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MBA论文 > > 如何通过审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研究
MBA论文

如何通过审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研究

摘要:【摘 要】 在国有资产审计体系中,国家审计由于自身的权威性在其审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我们国有资产流失非常严重,国家审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日益紧迫。面对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审计过程中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国家审计;国有资产流
关键词:如何,通过,审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研究,国有资产,审计

双色球88注一等奖,顺德人才网,海豚湾恋人之巨星保卫战

  【摘 要】在国有资产审计体系中,国家审计由于自身的权威性在其审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我们国有资产流失非常严重,国家审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日益紧迫。面对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审计过程中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有资产流失;对策研究

  Abstract audit system in state-owned assets, the national audit authority due to its dominant position in its audit system. Currently we are very serious loss of state assets, the National Audit increasingly urgent to prevent loss of state assets. Faced prevent loss of state assets during the audit of the challenge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national audit; loss of state assets;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企业国有资产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其保值增值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国家审计由于自身高度的权威性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有资产流失途径更加多样化,手段更加隐蔽化,直接导致国家审计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过程中工作更加艰难。加之国家审计自身存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手段、方法、技术有限等问题,使得国家审计在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国家审计在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显得更加迫切。本文着重分析国家审计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紧迫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国家审计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紧迫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却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亿元~1000亿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流失渠道多种多样及损失金额巨大让人触目惊心。

  2008年国家审计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13户央企进行审计。审计结果表明,13户企业多计利润12.86亿元,少计利润53.69亿元,多计资产9.67亿元,少计资产58.47亿元;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和违规操作等,造成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63.72亿元。

  2009年,国家审计对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等10户总资产共计1.2万亿元的央企进行审计。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资产处置、资本运作等538项决策,发现违规决策30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及潜在损失8.33亿元。不实资产89.1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0.46%;不实负债80.39亿元,占负债总额的0.63%;不实损益56.22亿元,占利润总额的5.23%。

  截止2011年10月底,京沪高铁造成4.13亿元物资闲置,沿线个别地方基层单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4.91亿元,欠付656家材料供应商材料款58.79亿元,欠付1471家施工队工程劳务款23.72亿元。如此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国家审计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面临的挑战

  1.国有资产流失途径多样化

  首先,企业改制过程中产权不清晰。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利用改制的有利时机,通过手中掌握的权利,弄虚作假,搞暗箱操作,使国有资产流失惨重。其次,企业高管层决策失误、经营不善。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在进行投资筹资决策时缺乏做可行性研究和科学合理的投资预测,致使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在经营过程中玩忽职守,认为是国有资产就肆意经营,不注重经营成效。最后,资产评估不巧当,虚减资产或收益。对资产的评估中虚减资产或收益,对负债的评估中低估负债或成本,使国有企业低价转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等。

  2.国有资产流失手段隐蔽化

  首先体现在拆分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为了让利益相关者低价获得国有企业资产,有意将国有财产分拆,使其贬值,从而低价获得。再次,转移主营业务或操纵利润。有些国有企业成立一家或是几家关联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或利润转移到关联公司,之后转为个人收益。即变相将国有资产转入个人腰包。最后体现在限制信息公开上。一些过去管理层在拍卖和竞标国有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隐秘信息。目的使国有资产落入暗中认定人处。

  3.国家审计自身的局限性

  国家审计的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的繁重使得国家审计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工作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率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其一,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其二,审计的物力财力不充裕,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执行;其三,审计的控制和监管力度不够。

  四、国家审计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1.清晰企业改制过程中产权问题,建立国企经营责任制

  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既使企业管理层的责任也是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责任。企业高管层在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时代表的是国家。从投资,筹资及利润的分配活动上都应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考虑。拒绝挥霍国有资产,有效科学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为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国有企业时应该建立责任机制。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责任指标体系。从材料采购,生产,销售,流通,投资,筹资等环节都应该信息透明化,明确责任人的责任,有责必究有规可循。其次,建立经营责任标准体系。主要体现在效益指标上,如销售利润率,资产增长率,投资收益率,成本控制率等,避免浪费资产,松懈企业经营责任。再次,建立企业经营责任操作指南体系。主要表现在国有资产投标招标,国有资产清查核算,关联方交易的合同达成等。最后,建立经营责任指标体系的奖励惩罚制度。国有企业应该定期严格,科学地考核责任人的工作绩效,惩罚分明。树立国企公正公平的形象。

  2.规范国有资产评估工作

  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十分重要原因在于低估资产收益,高估负债成本。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加以解决。内在方面,规范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其范围要广而细。包括企业整体项目的评估,从材料采购,库存商品,收益获得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的评估都应参照标准合理科学的评估体系,保证其公允性和完整真实性。外在方面,主要体现在评估主体上。国有资产的评估应该聘请专业的利益第三方来实施,如会计师事务所。

  3.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只靠国家审计力量太薄弱,因此应该加强政府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合作。其一,政府监督部门除了国家审计外还可以与纪检部门,检察部门合作。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各个部门的监督责任,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平台。其二,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还可加强与社会公众合作。社会公众作为第三方扮演客观的角色,更能客观合理的看待事实。因此,加强民主监督十分必要。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审计技术水平

  审计人员的素质不仅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上,也体现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上。提高审计人员的技能不仅要提高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审计人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和经验交流。国家审计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范围广,强度大,涉及到的审计项目复杂等特点要求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学习不应局限在审计专业上,还应了解公司治理,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财务评估及国企经营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等。另外,国家审计人员是为国家办事,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素质,清正廉明,树立正面的形象。

  由于国家审计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工作的复杂性,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审计部门充足的审计经费和技术上应有的配合,给予审计人员绿色通道,切实保证国家审计在防范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工作高效率完成。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国有资产流失有五种表现形式[EB/OL].http://www.省略2007-05-10.

  [2]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在五届三次理事会暨第二次理事论坛上的讲话[EB/OL].http://www.jjaudit.省略/Article/ShowInfo.asp?ID=207,2008-7-9.

  [3]白彦锋.国家审计在国有资产监督体系中的作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9).

  [4]付永军.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和对策[J].企业研究,2011年20期.

  [5]黄克明,孙毅.浅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其对策[J].煤矿现代化,2008年5期.

(责任编辑:xzlu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