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
历史学毕业论文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

摘要:摘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世界历史教学,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方法。本文试图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为断面,进行审视与梳理,把这种好思路、好方法引入课堂,从而促进教学,指导教学。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审视 社会主义运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审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天王天后演唱会,焦点访谈 安利,黑豚鼠养殖

  摘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世界历史教学,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方法。本文试图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为断面,进行审视与梳理,把这种好思路、好方法引入课堂,从而促进教学,指导教学。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审视 社会主义运动史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职业院校世界历史教学,应不失为一种教学思路,尤其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的教学中更有借鉴之处。本文就如何把科学发展观引入课堂,讲授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做些有益的探索。
  1 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这就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宏观把握,系统考察,分段理解,认识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一波三折,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世界历史教学,审视、梳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轨迹,会给我们以更多的启示。以科学发展观总结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会提供一种更崭新的思路。
  2 用科学发展观梳理社会主义运动史
  2.1 阶段科学划分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开创的具有世界性的科学社会主义已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期间,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阶段,是从1848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主要任务是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目标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二阶段,是从1917年到1978年,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科学到实践的飞跃,主要任务是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以来,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到现代模式的飞跃,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辟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2 宏观审视与梳理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第一阶段,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系列革命成果,特别是在列宁领导下取得了1917年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生,而且又是一个国家单独举行革命,巨大的历史飞跃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难题,由此引起的争论贯穿于以后的社会主义发展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毅然实行了向新经济政策的战略转变,继续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构想,其实质在于探索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的非资本主义道路。[2]由于列宁的过早逝世,这一探索未能在俄国结出应有的果实。
  第二阶段,世界上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起,斯大林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这次转变的结果,是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即后来持续存在了半个世纪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到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尽管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相同,但其基本框架则是一致的,都是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
  第三阶段,随着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甚至低谷,经历一个重新分化组合之后,社会主义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缓缓回升结束了震荡期,进入调整期,并在总体低潮中出现了局部复兴。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十六大、十七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的新思路、新方略。这些新思路、新方略,既承载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也深刻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新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实践规律认识的深化,又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再次复兴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我们相信“只要中国不垮”、“旗帜不倒”,“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3]“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4]我们应当站在这种政治高度,来看待与认识科学发展观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目前的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世界有目共睹,其发展成果越来越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认可、接受,甚至学习。
  3 展望未来,教育学生坚定信念
  由此观之,近一百六十年来,一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从总体与发展趋势上看,虽跌宕起伏,但仍在曲折中前进。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梳理这段历史,进行教学。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把好钥匙,更具有指导作用。它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思路,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使广大学生不仅能掌握历史知识与能力,更要展望未来,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形成科学的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目前的低谷――调整――局部复兴,必将走向伟大的复兴,直到最后的胜利。把科学发展观引入课堂教学,必将推动高职院校历史教学与改革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4.
  [2]李红庆.世界近现代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5重印),168.
  [3]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稳定 中国大有希望[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320-321.
  [4]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M].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346.
  作者简介:燕海荣(1965―),男,陕西省旬邑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学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