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毕业论文 > > 上海自然博物馆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探究_企业管理论文
管理毕业论文

上海自然博物馆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探究_企业管理论文

摘要:[摘 要]观众是博物馆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发放关于《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可行性调查》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的数据分析比较研究基于问卷的两种不同的调查模式的优缺点,总结出在博物馆观众群体中开展调查时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探究,企业管理,

大嘴猴头像,西园寺,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摘 要]观众是博物馆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文章旨在通过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发放关于《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可行性调查》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回收的数据分析比较研究基于问卷的两种不同的调查模式的优缺点,总结出在博物馆观众群体中开展调查时不同的问卷调查模式的各自特点,得出更适用于博物馆体系的观众问卷调查模式。 
  [关键词]观众问卷;上海自然博物馆;调查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103 
  现代社会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收藏、展览、研究、服务机构或场所,更是一个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是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源泉。观众调查是博物馆公共服务的基础,是帮助博物馆改进工作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被运用在博物馆服务上、工作中,因此,探索新型观众调查模式是为了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架起一座重要的桥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对博物馆观众调查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传统的观众研究方法面临着巨大挑战。 
  1 国内外传统问卷调查模式的研究概况 
  我国传统问卷调查模式起步较晚,是从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事业走上正常发展轨道时开始的。1985年,张松龄先生发表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观众调查报告《海洋与它的居民》,这是我国博物馆观众调查研究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的萧条沉思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观众研究,由于这个时期关注博物馆本身功能的定位,反而没有像80年代那样有着批量的观众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博物馆观众研究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以实证研究为主。 
  欧美国家的博物馆观众调查与研究起步非常早。观众研究最早的形式就是对展览的评估,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不干扰参观的观察法,记录观众的参观路线与参观行为,并绘制观众的参观路线图。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就提出了展项的“吸引能力”(能够吸引多大的观众量)和“保持能力”(能够让观众驻足多长时间)两个概念。而在美国,对展览和教育项目的评估主要是为了解其效果,并向投资者和赞助者证明它们的“产出”。20世纪后半叶开始,新博物馆学逐渐兴盛。新博物馆学开始以人为本,观众问卷调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2 国内外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研究概况 
  在国内博物馆基于数字化网络平台的观众调查却罕有值得推介的成功案例。国内个别省级综合博物馆在网站上没有给观众发表意见的地方。极少有博物馆开展实时在线问卷调查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博物馆传统观众调查最常用的问卷调查,利用互联网将更加方便、快捷、省钱,而且也有诸多公司开发了商用的问卷调查系统软件,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博物馆开展网络问卷调查。 
  就国外调查资料可以看出,网络型观众问卷调查模式在 2000 年之前基本上处于发展初期。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才分别建立了专门从事网络问卷调查法研究的机构。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问卷调查法开始在发达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3 对调查问卷的个案分析 
  2016年4—6月,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通过发放《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可行性调查》问卷来了解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参观人群对网络型调查模式的看法。从时间选择来看,既不属于黄金周旅游密集时间段也不属于旅游淡季,选取的人群都是散客不包括团队,调查具备抽样的合理性,因而得出的数据相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可行性调查》是从2016年4月1日开始,2016年6月9日结束,在24个调查工作日当中共获取调查样本3229份。本次调查是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即采用“1、5、10、15、20……”点位进行。参与调查人员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调查前,我们结合《调查工作须知》和以往工作实际情况,每天对调查人员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岗前培训。 
  调查问卷设计了16道选择题,采取打钩选择的形式,尽量避免占用参观者过多的时间。下面将对8个代表性统计结果逐个分析。 
  (1)参观者的性别:调查显示女性观众略高于男性观众,其中原因在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院作为上海重要的科普场所之一,科普教育是吸引女性观众带领子女观光游览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也观察到男性观众在逐年上升,它说明博物馆的文化因素正在逐渐地加深。 
