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美术学毕业论文 > > 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
美术学毕业论文

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

摘要:工艺的美术论文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艺类美术的 毕业论文 ,欢迎阅读! 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一】 一、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征与路径 (一)文化发展的特征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高校应该担负着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规律的重任。当代教育家顾明
关键词:工艺,美术,毕业论文,

潘恩思,黑花生,长沙地铁

  工艺的美术论文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一】

  一、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征与路径

  (一)文化发展的特征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高校应该担负着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规律的重任。当代教育家顾明远教授认为,文化发展的过程具有变异性、民族性、稳定性、统摄性和系统性五大特征,其中的“变异性”,可以分为创造(Making)、发现(Finding)、选择(Selecting)和传递(Transfering)四个基本环节,它们相互交织、相互配合,综合地作用在民族文化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之中。“选择”与“传递”大体上属于文化传承的环节。“选择”是根据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需要并基于当时对文化的理解,对已有的文化产品进行淘汰或保留。“选择”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已有文化的选择,另一种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传递”是将既存的文化产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加以延伸,以期在不同的地域和久远的未来仍将保存。其中,又以时间上的纵向传递为形成民族文化传统的最直接因素。选择和传递是不可分割的,传递的过程中必然会有选择。传递文化的主体往往会根据时代的要求和自己的需要强调或增加一些东西,贬斥或舍弃一些东西。“创造”与“发现”大体上属于文化创新的环节。“创造”是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它包括具有起始意义的创造和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再创造。“发现”则是指挖掘和利用已经存在的但未曾受到注意的文化。在时间意义上,“发现”是指对过去的文化进行发掘和利用;在空间意义上,“发现”是指对异质文化的吸收。一般来说,“发现”都伴随着“创造”过程,因为“发现”旧有文化和吸取异质文化本身并不能使这些文化融合于现有文化之中,还需要创造性地把它们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可见,上述的四个环节并非孤立发生,而是相互交织、相互配合,综合地作用在民族文化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之中。并且,它们还都毫无例外地依赖于教育,统一于教育。高校应当遵循文化发展的“变异性”规律,来看待自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

  (二)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进入20世纪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战争、贫困、体制变革、文化传承方式转换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可避免地迫使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高校也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国家虽然在1995年就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程”,但无论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步骤、效果上都难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整个文化生态亟待优化。如何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大学精神的重塑,并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跨越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高校必须面对、求答并解决的重大时代问题。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和文化自醒。高校应当以文化自觉、文化坚守和文化重塑为目标,切实推进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所谓“自觉”是指高校对其文化身份的自觉。高校是一个文化属性的组织,它不是具有政治属性的组织机构,也不是具有经济属性的经营机构。引领思想和创新是它最本质的属性。所谓“坚守”,是指高校在各种社会诱惑中坚守其文化使命。当高校走进社会的中心,我们无法排除有政治、经济的属性,然而总体而言,高校流淌的血液是文化。高校文化不能脱离现实社会,但又不能流俗于现实社会,应当始终坚持文化价值,坚守高校精神。文化是一所高校强大的精神内核,有了它,传承和创新的能力才强大。所谓“重塑”,是指高校在经历了文化的迷失和自我的放逐之后,高校回归其文化本位,并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勇于担当起新时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角色。我们要在各种功利诱惑下挺直脊梁、坚守良心,敢于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中勇于追求正义、坚持正义,做出更高水平的专业思考与价值判断,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汇激荡中做中华文化的守望者、传播者、创造者与引领者。

  二、上海工艺美院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国家目前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示范性高职院校,同时又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五十年来,该校坚持继承传统与锐意创新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了数千名工艺美术人才和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旨在重点保护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文化,对接国际一流企业,寻求文化创新、传承的途径和方法,为工艺美术的传承弘扬作出了贡献。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以“传统、时尚、科技”为代表,以美院“手工艺研究院、漆工艺和数码学院作品”为例,来探究、考量目前美院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进行的传承与创新实践,以下是结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维度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的分析。

