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传统和当代广场舞的功能定位与社会作用
音乐学毕业论文

传统和当代广场舞的功能定位与社会作用

摘要:摘 要: 文章借用舞蹈生态学舞体及功能的概念,从传统广场舞和现在广场舞的现象入手,分析其与舞体生活的关系及社会功能定位。虽然二者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他们的社会作用都是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关键词: 广场舞; 传统舞蹈;
关键词:统和,当代,广场,功能,定位,社会,作用,

亚洲电视熄机,季候风连衣裙,殿下的宝贝公主txt

  摘    要: 文章借用舞蹈生态学“舞体”及“功能”的概念,从传统广场舞和现在广场舞的现象入手,分析其与舞体生活的关系及社会功能定位。虽然二者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但他们的社会作用都是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关键词: 广场舞; 传统舞蹈; 舞蹈生态学;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dance body”and “function”in dance ecology,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henomena of traditional square dance and present square dance,and analys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dance body life and its social function orientation.Although they formed in different periods,they have different functional orientations. Their social roles are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 square dance; traditional dance; dance ecology;

  广场舞的概念众说纷纭,“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性的舞蹈,最早源自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人们在祭祀、欢庆节日时聚集在广阔的空地上舞蹈。”[1]21王渊博认为“古老的广场舞主要是宗教仪式性舞蹈,是有组织、有计划、排他性、娱神性强、仪式感浓郁的文化活动,注重仪式,具有深沉的历史厚重感,表达祖先崇拜和心灵寄托。而现在流行的广场舞是自发性、随意性、广泛参与性、自愈性强,轻松活泼的文化活动,注重活动本身,表达现时的快乐和自由。”[1]22王渊博所说“古老广场舞”实际为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舞蹈,主要是指各民族的流传久远、目前仍在流传的传统舞蹈。它的生成、发展与这个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是长期在该地域形成的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的舞种,为相对聚居的民族所拥有,在民间自然传衍的。

  传统舞蹈严格地讲是自然传衍的舞蹈。它择取的标准就是它的自然性,应该严格遵循“自然形态———不刻意加工;自然生态———不脱离其生成、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自然传衍———以一种与民俗、民风相伴的特定的生活与表达感情的方式代代相传”[2]44三个标准。非遗语境下的“传统舞蹈”所涉及的学科范围相当广泛,尤其与民族学、民俗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多数传统舞蹈都是在民俗(族)节日期间活动,甚至是某个节日的构成主体。

  这些传统舞蹈因表演的区域是在农村的麦场、田间的开阔地带、乡镇的集会广场、宗祠或庙宇的门前广场,故而,传统舞蹈也被部分学者称为广场舞。

  现在广场舞和传统舞蹈的广场舞不是一个类型,现在广场舞主要指广泛流传于城镇街巷之间的城市广场舞。王渊博给它的定位:自发性、开放性、公共性、健身性、非营利性。笔者认同胡一峰先生的定义,他在《从“公孙大娘”到“中国大妈”:刍议作为中国舞蹈史最新篇章的广场舞》一文中认为:“广场舞是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下新生成的一种舞蹈类型,他或许借用了舞蹈史上曾出现过的舞蹈的某些元素,但只是‘借用’而非传承。”[3]“当代中国社会语境下新生成的一种舞蹈类型”非常准确地定位了现在广场舞的属性。
 

传统和当代广场舞的功能定位与社会作用
 

  “作为‘核心物’的舞蹈,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对于这一‘核心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素显然是社会文化环境……”[4]6综上广场舞的形成与环境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它既然是有目的的行为就一定有它的功能和作用。

  一、传统广场舞的功能定位与社会作用

  “舞蹈是被看作一种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4]42传统广场舞大致可分为生活习俗舞蹈、礼仪习俗舞蹈、节日习俗舞蹈和信仰习俗舞蹈四个方面。而生活、礼仪、信仰习俗舞蹈又大量存在于节日活动中。传统舞蹈多数都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大量的传统舞蹈存在于民间祭祀活动之中。

  刘锡诚先生在《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一文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就羼杂了许许多多的民间信仰因素,有的甚至是民间信仰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调和推动力。”[5]这种说法也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项目,无论是从中国舞蹈史的记载,还是从各地流传的传统民间舞蹈的历史和现状来看,都印证了这种论断。