  (2)参观者的年龄:调查显示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观众年龄比较年轻,说明上海自然博物馆博物院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最强,具备休闲与时尚性,展出内容和形式与时代同步,由于“绿螺讲坛”“小小博物学家”“一起聊聊吧”等一系列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教育活动的相继推出,故18岁以下的青少年观众占总体参观人数的68.59%,同时,调查也真实地反映了博物院针对年龄较大的群体(61岁以上)的宣传和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3)参观者的受教育程度:在参与学历调查的3229名观众中,观众学历比例人数最多的为初中以下(占43.17%),之后依次为本科(占23.88%)、高中中专(占14.57%)、大专高职(占14.16%)、硕士(占3.51%)、博士(占0.71%)。说明博物馆的追逐者通常是对自然科学知识有着浓厚兴趣的青少年。 
  (4)调查问卷模式的选择:调查显示64.17%的观众选择了网络型问卷调查方法,35.83%的观众选择了传统型调查模式。这说明网络型调查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成本低、已成为博物馆观众问卷调查的首选模式。 
  (5)对网络型问卷调查了解程度:调查显示54.38%的观众对网络问卷调查表示了解,28.14%的观众表示较了解,仅有17.48%的观众对网络型问卷调查表示不太了解及没有听过,说明网络作为人们积极、主动了解事物的传播媒体,在观众问卷信息收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网络型问卷调查的接受程度:调查数据显示86.19%的观众对网络型问卷调查表示接受或可能接受,网络型问卷调查的开展,使观众从普通参观的参观者变成了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的建设者,这不仅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而且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是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 
  (7)不选择网络型问卷调查方式的原因:71.19%的观众表示之所以不选择网络型问卷调查方式是因为网络型问卷调查存在不安全因素。11.13%的观众表示没有上网的条件,这一部分观众大多为老年人。不难发现,虽然网络问卷调查方式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也存在着缺陷,同时,由于网络中存在较多隐患,网络问卷调查法可能会受此影响,使所收集的数据产生结果的偏差。 
  (8)有奖励的网络型问卷调查的接受程度:调查显示82.68%的观众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接受一项有奖励的网络型问卷调查,仅17.32%的观众依然不接受这样的调查模式。说明对于部分观众来说,问卷的纪念品可以大大降低观众对网络型调查模式的调查顾虑,建议在开展观众问卷调查时适当发放纪念品。 
  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展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和来自参考资料的问卷反馈数据,现将两种问卷调查模式的特点汇总如下表所示。 
  4 科技发展给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数十年来,一次次的科技发展浪潮,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调查研究领域,基于问卷的调查模式受其影响也日益多样化,科技发展使问卷调查模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协调,降低问卷调查成本,减少问卷调查人员配置、缩短问卷调查周期,扩大问卷调查领域和信息收集的渠道,提高所收集的数据时效性、准确性,降低了实施调查研究的门槛,给调查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 
  科技发展为研究者提供全新的调查工具和途径的同时,为调查研究开拓出众多新的研究空间和调查领域。但新技术不仅可能成为将各种已相对成熟的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淘汰的工具,因此,在开展问卷调查时各种问题让研究者不得不慎重考虑,尤其是在用网络调查模式开展关于敏感问题的调查的时候,被调查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技术的发展无疑为研究者深入探索受访者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这种探究能力的增强也引发了受访者出于自我保护的对抗性心理,最终可能降低研究的机会和反馈的数据的质量和真实性。因此,针对各种基于网络的调查方式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对传统型纸质问卷和网络型问卷优缺点的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反馈率明显高于传统型问卷调查模式的反馈率,网络问卷调查和传统问卷调查的参与者在基本信息和对网络问卷调查的态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当参与者接触到网络调查,对网络调查有一定了解之后在对于网络调查的态度方面更趋向于接受。观众调查数据的日常化收集与积累是所有博物馆公共服务工作优化的基础,亦是博物馆运营与发展永不衰竭的源动力。作为科普教育主阵地的上海自然博物馆需要通过观众对网络型问卷调查了解程度、接受程度等方面有所突破。 
  当然,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次调查研究还存在一些欠缺与不足。只完成了部分研究,笔者希望网络型问卷调查模式和传统型问卷调查模式的研究能引起同行的关注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使之能够为推动上海自然博物馆乃至我国博物馆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曾五一.统计调查体系与调查方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风笑天.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公达,张欧东.市场调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陈永泰,何有世.网络调查与传统纸质调查的差异性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6):32-34. 
  [5]李金昌.应用抽样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赵国栋,黄永中.网络调查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罗纳德·扎加,约翰尼·布莱尔.抽样调查设计导论[M].沈崇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8]加里·T.亨利.实用抽样方法[M].沈崇麟,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9]赫利剑.通用网络调查问卷系统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10]蓝鹰.基于.NET的网上问卷调查及其可视化分析系统[D].长春:吉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