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毕业论文 > > “新常态”下中国稳增长与促平衡的新挑战和新动力_工业经济论文
理工毕业论文

“新常态”下中国稳增长与促平衡的新挑战和新动力_工业经济论文

摘要:摘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增长规律影响和作用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以往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难能可贵,但同时加大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步入与潜在自然增长相匹配的趋稳状态。新常态下稳增长是新的
关键词:新常态,中国,增长,平衡,新挑,战和,新动力,工业,经济论文

走光美女,温州一家人温州话,每当秋风飒飒

  摘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增长规律影响和作用的必然结果,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以往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难能可贵,但同时加大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压力,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步入与潜在自然增长相匹配的趋稳状态。“新常态”下稳增长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经济的思路和模式,找准着力点,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关键词:稳增长;新常态;动力 
  中图分类号:F224. 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5)01-0046-05 
  适应“新常态”,就要重新审视经济调控模式和发展动力,挖掘形成“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的区间,从而实现就业与通胀相平衡、效益和质量同提高的经济增长。 
  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与促平衡的目标展望 
  “新常态”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在第40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首场专题研讨会上首先提出,继而成为引起关注的关键词,有媒体将之形容为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新常态”的基本要义是,世界也许再也无法回到国际金融危机前不变的稳定状态,它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正常状态。主要表现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消费群体和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发展呈现新的复杂情况,商业及生产环境发生改变,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停滞可能成为“新常态”。 
  我国经济增速自2010-2014年连续13个季度低于8%,已进入到“七上八下”的趋稳增长周期,很多经济学者将其描述为不同于前30年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是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产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延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虽然成绩斐然,但加大了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保压力,经济结构与市场变化不相匹配的矛盾更加突出,实际增长开始步入自然趋稳状态。“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成长后才呈现的状况,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只要科学看待并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势必要在新的起点上频现新亮点。 
  尽管部分指标表明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经济平稳运行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201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33487.6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环比提高0.3个百分点。二是社会消费信心和消费增长稳健。2014年上半年,GPI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网络购物、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持续高速增长,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三是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2014年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8.2%,新订单指数为50.7%;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处在61.3%的高位景气区间。四是就业、物价形势基本稳定。近几年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失业率保持在5%,2014年1-8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70多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多万人。五是企业景气指数和采购经理指数保持高位态势。2014年第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同比上涨28%;企业家信心指数同比上涨24.3%。2014年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l)高于上半年平均水平0.6%,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整个上半年企业PMI指数保持在平均50.4%的扩张区间(见表1)。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二五规划”,我国不仅要取得没有水分的实在增长,还将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资源产出率提高15%;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在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80%;城镇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提高至85%,垃圾无害化处理达80%;完成全国重点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200以上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长期和可持续的实在增长。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已是一个基数很大的经济体。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从而使我国经济具有持续、平稳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化解经济徘徊不前和“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完全有条件实现“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二、“新常态”下我国稳增长与促平衡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经济增长约束条件发生了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外贸出口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凸显,无论是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影子银行、金融风险,还是落后产能过剩、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红利消失等等,都表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已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一)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使以加工出口支撑外贸高速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 
  目前,我们不但面临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还要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各种压力,如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保护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强有力竞争等,而且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曾经拥有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已开始逐步失去,以出口拉动经济两位数以上的平均增长已不再可能,低成本竞争优势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被大幅削弱,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难回到2-3个百分点。事实上,2012年我国净出口差额2311亿美元,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2013年尽管外贸出口稳中向好,继续保持了出口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7.3%,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0.9%。 
  (二)要素市场发生深刻变化 
  “新常态”下,我国土地、劳动、生态环境、能源、矿产资源等多种生产要素价格进入快速上升阶段,继续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已不现实。仅就劳动要素方面,低价充裕的劳动供给已成为过去,东部企业用工难问题凸显。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的工资增长速度为11.9%,大大高于东部的9.6%和中部的6.6%,这使依赖中西部劳动输入的东部低成本制造业受到严重制约。在劳动供给方面,即使大量农村35岁以下劳动力有85%不在农村,但东部企业以往劳动力供应充足的状况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已不再持续。在资本要素方面,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47 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东部地区投资增长17.9%,中部地区投资增长22.2%,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2.8%,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8.4%,即便中西部投资后发优势显著,要达到总投资年均23%- 30%的以往增速,还是难以实现依靠投资大比例拉动增长。 (三)消费与投资两大需求遭遇增长困境 
  消费需求由于长时期国民收入分配在结构上和居民内部的扭曲,宏观上导致消费需求增长与国民经济均衡增长要求不匹配,消费率增长偏低且有下滑趋势。201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7810亿元,实际增长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增长降幅更大,2013年比2012年降低1.4%。投资需求方面,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及地方债务等问题,导致投资需求不可能继续以往的快速扩张。2014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增速比2013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速回落3.4%、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回落3.9% - 
  (四)资源与环境累积的负担更重 
