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毕业论文 > > 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浅析1_会计审计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浅析1_会计审计论文

摘要:摘 要: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这一理论才开始受经济学界关注,并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难题
关键词: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视角,我国,浅析,会计,审计,论文,

wow留个心眼,冯学兰,清水洞钥匙

摘 要: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凯思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这一理论才开始受经济学界关注,并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中一直争论不休的难题。本文在对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我国实际进行一些自我的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取向有所捭益。
  一、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论
  面对30年代大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现象, 凯恩斯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理论给以阐释 ,这一理论就是他在《通论》中建立的生产的货币理论。其思路是这样的:有效需求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社会总产量就由这种均衡态所决定。但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因此,产量实际取决于社会总需求或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三大心理因素所决定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所构成,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从而消费需求不足时,投资需求必然成为弥补总供给与总需求缺口的关键因素。投资需求取决于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的对比关系,当资本边际效率随着投资增加而递减时,利率又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由于利息是人们放弃灵活偏好的报酬,因此,利息率的高低便取决于人们对货币的灵活偏好程度即货币的需求程度。这样,货币、利率、投资、有效需求就被凯恩斯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变量。利率被赋予了重要的传递中介或传递渠道地位。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由于凯恩斯强调的是利率渠道的作用,因此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也就是利率效应产生的过程。
  二、关于货币政策在我国的有效性问题的讨论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货币政策概念以及1985年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在对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甚多,但关于货币理论传导机制的研究却鲜有所见。现实情况是: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真实经济的问题是任何一国货币当局都无法回避的,正所谓的研究货币政策的工具的投入和研究其在经济中的现实应用结果同样重要,现代西方主要经济流派都要对此表明观点,旨在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正如1984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反通胀与反通缩正反两方面的货币政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证明政策的有效性,但由于我们真正开始实施货币政策的历史较短,政策的有效体现也仅仅为可视的几次大的经济事件,在经济发展初期的中国,政策是否有效在经济理论界展开了正反两方面激烈的讨论。特别是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关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和其传导机理作用的讨论更成为学术热点问题之一。
  三、基于货币传导理论的政策建议
  中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获得一定的借鉴,尤其是基于凯恩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利率效应;与此同时,中国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能以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借以为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理论支撑。由此,笔者从利率角度出发阐述货币传导理论在我国应用的几点建议。
  首先,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实体主管部门,在探寻利率市场化的最佳途径,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应建立起以其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虽然货币政策可以发挥其功效,但没有明确的说明如何引导资金有效、可持续的进入实体经济,由此为了能保证货币市场的正常运行,央行应该加大力度维持利率的稳定,市场利率要在市场均衡利率的基础上上下窄幅波动。凯恩斯认为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货币政策要维持基本稳定,市场不会自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对市场必要的干预恰恰能更好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政府的干预,市场必然会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其次,有制度的培育货币市场的中介机构,增加进入货币市场交易的交易主体,货币、利率、投资、有效需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变量,既然该四个变量是有机的整体,那么网状式要比链状式更加的稳定。也就说,要弱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单一的对市场的影响力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控制,增加更多更有实力的货币市场交易主体的进入,可以减少或消除市场分割的无效率状态的同时加大市场的活力;加快金融创新,增加货币市场的交易品种,扩大货币市场的交易方式,从而提高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流动性和货币市场的有效性;加快票据市场的发展,完善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促使区域性乃至统一的票据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再次,赋予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自主权。央行的首要认为就是控制货币市场,稳定货币。具体的是要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技巧,要控制再贷款规模,使其真正成为对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控制手段,而不是资金供应手段。要赋予央行合理调配各种政策工具的权利,明确各种政策工具的实施条件、作用、优点及弊端,由央行结合我国在一定时期的经济、金融条件,采用政策工具,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强化央行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对金融法规的实施,对金融业务活动的有效监管,以保障央行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稳定货币,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实现金融体系安全、有效、健康地运行。
  最后,建立竞争有序、统一管理的金融市场。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央行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能力较弱。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为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创造一个良好的场所。要完善市场结构,使整个市场体系协调发展。在完善同业拆借的同时,要积极推动票据承兑贴现市场、国库券市场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的发展,为中央银行再贴现及贴现率的操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健全和发展金融市场,必须理顺资金价格,还要保证人民银行通过各种经济手段进入市场调节价格体系的有效性。要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金融市场协调、稳定发展,以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作者简介:寇永金,1982-06,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商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刘婷,1982-11,西安翻译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