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历史学毕业论文

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未知 [摘 要]在中国学术史上,孟子是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要代表。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性善论”、“仁民爱物”、“万物皆备于我”等主要命题中。他提出“尽心知天”说,将人的心性与天贯通起来,
关键词:孟子,天人合一,及其,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重庆失联女孩,女帝逍遥,黛芙薇尔唯一官网

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作者:未知

  [摘 要]在中国学术史上,孟子是天人合一观念的重要代表。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性善论”、“仁民爱物”、“万物皆备于我”等主要命题中。他提出“尽心知天”说,将人的心性与天贯通起来,主张天人合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这可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天人合一;生态平衡;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1-0053-04
  [作者简介]刘玉娥(1955―),女,河南舞钢人,郑州师范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先秦文学史和中原文化研究。(河南郑州 450044)
  
  Title: The Revelation of Mengzi’s Heaven-Man Oneness to Contemporary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uthor: Liu Yu’e
  Abstract: In Chinese academic history, Mengzi is the initiator of the concept of “heaven-man oneness”. Mengzi’s thought of “heaven-man oneness” is seen through some major propositions, such as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o love all the people and animals” and “all things are prepared within me”. He proposes the theory that “if you fully explore your mind, you know heaven”, which integrates human nature of mind and heaven, advocates “heaven-man oneness”, maintain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protects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beings, which provides beneficial revelation to contemporary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engzi; heaven-man oneness; ecological balance; eco-civilization
  
  一、孟子的“天人合一”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西周初已见端倪,如《?A民》诗云:“天生?A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①这是产生于西周宣王时期的一首诗,诗人认为“天”是有物有则的,人民秉承、爱好“天”的美德。诗中所表达的天人合一思想,曾得到孔子的赞赏。据《孟子?告子上》引用孔子的话说:“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孔子赞同“天人合一”,但是他没有作出更多的论述。孟子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代表。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贯穿于“性善论”、“仁民爱物”、“万物皆备于我”等主要命题中。孟子认为,天和人是相通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章句上》)。②人的“心”、“性”受之于“天”,“天”具有人伦道德的属性,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良的心,亦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开端(四端)受之于“天”,但经过人在后天的主观努力“求其放心”以及教育、环境的熏陶,“四端“不断扩充,道德日益提高,“性善”日臻完备,最终达到人与天相参、天与人合一的高尚精神境界,这一论断体现出孟子天与人相通、天与人合一的思想。
  孟子不仅认为人可以尽心知天,还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章句上》);①“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离娄章句上》)②在上述两段引文中,孟子认为“诚”是客观存在于“天”的最高法则,而“思诚”是人之道,人反躬自省所求得的“诚”与“天之道”的“诚”达到了同一水平,此时,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相参,进入到一个“万物皆备于我”的天人相通的精神境界。
  在天人关系中,孟子主张“天”、“人”之间的和谐、均衡、统一。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里所说的“物”,是指人之外、与人相对的自然界万物(自然的天)。孟子强调作为有道德的君子对于人之外的自然万物都要有仁爱之心,对人民要仁爱,对万物要爱护,后世简称为“仁民爱物”。“仁民爱物”体现出自然与人、天与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充分说明作为哲人的孟子视野之广阔、胸怀之宽大、精神境界之高尚。历经两千多年,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宇宙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深远,而且深入到生态、文学等领域,表现出迥然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
  
