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体系构建与启示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体系构建与启示

摘要:摘要:本文提出了企业培训机构培训资源的定义与分类,指出培训资源可分为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学习资源、培训学员、标准政策五种类型;同时,借鉴方向盘的结构与原理,本文将培训资源体系构建为一个结构完整、相互作用、功能协调的“方向盘”模型,这对
关键词:企业,培训机构,培训资源,体系,构建,启示,

一梦如是逝水长,梁钊峰,张宝康

  摘要:本文提出了企业培训机构培训资源的定义与分类,指出培训资源可分为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学习资源、培训学员、标准政策五种类型;同时,借鉴方向盘的结构与原理,本文将培训资源体系构建为一个结构完整、相互作用、功能协调的“方向盘”模型,这对培训资源体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与指导价值。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企业 培训机构 培训资源 “方向盘”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培训资源是企业培训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实施的保障。加强企业培训资源体系建设,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培训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分配、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共享性和价值,有助于推进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和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是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拥抱“互联网+”时代,对加强培训设施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训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员、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集约化大培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培训资源的内涵
  根据国外学者对学习资源解释的不同广义程度,狭义的学习资源是指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广义的学?资源是对一系列提供学习、支持学习与改善学习的事物的总称,不仅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料,还包括人、媒体、策略、方法及环境条件等要素。这些资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专门为了学习而设计的资源,二是现实世界中原有可被利用的资源(李静,2009)。马静(2009)认为,教师培训资源是教师培训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培训基地以及相关软硬件资源的总和,教师培训资源来源于教育资源,是教育资源的一部分,并可把教师培训资源分为已有资源、可利用资源和拟开发资源三项。
  这三项教师培训资源应包括:第一,以人力资源为主的教师培训专家、资深一线教师队伍;第二,物质资源中应包含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音像资料、光盘、网络、软件等及相关设备;第三,应包括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相结合的部分,如实验基地,又可以把这些称为校境资源,即学习者与施教者之间进行交流的基础之上的学习者与校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之间进行交流所形成的学习氛围。广义来说,影响到企业培训效果的各种因素都可以称为企业培训资源(程胜雨,2011)。可以认为,培训资源是现代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一切可资利用的软件与硬件的统称,包括了网络培训平台、服务器、基地、设备、师资、纸质教材、网络课程、资源库、各类插件、相关人员、政策及标准等(李静,2009)。
  以上对培训资源的内涵界定大多不够全面,难以反映大资源观下企业培训资源的内在本质与各种属性,有较大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培训资源是指为了保障员工培训教育顺利开展,来源于企业组织内外部一切可资利用的软硬资源的统称。此定义明确了培训资源的价值、来源、效用、形态、本质等,培训资源价值在于保障员工培训教育顺利开展,培训资源既来源于组织内部又可利用组织外部资源,培训资源效用是可资利用的,培训资源形态既涉及软资源又包括硬资源,培训资源本质是资源的统称。
  2 培训资源的分类
  本文所论述的资源是一个体系,是“大资源”的概念,即广义上的学习资源。根据李静(2009)对铁路职工培训资源的分类思路,可将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分为五种一类资源,每种一类资源又包括若干种二类资源。
  2.1硬件资源
  硬件资源是员工培训活动开展的空间区域环境,是支撑员工培训的基础条件,是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活动、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硬件资源一般包括了实训基地、培训教室、教学设备、图书阅览室、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大学、学员公寓、学员餐厅、文体娱乐设施等二类资源。
  2.2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事实上,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称其为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料、技术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资源库等;非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或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博物馆等。本文所指的学习资源主要是第一类,即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培训项目、培训课程、培训课件、培训教材、考试题库、学习光盘、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媒体素材、各类插件等。
  2.3培训学员资源
  培训学员是参加培训、接受培训并获得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提升的在职人员,即培训对象。作为企业内部所属的行业培训机构,培训对象――培训学员相对稳定,不仅学员群体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稳定性,而且培训学员的学习特征与学习需求具有稳定性,决定了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难以替代性。因此,培训学员可视为一种重要的培训资源,准确、全面认识培训学员,掌握其技术能力基础、培训需求、偏好等信息,有助于开展精准培训,提升培训质效。
  2.4培训支持人员
  培训支持人员是为培训活动提供支撑的相关人员,是培训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服务者,是整个培训活动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培训活动的质效。培训支持人员具体包括培训师、培训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三类。培训管理人员往往组成相应的管理部门,如教务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承担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贯彻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方针、政策,制定员工培训规定,编制员工培训发展规划;负责组织制定培训规范、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负责组织特定的、高等级工种的培训工作;负责对师资和培训基地进行认证和管理;负责组织行业资格考试和发证工作;负责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督导。培训师主要包括三类:专职培训师、兼职培训师和外聘专家。兼职培训师主要来源于生产一线或经营管理领导岗位;专职培训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以及从工作现场选拔出来的、能胜任职教工作的技术能手等;外聘专家是行业内或领域内的资深研究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与领导干部等。   2.5标准政策资源
