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毕业论文 > > 充分利用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论文
文化毕业论文

充分利用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论文

摘要:论文关键词: 高职校园文化人格培育 论文摘要: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现实价值。文章重点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培育的作用及有效途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
关键词:充分,利用,高职,校园文化,学生,进行,人格,培育,论文,

葱白图片,柴胡功效与作用,纯情犀利哥作品

  论文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人格培育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现实价值。文章重点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培育的作用及有效途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娴熟职业技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对于高职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高职学生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习得,即致力于传授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就是要关注学生身心、情感、责任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要求的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能的和谐职业人。

  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个体的性格,系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而其心理特征表现为行为时,则具有相当的统合性与持久性①。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生理遗传因素外,更重要的就是外界环境的影响。人格特质中诸如兴趣、态度、价值观念等主要是与周围环境,特别是文化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的。高职学生正处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人生目标定位模糊,自我调控能力偏弱,极易受到种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需要加强他们的人格教育。但人格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应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内在动机的唤醒,关注学生的活动、交往和实践,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完成个体的社会自我的生成与塑造。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与实践的主要场所,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学生的健康人格培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现实价值。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寓学生人格培育于校园文化中。

  一、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培育的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是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综合,其本质特征是职业性。高职学生一进校园,有形的校园物质文化就让学生在真切可感的具体形象中受到直观的教育,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精神面貌会产生变化。高职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培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高职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学生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培养沟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促使每个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社会化、能力发展社会化、道德规范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不同性质的校园文化现象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文化导向,良好的文化氛围会激发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帮助他们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相反,庸俗低级的文化环境则会引发各种消极因素的滋生,可能使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混乱,甚至把他们引导到与社会相对抗的行动中去。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职业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工作做准备。

  2.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校园文化主体自己参与创造形成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个体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正如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给予学生个性一个施展与张扬的空间和机会。高职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唤醒了个体生命深处的自我意识,锻炼了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判断认识能力。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享受成长的快乐,同时促进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理解、看法,逐渐养成积极开放的情绪、情感态度,能与人合作与分享,有责任心,不断完善自身人格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校园文化培育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

  1.利用校园精神文化进行引导教育。

  以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校园人的思想和灵魂,在塑造高职生灵魂、锤炼高职生品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院校升格组建,校园文化内涵底蕴不足,但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凝练出自己的校训和校园精神。譬如我院的校训是“

  职业立身,技术报国”,校园精神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任何一所学校的校训和校园精神都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精神风貌,它以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校园中每个学生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校园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使生活在校园环境中的学生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园网、橱窗等宣传阵地,大力弘扬主旋律,讴歌时代真善美,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侵蚀,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要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校企文化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自觉提高职业素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前进方向,为高职生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更好地服务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要重视学校优秀毕业生自立自强典型事例的宣传,在高职生中树立可感、可知、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把艰苦创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等品质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觉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2.利用校园环境文化进行陶冶教育。

  积极向上的高职校园环境蕴涵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陶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②。”因此,我们应重视高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想方设法调动校园内的每一个育人因素,赋予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板以文化气息与内涵,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高职校园环境应当凸显职业性,在学校层面,应依托行业创建体现行业特色的环境文化,如我院根据纺织业的产业链,构建完整的专业链,在教学环境上,打破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的壁垒,建立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在系部层面,要紧密结合专业特点打造专业环境文化。比如在校园醒目处悬挂行业著名企业家画像,宣传栏中展示学校优秀毕业生图片和先进事迹,走廊墙壁上、教室里张贴企业家的经典言论或直接以优秀合作企业家、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校友名字命名校园内的楼、路、实训室、设备仪器、广场等,让高职学生每日在校园环境职业文化润物无声的陶冶中,逐步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职业取向,激发他们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自愿参加,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无论是项目策划,还是组织实施都是学生自己动手,没有太多来自老师或其他组织的约束,比较自由,这不仅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开放的情绪、情感态度,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自主自理能力。学生们跨越专业、年级和班级的界限,在社团管理和活动中,相互交流,互相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容、协作、有同情心和有责任感的品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③。”社团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心理成熟及人格整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4.利用实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高职学生需要有相当的时间进行实训,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实践属性和就业导向决定的,实训也是高职学生由学校融入社会、企业的中转站。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掌握,更应利用实训之机,对学生进行包括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在内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他们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到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所处的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岗位中身临其境地参与实际生产,提前体验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生活,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员工。企业的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操作等规章制度和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不仅让学生感受企业的严格管理,也会对他们的做人原则和做事作风产生影响。学生通过实际工作体验、感悟和反思自检,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严守企业规范、爱岗敬业、互助合作等品质,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为毕业时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课题组在学院随机抽取了258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心理健康检出率为27.13%,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率,因此,我们要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他们的人格和谐。一是加大心理健康宣传的力度,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报纸、画廊等载体,多形式、多途径深化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二是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对高职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对高职学生的关爱之心和对理想世界的不灭信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只有教师自己具备了健康的人格,才能去影响学生。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④。”三是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定期开展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及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他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化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困惑,保持心理健康。

  注释:

  ①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99.

  ②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12.

  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④吕朝.大学教育仍需重视人格[J].甘肃高师学报,200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