  (一)以传统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所谓“传统”,若用上文文化发展“变异性”的四个基本环节来解释,它就是以“传递”和“选择”为主,以“创造”和“发现”为辅的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方式、方法。传统工艺美术,作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统合,常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活化石”。在当代以科技文化为主的形势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本着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为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服务的宗旨,美院于20xx年在校内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现改称为“手工艺艺术研究院”),有效地集聚了一批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师和能工巧匠,并有重点地开始保护、开发与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同时,组织促进工艺美术技艺的理论研究和工艺传承,寻求传统工艺为当代生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开发、研制具有工艺特色的产品,运用现代科技传播工艺文化;努力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促进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探索我国艺术类高职教育新途径作出贡献。民间特艺工作室的成立,是研究院的一大亮点。木雕、银饰、家具等十个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尤其在银饰、瓷刻、木雕、砚刻、草编等多个工艺方面制作了一批工艺精、造型好的作品。大型瓷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银饰壶、荷花茶海、木雕葡萄盘、明式案几等体现了一定工艺水平的作品在校内外展览中得到好评。目前,美院人也都在齐心协力,力争为其打造一个集展示交流、工艺传承、创新设计为一体的崭新平台。自2012年2月起,美院手工艺艺术研究院启动工艺大师传承研究班(简称大师班),由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带教传艺”,开展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探索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工艺高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创新作出贡献。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陆君玖表示:在研究院“不是单纯地讨论传统工艺美术,而是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创新与当前工艺美术教学相结合,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把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下去”。的确,研究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着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途径,力争打造一个集展示交流、文化传承、创新设计为一体的崭新平台。

  (二)以时尚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里要论述的是一种在继承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上以时尚为代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若以文化发展“变异性”的四个基本环节来解释,是以创造和发现为主,以选择和传递为辅的一种文化传承与创新方法,并且前两者属于文化生产的范畴,后者属于文化保存的范畴。在这里,虽然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子还可见,但创新却成为了它的诉求。时尚与工艺学院的“汤牡丹”系列展是其中一个颇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学院漆工艺的代表作品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百工之绝。牡丹展在汤兆基大师引领及全院师生配合下,将花王奇葩描于瓷上,勾于漆中;印于纸面,绣于锦内;塑琉璃之形,雕花梨之态……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每一件作品倾注了人与花的对话,每一件作品凝结了美院师生的心血,在美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期间,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美院院长姜鸣指出:“本次牡丹展反映了民族文化和现代审美需求的原创精神,探索传统工艺和时尚设计结合的创新理念”。显然,“汤牡丹”系列展的这种创新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与时代风貌相结合的产物。正如时尚学院院长翁纪军谈及:“传承的同时还要创新,我们传承的是工艺和材料,然而在视觉样式上却要创新,贴近现代生活的审美,体现时尚”。“贴近现代生活的审美,体现时尚”之说告诉我们如何将“文化”在“承”中“传”,在“传”中创新、前进。

  (三)以科技为代表的“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与创新近十年,上海工艺美院把握住机会,完美地完成了其迅猛发展的“三级跳”。从20xx年两校合并,到20xx年后的“申办国家级示范高职”、“建设国家级示范高职”,再到20xx年以来的“后示范”建设,上海工艺美院展开的路线图令人瞠目。美院新的专业形态,如今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版图,重新创新并构建教学空间。在数码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中,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子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项融合了先进科学技术、西方理念的专业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它属于“创造”环节,是一种具有起始意义的创造,是一种建立前所未有的新质文化的过程,是不同于前两者的一种传承与创新。然而,即使是再全新的“创造”,若要真正发展获得成功,也还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数码艺术学院近日在德国汉堡获最高奖“国家奖”的“水墨动画”作品《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天净沙秋思》在制作环节,采用了三维制作软件Maya进行模型建造和动画镜头设计,再通过后期渲染插件,将三维画面渲染为二维的中国水墨效果。第八届汉堡动漫节专家委员会对《天净沙秋思》的评价是:当镜头中远处的空白拉近时,我们才知道这是云雾缭绕;当镜头近处的空白,被一匹马的嘴唇轻轻触碰时,我们才知道这是一滩宁静的水潭;当镜头中充满木桥,镜头轻轻转向,我们才发现在这样安静的环境里,智者一直在凝望与思考。《天净沙秋思》成为汉堡国际动画大赛举办以来,首次在评奖现场被播放2次的作品。第二次播放时,更是隐去了声音,让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观众静静领略作品的深沉意境,感受文化的相融。由此可见,即使是在类似于数码的、以全新科技为代表的专业中,也要牢牢地抓住“文化”之根本,将之传承与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传承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生命,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没有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文化创新又是文化传承的动力,离开创新,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所有优秀传统文化在其中积淀、凝练和发扬,进而综合形成的一种精神和氛围。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创新来自对时代的回应,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应当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这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二】

  一、广西民间工艺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规范力度不够手工制作是传统手工艺的最大特点,传统手工艺大多靠言传手授,鲜有文字资料记载,传承手工艺主要凭传习者反复实践钻研所形成的记忆。因此,让手工艺永续生产,才是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有效保护。一些民族工艺处于家庭作坊制作,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比较效益差。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从事传统手工艺,导致一些传统手工艺传习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国务院颁发《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和《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广西县级文化部门由于人手和经费所限,只初步进行登记目录和推荐评选,未能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对存在于乡野民间的传统图案、技艺、器具及相关材料无法进行全面挖掘、收集、整理,也没有通过文字、视频等手段形成系统化记载老手工艺人的有关资料。另外,一些地方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产业化开发时,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标准,不顾手工艺美术个性、市场定位和文化品位等问题,结果被快速模仿并陷入“同质化、低价位、恶性竞争”的市场陷阱之中。

