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公共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
历史学毕业论文

公共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

摘要:[摘 要]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当前国民阅读率较低的原因,并探讨公共图书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阅读率应采取的对策。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国民阅读率;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252;G258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对策,

酷酷算命网,农药网,2010年12月六级听力

  [摘 要]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当前国民阅读率较低的原因,并探讨公共图书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阅读率应采取的对策。
范文写作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国民阅读率;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252;G258.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41(2011)05-0064-03
  
   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1]作为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根本途径的国民阅读,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国民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而2010年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阅读率仅为50??1%[2],也就是说,2009年,18岁至70岁的成年人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在图书阅读活动中缺席。这是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出现的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公共图书馆是国民阅读的重要场所,面对此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努力使国民阅读适应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本文根据多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分析国民阅读率较低的主、客观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公共图书馆为提高国民阅读率,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对策。
  
  1 国民阅读率低下的原因
   2010年,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表明,18―70周岁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率为50??1%,勉强超过了一半。虽然多年的下跌趋势暂被遏制,但是阅读率仍然偏低。1999年首次调查的国民阅读率为60??45%,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2007年为49??3%,2009年为50??1%,虽然2009年国民阅读率略有上升,但与1999年相比仍然下降了10??35%。[2]导致国民阅读率低下的原因,除了缺乏全民读书氛围和图书馆事业现状难以适应国民阅读需求之外,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的普及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1 1 国民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阅读率较低的主观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反映了一个人渴望参与阅读的积极性,通常与其阅读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全民读书的文化氛围。各类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颇深,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主要在做题、考试中度过,大部分学生无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也就难以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据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具有阅读习惯的读者在全民中尚不足10%[3],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距离的差距。
  1 2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国民的阅读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网点数量严重不足。有关国际标准规定:每1??5公里半径内、平均2万人左右设置一所图书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规定平均3 000人应拥有一所图书馆。美、英等国大约每1万人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奥地利、瑞士、俄罗斯平均3 000―4 000人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而在我国,2007年平均47??21万人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广东省在2008年则是平均72??3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4]公民缺乏必要的阅读场所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是阅读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许多公民不愿前往图书馆读书主要是嫌远、怕麻烦以及图书馆服务水平低下。不少图书馆馆藏陈旧,长期不买或很少购买新书,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意识,仍以馆藏文献的外借和内阅为主要服务模式,从而对读者缺乏吸引力,久而久之,公民利用图书馆的意识逐渐淡薄,图书馆的阅读率也就每况愈下。
  1 3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是导致国民阅读率较低的客观原因
   本次调查显示,基本不读书的人群中,选择无时间读书的人为41??0%。[2]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和不断上升的就业压力,人们的心理压力倍增,生活节奏紧张,除了忙孩子、房子、车子,还要忙考研、升职,用来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
  1 4 多元文化媒体的普及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是导致阅读率较低的另一客观原因
   网络、手机、DV、MP4等文化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及时给人们提供了获得信息的各种便捷途径,电视、电影、旅游等轻松的娱乐方式则分割了公民有限的阅读时间。在当今信息时代,阅读不再是公民唯一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
  
