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新闻传播毕业论文 > > 自媒体时代下的生态文明传播与建设
新闻传播毕业论文

自媒体时代下的生态文明传播与建设

摘要: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媒体的广泛宣传。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生态文明的传播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显现出了立体化、丰富化、大众化、及时化等传播特点。自媒体的应用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
关键词:媒体,时代,生态,文明,传播,建设,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我

未确认少年,奇幻森林 动画片,我爱汉中网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政策。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媒体的广泛宣传。随着自媒体的兴起,生态文明的传播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显现出了立体化、丰富化、大众化、及时化等传播特点。自媒体的应用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接受度,同时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平台。但也显示出其在生态传播中的传播质量、人才缺失和缺乏媒介配合等问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 传播 自媒体

  一、前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进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的总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其中,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的观念在社会与民众中牢固树立,在全社会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媒体亦成为普通大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大众媒体一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监督、宣传生态文明和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舆论引导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管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其各自的作用,但却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4年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增加到了6.18亿。此外,移动互联网用户总量为5亿。数据显示,73%的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上网,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中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自媒体成为现今社会的重要传播形式,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与传播需更多地依托这些新兴平台。

  二、自媒体的内涵

  “自媒体”最早由美国人丹・吉尔默在2002年提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给自媒体下了定义:“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现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自媒体已然成为了一种交互性媒体报道方式。这种报道是一种草根新闻,它源于大众,为了大众,是在不断的讨论中形成的。大众已经由被动的接受新闻变成了开始自己寻找、制造、传播他们需要的、想要的新闻。这是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现如今微博、博客、微信、Qzone、BBS、Email、手机群发等等都是自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自媒体在生态文明传播中的特色及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的传播。自媒体由于其独特的传播特性,在对生态文明的传播中也显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做出了独特贡献。

  (1)生态文明的传播主体更加立体化、主动化,调动了人们生态参与的积极性

  自媒体的新型社交平台改变了公众表达的方式,消除了传统媒体传播的互动障碍。在自媒体时代,大众进行只需要一台能够连接互联网的设备,就可以进行自主的沟通与传播,大大降低了大众权利表达与思想传播的门槛。传播的主体不再只是由政府、媒介等有组织的传播,而更多的转化为个体化的自主传播。

  在生态文明传播方面,被动地接收信息已渐渐不能满足公众的参与度,公众需要表达参与生态建设与环保事件的诉求渐渐增强。在此情景下,自媒体能够实现在传播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公众参与的期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活力被大大激发。公众能够更加快捷全面地了解生态信息与生态现状,并给予自己对于生态建设的看法与建议。立体化的传播也使生态传播的信息更加透明化、公开化。让所有置身于生态危机的群体意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此外,自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自由性与匿名性的特点,减少了人们在发表自己言论与观点时的顾虑。这样参与门槛低使自媒体最大限度地凝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力量。社会的各个阶层、各职业身份与各种观点的人,都可以用一个身份“网民”来表达与反馈真实意见和个人见解,通过社交平台的传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自媒体更加强调公民的身份意识、主体意识、参与和改变的意识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目标就是让公民树立并践行生态理念,通过自媒体,能将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例如微博作为交互性自媒体重要的表现方式,无论在政治、经济、娱乐等等方面,微博都起到了对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立体平台的重要作用。从2010开始至今,每年的3月27日前夕,都会有由微博发端,各位明星、政客、企业家等大V积极宣传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号召每个人从点滴做起,节约资源,承担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微博邀请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环保承诺书,熄灯对比照与环保小创意等等,在最大程度上宣传了“地球一小时”并收到了比传统媒体宣传下更加良好的传播效果与传播质量。大大地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热情。

  (2)自媒体背景下,生态文明的传播日益丰富化、大众化、及时化,提升了生态文明的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的信息生产需要经过采访、撰稿、编辑、审核等一系列的生产环节才能完成,仍然没有实现信息生产的零时间。而自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已趋于零时间。3G时代的网络的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人们只需使用移动终端连入网络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媒体传播。人们随手拍摄所在的环境、随手编辑、随手发布。文字、图形和图像等物质形态更加直观、亲切,图片与声音、视频的综合应用让受众更容易理解接受。生态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便捷性。生态信息的传递不再拘泥于特点模式的内容,而更加关注在细小的环境问题上。传播内容的丰富化与大众化让所有置身于生态危机的人群都认识到了生态问题中转变自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使得在传播生态文明中更深入人心,起到更好的效果。个体各尽所能的广泛参与,给予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舆论与氛围。

