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科学论文 > > 基于外来生物入侵的视角下研究农业防控模式的改革
生物科学论文

基于外来生物入侵的视角下研究农业防控模式的改革

摘要:摘要: 文章从外来生物入侵的视角研究农业防控模式的变革, 主要包括从单一国家防控模式演变成国际联合防控模式以及从单一部门防控演变成多部门综合防控,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有关启示。 关键词:外来生物入侵; 农业防控模式; 变革; 启示; TRANSFORMATION OF AGR
关键词:基于,外来,生物,入侵,视角,研究,农业,防控,模式,改革,

冯巩2017春晚小品,李春平有多少钱,dandikeni

  摘要:文章从外来生物入侵的视角研究农业防控模式的变革, 主要包括从单一国家防控模式演变成国际联合防控模式以及从单一部门防控演变成多部门综合防控,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有关启示。

  关键词:外来生物入侵; 农业防控模式; 变革; 启示;

外来生物入侵;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CONTROL MODE CAUSED BY ALIEN INVAS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Wang Taoqin

  Party school of Hu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ien biological invasion,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control modes, which mainly includ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ode from a single country into internationaland from single department into multi-department,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enlightenments to China.

  Keyword:alien invasion; agricultural control mode; transformation; revelation;

  1 从单一国家防控模式演变成国际联合防控模式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 外来生物入侵现象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 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甚至没有将其当其一种国际现象来认识, 人们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外来生物的出现产生了浓厚的新鲜感, 当外来生物种群越来越多, 其中有一部分对当地经济生态环境发生不利改变时, 以一国当地政府为单位展开治理行动, 但是靠单一个国家采取行动, 不仅费用昂贵, 并且很难起到明显的治理效果。1910年和1970年曾在欧洲发生了“荷兰榆树病”, 由于各国之间事先未建立起共同防御治理机制, 即使一国控制住了灾害, 也难免再次受到邻国的影响, 导致欧洲大多数国家榆树死亡。在英国1988~1990年期间, 光除草剂平均每年就花费4亿美元。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刚开始治理水葫芦时, 费用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各国逐渐认识到了独自“作战”的不利,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各国开始加强国际研究合作, 并逐步提出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当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开展了“全球外来入侵种规划”, 吸收了多国一流专家参与, 研究如何共同治理和管理外来生物入侵, 并形成多种有益的治理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际政府间组织是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主体, 当前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如下。

  1.1 缔结国际公约

  1992年,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参加会议的各国共同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 中国也加入了该公约, 这是涉及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第一个全球性公约。该公约的第八条明确就外来生物入侵进行了义务性规范:“必须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公约要求每一缔约国都要将公约明确的多种生物信息实现国际间的资料共享, 如果一国已经事先引入了某种外来生物, 在一定时期内掌握了这种生物的危害性及防御治理办法, 就有义务将这些资料主动提供给其他引进这些生物的缔约国。其他的一些类似公约如《国际外来人侵生物控制植物保护公约》《IUCN预防外来入侵物种所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指南》《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国际卫生条例》等也都分别从不同层面为防控外来生物入侵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依据。

  1.2 加强国内立法

  通过国内立法调整国际合作, 比较典型的如199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保护委员会、农业与资源管理委员会及澳大利亚农业部共同出台的《国家杂草策略》就是属于国内立法, 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处一片草场, 两国就出台了统一的治理杂草的标准, 但这不能成为其中一国对另一国的要求依据。该标准明确了两国政府及多个微观主体的义务, 建立了行动指南。澳大利亚还针对澳洲有意引入外来生物建立了杂草风险的评估系统, 为新西兰等邻国提供了技术标准和支持。在检疫检验方面, 澳大利亚还发布了《压舱水指南》, 通过强制调整轮船压舱水的排放, 控制无意引入的外来生物数量、种类, 来规范国际间贸易为外来生物入侵带来的影响, 客观上也为他国制定了一定的防控义务。我国在防控外来生物入侵方面, 还没有制定专门法, 仅在外来生物的传入技术方面、检疫检验以及安全开发方面有一些行业规定, 如《关于加强防范外来人侵生物传人工作的意见》《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2 从单一部门防控演变成多部门综合防控

  治理外来生物入侵, 从单一部门防控演变成多部门综合防控主要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线。20世纪90年代以前, 世界上各国普遍都采取单一措施的治理办法应付外来生物入侵, 结果无一例外损失惨重。90年代开始各国逐渐开始反思, 作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是率先开展改革创新的国家。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非本地物种法》, 目的在于研究美国在对外贸易特别是航运中如何控制外来生物引入的风险。1999年1月美国马萨诸塞特理工学院承办了首届海洋生物入侵国际会议, 总统克林顿签发总统命令, 成立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入侵种理事会, 理事会成员包括联邦、州来自大学、航运、环境保护组织和农业生产组织等机构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等, 第一次体现了多个部门在防控外来生物入侵这一重大工程上的相互协助。