  2 推进国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
   阅读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还能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和谐发展。推进国民阅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民阅读率,社会、政府、图书馆、大众媒体等都有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作为全民终身教育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其公益性、服务性等社会职能决定了推进国民阅读是其重要职责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出版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各地通向知识的门径,为个人和社会群体提供了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教育、文化和信息的有生力量,是透过人们的心灵促进精神幸福的基本力量。公共图书馆是地方的信息中心,用户可以随时得到各种知识和信息”。由此可见,作为社会知识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必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成为国民终生学习的场所,有责任培养国民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义务让国民爱上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指出:“图书馆有两大任务,一个是推动社会信息化,一个是推进社会读书”。[5]自2004 年起,“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将每年的“全民读书月”活动交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我国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对推进国民阅读、提高国民阅读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3 公共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对策
   提高国民阅读率,构建学习型社会,对公共图书馆而言,除了可以利用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月、图书馆服务周广泛开展周期性的读书活动外,还应将推进国民阅读理念贯穿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采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力求取得实效。
  3 1 广泛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国民充分利用图书馆
   作为传播知识信息、服务读者用户的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努力向国民大众灌输阅读的理念,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本次调查显示,尽管有68??8%的调查对象认为“读书对个人越来越重要”,但相比 2001年的92%,下降了23??2%。[2]因此,向国民广泛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使国民真正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引导国民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进行阅读极为重要。目前诸多图书馆缺乏宣传意识,开展的一些宣传活动由于缺乏有效的策划与组织,也收效甚微。图书馆为了引导国民充分利用图书馆,不仅应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广泛、有效的宣传,还应印刷各种相关的宣传资料或小册子,包括整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分布情况,各图书馆的简介、服务项目等,置于公众可以随处看得见、拿得到之处,比如公园、地铁、人口密集的步行街等。目前手机的普及率很高,图书馆可以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广泛宣传,将近期阅读活动告知手机用户,供用户有选择地参加。
  3 2 遵循“读者至上”的宗旨,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读者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提供优质服务是图书馆推进阅读的重要保证。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宗旨,要求图书馆全体员工处处为读者着想,让每一位到馆的读者享受到最贴心的服务,包括为读者营造舒适、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提供耐心体贴的服务,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帮助读者获取其所需的知识信息资料;在馆藏方面,要提高图书保障率,建立可以满足读者大部分阅读需求的特色馆藏;在规章制度方面,要简化读者入馆手续,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免费服务。近年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比如开通网上续借服务、手机短信续借服务和手上图书馆服务,大大方便了读者;在图书馆主页和馆内对外岗位设置“您尽管点书,我承诺付款”的读者购书建议表,深受读者好评,使每位读者都成为图书馆的主人,进一步拉近了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吸引读者前来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文献。
  3 3 建立协作网络,扩大服务网点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数量严重不足,国民难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有效服务。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图书馆数量少、利用不便等问题,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建立分馆、社区图书馆或流动服务点,供国民就近充分利用图书馆
   近年来,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成就显著。“图书馆之城”包括市、区、街道和社区4级公共图书馆,以图书馆网点和数字网络为基础,免费为深圳市民服务。据悉,深圳市现共建有公共图书馆628家,布点自助图书馆服务机140台,基本实现每1??5万人就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室)的目标,初步形成了全市星罗棋布的图书馆网络,[6]使深圳市民真正实现了“阅读就在家门口”的梦想。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针对广东省文献资源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普遍缺乏文献资源),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中心,建设“广东流动图书馆”,以“大物流”概念启动图书馆协作网络。自2003年11月23日在广东紫金开设第一分馆起至2011年2月,共建了68个流动图书馆,各分馆共接待读者总人数28 734 541,阅览总册次54 266 512,咨询总件数391 366,[7]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3 4 深入基础,着力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
   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形成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构建学习型社会,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关键在于公民能否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长期以来,我国对少年儿童的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学校,大多数老师把阅读看作课内的语文补充,家长也认为学好课本最重要。许多家长宁愿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也不愿每天花半个小时陪孩子阅读。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学校、图书馆责无旁贷。公共图书馆应通过现有的资源与服务模式,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的阅读平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公共图书馆除了定期在馆内举办各种读书活动外,应改变长期“等客上门”的服务方式,到学校、社区、少年宫、广场等儿童活动集中的地方,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比如美文欣赏、亲子阅读、馆员讲故事等,吸引小读者阅读,使少年儿童长大后成为爱学习、勤阅读的群体,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 5 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
   在我国,弱势群体主要指生活贫困人口和残障人士,具体包括贫困农民、农民工及其子女、下岗失业职工、残疾人、孤寡老年人等。他们大都希望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提升生活质量,从而改变弱势现状。公共图书馆作为终身教育的文化阵地,对弱势群体理应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他们享受到更便利的阅读服务。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直有着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强烈意识。对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除了为残疾人设置专用通道、专用卫生间和专用阅览室外,还为行动不便不能到馆的老人、残疾人送书上门。对于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也尽量提供免费服务。广州最大的贫困小区棠德花苑聚居着400多家困难户约2万人,其中残疾人200余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该小区设立了棠下分馆,首期投入3万余册图书、39种报刊,并设立电子阅览室,以满足小区读者的阅读需求。
  3 6 关注网上阅读,为读者提供多元化阅读平台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国民也逐步热衷于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的读者群中,以青少年为主。本次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迅速增长,数字化阅读率从1999年的3??7%上升至2009年的24??6%。[2]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数字图书馆建设,丰富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直注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1999年,该馆与超星公司开始了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包括自建与购买),建立了包括电子图书120万册、期刊论文4 000万余篇、各种类型数据库30余个的大规模数字化资源库群,为来自全球的读者提供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联机服务。读者只需要拥有该馆读书卡,不论何时、何地,均可按需借阅和下载所需的书刊资料,大大地满足了读者网上阅读的需求,提高了国民阅读率。
  
  4 结束语
   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阅读率,既是我国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服务机构和国民阅读的重要场所,对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国民阅读率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必须大力宣传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国民充分利用图书馆,并着力于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努力满足弱势群体的阅读需求。在党中央“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全国图书馆界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坚持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有力措施,我国国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率必将会有显著提高,公共图书馆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应有作用也将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2] “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EB/OL].[2007-04-19]??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0-04/19/content_19857743.htm.
   [3] 黄俊贵?碧嵘?阅读理论 构建阅读社会[J].图书馆论坛,2005(6):38―42.
   [4] 我省公共图书馆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EB/OL].[2009-11-30].http://www??gdwht??gov??cn/shownews??
  php?BAS??ID=23148.
   [5] 邱冠华.爱书人的世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7.
   [6] 潘若?鳘鄙钲诿?1.5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N]?鄙钲谔厍?报,2010-11-30(A6).
   [7] 广东流动图书馆业务一览表[EB/OL].[2010-02-15].http://web??zslib??com??cn/liudong/index??asp.
  
   [收稿日期]2011-03-28
   [作者简介]林少芳(1972―),女,馆员,本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