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 石化企业操作人员全员持证培训管理的问题和策略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石化企业操作人员全员持证培训管理的问题和策略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石化企业操作人员岗位生产操作涉及的取证项目多、覆盖人员范围广、涵盖的专业知识全,每年操作人员各类取证培训涉及几十个项目,培训总计多达上千人次,而且,人员持证情况复杂,一人需要同时持有几项证书,持过期证上岗、无证上岗、漏取证、重复培训的现象
关键词:石化,企业,操作,人员,全员,持证,培训,管理,问题,策略,

北京企业退休养老金,签字背书,少女时代黑海

 石化企业操作人员岗位生产操作涉及的取证项目多、覆盖人员范围广、涵盖的专业知识全,每年操作人员各类取证培训涉及几十个项目,培训总计多达上千人次,而且,人员持证情况复杂,一人需要同时持有几项证书,持过期证上岗、无证上岗、漏取证、重复培训的现象时有发生。实施操作人员全员持证培训管理,既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经济效益、长远发展的需求。
  一、广泛宣传,提高认识,促进持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一方面从宣传认识上入手,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培训以及典型示例剖析,让职工认识到持证培训有利于强化企业安全及生产基础,有利于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及素质,有利于职工观念转变和更新,激发操作人员持证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从制度的学习掌握入手,持证培训管理人员应全面学习、掌握、理解本专业范围内的国家、地方、企业上级及企业内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持证培训管理工作中做到政策和执行的融会贯通,操作人员也要了解、熟悉相关制度政策,提高其对持证培训的认知度、认可度,保证持证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严抓持证培训工作落实
  操作人员持证培训管理要通过抓制度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四个方面,从横向和纵向锁定操作人员全员持证上岗率100%这一明确目标。将持证培训管理纳入到QHSE体系管理之中,对于持证培训管理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要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及分工,培训主管部门、专业职能部门以及装置车间之间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要有明确的取证项目及对象,认真核实企业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的作业操作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项目种类,根据工作说明或岗位描述信息进行岗位工作分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确定取证对象;要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程序,使管理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于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强化持证培训管理的过程管控,落实关键环节控制措施,促进持证培训管理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统筹规划,建立持证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
  操作人员必须取得相应工种作业操作证书后,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在相应工种岗位工作和任用,无证人员不允许上岗。将持证上岗作为操作人员竞争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实行择优上岗,岗位优先任用经过技能岗位资格培训、成绩优异的生产操作人员。将持证培训与员工个人绩效待遇相挂钩,达到岗位持证等级要求才能享受岗位待遇,证书等级越高待遇越高,不满足要求的按降低岗位工资档级执行。树立培训是一种待遇的理念,参加取证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证书,其培训费用给予报销,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取证的其培训费用自理,无故不参加培训或再次培训仍未取证等情节严重者要进行下岗或者转岗培训。将持证培训管理工作情况纳入车间及职能部室绩效考核,加强培训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严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四、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完善持证培训管理
  精细化管理持证培训管理基础工作。一是对操作人员所持有的证书实行二级登记备案、分类建档制度。专业职能管理部门按照所分工负责的项目分类别建立取证信息台帐,装置车间建立本车间人员取证信息台帐,台帐采用统一的记录表项,包含全面的基本信息。二是对操作人员持证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动态管理数据库,对持有过期、失效和无效证书的情况,尽快联系取证,确保统计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三是对操作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或有新入职员工时,及时将变动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安排参加相应的取证培训。四是对操作人员持证培训管理工作形成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严格管理,定期研讨解决取证培训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举措,确保操作人员全员持证。
  五、深化持证培训管理内涵,拓展持证培训管理外延
  以操作人员全员持证培训管理为基础,实行企业内部岗位技能评价和认证。根据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和能力,开展操作星级评定或系统操作认证。定期开展操作水平评价,形成周检、月测、年比的机制。执行定期复检制度,打破取得资格就一劳永逸的思维定势。内部岗位技能评价和认证成绩与操作职位选聘及岗位待遇挂钩。提高持证培训管理质量,促进和引导操作人员学技术、学技能、提水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操作人员全员持证培训管理为基础,探索把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有效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持证培训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法。分期分批逐步在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推行持证上岗,实行企业职工全员持证上岗,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