  2014年 4月11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中苯含量严重超标。成为最近最严重的环保事件。自污染发生以来,兰州市政府的政务微博兰州发布及时公布各个地点自来水中的苯含量问题。截止4月22日,仍旧每天更新苯含量数据。在新浪微博中输入“兰州水污染”共有实时相关微博619283条。公众不仅关心兰州水污染事件,同时也表达了对所在地自来水安全的担忧。各个相关的环保政务微博均在兰州水污染事件后,也开始对自己所在地水质量进行公布。2015年柴静推出的公益作品《穹顶之下》把环境污染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关注度更加高涨,形成了“随手拍污染”等许多热门话题,各地的环保政务微博也第一时间回复和落实情况。公众在污染事件中也对负责的有关部门和企业给予有力的舆论监督,对一些涉事企业的行为纠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来自众多网名与公众的监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另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四、自媒体下生态文明传播的问题

  (1)自媒体背景下的低门槛造成生态内容传播的不可靠

  目前,我们的生态传播的媒介与平台正在逐步由传统媒体向新新媒体与自媒体扩散,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的生态意识传播往往由专业的媒体发布,并且信息经过层层筛选与过滤,真实可靠,信息完整,可读性强。但在自媒体时代,由于传播主体的更加广泛,信息的过滤作用也就更有限。信息的呈现方式多元化和碎片化,导致我们在生态传播内容上的不可控。许多不经核实的虚假信息通过朋友圈、微博等方式发布后大范围进行传播。而自媒体的匿名性使得监管难度也加大。这是自媒体对生态文明传播体系造成不良影响之一。

  因此,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对生态传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带动更加有效和积极意义的生态传播。可以通过在自媒体平台,借助一些专业人员和相关的公共账号来进行生态传播内容上的引导。同时也要密切地关注在生态文明传播中的一些不实信息,及时进行辟谣,引导大众获得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信息。

  (2)生态文明传播缺乏专业自媒体机构和专业人才

  生态文明传播不同于其他信息的传播,更具有一种公益性质。因此,在如今微博与微信公共账号数量迅速增长之时,有关生态文明的公共运营账号却很少。相关的公共账号多为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生态产业,这些机构由于本身不具备生态专业性,其传播效果和效益都大打折扣。除了利益的原因之外,目前可以利用自媒体从事生态文明传播的专业人才也较为缺乏。现阶段,我们传播生态文明的群体意识不够,生态文明传播的观念比较淡薄。自媒体使用者大部分还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阶段,主动传播生态文明的意识不够。

  有关生态的热点话题,一般是由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发声,经由众多粉丝扩散,引起公众和热心于生态文明传播和关注环保的人群的持续关注,令其传播热度升级。这一过程也是由专业人员到普通大众的传播过程。因此,在未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生态领域意见领袖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更好地传播生态知识、生态理念,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生态问题。

  (3)生态文明在自媒体传播中缺乏与其他媒介的配合传播

  由于不同的传播媒介,对于信息传播所选取的传播风格、报道形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其受众不同,传播效果也不同。自媒体对生态传播虽然有众多优点,但是也会有其传播的局限性。例如现今社会,对自媒体平台的使用多为青年人或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对于偏远地区和部分中老年人的覆盖率很低。这就会造成生态文明传播中信息内容接收不一致,影响生态传播的最终效果。

  如果我们可以对这些不同媒体进行资源整合,结合各自特色来吸引不同的受众,相互配合又取长补短,便可以在传播中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在生态传播中形成共振作用,既各具特色,又内容丰富,在生态文明传播的深度与广度中不断发展,将对生态文明的传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尹亚辉、姬玉.浅析媒体生态文明传播效果的优化方式.理论探索.2010(6).

  [2]李周名、刘霞.利用网络媒体构建生态文明舆论环境.中国信息科技.2009(24).

  [3]赵英煚、杜斌.新媒体时代环保传播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4]肖颖.环保传播中政府与媒体传播行为“再认识”.西北大学.2009.

  [5]孟晶.论自媒体传播培养我国公民意识.山西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