  (二)花色品种少,价值品味有待提升调研发现,目前广西除编织、陶艺、竹木雕刻等少数传统工艺品种较为丰富外,其他手工产品花色品种少,样式普遍古板老旧,难于体现时尚特色和文化价值。比如,牛角梳等实用型手工艺,虽有一定艺术性,但由于材料单一、生产工艺简单,成品多显粗糙,停留在初级商品阶段。壮锦、绣球等传统手工艺用机器替代手工,由于缺乏创新设计,机器生产工艺品的花色、质量、式样等均趋雷同,丧失了民间手工艺原有的审美品味。机器制造工艺品大量出现,势必以更低的价格冲击纯手工艺制品企业的生存空间。

  (三)营销渠道不宽,市场占有率不高目前广西工艺品生产销售主要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订单式销售为主的企业规模生产;另一种是农村手工作坊式生产,自产自销,市场营销渠道欠缺。据笔者调查,除红木雕刻、珠宝饰品、奇石、编织制品等工艺品建立现代营销渠道外,广西民族手工艺品主要依赖于较为传统的营销方式,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被动接受订单定做,主要是政府机关订购的礼品和会议纪念品,少量开发成旅游纪念品销售,甚至一些民间手工艺还采用兜售式、寄售式等原始营销方式,没有形成系统的市场营销体系。

      (四)包装和品牌推广不够,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广西工艺品产业多是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旺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大多数工艺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推广意识。尽管织锦刺绣、民族服饰、人工宝石、贝雕木刻等一些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做工精美,但产品包装不讲究,缺乏正式的包装,给人“土”、“俗”的感觉,这既不利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也降低了产品的附加值。由于品牌宣传和推广不够,一些特色手工艺无人知晓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严重制约了作为“礼品”功能的购买需求。

  二、广西民间工艺品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引导和监管不到位首先,地方政府没有真正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高度认识传统手工艺,宣传民族手工艺文化,以致民间传统手工产品的开发价值尚未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其次,缺乏对手工艺生产和消费缺乏市场信息引导和质量监管。大多数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上档次的精品少、粗制滥造与假冒伪劣的产品供过于求;再次,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部门和健全的管理机制。手工艺品被纳入工艺美术保护系统,分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二轻工业联合社管理,两个部门管理的职能分工不明确,容易造成权力寻租或遇到问题相互“踢皮球”的尴尬局面。

  (二)产业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制约一是生产主体缺乏市场营销观念。由于缺乏市场经营理念,开拓市场的意识不强,手工艺人被动地接受订单定做,或者自产自销,不懂得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先进手段开拓市场。二是经营模式比较滞后。目前手工艺生产主要是“企业+农户”模式,如靖西绣球、桂林画扇等,其中企业基本上是小规模的私营企业,设备陈旧,缺少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三)手工艺产业人才匮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从广西现有工艺美术人才结构看,专业人才匮乏,领军人才更少。比如,据笔者调查,钦州坭兴陶企业和作坊有162家,年产值5亿多元,在从业人员1万多人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仅有2名、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也才29名。河池市工艺美术企业35家,年产值3亿元,在从业人员12万多人中,获得广西工艺美术大师4名。从业人员中受过正规中专以上教育,技艺精、善创意、会管理的产业人才严重不足,手工艺产品创新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产业发展外在条件的局限一个弱势产业的发展成长,往往离不开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等方面的扶持。目前,广西手工艺品生产企业发展的支持条件比较薄弱,大多数企业运转资金短缺却难于得到优惠的信贷支持,企业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设备,以及赴境外参加重要国际性展会等方面,得不到相关的财税政策鼓励。由于传统手工艺品企业基础薄弱,无法达到行业内部资源、技术和信息共享。大多数地方没有建立手工艺产业发展基金,不能以贷款贴息、扶优扶强、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市场前景好的手工艺企业发展。