  当今国际上对外来生物入侵的防控工作基本都体现了一种多部门综合防御, 这包括4个方面。

  2.1 公众参与

  政府及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在外来生物入侵的前沿问题展开研究, 密切关注外来生物入侵的国际发展动态, 注重收集归纳分析形成科学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 政府宣传部门向群众系统宣传入侵生物的传入方式、生态特征、危险指数、根治方法, 向群众广泛普及基础防控知识, 全面动员民众对外来生物开展阻击。群众在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2 检疫检验

  检疫检验是控制外来生物入侵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屏障。其工作内容制定主要是检疫性的外来有害生物名录, 在此基础上严格禁止有意或无意的通过旅游、未经批准的科研等直接将外来生物带回国内;加强对口岸多种交通工具及过往旅客所携带的物品的检查, 防止违规带入外来生物。

  2.3 科研评估

  要加强监管就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只有对外来生物入侵的性质、特点等有一个全面性的掌握, 才能做好监管工作。这要求成立由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科研专家型人员组成的专家工作组, 对外来生物的引入进行科学的前期论证与评估。同时科研机构还要担负起培训检疫机构工作人员的任务, 不断提高检疫部门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素养。另外要研究哪些物种是外来生物的天敌, 评估在国内的生物推广, 防止有害生物扩散等。

  2.4 社会经济措施

  外来生物入侵是一项集生态、社会与一体的系统性“疾病”, 其入侵种类、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和随机性都说明, 要开展有效的治理就必须社会经济管理手段配合自然科研及行动。社会经济措施又包括两个方面:救济与惩罚。首先, 救济是相对权利受害人而言的, 比如农民的农作物遭受了外来生物的侵蚀, 经济受到了损失, 政府要考虑如何救灾和补贴, 如何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以及金融优惠支持以确保可以继续耕作;其次惩罚是相对于引入外来生物而言的, 主要是主动引入外来生物的情形, 最高惩罚可以入刑, 但规定民事赔偿的国家较少。

  3 对我国的启示

  3.1 成立国家外来生物入侵防控的常设总指挥机构

  将国家外来生物入侵防控机构纳入国家财政统一保障范围, 其内设人员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员、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甚至人大政协代表兼任, 至少具有涉及协调财政、农业、林业、环境、海关、检疫、金融、卫生等部门的工作职能, 加强信息交流、指挥、协调和监督, 整合现有社会资源, 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职能, 彻底解决多部门协调不一致, 重复开展工作, 无法形成合力等问题。同时明确该指挥机构的上级主管及分管范围, 由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及学科带头专家组成总指挥机构的核心决策层, 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这些予以确立下来。确保一旦遇到外来生物突发性大规模生态灾难能够及时有效的加以遏制, 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此外, 该机构还应该吸收中央及各省的相关性协调机构, 集中最优的人力物力办好关键事。

  3.2 开发全面共享的数据系统

  目前针对我国外来生物开发数据系统主要有中国农科院开发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开发的《中国外来海洋生物物种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环境保护林业部各自开发的外来有害生物专门数据库等。从地方政府层面开看, 多半都在开发和试运行试阶段。不论哪个部门开发的系统, 都是相对独立运行的, 发挥的功能作用较为局限, 防控信息极其不对称, 无法为地方特别是农业经济相关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 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孤军奋战的现象比比皆是, 既浪费了资源, 效率也不高。因此, 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建立起与税收、财政、银行、保险相关联的信息共享机制, 特别是税费改革方面, 要思考如何建立激发社会主体参与到防控过程的负激励措施。同时也要为金融财政资金的投向提供支持, 比如让将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数据录入每名银行客户的信用记录中, 发生的风险变化让银行实现与技术部门同步掌握, 银行在评估农业贷款时, 首先要审批是否该项目在我国外来物种风险控制范围之内, 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生态危机在爆发之前银行就预先把资金落实到位, 不像现在在危机爆发后仍要等待长达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资金审批过程。

  总之, 要解决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 需要促进多部门协作配合, 至少应包括农业、林业、海洋、环保、司法、贸易、金融、检疫、医疗、教育甚至国防等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统一调度, 加强各部门资源的优化整合, 从而从整体上推进防控工作, 确保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海根, 王健民, 强胜, 等.《生物多样性公约》热点研究: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安全·遗传资源.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CABI EPPO.欧洲检疫性有害生物.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98~101
  [3]Anderson R P, Lew D, Peterson A T.Evaluating predictive model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criteria for selecting optimalmodels.Ecological Modeling.2003, 162:211~232
  [4]Anjos-J R N, Brioso P S T, Charchar MJ A.Partial characterization of bean pod mottle virus in soybeans in Brazil.Fitopatologia-Brasileira, 1999, 24 (1) :85~87
  [5]Morrison L W, et al.Potential global range expansion of the invasive fireant Solenop sisinvicta.Biological Invasions, 2004, (6) :183~191

基于外来生物入侵的视角下研究农业防控模式的改革相关文章
  • 2018-09-10
  • 2018-09-1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80912/118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