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 > 浅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浅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摘要:摘要: 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缓解对外贸易过程中压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革与发展,借鉴国外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经验,分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探索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外贸增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浅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论文,

cctv7军事农业,玫瑰神偷,青岛东南山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缓解对外贸易过程中压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革与发展,借鉴国外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经验,分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探索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外贸增长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为不断地提高产业的结构层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很大,至今尚未平复,我国经济也同样受到巨大冲击。目前,我国大部门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其压力除来自于国内贸易外,对外贸易也频遭阻挠。

  从产业结构的维系和变动来看,既受到国内因素影响,也受到国外因素(如国外需求、国外资源、国外技术等)的影响。把握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并应对其挑战,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浪潮中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贸易结构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的全面升级,是目前我国所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些重量级投资性行业纷纷落马,美国金融业损失惨重。根据最近的统计数字显示,美国进出口贸易逐步下滑,世界一些主要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全球26.5%的企业因此而采取了压缩银根,节省开支,出台相应裁员降薪等措施以应对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受到了极大影响。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0年1至8月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1338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2.4%。其中出口7307.4亿美元,下降22.2%;进口6079.2亿美元,下降22.7%。累计贸易顺差1228.2亿美元,减少19%。在金融危机后,我国倒闭的中小企业达到10多万家,处于重灾区的金融行业频频爆出巨额亏损,中国纺织、房产、钢铁行业步入寒冬。同时,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我国家具、卫浴、五金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举步维艰。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了出来。为应对危机风险和减少损失,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二、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及特点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停滞状态。1949年,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O%,在工业总产值中,轻纺工业占了73.6%,重工业仅占26.4%;在重工业内部,门类甚多,但残缺不齐,互不协调,没有自己独立的机器制造业,生产基本以满足内需为主,表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性质[1]。因此,我国着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改变旧中国时期农业总产值比重过大,工业总产值比重过小的产业结构。把劳动力和资金重点投向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开始了产业结构的重型化过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业比重适当减小,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全国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对外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也由1985年之前23%左右提升到2008年60。2%。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

  (二)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及对外贸的影响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变。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至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始终在GDP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2、产业结构中各产业变化过程曲折,具有不平衡性。

  从整个的演变过程看,三大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尤其是现有的阶段,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这种不均衡状态直接制约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

  3、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

  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中不难看出,在我国产业结构变革中,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第一产业相对减小,第二产业微幅提升,劳务资本向第三产业集中,整体趋势朝“3—2—1”的形势发展,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与高度化。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低收入国家同期的水平。不过,凭借着人力资源及政策支持等优势,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服务业的比重还远低于国际标准,普遍存在服务业增长滞后、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行业管理水平不高、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欧美发达国家为摆脱经济低靡而不断向国外市场扩张,我国服务业的很多优势领域将有可能被瓜分,我国服务贸易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可能会维持一定的逆差[2]。

  三、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培育发展新型战略产业

  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对外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与其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密不可分。美国对其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如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进行重点升级,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并对发展前景较大的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采取外贸扶持措施,为本国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在培育发展其新型战略产业上,美国也尝试对其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孕育了一些新兴产业。新型产业的出现,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整体发展,也提升了高科技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出口比重。

  (二)技术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重视技术创新,创造自主品牌,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生产真正高附加值、精加工、深加工的商品,这方面以日本最为突出。战后的日本对产业结构做出了重大调整,产业结构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的不断提升过程。在财政、税收等方面日本给予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优惠,使企业在自主开发或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经过努力,日本拥有了一批诸如索尼、三菱、丰田等有影响力品牌的跨国企业,使日本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并为日本外贸结构的高度化奠定了产业基础。

  (三)正确引导投资,重视推动技术进步在美国,政府采取正确的投资导向政策措施,减少固定资产重复建设,在高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引进民间投资,推动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不断增长,其自身离不开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政府鼓励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投资,对企业研发投资给予永久性税收减免,并降低科技企业长期投资收益税。鼓励政府、企业和大学开展更紧密的研发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应用推广。

  四、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建议

  (一)稳固第一产业发展进程,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合理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品质结构,减少传统种植业,退耕还林,增加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实行多种经营。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因此,一方面要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稳步发展;另一方面要运用科技前沿和先进技术,做好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及质量监测等工作。

  (二)鼓励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目的,我国应长期坚持“科技兴国”的指导方针[4]。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国家应给予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优惠,通过自主开发或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同时打造具有核心技术、拥有品牌的新型跨国企业,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三)进一步拓展第三产业规模

  现阶段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与趋势表明,第一、第二产业的规模趋于缩小,第三产业的规模趋于扩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日、德等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0%以上均投向第三产业,表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第三产业的结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新的主要部分。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得意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大的背景,当今世界经济仍然处于低迷复苏状态,而第三产业却并未受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把握良机,增加业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产业素质;加快金融、保险、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和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郭永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巩固经济企稳局势[J]。轻工标准和质量,2009,(4)。

  [2]来有为。当前我国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J]。调查研究报告,2004,(35)。

  [3]刑文杰。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失衡原因分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1)。

  [4]姬沈育。优化产业结构的对外贸易分析[J]。经济经纬,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