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从人文视角解读江桥抗战
历史学毕业论文

从人文视角解读江桥抗战

摘要:从人文视角解读江桥抗战 作者:未知 历史的发展总是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江桥抗战,一个具有一定偶然性的历史事件,使历史记下了江桥这一边陲小镇。自此,马占山与齐齐哈尔也有了不解之缘,也有了今天以马占山与江桥抗战为纽带的齐齐哈尔抗联历史。 众所周知
关键词:人文,视角,解读江,抗战,

色狼狈集中营手机图片,mrp下载基地,旧版红楼梦全集

从人文视角解读江桥抗战

作者:未知

  历史的发展总是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江桥抗战,一个具有一定偶然性的历史事件,使历史记下了江桥这一边陲小镇。自此,马占山与齐齐哈尔也有了不解之缘,也有了今天以马占山与江桥抗战为纽带的齐齐哈尔抗联历史。
  众所周知,人是历史活动的主角,史学研究中常有一种现象,当对历史事件研究到一定程度,研究的重点从事件的本身越来越多的转向对当事人的深刻分析研究,努力从人性与个性化思想及思维角度发掘事情的真相,由此,赋予了历史研究以更多的感情色彩,留下来的不再是残破而无穷尽的史事记录了,而是对人性的解读。正如我们对江桥抗战的研究,江桥抗战作为中国近现代史重要的历史事件,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马占山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从对民族英雄的仰视与崇敬,到对其人生成长历史的关注,从对其民族精神的歌颂与赞叹,到对其并不完美的个人性格及行为的认可与宽容,我们对马占山与江桥抗战的研究正在走入这样一个境界。在走进马占山内心世界的过程中,也改变着我们的认识,感受着江桥抗战中人性的光辉与人格的魅力所在。
  马占山人格的力量是在江桥抗战那一刻展现出来的,是机遇,更是本性使然。
  80年前,在齐齐哈尔嫩江桥,马占山率所部黑龙江守军,为捍卫国家领土,与日寇浴血奋战,震惊中外,一时举国援马,世界注目江桥,马占山可谓一战成名。
  江桥抗战,何以震惊中外?因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不抵抗,张学良的东北军不抵抗,辽宁省主席不抵抗、投降,吉林省主席不抵抗、投降,不足一月东三省几乎失去两省,人们震惊的原因在于有人抵抗了,改变了人们的惯性思维!虽然,此后马占山在抗日战场和中国政治舞台上,并未继续自己的辉煌,但是,他始终不渝地为抗战为和平民主尽力,所以,依然受到国人的崇敬。此时,我们仅用学术研究态度去审视这一历史过程,似乎过于理性了,在这里,对历史进行公正评价的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民族的良知!此举,不论马占山出于怎样的思想动机,产生怎样的结果,马占山都是当时中国最高大的人!我们纪念江桥抗战,实质上是纪念马占山及与他共同战斗的战友们的抗战决心,是对民族精神的纪念,是在表明我们对历史的态度――我们是否能继承民族的良知。这是作为江桥抗战故地的齐齐哈尔纪念江桥抗战和马占山的最重要原因。
  齐齐哈尔人对江桥抗战与马占山的认识也走过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从见物不见人,到见人见物,从学术的理性思维到对马占山内心世界的人性解读。
  对马占山认知,分成几个阶段:历史过程中的马占山、学术研究中的马占山,现实生活中的马占山。
  首先,历史过程中的马占山,是可敬而不可近的马占山,长期以来,江桥抗战――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存在于人们对历史的泛泛认识之中,在政治宣传和学术研究中,没有太多感情色彩。1991年齐齐哈尔第一次召开纪念齐齐哈尔建城和江桥抗战学术研讨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时期,主题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其大背景是历史文化还没有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应有的位置,处于对历史文化认识肤浅的实用主义时代。
  其次,学术研究中的马占山,属于少数人的马占山。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以对江桥抗战学术的理性思维为主导,马占山处于学术命题中,远未为广大民众所熟知。从1991年,齐齐哈尔主办第一次以纪念建城300周年和江桥抗战60周年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以来,马占山与江桥抗战研究逐步成为齐齐哈尔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当时,研究处于初期阶段,研究内容涉及江桥抗战的许多方面,由于处于起步时期,学术研究在资料收集整理与观点上呈现纷繁的局面。对于马占山的认识还基本上停留在学术与政府层面,齐齐哈尔人民与马占山还有着一段心理上的距离。
  其三,现实生活中的马占山,是逐步走近大众心灵的马占山。应当说,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宣传,马占山日益为齐齐哈尔民众所熟知,马占山从学术的讲坛走向民间,人们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马占山。为纪念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修建了江桥抗战纪念馆,江桥抗战纪念公园,举办了学术研究会,创作了文艺和文学作品,在装点了城市景观和丰富城市学术和文化活动的同时,使马占山走向民间,走近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地传达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内涵。
  在今日的齐齐哈尔,我们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江桥抗战精神与马占山的历史气息。特别是从修建和平广场与确立和平节中体现了我们对马占山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2005年,在市区嫩江边修建了宏伟的纪念广场。广场中央高耸的纪念碑寓意正义战胜邪恶,抗战胜利,民族精神永存。广场上长长的雕塑墙用浮雕的方式生动地记录了自九一八事变到东北沦陷、到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饱受战争苦难和全民族艰辛抗战并赢得战争胜利的历史画卷。600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中外抗战老人的手印,组成了特殊的纪念符号。这就是和平广场,取名之意在于使人们从战争的反思中懂得和平的可贵。和平广场为江桥抗战而建,更为了和平而建,为了警醒人们不忘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
  2007年7月,齐齐哈尔市人大决定将8月15日定为“和平节”,这是和平广场建设理念的延续,其意义是为纪念日本侵略者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更深层次的动因应当是对江桥抗战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对齐齐哈尔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的重视。据报道,“和平节”将以倡导和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广大市民在和平广场自娱自乐,以多种多样的活动共同庆祝属于市民自己的节日。目的是要通过活动的举办,倡导和平和谐的理念,提高城市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打造城市品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达到构建和谐社会、凝聚人心的目的。通过活动的举办,丰富群众生活,推动文化名城的建设。从设立初衷可见和平节源于历史文化,关注当今民生,惠及城市未来发展。
  纪念战争是为了珍惜和平,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是对战争深刻的反思。马占山为正义而战,为民族而战,从更深层次而言,也是为和平而战。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责任编辑:李作清

上一篇:永远的乡音 下一篇:龙在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