  辽宁抚顺地秧歌2006年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统舞蹈类。申报材料显示:抚顺“鞑子秧歌”,是一种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今辽宁省抚顺满族发祥地一带。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1。其中,以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撵鬼”最具特色。

  撵鬼是当地人的叫法,当地人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连续三天村里都自发组成秧歌队,白天到各家各户唱秧歌,晚上还要到各家各户去踩灯。

  唱秧歌时,秧歌队伍先由克里突2进院打场,然后由鞑子官3带着在每家大门口拜三拜后再进院,根据该户院落的大小走不同的场图。基本上秧歌队进院后就走四面斗,然后唱太平歌;出院时在门口走四角斗,喻为封门保平安之意。从哪个院门进必须从哪个院门出来。

  正月十六吃完晚饭,人们就穿戴整齐,拿着彩灯,兴高采烈的来到村文化广场集合。天黑后,按着规矩,鞑子官第一个点着彩灯,其他人依次点着自己的彩灯。在鞑子官的指挥下人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起来。此处的秧歌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双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大摆大动,脚步下有跺子步、出溜步、窜达步等,其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模仿鹰、虎、熊等动作。秧歌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丰富、刚劲豪放。走阵时,场图较多,规模较大,经常用的有:九莲灯、对面斗、剪子股等。到晚上七点多钟,大家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场面越来越热闹,有互相挑逗的,有自我陶醉的,一会儿走阵,一会儿对舞,一会儿表演绝招,一会儿唱太平歌词,观众被感染得纷纷下场一起狂欢。

  到了晚上八点多钟,鞑子官下令秧歌转入放路灯撵鬼阶段,于是秧歌队就到村子的最东头集结准备撵鬼。一切准备好了,村东头鼓声、锣声、镲声同时响起,撵鬼开始了。人们簇拥着大鼓往村西跑,一边跑一边“嗷嗷”的大声喊叫,到哪家门口,哪家就燃起火堆,点着鞭炮,敲起铜盆。顷刻间主街路两旁燃起了两条火龙,震耳欲聋的叫喊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敲击铜盆的金属声,腾空而起的焰火将放路灯撵鬼仪式带到了高潮。人们一直撵到村西土地庙,意为将孤魂野鬼、魑魅魍魉撵出了村交给了土地神,由土地老爷为他们超生、处理。人们燃起大堆篝火,围着篝火顺时针转圈,边转边跳边扭。

  从动作形态分析新宾满族“撵鬼”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首先“蹲”,再者“跺”,在农村的生活习俗中,蹲不仅是片刻的休息,在层叠摆放的杂物间找寻物件有时也要以蹲的形态来从低往上探找,这也是乡村生活的一个缩影。而跺又是劳作时的典型动作。这两个颇具乡村田间地头的生活动作非常形象地把这种传统的广场舞的生活气息诠释得清清楚楚。

  从秧歌队的形式上看,新宾满族“撵鬼”体现出我国传统社会对缅怀祖先之重视。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相信人死后魂灵还在,有后人的鬼魂被后人接回家去过年,没有后人的或没有阴宅的被称为孤魂野鬼,也尾随进了村,到处游荡。过完年,有后人的鬼魂被送回冥界,孤魂野鬼藏在角落里黑暗处不肯离去。人们就举行相应的仪式,用灯火为鬼魂指路,将牛鬼蛇神、魑魅魍魉统统撵出村庄,从而保护村子和村民不受鬼怪的祸害,祛病免灾,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太平。所以,上元节时,山民们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接祖先回家过年、唱秧歌和撵鬼。在撵鬼的过程中通过秧歌队在院落里的走阵,所有人聚集在院落里欢跳,“蹲”“跺”实际上是为主人家检查家里的屋室物件的排放有无不安全的隐患,大家的跺地可以使地面的虚空(有无老鼠打洞)、房屋柱子有无不安全(被蚁类蛀蚀等)等问题得以暴露,从而提醒主人家去维修维护保得一年生活平安顺畅。

  这种看似是人们欢娱快乐的广场舞实际功能定位在祈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缅怀先祖、弘扬孝悌。这样的传统广场舞数不胜数,像陕西大秧歌、山东海阳大秧歌、江西石邮村的傩、海南的老鼓舞、云南佤族的拉木鼓等等都有这样的功能。