  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
  孟子在两千多年前不仅提出“天”、“人”和谐、均衡、统一,爱护人和万物的光辉思想,而且提出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存环境的一些具体措施。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章句上》)③在这段话里,孟子引导梁惠王推行仁政,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生动物自然资源。孟子指出,作为一个君主,如果不去妨碍耕作收获的农时,粮食就不会短缺;如果不把细密的鱼网洒向大湖深池,鱼类水产就不会断绝;如果上山伐木砍树能遵守季节,木材便不会匮乏。古人为了保护江河湖泊中的鱼种繁衍生息,不至灭绝,规定鱼网的网眼密度不得小于4寸(约相当于今天的9.2厘米),以维护生态持续发展。古人对于保护山林树木有很多具体措施,明确规定伐木时间,如:“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礼经?月令》);④“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不卵,不杀胎,不?|夭,不覆巢。”(《礼经?王制》)⑤古人从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万物繁衍生息都是有季节性的。春季阳光和暖、万物泛青,是树木生长的有利时期,因此禁止春季伐木。孟子很赞成古人的育林思想,认为只要保护好树木生长,保护好水生动物资源不使之枯竭,那么,老百姓生活就有保障,死亡后能得到很好的安葬而无所怨恨。生有保障,死得安葬,老百姓就会安居,这是王道的开端。
  孟子还主张有计划地种植林木,兼利物类,为我所用。他说:“今有场师,舍其梧??,状其?藜?,则为贱场师焉。”(《告子章句上》)⑥如今有一位园艺师,舍弃他的梧桐、楸树,却保养他的酸枣、荆棘,那大概是个很愚蠢的园艺师吧!孟子认为,治理园圃必须分主次,既要广植林木,又要突出重点,着眼于长远利益,不急功近利;要种植一些既能起到保护环境、又能带来一定实用价值的树木,以求丰富生活之所用。孟子在对树木的培育和养护方面,已经注意到了科学性,强调种植、养护树木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他说:“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告子章句上》)①仅有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让它成长成参天大树,就应该懂得如何去培养它。如果不去培养,“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句上》)。②即便是天下最容易成活、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能够成长。孟子认识到,事物成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树木也是一样,必须尊重树木自身生长的规律,注意科学种植和养护,这样才能有效地养殖和栽培。
  孟子不仅重视植树造林,而且主张养林、护林,反对滥伐树木,维护生存环境。他以齐国都城郊野的牛山为例,说明山林护养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告子章句上》)③牛山是位于齐国都城临淄郊野的一座山,牛山上的树木曾经是很繁茂的,可是因为它长在大都市的郊野,总遭到斧头的砍伐和牛羊的践踏,这怎么能保持它的茂美呢?牛山上的树木日夜生长,受雨露滋润,并非不长新枝嫩芽,只是因为总是遭到破坏,所以后来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人们见到它光秃秃的景象,还以为它原来就不曾长过成材的树木,难道这是山的本性吗?树木和人一样,如果受到培育,就不会不生长;如果失去培育,就会消亡。牛山曾经繁茂,自然景色优美,但由于位于都城近郊,护养不好,滥砍滥伐,牛羊咬啃践踏,森林和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最终失去了它曾经的美丽,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荒山。孟子通过对牛山由美变丑演变过程的分析,告诫人们不能对林木滥砍滥伐,甚至听任牛羊践踏,一定要保护植被,使树木能够自然生长。只有林木茂盛、水土资源好,人们才能欣赏到自然的美景,享受到快乐的生活。孟子对那些破坏植被和自然资源的行为很愤恨,严厉地指出:“故善?鹫叻?上刑……辟草莱(破坏草原)、任土地(任意垦荒)者次之(处以次刑)。”(《离娄章句上》)④主张对于那些开垦草地、强迫百姓耕种、破坏自然植被、毁坏生态资源的人要判刑,用刑仅次于好战者和怂恿好战者。孟子把爱护自然资源提高到法律层面,主张用法律强制保护植被、地表不致被破坏。孟子提出的这些具体措施,如果得以推行,必将有力地保护植被,维护生态平衡,使人类居住的家园更美丽。
  
  三、孟子生态平衡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空前繁荣的高度物质文明,但同时也给整个人类带来新的问题和严重危机。人类凭借工业和科技的力量赢得迅猛增长的物质财富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导致物欲至上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贫富分化以及作为人类自身必要生存条件的自然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们为了追逐物质利益和生活享受,不计后果,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结果自然秩序被打乱,自然资源被大量浪费,森林被砍伐,水质和空气被污染,导致气候反常,沙尘暴迭起,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被破坏。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有1/4的人口患病是由于水和空气污染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淡水污染造成千百万人死亡。空气污染,导致患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癌的人数急剧增加。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Achim Steiner)在“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世博主题论坛上所作的演讲“迈向绿色和可持续的城市未来”中说:“由于过度使用和污染,我们看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渔业、水产业等为人类提供必须蛋白质的产业,现在都遭到了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了威胁,不仅是鱼类,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我们需要进一步治理整个世界,治理环境。因为污染和破坏对于环境资产所带来的危害,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①
  以河南为例。河南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等说法。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过度的开发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累积性破坏。尤其是到了近代和现代,受西方文化“向自然索取”思想理念的影响,重开发,轻保护,造成当前河南省森林面积小,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型自然灾害频发,突出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自然向人类进行报复,人类自食其恶果。在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后,人们开始认真检讨和反思:人和自然的关系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哲人孟子就已经给我们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闯亍保?可以保护树木和水生动物资源;人要与自然和谐、均衡、统一,要“仁民爱物”,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应秉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这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领导部门,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从根本上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共赢;还应结合地方生态环境特点,将维持生态平衡纳入到法制化轨道;加大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投入,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投资机制;同时,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包括做好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和生态环境科普知识教育。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大自然不仅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快乐的源泉,人类须臾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雨过天晴,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令人陶醉。昆虫的忙碌不休,花儿的无声开放,秋叶的簌簌飘零,散发着蒸气的郁丛森林,飘浮不定的悠悠白云,汹涌的江河,涓涓的细流,这一切都孕育着无限生机,都是大自然生动活泼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和人类相互依存。让我们记住孟子的名言:“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在我们利用高科技谋求更快发展的当下,重新审视孟子天人相通的生态平衡思想,借鉴古人的智慧,可以使我们始终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不为眼前利益和近期绩效冲昏头脑,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关怀我们生存的家园,从而为中华文明的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胡颖峰
  
  ①高亨:《诗经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1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02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第173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第5页。
  ④陈襄民等:《五经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30页。
  ⑤陈襄民等:《五经全译》,第104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69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68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64页。
  ③杨伯峻:《孟子译注》,第263页。
  ④杨伯峻:《孟子译注》,第175页。
  
  ①阿西姆?施泰纳:《迈向绿色和可持续的城市未来》,《文汇报》2010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