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MBA论文 > > 浅论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
MBA论文

浅论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

摘要: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关于政府在会展经济中
关键词:浅论,政府,会展经济,中的,定位,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

兽兽成双,风语手机小说网,监狱格斗之王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关于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的论文范文,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迅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会展经济中应当如何正确定位发挥作用,从而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及资源配置的浪费,是值得思考的现实性问题。本文分析了政府在会展经济活动中应当发挥的职能,提出当前我国政府在会展经济活动中定位存在的问题,并对展会活动进行了细分,指出了关于政府在会展活动中的定位思考。

  论文关键词:政府 会展经济 职能

  一、会展经济的内涵与功能

  会展经济从广义上理解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和文体活动,在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从会展经济的性质来看,一方面,会展经济是以提供信息与服务产品为主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再生产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促使社会产品和社会劳动进行合理地分配,并不断创造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会展经济具有开放性和国际性特征,通过发展会展经济,特别是举办国际知名度较高的展会,不仅可以提高举办国在国际上的声望,加强国家之间经贸洽谈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对推动相关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也起着重要作用。

  二、政府经济管理的效能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于市场的自发调节而言,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一定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合理确定政府经济管理的边界。如果政府干预不当,不仅不能消除市场缺陷,反而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因此,政府如何介入会展经济的发展必须经过慎重的思考,充分权衡政府的行为成本和行为收益。在会展经济活动中,有效的政府经济管理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1、高效率

  会展经济的发展涉及诸多的行业和部门。政府高效的协调组织能力是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垄断性,也有利于培养政府管理机构的成本意识,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首先,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机构配置、人员编制等方面贯彻精简精干的原则。其次,强化竞争意识,建立工作程序,使会展经济的发展高效灵活。最后,构建有限政府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干预不同类型会展活动的边界。

  2、强效能

  政府经济管理的强效能是指在政府的发展目标与社会公众利益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发挥其较强的行为能力,实现其管理目标。落实到会展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当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为会展业发展的硬件设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通过较强的社会规范能力,从而保证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协调运作;最后,政府应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创新,并制定相应政策,从而为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优效益

  一个高效率的政府还应该是尽可能节省开支的节约型政府,杜绝在政府活动中盲目地支出,避免资源浪费,从而节省行政成本。优效益的政府经济管理,要求政府的行为与决策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并为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分析

  1、当前我国会展经济发展中政府定位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直接参与会展活动过多。近年来,由于会展业呈现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会展活动成为政府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部门纷纷介入会展领域,组织、承办或主办了大量的展览及节庆赛事活动。在公益性会展活动中,政府履行其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成为举办会展活动的主力是必要的,但在商业性会展中,政府直接介入、干预市场,不仅使政府担当起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尴尬角色,也难以避免利益冲突,进而影响会展业在有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发展水平。

  (2)政府参与会展管理与服务活动的越位与缺位并存。当前,在我国会展活动发展中,政府对会展活动的关注与投入是重硬件、轻软件,全国大部分会展场馆使用率不足30%,而发达国家展馆利用率指标大多达到70%以上。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在发展会展业的“软件”方面建设能力不足。由于政府直接干预过多,导致相关企业的发育也不完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确认。如公共产品的提供、法律法规的制定、知识产权的保护、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市场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制约会展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3)政府的宏观调控没有形成长远而全面的效益。在宏观层面上,迄今为止,我国尚未设立权威的管理机构来进行统一协调,缺乏对会展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没有形成高效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与分工协作体系,对办展主体也未能形成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在国际会展业激烈竞争的局势下,缺乏有效竞争。通常情况下,政府主导型展会活动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区性或产业性的宣传色彩,表面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参展企业所期望达到的商业目标却难以实现。

  2、展会的分类及政府行为的不同定位

  从我国会展发展的水平与趋势来看,政府逐步退出直接主导经营的地位是实现以政府主导转向以市场主导的方向。要探讨政府在会展经济中的作用,首先要从举办会展的目的出发,对展会分类。

  第一类是以营销为主要目的,以竞争性为特点的展会,如许多城市和地区召开的商品交易会、项目洽谈会、专业研讨会等等。对于这类展会,在完全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下,政府不必直接介入,而是尽可能地提供相关配套服务,促进该展会实现市场化的运作。

  第二类是具备一定政治性和公益性特点的展会,如各地政府举办的招商活动、一部分节庆活动以及综合性的展会。政府应当逐步退出直接主导经营的地位,以优惠条件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进而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市场化操作。地方政府在当地会展业发展中的作用一般体现为有限的投入:一是政策投入,如在税收、土地使用以及在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经济投入,如大型会展场馆的投资、土地投入等,政府投资的部分以政府股份或政府委托企业的股份形式参与到场馆建设中,以减轻投资商的投资压力。

  第三类是典型的政治性及公益性很强的展会,如奥运会、世博会和一些影响较大的国际会议,以及带有公益性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博览会和节庆赛事活动。政府应当全力投入,综合考虑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后期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协调,从而保证会展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府在发展会展行业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