  外出打工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在过去的年代里,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水平,也上北京、下江南在外谋生,每到年节都要回到故里,一是祭拜祖先体现孝悌,二是回家照顾一下老小体现家庭的和睦,大家聚在一起扭扭秧歌跳跳广场舞,答谢一下长期不在家,邻里之间帮助照应之情,也是相互间传递信息和交流经验的集会。这种祭祀祖先,孝敬父母,体现了人“第一当知孝,原为百善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再和把“孝”延伸为“孝悌”,从亲戚血缘关系扩展到邻里和全村。为每家每户消灾避祸,为全村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良好的风俗是维系和谐社会,构建温暖、亲切、诚信和友善的人际关系的社会作用。

  二、当代广场舞的功能定位与社会作用

  当代广场舞是当今中国社会语境下生成的一种符合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满足当今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身自娱自乐需求的大众舞蹈。它适应于现在大都市的水泥森林狭小的空间广场,符合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特点,简洁、轻便、快速、易练。

  在清晨、在黄昏,在公园、在街边到处都有一二十人的广场舞队伍,在极富现代气息的流行乐曲中,扭动着身躯、踏着统一的节拍、舞动着扇子和手绢、跳着简单而一致的动作。他们有相对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指数,周而复始地共同舞动。舞蹈过程中没有任何仪式性的呈现,最多就是开始和结束时行礼以体现对组织者和领跳者的感谢。他们不分季节,没有年节的要求,有的甚至在年节时休息。

  广场舞的动作分为两种:一是将传统舞蹈动作重新编排的新秧歌,它根据现代的审美提炼加工传统秧歌,依照场地特点编排简单的队形调度———基本都是围着圈边走边跳,或排成方队行进着跳(到场地规定的位置折返,来回往复)。每换一方向就变换一个动作,动作简单易学,不追求风格和韵味,只追求运动量的大小。舞动过程中人与人不强调过分的交流(过分的夸张挤眉弄眼),表情平和,有些天生善于表演的例外。二是以街舞和健美操为元素的广场舞,基本在原地跳,不行进,在技术上和难度系数上都高于新秧歌广场舞。这是以街道社区为单位,人们自发组织的以健身为主的广场舞。但也有以表演为主的舞队,舞者甚至有高难度的双人配合,比如天坛公园的“水兵舞”,难度有甚于职业舞者,她们要求统一“军服”、马靴、头饰发饰和墨镜。这只队伍人数不少,有统一的组织。她们常常周末聚集于公园,在有人多的地方起舞,用自己的舞蹈魅力赢得观众的掌声与欢呼。类似这样有组织的广场舞还有文化馆推出的群众广场舞,都不体现传统的信仰习俗与仪式。

  以现在流传最广泛的佳木斯广场舞为例,该广场舞全称是“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它融合了广播体操和舞蹈、健美操等多种的运动形式,利用流行歌曲为伴奏,是现代时尚元素的集中体现。它利用行进中的上肢摆动达到有氧运动的效果。因为简单易学易记,一经推出就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睐,而且普及性较强。因为它是徒手广场舞,不用任何道具,只要有适合的场地就可以练习。所以在公园的空地、商场前的广场、大桥下的开阔地带都能看见身着统一运动服、手戴白手套的人们踏着统一的步伐,伸展着双臂上下摆动、曲臂折肘。因动作过于生硬而有棱有角,也有人戏称它为“佳木斯僵尸舞”。

  该舞蹈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我们以第五套“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为例分析,这套广场舞(健身操)共由8节37个动作组成,总时长为30分钟。该套健身舞比前四套增加了扩胸、体转和下肢运动。整套健身舞要求头正、颈直,挺胸、收腹。

  如肩部运动对动作的要求是胳膊锁住不动,靠耸肩去带动双臂,一步一耸肩。抬脚同时耸肩,落脚同时沉肩。

  又如扩胸运动对动作的要求是扩胸时两肩尽量后张,把胸打开,后背有夹紧感。这一节的训练动作有:平曲扩胸、前曲扩胸、叠臂扩胸、垂臂扩胸、前平扩胸五个动律。

  再如体转运动对动作的要求是挺胸、收腹,头正、颈直,把头颈和双肩锁住不动,靠腰部平行转体45度带动上体转动。肩部始终在同一水平面内转动,不要上下运动,同时注意动作要柔缓,节奏要均匀。

  如下肢运动对动作的要求是支撑腿要直膝站稳,做踢或蹬动作的腿要放松,先抬起大腿,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猛然绷直,着力点分别在脚尖、脚面、脚掌外侧边缘或者在脚跟4。