  三、促进广西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把握机遇,重视民间手工艺的开发和传承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厌倦了工业化的环境污染和文化同质化的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气息和乡土意味的民间手工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教授曾断言,“标识国家身份和经济文化高度融合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艺时尚产业将异军突起,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传播、出口创汇的新生力量”。广西具有丰富的手工艺文化资源,又有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机遇和平台。发展手工艺产业对优化我区经济结构、丰富文化走出去的内容、提高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民族民间工艺品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资源的脆弱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科学保护、永续传承的责任。因此,自治区以及市、县(区)工艺美术保护主管部门和同级二轻工业联社,应把握大众消费结构升级对传统手工艺带来的机遇,加大对珍稀民族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研究、创新的力度,营造产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环境。一是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艺馆、博物馆、传习馆等单位在保护、发展和提高民族民间手工艺方面的社会功能,有计划地调查搜集与发掘民族传统工艺,合作培训工艺美术企业经营者及工艺美术行业创作设计人员,加强民族手工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二是建立和推行高级工艺美术师带徒职务津贴制,建立博物馆定期收藏、复制、陈列和招标定制民间工艺精品机制;三是对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生产企业给予税费倾斜。政府要大力支持当地壮锦绣球、制绣编织、画扇制作、三皮绘画、芒竹藤编、奇石雕刻、园艺盆景传统手工艺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促进“一地一品”民间工艺美术品牌集约化发展,对吸收返乡农民工进工艺品生产企业就业的给予政策支持。四是实施广西手工艺文化走出去工程。“重点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工艺美术品产业合作,探索建立广西工艺美术品走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基地、产品和服务贸易与中介服务中心”。引进东盟国家乃至国际知名企业进入广西工艺美术品产业投资、发展,借用它们的产业销售渠道和展示平台,促进广西工艺美术品走向全球大市场。

  (二)细分市场定位,加强工艺品精细化设计从市场调查来看,当前广西手工艺产品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产品设计缺乏现代感和时尚感;其二是产品市场定位模糊,没有明确消费主体,不能对产品进行系列分类和精细化设计。这就要求在产品设计时,明确产品的用途和消费需求,然后根据消费群体特点进行科学分类和设计。一类是传统特色工艺品,可将产品设计倾向于艺术品、收藏品等,也可延伸到高端旅游产品。对于这一类的手工艺品,要从工艺品形式美感和图案寓意上艺术地表现传统文化特质和广西特色,从审美功能和价值内涵上增强传统工艺品的吸引力、生命力和竞争力。比如,可把握各类人士礼品消费的需求,开发具有观赏、实用、美观等多重功能的高、中、低档的礼品。另一类是现代实用饰品。要着眼于消费者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多种需求,将传统技艺与时尚元素嫁接,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创新开发具有时尚元素特色工艺品。例如,可把握装饰市场的最新需求信息,运用现代理念和传统工艺元素,开发各类新型室内装饰壁画、挂屏、摆件等室内装饰品。

  (三)健全产业链条,整体推进产业开发推动由生产加工环节为主向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延伸,形成创意策划、设计、生产加工、包装以及营销、经纪、中介直至市场终端的产业链。在研发设计上,鼓励企业建立各类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在生产加工上,按产品精致化的工艺标准进行生产,执行标识标注、严格质量认证、出厂检验,促进产品档次有效提升。在产品营销上,依托南宁、桂林、柳州、北海、梧州、百色、玉林等主要旅游城市,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建立具备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展示集散和生产要素交易等综合功能的产业园和聚集区,高起点建设一批民间工艺品展示中心,建设档次高、规模大的展示厅,使之成为旅游购物的热点、旅游观光的景点和宣传广西工艺品的窗口。

  (四)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品牌是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的保证,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认知度越高,商品价值就越高。当前广西手工艺产业普遍品牌意识薄弱,代工、贴牌较为普遍,亟待实施品牌战略。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提升手工艺的品牌形象,不但需要产品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各个环节密切配合,而且需要提升文化内涵以增强产品的市场感召力。从“土”、“老”、“粗”的民间手工艺,转化为广为现代都市人群喜爱的新颖时尚的文化产品,需要注重文化创意的融入。首先,要优化视觉形象设计,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使传统手工艺品的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其次,要加强宣传推广平台和渠道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品牌效应。要着眼于培植民族工艺品牌,利用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提升对外知名度。要充分利用“广交会”、“南博会”、“深圳文博会”、“玉博会”、“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暨工艺美术巡展交易会”等会展平台,借势开展品牌宣传。鼓励龙头企业到国外参加一些展会,如“法国法兰克福工艺品展”、“美国拉斯维加斯日用品及礼品展”、“美国亚特兰大礼品展”、“马尔代夫国际家居用品展”等等,扩大广西民间工艺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再次,要推动广西民族特色工艺争取联合国“非物”称号、“徽章”称号等,扩大国际知名度,提高无形资产价值。四要拓展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网络对年轻消费者的深入影响,企业可充分运用网络进行宣传推广,利用淘宝网、阿里巴巴等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宣传与销售。此外,还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无序竞争等不良行为,鼓励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创建不同层级的品牌,形成“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互促互动格局。


 

[工艺类美术的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美术学教育类毕业论文

2.传统工艺美术论文

3.工艺美术史本科论文

4.工艺美术史论文

5.有关工艺美术论文

6.工艺美术之美论文

7.论工艺美术的美学要义

8.美术的教育毕业论文

9.美术学毕业论文

10.工艺美术的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