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舞蹈论文 > > 民国时期(1912-1949)舞蹈发展的历史意义
舞蹈论文

民国时期(1912-1949)舞蹈发展的历史意义

摘要:【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艺术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迸发出火花的特殊时期。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时段内,它既衔接了近、现、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同时又是西方舞蹈文化、进步舞蹈文化与传统舞蹈文化相互交织发展的重要时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1912-1949,舞蹈,发展,历史,意义,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贾晓华照片,神津千絵子

  【内容提要】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艺术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迸发出火花的特殊时期。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具有特别意义的时段内,它既衔接了近、现、当代中国舞蹈的发展,同时又是西方舞蹈文化、进步舞蹈文化与传统舞蹈文化相互交织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舞蹈活动进行研究,旨在探寻民国时期舞蹈艺术的自身发展规律在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互碰撞下,所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关 键 词】民国时期;舞蹈发展;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在经历了汉唐时期的高峰后,随着戏曲的兴盛,传统的宫廷舞蹈逐渐失去了独立的表演价值而成为雅乐的摆设;戏曲舞蹈作为戏曲中的舞蹈形态而部分延续了传统舞蹈;民间舞蹈和宗教舞蹈在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母体中作为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这样的状态在进入民国后开始有所转变。

  为了有别于其前后更稳定的中央政府的时期,1912至1949年的37年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舞蹈发展,由于中西文化杂处以及传统与现代观念的交织性冲撞,因此产生了特殊的“化学效应”,形成了“启蒙”与“革命”的发展主题。此外,这一时期动荡的社会与政治生活,又使舞蹈活动家们面对着为艺术还是为人生的选择。从总体上看,民国时期的舞蹈主要有四大类型:艺术启蒙舞蹈、社会娱乐舞蹈、学堂美育舞蹈和民主革命舞蹈,这些舞蹈体现了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激变,民国时期的舞蹈以从启蒙到革命的本质性转变,积淀了新中国舞蹈艺术的传统“基因”。

  一、体现了“民主化”的进程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受到了西方现代民主思潮的影响,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社会风习急剧西化,如女子走出深闺,学堂奉行西学,艺术走向平民。在这些进步思潮的影响下,民国时期的舞蹈也从一个层面反映或表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一)新女性思想与“旦行”的崛起

  古往今来,在东方戏曲舞台上的女性角色形形色色、千差万别,但总体上行当归一,这就是“旦行”。在以男权为中心的国度里,由于官方限制和世俗偏见,女演员要以女性身份登台远远比男扮女装登台表演所遭遇的社会阻力大得多。明清两朝就多次下令禁止女演员在公共场合登台演出。乾隆时期曾强力禁止女演员在京城公开亮相,更使得女演员逐渐从戏曲舞台上销声匿迹,因此早期的京剧界是“全男班”盛行。及至后来,即使是在风气渐开、坤角初起时期,女演员登台仍难免遭受冷眼,如《六十年京剧见闻》所述:“从前京剧演员只有男性没有女性,这就是男扮女的由来。光绪中叶有了女演员,但受到歧视,被称为髦儿戏。进不了大班,男角称为名伶,女角则以坤角呼之,以示区别。这一方面是受重男轻女封建旧观念的支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坤角的艺术难与男性名角比拟,大都演些减头去尾的唱工戏。”[1]

  然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学涌入,社会革命,改良主义兴起,民主思想传播,妇女观念进步,兴女学、戒缠足、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成为蓬勃涨潮之势。男女同台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者的大力提倡,一方面是舞台上以男扮女的传统遭到严厉抨击,另一方面是以女演员扮女性的方法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开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观众走出家门,走进茶楼戏院,本已在皇宫市井普遍流行的戏曲艺术,又增加了一批批新的观众。由于女性观众更加青睐于情感细腻、服饰华美、唱腔圆润的旦角戏,旦角演员的拥趸者越来越多。

  这样,在新女性思想的潮流下,戏曲舞蹈不仅因女演员的加盟更加柔美,而且在女观众的拥趸下,男旦演员的表演也更加追求“好看”。随着时代的推移和风气的渐开,最终“旦行”艺术被一步步推向了舞台表演和观赏的焦点位置,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崛起带动了各地方剧种中旦行的发达与走红,不论是传统戏还是时装新戏,戏曲舞蹈的美轮美奂于此时亦达到了高峰。

  (二)教育救国论与学堂歌舞的兴起

  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科学救国”的主张既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又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教育救国论”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决心改变中国人体质的舞蹈家们,效仿西方将舞蹈与学校体育融合一体的做法,将学堂里的舞蹈课与体操结合在一起,传授校园之舞。“洋学堂”里的新式音乐、体育教育的诞生,校园舞蹈的兴起,是西方文化东渐的一种结果。

  1917年,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极力主张在教育中融合“自由、平等、下载”之民主思想,鲜明地提出要高度重视平民教育和儿童教育。在当时给小孩子们开办的“洋学堂”里,儿童的唱歌、跳舞受到高度重视。“学堂乐歌”和“学堂舞蹈”广泛地流行起来。正是在新式的“学堂”里,校园舞蹈得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身的活力。1920年以后,由一部分文化人士倡导,在教会办的中小学校开始进行“优秀舞”的活动,[2]“优秀舞”是由芭蕾的基本手位和脚位构成的,注重姿态优雅、柔美。[3]后来,在一些学校里盛行“形意舞”,这种舞蹈是把中国的武术、戏曲舞蹈以及西方的土风舞等素材相结合,根据歌词或剧情编成的歌舞。[2]艺术性很强的芭蕾舞和各国民间舞成为校园舞蹈的重要内容,模仿生活的播谷舞、船夫舞、雪花舞、猴舞等等,也很受学生欢迎,各种西方交际舞,模仿性的儿童游戏舞蹈等也成为从小学到师范专科院校的普及课程。

  学堂歌舞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趣味,反映了当时新式教育的一种理念。这种把舞蹈与学校体育结合的做法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在西方人看来,舞蹈能培养人的灵活性,锻炼人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协调性,更能训练人对于体态美的感受力。因此,体育课里安排舞蹈的内容是十分自然的。在这样一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舞蹈家们竭力效仿上述做法,将舞蹈与体育有机结合,在新式“学堂”传授。中小学里流行的教育舞蹈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歌曲相结合,边唱边跳,这种情形的发生,既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创者们很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有较大的关系,又与中国文化的歌舞并重、戏曲艺术的唱念并作的传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