具有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提高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能力、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面貌等突出优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下管线问题的重视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在全国开始大规模的推广。但是综合管廊前期建设投资和后期运营成本都较高,单靠政府投资远远无法满足综合管廊庞大的建设运营资金需求。因此,探索综合管廊的定价收费标准,是有效解决资金问题的必要措施,是保障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
  二、综合管廊定价收费理论研究
  (一)综合管廊经济属性
  1.准公共物品性
  综合管廊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其属性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物品,如果单独由政府部门提供,政府的财政负担会很大,影响综合管廊的发展;如果完全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则会影响综合管廊服务的质量。对于管廊的融资困难问题可以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来解决,政府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对管廊服务的价格进行管控,必要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2.准经营性
  综合管廊属于市政基础设施中的准经营性项目,其建成后可以收取入廊费用,有资金流入但达不到预期的收益水平,这部分资金缺口需由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进行适当补贴维持其运营。
  (二)综合管廊费用与效益分析
  评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果通常有三种方法:费用一效益分析法、成本一费用分析法和多目?讼低撤治龇ā8?据综合管廊的属性(既有内部费用与效益,又有外部费用与效益),适用费用效益分析法。
  1.费用分析
  对地下管线采用传统直埋和综合管廊两种建设方式进行费用对比,其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分析见图2-1。
  以一公里综合管廊和管线直埋两种方式下50年的建设运营成本进行测算(见表2-1),综合管廊方式和管线直埋方式的建设运营费用基本相当。
  2.效益分析
  综合管廊的效益包括直接收益和外部收益(见图2―2),直接收益包括因减少管道泄漏导致的能源消耗降低、管线扩容增容成本降低、因管线集约化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等;管廊的外部收益主要是以社会效益引发的其他收益方式,如由于使用了综合管廊,减少了路面的重复开挖、减少了由于道路拥挤造成的商业损失;以及由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了管廊所在区域的投资吸引力及价值。
  3.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
  (1)综合管廊和管线直埋方式全寿命周期费用大致相当;
  (2)综合管廊比直埋方式有明显的效益;
  (3)综合管廊的效益收益方包括管线单位效益及社会效益,管线单位承担管廊产生管线相关效益部分所需成本,政府应承担管廊产生社会效益部分所需成本。
  三、综合管廊定价标准研究
  (一)综合管廊定价原则
  综合管廊作为市政公用产品,涉及多方利益,且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定价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协调管线单位和投资者,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定价过程中应该体现以下原则:
  1.平等协商与行政权力相结合
  综合管廊的定价过程涉及管线单位、社会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在制定收费时应该组织各个参与方进行充分协商。在协商过程中由于各单位主体追求的利益不同,如果在短期内达不成一致意见,政府部门应发挥行政职权,在适当时机作出定价决策。
  2.不对各管线单位当前的服务价格造成冲击
  综合管廊在定价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各管线单位的承受能力,不能使管线单位把使用综合管廊造成的经营成本增加转嫁到下游消费者身上,造成全社会不满。
  3.根据管线提供产品价格的变化而调整定价
  综合管廊的收费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其使用单位如给水单位、电信单位等提供产品的价格在变化,使用单位获得收益也变化,所以综合管廊的定价应充分考虑这些变化因素不断的调整。
  (二)综合管廊定价考虑因素
  综合管廊收费包括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其中入廊费用于弥补管廊建设费成本,日常维护费用于弥补管廊日常维护、管理支出。
  入廊费的费用构成以地下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为计算周期来确定。要考虑如下因素:(1)各入廊管线每次单独敷设的建设成本,以及管廊全寿命周期的更新次数;(2)各入廊管线占用管廊空间的比例;(3)管廊的合理建设成本和建设投资的合理利润;(4)入廊后的节约成本或正效益也应该考虑,如供水管线入廊后,因管网漏失率降低而因此节约的成本;(5)其他一些因素,如管廊建设初期因使用量不足需要的政府初贴等。
  日常维护费主要考虑维持综合管廊正常运行维护所需各项费用,不仅包含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更新改造等成本、综合管廊运营单位管理支出,也包括综合管廊运营单位的合理经营利润,同时综合考虑各入廊管线占用管廊空间比例及对管廊附属设施的使用强度等因素来对日常维护费进行合理分摊。
  (三)综合管廊定价收费模型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建议采用如下模型确定综合管廊定价标准:
  1.入廊费
  H=T×(1+r)×Vi×k+(C1+C2+R)×(1-k)
  其中:
  T-综合管廊建设投资
  r-综合管廊建设合理回报
  Vj-管线i占用管廊空间的比例
  c1-直埋管线一次建设成本
  c2-综合管廊全寿命周期内直埋管线更新改造成本的累计折现值
  R-管线入廊节省的管线维护和经营成本折现值
  k-权重系数,调整管廊建设投资与管线直埋成本的权重占比
  2.日常维护费
  Qi=(Y+M)×(1+r’)×(Vi×m+Ui×(1-m))
  其中:
  Y-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年度运行维护更新改造成本
  M-综合管廊运营单位年度管理支出
  r’-综合管廊运营单位合理经营利润合理回报
  Vi-管线i占用管廊空间的比例
  ui-管线i对管廊附属设施的使用强度比例
  m-调节系数,调节管线占用管廊空间与管线对附属设施使用强度的权重占比
  四、结语
  确定科学合理的综合管廊定价标准,可以落实综合管廊投资回报机制,有效促进社会资本投资,有利于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建议各地建立综合管廊定价机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探讨和创新,以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促进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可持续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