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 论历史教育对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
论文范文

论历史教育对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

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七篇 摘要: 教育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而历史教育则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切入点。民族的历史它不是上天的馈赠, 它是一个民族长期浸润和沉淀的结果,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只有在民族历史中传承
关键词:历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意义,

罗通拜帅,dsa是什么,檀越微博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七篇

  摘要:教育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而历史教育则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切入点。民族的历史它不是上天的馈赠, 它是一个民族长期浸润和沉淀的结果,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只有在民族历史中传承民族精神才是最能体现它的分量和几千年风霜积淀下来的厚重感。历史是生动的教材, 通过生动的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人、熏陶人, 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的升华。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育,爱国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1 中学历史教育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义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历史就是一面宝贵的镜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借鉴历史, 可以学习经验, 反思自己的不足, 沉淀过去, 导向未来, 从而走向兴盛, 对于个人来说, 学习历史, 可以启迪思维, 惩前毖后, 从而完善自己, 全面提高个人的思维水平和道德修养。因此, 历史教育, 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一部分, 不仅在个人历史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于中学生的思维启迪, 价值观的奠定, 也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中学的历史教育的价值, 赵亚夫先生认为:中学的历史教育应该在公民教育、人格教育、自主学习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使学生不仅能学到历史的知识更能学到快乐和自信。在笔者看来当代的中学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有以下几个突出意义:

  1.1 知识面极大地扩充和完整的系统式教育

  中学教育是真正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 而且开始正式接受历史课程的教育, 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价值上, 特别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掌握人类积淀下来的历史经验、知识成果的需要得到的满足或实现。教育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而历史教育则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切入点。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既非外来, 也难以自然形成,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浸润、积淀的实在结果。“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中学生思维活跃频繁, 接受新鲜事物有极强的兴趣, 对于历史教育完全表现在对以前未知世界的探知,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于是体现出来。清代着名的思想家龚志珍提出自己:“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 必先去其史。”所谓“灭人之国, 必先去其史”, 就是要除去本国的历史, 使其民族失去立脚的根基, 可见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中学历史教育给学生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 让他们对于历史有一个整体和框架的了解和认知。只有重视历史, 做一个有基础历史知识, 历史涵养的人, 才能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着眼当下、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未来。

  1.2 自我教育的实现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中学时期的历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 历史的学习是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学习的模式, 历史的教育最大的意义在于教会我们一个看待历史的眼光, 运用历史的方法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之下纵横地剖析历史事件, 吸取其精髓, 逐步具有自学的能力。“历史的魅力首先触发人们对于历史的兴趣, 继而激励人们能有所作为”,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泪下”的历史情感能产生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通过一个个故事,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更能从这些深层次的故事中发掘人性的美好, 懂得尊重他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生进一步学习这些历史知识一方面培养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性, 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使之具备改造自身、自我发展的能力。中学的历史老师不仅需要让学生从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 并且老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 处于中学生阶段需要一个经验导师的引导, 并在浩瀚的历史中找到真正的乐趣。

  1.3 自我价值观的确立和具有独立精神

  时代的发展需要新型的人才, 教育的创新必然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和人才的过硬素质。对中学阶段的教育首先在于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 中学历史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帮助中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自我价值观的确立是中学历史教育中以史为鉴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实现对中国民族文化自我肯定, 和表现由衷的自豪感, 从而自发地积极上进。第二, 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 在中学的历史教育阶段的课纲安排中中国的古代历史唐宋元明清阶段内容纷繁复杂, 条理较多, 历史年代和具体事件以及人物等, 从学科环境的创设方面给学生独立、民主的学习环境, 使得学生在心理上自我解放, 有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回归本真的自我, 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能够基于教材的指引又高于教材, 着重突出学生的自我思维能力, 尽情发挥, 言之成理即可。

  2 弘扬爱国主义的必要性

  2.1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学历史教育的历史性责任

  通过中学教育来培养中学生做事和待人的良好理念应该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首先是由历史学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特点决定的。民族历史具有特殊性, 它包括了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历史精神具有的教育性和实践特点使得它具有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是全民族全体社会成员得以团结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所焕发出来的民族意识和群体认同又可以实现民族目标的实现, 这种目标力可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统一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 实现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和民族目标的契合。同时民族精神还具有时代特征, 而历史学的价值与社会功能, 任何一个民族, 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对自己有清晰透彻的认识, 即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学习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将我们全民族历史长卷展开, 探索历史发展规律, 深刻地把握历史, 认清国情, 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再者, 历史有借鉴、醒世、治乱兴衰的功能。历史的民族精神能奋发民族热情, 陶冶民族情操。可以对历史与现实有一个积极的参考, 权衡利弊, 不断吐故纳新, 并且在积极方面得以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2 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由中学历史教育功能性决定的

  人天生具有社会属性, 人不能脱离社会性而独立生存, 我们要依赖生存环境, 必须对社会的文化传统有认同感, 社会人如果失去社会文化的属性的支撑, 那么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 塑造符合社会主流的健全人格。而且社会同时很重视中学历史的教育, 早在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要“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 关心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 能够以历史的眼光、从历史角度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人类的发展中汲取营养, 再从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中学到人格与气质和修养的内化, 提高个人素质。所以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 不能忽视历史教育的作用。历史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只有真正了解并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的历史, 才能深刻领会今天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意义。具有丰富历史修养的人, 善于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 判断现实事物时不会用千篇一律的眼光。近代的艰辛和曲折决定了现代的我们应该用哪一种眼光看待我们今天的事业。中华民族文化是否继续得以继承和发扬, 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成败, 决定了我们的前途是否是光明的。

  3 中学历史教育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方法实践

  3.1 中学历史教材编写内容的特点和倚重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育学生学会待人。在中国古代的中学历史课本中, 强调先贤人物的思想精华, 在中学阶段的《中国古代史》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论大家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庄子等人思想理论, 与《世界近现代史》形成交叉, 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古希腊以来的2000多年历史中各个国家、各种思想派别和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法律等各个方面。特别在近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在个人与国家、政治与市场、权力与制约、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上所提出来的一系列观点。在二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不同, 帮助学生同时领略东西方的历史魅力。爱国主义不是宽泛的口号, 而是有着坚实的内核, 爱国主义是在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是对自己生长于此的故土眷恋和热爱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教育决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爱自己从而达到爱他人最后达到爱国家的过程蜕变。

  3.2 充分挖掘历史人物蕴含的民族精神价值

  在教育部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专题中明确指出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 他们是时代的特定产物, 并以其各自的个性活动, 在不同的侧面有力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历史人物的思想光辉和人格魅力是后人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很好的榜样。在不同的模式下可以根据先进人物的不同作为突出在教学中, 比如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 可以把东方的先哲作为一个历史模块;从法治精神, 宣扬理性主义、民主、自由精神来讲, 可以把西方人文主义先贤们, 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和中国近现代的民主事业先驱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一个模块讲解。在历史人物的突出作用中, 积极讲解重要人物的成长背景, 和成才经历, 培养学生用独立的思维分析历史的必然与偶然性, 先进人物对历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历史人物体现民族精神的言论和行为, 为中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榜样, 从而为自己人生目标做出合理定位, 这正是历史人物教学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势。

  结语

  中学的历史教育正由于其具有的阶段优势, 所以在目前的中学历史中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路径设计。历史教育是具有时代性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融合加深,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必然地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保持自身特色, 明确民族目标, 激发民族目标感, 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8.
  [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3]吴文凯.中小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国际比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点击查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专业范文8篇)其他文章
    刘云松,李玲.论中学历史教育对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和方法实践[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1):108-10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200428/185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