  标准政策是保证员工培训顺利开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法规以及培训活动的各类标准规范,包括培训标准与培训政策两种二类资源。与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政策是为了更好地达到培训目的,由相关部门制定的一套权威性的准则,是保证员工培训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也是资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制定资源建设标准是规范企?I员工培训部门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能保证资源建设向统一、有序化方向发展,可以提高资源的共享率。
  3 培训资源体系“方向盘”模型的构建
  企业培训机构的五种培训资源密切相关、互为支援、紧密协作,是员工培训体系中一个核心体系。本文借鉴机动汽车中的方向盘结构与原理,将企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体系构建为“方向盘”模型。一般而言,机动汽车中的方向盘是圆形,周边是有一定厚度的圆环,圆环内部大多数是“T”字结构,“T”字的左、右、下方三个顶端与圆环相接成为一体。其中,“T”字横与竖交叉位置,也即是方向盘中间位置一般是个小圆环实体,往往镶嵌有机动车的品牌标志,并内附喇叭装置。方向盘的功能,主要是驾驶人通过左右转动圆环实体,将方向力量与信息传递到转向器,进而实现对机动车方向的控制与转向;同时,方向盘中的喇叭装置是重要的声音发出设备,对外界起到传播、警示作用。由此,类比到培训资源体系,各一类资源间的关系恰似是机动车中方向盘的结构关系与功能作用,故将培训资源体系称之为“方向盘”模型,见图1。
  具体而言,对于培训机构而言,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是培训活动的主要投入性资源,是培训资源体系中重要的节点资源,三者共同支撑以培训学员。因此,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间不仅两两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而且三种资源的交汇与协作将促进培训学员资源的产生。从图形学与类型学来看,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学习资源和培训学员正如机动车方向盘上“T”字结构的四个点,其中硬件资源对应底端的点、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分别对应左右两端的点、培训学员作为结果产出资源对应于中间的点。
  除此之外,员工教育培训活动离不开与培训相关的标准政策的规范、约束与指导,但这些规范、约束与指导不仅作用于硬件资源,而且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均离不开标准政策资源的框架。因此,标准政策资源贯穿于整个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全周期,其他四种一类资源均须遵循培训标准与培训政策,在标准政策框架内,才能开展资源投入与开发、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工作。从图形学与类型学来看,标准政策正如机动车方向盘上的圆环结构,将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学习资源和培训学员囊括其中,共同构成了一个结构完整、相互作用、功能协调的“方向盘”。
  4 “方向盘”模型对培训资源体系建设的启示
  培训资源体系的“方向盘”模型与机动车方向盘的功能具有相似性,这对培训机构培训资源体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遵循培训教育规律,把控培训资源建设的战略方向,实现各类资源的均衡配置。机动车方向盘通过驾驶人遵从规矩的掌舵,实现了把握方向、向前行驶、保持平衡的整体功能。这启示培训管理者,培训资源体系需要培训机构与培训管理人员的掌舵,需要在员工教育培训标准政策的框架内,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同时,培训资源的建设要始终把好员工培训的战略方向,实现各类培训资源开发的均衡配置,不宜偏废,不断推进员工教育培训事业的向前发展,助力于公司发展战略。
  第二,硬件资源是培训资源体系中的基础资源,亟须保障投入。对培训支持人员而言,硬件资源需要支援于培训管理人员的培训项目研发、培训课程设计,服务于培训师对培训学员施训可能用到的培训教室、教学设备等。对学习资源而言,培训项目的实施、培训课程的开展需要硬件资源协调提供相应的培训教室、教学设备等,进而改善提升学习资源的质量。对培训学员而言,他们在培训期间不仅在学习培训上需要硬件资源的支援,而且在生活后勤方面需要硬件资源的保障。但硬件资源仍然需要在标准政策的框架内进行投入与建设、管理与利用,培训机构不可突破这条红线。因此,保障硬件资源的投入,对支撑整个培训资源体系的建设与运转具有基础性作用。
  第三,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是培训资源体系中的核心资源,是培训机构需要两手重点抓的培训资源。正如驾驶员需要经常用双手紧握方向盘的左右两端一样,培训机构需要两手重点抓住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这两种培训资源是资源体系中的核心关键资源。对培训支持人员而言,培训管理人员利用硬件资源开发学习资源,从而服务于培训学员,培训师同样利用硬件资源与学习资源或开发部分学习资源,从而施训于培训学员。学习资源需要结合并协调硬件资源,通过某种方式向培训学员进行转移提升,同时学习资源将在这种转移过程中将获得的评价反馈信息再次反馈培训支持人员与硬件资源,从而促进他们的提升与改善。与硬件资源类似,培训支持人员与学习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利用都必须遵循标准政策的约束、规范与指导。
  第四,充分发挥标准政策对培训资源开发、管理与利用的规范与指导作用。标准政策是培训资源体系中的重要资源。一方面,标准政策对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学习资源与培训学员的建设与管理均起到了约束、规范与指导的作用,均不能突破标准政策的红线;另一方面,硬件资源、培训支持人员、学习资源与培训学员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反过来对标准政策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使之加快并最终促成标准政策的修改、调整或升级。
  第五,培训学员是培训资源体系的品牌资源,要充分重视培训学员,实现培训机构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培训学员处于培训资源体系“方向盘”模型的中间位置,一方面意味着培训学员是培训资源体系乃至整个培训机构的品牌标志,另一方面培训学员携带有“喇叭”设备,具有口碑效应,是品牌形象塑造与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有效途径。因此,培训学员培训效果的好与差以及他们对培训机构的反馈、评价与对外宣传,将直接影响培训机构的品牌与形象。这启示培训管理者,培训学员既是培训对象,更是培训机构的忠诚顾客,不仅要重视培训学员的需求,做好培训服务,开展精准培训,而且应充分利用培训学员的品牌标志与口碑效应,实现培训机构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嬗变。
  参考文献:
  [1] 李静.铁路职工培训资源体系及其整合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 程胜雨.我国企业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市场论坛,2011(8):29- 30.
  [3] 林巍.探讨浙江省中小企业培训资源开发[J].企业研究,2013(8):14- 15.
  [4] 苏敬勤,王鹤春.企业资源分类框架的讨论与界定[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158- 161.
  [5] 宋秀华.论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中的培训资源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55- 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