  从以上动作的要求看,这种全身关节处处都在活动,全身的肌肉群参与运动,有效锻炼心肺功能,提升心血管系统能力。人体在运动时,身体各处肌肉都需要大量氧气,体内血液循环加剧,同时呼吸也会加速,这种长时间、持续性的肌肉运动,才能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所有佳木斯广场舞都要近30分钟的持续训练,就是为了提高舞者心肺供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达到改善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塑造体型、控制体重的目的。

  佳木斯广场舞基本具有健身操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符合了大众。锻炼既要达到一定运动量,又不可过度运动的心理需求。《舞蹈生态学》提出:“环境对于舞体的影响,大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起作用:一种是对舞体的躯体产生影响,一种是作用于舞体(含观者)的心理结构,由此影响了舞蹈的形态、功能与源流,体现出各种的文化特异性。由于舞蹈并非全然的本能行为,而是一种审美活动,环境对舞体的影响很难脱离心理机制的作用,人类愈加进化,躯体机能愈要受到心理因素的调节。”[4]21在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的当下,佳木斯广场舞符合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使佳木斯僵尸舞成为东北广场舞者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体现出广场舞者的健身需求。类似这样的广场舞像文化馆等部门推出的“舞动中国”“欢聚一堂”“吉祥中国年”“山笑水笑人欢笑”等等都属这一类。

  三、两种广场舞所呈现出的社会功能

  普及性更强,大众审美更朴实的广场舞,让参加演练者真正达到或实现了“我健康、我快乐、我健身、我幸福”的精神状态和锻炼效果。人们通过锻炼提升健康水平,同时愉悦精神、陶冶情操。

  在高楼如林的大都市,楼层与楼层之间的邻里互不相识,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少,高频的工作节奏使人们的身体长年处于亚健康状态。家庭事务的琐碎使家庭越来越不和睦。每每人们聚在一起宣泄自己的情感使劲扭动自己的身体,一场广场舞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身体强健了,烦恼就少了,心情开朗了,话语也温和了。所以现在广场舞的社会作用是维系现代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我们用列表对比更能看出传统广场舞与现在广场舞的差异(见表1)。

  传统广场舞和现在广场舞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广场舞陪伴着人们的整个人生,始终与民俗信仰和宗教信仰相依伴,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中。它们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大量存在于民间祭祀活动之中。而现在广场舞则是在当今中国社会语境下生成的一种符合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符合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健身自娱自乐需求的大众舞蹈,它适合当下文明简约的生活方式。

  表1 传统广场舞与现在广场舞的比较差异
表1 传统广场舞与现在广场舞的比较差异

  二者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定位。传统广场舞最典型的功能是加强人们的孝悌传统意识,强调“家”的观念。而现在广场舞则更强调“强身”的功能,且群体行为容易在社会上引起更多关注。由此,从强“身”而至强“心”,通过身体的运动引发心理的情感宣泄,情绪调节。这较有效地疏解了舞者,尤其是女性舞者的消极、负面情绪,进而增进核心家庭的和谐。

  因此,当我们探讨广场舞的功能与形态时需要回到“舞蹈”本身。广场舞的社会功能之大小,效能亦取决于舞蹈之形态。如广场舞只单一强调健身强体,而忽略了舞蹈对个体心理健康促进,对舞者情绪的引导,无疑窄化了广场舞的功能。

  广场舞的形态模式研究一直乏人问津,更多研究聚集于社会效应与功能,广场舞作为广布中国各地的现象,已经与城市治理,性别政治等密不可分,然而,功能的效应是附着于形态之上。在部分地方,一些广场舞通过形态模式的改变,进一步放大了部分功能,如社区的认同。可见,广场舞研究仍需多学科共同参与,聚焦舞蹈,方可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渊博.广场舞:概念、功能与前景[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5).
  [2]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3]胡一峰.从“公孙大娘”到“中国大妈”:刍议作为中国舞蹈史最新篇章的广场舞[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5):4.
  [4]资华筠.中国舞蹈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5] 刘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C]//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1).

  注释

  1参见辽宁省非遗中心申报材料(内部材料)2006年。
  2克里突,俗称外鞑子,反穿皮袄,斜挎串铃及各种生活和狩猎用具,是抚顺满族秧歌中较有特点的角色。
  3鞑子官,秧歌舞队领头,头戴缨帽,身穿黄袍,斜挎腰刀,是抚顺地秧歌较具特点的角色。
  4参照《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操》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200106/169104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