  随着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与技术支撑的不足,资源消费总量及污染排放不断增加,我国60%的石油需求需要进口,2013年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7.39%,淡水资源、铜、锰、铬等资源短缺进一步加大,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农村水、土壤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经济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日益恶化,加大了减排和节能环保的压力。 
  (五)制约经济增长的资产泡沫和债务风险凸显 
  前几年的全国性炒房投资使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进入房地产业,据统计,仅2008 - 2010年就有三成信贷资金、超七成影子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业,从而引发房价的快速上涨,许多地方财政收入的50%以上来自房地产业。房地产泡沫不仅考验购房者归还欠款能力,同时高价房地产还大量挤压了民众消费和投资空间。如果楼市泡沫破裂,不仅地方政府要面临巨大的地产收入损失,而且银行势必面临大量坏账。另外,我国还面临规模庞大且急剧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根据国家审计总署发布的审汁公告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地方政府负债余额为105 789. 05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38 679. 54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9.97%,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的债务比率高达lOO%;2012年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的借新债还旧债比率超过20%,省市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41% 、17.36%、26.59%,远超同期地方经济和财政增长。 
  总体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外部和内部的多层次挑战,使我国经济在合理区间长期平稳运行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新常态”下稳增长与促平衡的新动力 
  “新常态”下实现稳增长要根据变化的环境和形势,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变化,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培育经济发展的内在持久动力。 
  (一)通过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 
  加快形成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方式,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向依靠体制创新和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全力避免和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l.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简政放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2013年以来,我国通过减少审批程序、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催生了大量新企业,促进了服务业和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2014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达168万户,同比增长57%,,新增从业人员1009万人,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58万户,同比增长43%;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 
  2.建立经济平稳增长和效益持续提高的新机制。在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不宜采取非常规的刺激干预措施,避免宏观经济大幅波动或发展失衡,要跳出短期看中长期,跳出刺激看机制,采取的措施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使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新体系 要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要构建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相匹配的新体制,控制不断放大的显性和隐性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秩序稳定;形成合理的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把已有的存量和增量货币转向农业、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4.克服要素成本提高带来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困难。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培育产业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二)通过调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持续动力 
  经济结构调整是一项适应外界供求变化的发展战略,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永续动力。随着市场供求的变化,经济结构数量扩张让位于质量取胜,“中国制造”让位于“中国创造”、“中国创新”和“中国品牌”、.因此,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能为“新常态”发展添加后劲。第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新常态”下要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着力促进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由粗放到集约、由数量到效益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第二,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快培育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加快相关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形成良好的产品需求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壮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小康水平后,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不断增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逐渐成为托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当前,我国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仅生产性服务业与同等发展中国家水平相距甚远,而且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严重不足、服务质量较差、结构不合理。当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不仅是扩大产业比例、完善服务业业务体系,而且要不断催生符合时代发展特点的新兴产业,适当增加养老、健康、娱乐、文体和时尚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行业,创造适应时代特点和满足社会民生需求的服务业活跃市场。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动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不仅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为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加动能。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以民生为核心,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业、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的转换。据清华大学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7.6%,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低于全球52%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70%的水平更有明显差距。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内涵和质量的提高,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有利于形成消费和投资升级的庞大市场,会将农村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和土地潜力等不断释放出来,形成新经济增长点,这对我国在“新常态”下创新红利意义重大。 
  (四)大力发展民生服务业 
  民生问题既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与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传统上的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就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不断得到改善,不仅解决了基本民生问题,而且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都获得较大提高。“新常态”下,民生改善随着经济发展发生变化,就业、教育、生态、环保、医疗、养老、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社保、旅游、文体活动等成了民生关注的新问题。因此,应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并以此推动相关服务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第一,要逐步完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服务业的保障能力,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二,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第三,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各类棚户区家庭的住房困难。第四,把闲置的财政资金集中用于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对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和促进消费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水利设施、第四代移动通信等方面的投资建设,推动基本建设投资平稳增长。 
  (五)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下稳增长的重要战略着力点 
  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由粗放向集约创新型转变,是切实把握时代变化特点、找准经济工作着力点、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战略举措。第一,构建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更加注重理念创新、氛围创新,坚持以创新视野谋划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设计,更加尊重个性、学术和独特思维方式,提高全社会对各种创新的尊重和激励。第二,深化创新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工程。第三,强化技术最新前沿研究和学科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第四,加强微观经济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与时俱进和转型发展。第五,提高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把智慧资源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