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 浅谈如何立足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论文范文

浅谈如何立足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四篇 摘要: 面对外来文化广泛传入, 网络资讯发达, 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等时代环境, 众多人群已手足无措, 不知所云, 广大青少年更是爱国主义思想淡漠。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助力, 国庆虽不属于
关键词:浅谈,如何,立足,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魔鬼搭讪学epub,031515-828,电动单车排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专业范文8篇)之第四篇

  摘要:面对外来文化广泛传入, 网络资讯发达, 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等时代环境, 众多人群已手足无措, 不知所云, 广大青少年更是爱国主义思想淡漠。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助力, 国庆虽不属于传统节日, 但是爱国精神却自古有之。鉴于此, 立足节日尤其是国庆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宣扬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恰到好处且尤为重要。

  关键词: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

  节日, 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 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的节日, 中国更是如此, 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 如春节。有的源于对某人或某事物的纪念, 如端午节。有的则源于国际运动者的倡导, 如母亲节。我国的国庆节当然源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这一天的纪念。现如今外来文化广泛传入, 网络资讯发达, 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已成为主流, 众多繁杂的信息每天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使人们无所是从, 尤其是新环境下成长的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的接受度、认可度较低, 爱国情怀日益甚微。爱国主义精神不能自发形成, 需要培养和弘扬。

  一、立足于我国传统节日——国庆节

  国庆节是为纪念我们伟大祖国建立而设立的节日, 所以立足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及其合理也是很有必要的。节日的精神标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感诉求有机结合, 才能更好的构筑民族精神、中国精神, 才将更加有利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国庆”中国自古就有, 本指国家喜庆之事。西晋陆机《五等诸侯论》载“国庆独飨其利, 主忧莫与其害”, 古之国为君主之国, 一家一姓之国, 故国庆总与皇帝即位、诞辰有关, 现为我们国家建立的纪念日, 旧有的“国庆”增加了新的内涵。

  现在的国庆节虽不像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 但其蕴含的爱国精神却是自古有之, 它和传统节日一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促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先秦屈原有“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 (《九歌国殇》) 之句、南北朝鲍照有“投躯报明主, 身死为国殇” (《代出自蓟北门行》) 之声, 唐之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 、宋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病起书怀》) 、明之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立春日感怀》) 、有清之徐锡麟“直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塞》)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直至近代董必武亦有“只有精忠能报国, 更无乐土可为家”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之句, 可见在中国的历史上, 爱国诗篇数不胜数, 爱国人士不胜枚举, 爱国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

  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 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等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维系作用重大, 是每个民族都极为重视和强调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它通过节日礼俗展现出社会风貌和民族风貌。从这一点来说, 立足节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则至关重要。以节日为宣传平台, 既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又能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

  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爱国主义的大力提倡者和积极践行者, 爱国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十八大之所以提出要将爱国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因为爱国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之一。在新时代我们要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 要同国际主义相联系, 既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又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 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是造就和谐社会的文化动力, 宣传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不能忽略节日这一文化动力。

  习总书记在2018年9月22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 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教育管理中观察、留心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欺凌苗头,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将不良苗头控制在萌芽中。而且, 一旦发生欺凌事件, 要深入分析原因, 高度重视, 不掩饰, 不回避, 及时处理;另一方面, 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相互之间存在的矛盾分歧, 善于沟通交流, 如果自己解决不好, 要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既不能欺凌同学, 也不要以暴制暴, 避免以暴制暴, 以言语攻击、甚至身体伤害等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4.加强专项预防, 在学校设立专门的防治校园欺凌机构, 确定具体负责人员

  开展相应的教育、预防活动;加强教育管理。开展专题预防教育, 开展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人员到校开展法治教育, 比如, 将法治副校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定期上法治课, 定时与学生交流有关同学之间关系相处的情况, 做好深入调查了解, 定期分析, 出具调查报告, 将情况在全校通报, 形成威慑, 倡导互相关爱的良好风气,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5.严肃惩处校园欺凌, 由行政教育主管部分牵头形成处理欺凌事件体系化机制

  对于校园欺凌行为, 视情节轻重, 根据相关制度、法律规定, 依规依法进行处置, 给予学校纪律处分, 或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等等。对于欺凌者, 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在追究其相应责任的同时, 也要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于被欺凌者, 根据其受伤害程度, 采取心理辅导、伤害救治等措施, 帮助其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需要转换学习环境的,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发挥协调、组织作用, 妥善安排被欺凌的学生到其他学校继续学习, 为其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避免身心受到二次伤害。

  参考文献
  [1]车智良, 张娇.校园安全类事件舆情特征研究及处置建议[J].政法舆情, 2018, (10) .
  [2]任海涛.“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7, (02) :43.

点击查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论文(专业范文8篇)其他文章
    赵军贤.略论如何立足节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60+7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200428/185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