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 >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信息化模型研究_物流管理论文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信息化模型研究_物流管理论文

摘要:矫萌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00040)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中的重要团体,我国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巨大,管理难度空前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人员和活动管理高效率的要求,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从数据源权威性验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信息化,模型,研究,物流管理,论文,

五年二班的吸血鬼,34eeee,青岛自助游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矫萌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00040)

[摘要]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中的重要团体,我国目前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巨大,管理难度空前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对人员和活动管理高效率的要求,需要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从数据源权威性验证、数据过滤分析、数据挖掘等流程来建立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证”平台,使志愿者管理不再停留在基本信息的简单层次上,而是能深入“一人一证”,信息完整,保存长久,真实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信息化模型;“身份证”平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156

高校志愿者在构建和谐社会、改革教育思想、推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结合信息化模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管理协调机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融入广泛的新媒体技术与数据平台,建立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证”,使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更科学高效,志愿服务数据更规范公开,志愿服务精神更深入永续。

1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志愿者的管理经过20多年的研究,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结合四川省21家NGO的资料,当地志愿者培养支持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具体包括:含义、目标愿景、运作周期、运作设计、运作流程、支持系统的设计、系统第三方职责和冲突解决以及产出。其中广泛的资料来源,能够为结论的普遍性提供一定的保障,为志愿者的本土养成提供指导。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信息管理系统开始被逐渐应用在此领域上。其主要功能包括对“所有志愿者资料查询活动信息查询,求助信息查询,捐助信息查询”。分信息查询和数据管理两大功能的模块,并设立了身份认证功能,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目前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国内研究尚以志愿组织的合法性为主,关于大学生志愿组织管理的文献数量有限;研究方向单一,研究思路基于传统的理论研究,较为笼统,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国内研究方法上以访问法、文献法为主;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参与管理与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极少被运用,目前现有的志愿者管理管理网站漏洞诸多且数据更新系统不健全,志愿服务的宣传管理没有很好地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

2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 缺少大学生志愿信息筛选的严格标准及信息的留存和转移体系

大学生志愿者初次注册的平台种类多规模小,社会知晓程度普遍不高,且注册信息单一,标准多样门槛低,审核与验证途径简单甚至不存在,在人员获取的初步阶段存在漏洞,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志愿者基本信息和志愿经历不能被及时记录,导致信息不完整。

2.2对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与指导欠缺且资源共享度低

伴随着我国各大赛事和会议的举办召开,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大学生运动会、APEC峰会等,大学生志愿者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能力素养并经过选拔外,还需要大量系统而专业的培训与指导。然而这样的专业培训并不能在除了类似以上的场合中得到广泛开展,出现已有资源不能及时传播、传播途径狭窄、共享通道缺乏完善。

2.3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与成果展示及反馈体系不完善

志愿服务活动种类多样,参与方式不尽相同,诸多高校中志愿服务活动的推广和宣传停留在海报、条幅群讲等传统的宣传方式上,宣传效果范围小、认知度不高、参与人群局限,双方信息不对称。

众多组织忽略了对志愿者自身荣誉感与满足感的给予和补偿,甚至把其当作免费的劳动力来缩减成本,使志愿服务的初衷变了味道。服务过程中的感受不能及时长久地被记录和广泛认知,活动结束后双方的信息反馈没有公开的渠道和大众互动的渠道。

3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信息化模型构建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信息化的建立途径——建立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证”。在数据网相交的今天,身份证所代表的已经远远不止基本信息,还包含了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方信息,且很难造假,不易出错能长久保留。而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证”就是基于此思路,利用大数据分析流程和反馈以及新媒体传播媒介,建立一个适用于全国大学生志愿者的信息平台,有效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漏洞,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范围的传播。基于上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化不完善问题,提出以下途径建立的要点。

3.1四大模块的分类概述

作为志愿者管理者,在大学生志愿者“身份证”平台上申请账号,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四大模块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四大模块分别包含以下几方面。

(1)基本信息模块:其中包括姓名年龄、籍贯住址、身份证号、学校、照片、联系电话等。以获取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注册信息,且账号与信息相对应。

(2)活动信息模块:此模块中包括志愿活动类型编号、活动时长、意向活动类型、需求方基本信息、志愿者所在地定位等。实现逆向沟通,有效解决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获取渠道狭窄,活动双方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

(3)培训宣传模块:此模块中包含相关技能培训微视频、需求方基本情况视频、志愿者心得反馈图文视频、社会期望图文视频等,利用了新媒体技术有效实现了资料资源的共享,降低了宣传成本,扩大了认知范围。

(4)成果展示模块:此模块中包含活动累计时长、被帮助方满意程度、留言寄语、自我评价、持续性需求程度、媒体报道、证书提示等。充分满足了志愿者对于被认可感的需求,使得志愿者的爱心成果能够被及时长久地保存下来,既对于大学生自身有激励意义,又为志愿服务项目在未来的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延续并不断取优去劣提供了参考。

信息化模型四个模块的构建,需要依托数据流程分析。

3.2基于数据源权威性验证的信息收集

所谓数据源权威性,是指所获得的最初数据所具有的认可程度及准确性的高低。基于已有的平台获取信息就需要验证数据源的权威性,若权威性较高,初步信息的获取能基本保证高质量。从不同平台辐射面的广度大小、注册信息的验证方式、政府授权的程度、奖励资质的认可程度、信息更新频率审查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标准制定规则,进而获取数据源。

3.3基于数据过滤的数据分析概述

数据分析技术能有效地处理大量复杂而没有规律的数据,并从中寻找规律,发现问题研究的本质。通过对信息有效的收集、过滤、分析,最终将信息数据可视化,有效攻克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中档案建立难度大,人员特质分类不清,明确服务对象困难等难题。最终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数据等形象化。

3.4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探索管理中的人员组织倾向性

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搜索隐藏于其中的有着特殊关系性的信息的过程。大学生不同于长期志愿工作从事人员,他们的出发点多为求新和不断尝试,利用数据挖掘,平台系统就会根据志愿者个人的特长兴趣,意向偏好以及以往的活动反馈来自动生成并推荐更为合适的活动项目,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提高志愿活动项目的活动效果。

4结论

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体系信息模型的建立,能有效地解决现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并能将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更为深入和广泛的践行。但是,信息化模型需要依靠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以及志愿者群体和个人对有效平台的推广,需要大学生志愿者长此以往地坚持和学习才能得以运行,从而为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事业的新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傅怡雯.论NGO组织中志愿者的本土培育[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佘学兵,黄雷鸣.基于Web的志愿者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科技广场,2011(7):187-190.

[作者简介]矫萌(1996—),女,汉族,天津人,本科,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