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文化毕业论文 > > 学校文化刍议(1)
文化毕业论文

学校文化刍议(1)

摘要:摘 要:本文从学校文化的名称本质和形成三个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讲述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不应称为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本质是充溢并渗透于学校师生心灵之中并有着共性的意识学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校员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学校建筑与学校
关键词:学校,文化,刍议,本文,学校,文化,名称,本质,形成,三个,

antrim esc1,甄嬛传 影音,秦可卿贾珍

摘 要:本文从学校文化的名称、本质和形成三个方面对学校文化进行讲述。学校文化属于组织文化,不应称为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本质是充溢并渗透于学校师生心灵之中并有着共性的意识。学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校员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学校建筑与学校文化没有必然的联系。打造学校文化的过程贯穿在整个管理学校的过程之中。
  关键词:学校文化;组织文化;意识
  
   一、学校文化的名称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类似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外现形成人的气质;学校文化外现形成学校的气质。有人称学校文化为“校园文化”,我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校园仅仅是一种场所,校园文化这一名称涵盖太狭隘,只注重了表象,忽视了内在的实质内容。称谓问题虽不是实质问题,但决不是小问题。有个古语叫“名正言顺”,古人打仗也讲究“出师有名”。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文化”一词的由来。
   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其中“文”是指文德,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化”即教化,文化就是以文德教化臣民。这是现今所知的“文化”一词最早出处。文化从一出现就是与教育联系在一起。 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化”一词,是在19世纪末,当时学者把英文Culture翻译为“文化”一词。《美国传统词典》中【Culture】解释为:“广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人类精神产品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反映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水准。”我们在谈学校文化或企业文化或其他什么文化都是狭义意义上的文化。
   学校文化实际上发端于企业文化,或者说是组织文化。20世纪 80年代,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快速增强,许多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的管理进行研究,结果他们发现日本企业的文化特征是促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管理学家对企业文化开始给予重视并大力研究,研究范围逐渐扩展到其他组织,发展为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culture )研究。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校园文化”名称的偏差,因为校园不是组织,学校才是组织。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Dewey)指出,学校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
  虽然学校文化研究从组织文化研究中发展而来,但学校文化比其他任何组织文化更具有先天的“文化”性。因为学校就是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而产生,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是人才的“加工场”。
  
   二、学校文化的本质
  
   一位企业家在谈到企业文化时说,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氛围,企业文化不是管理方法,而是形成管理方法的理念;不是行为活动,而是产生行为活动的原因;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反映的处世哲学;不是工作状态,而是这种状态所蕴涵的对工作的感情;不是服务态度,而是服务态度中体现的精神境界。总之,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外。”这位企业家真正把握了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以为这也是任何组织文化的核心精神的所在。可以说真正的组织文化是隐含在组织成员的潜意识中。
   组织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埃德加•沙因认为组织文化由以下三个相互作用的层次组成:
   (1)物质层:可以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等;
   (2)支持性价值观:战略、目标、质量意识、指导哲学等;
   (3)基本的潜意识假定:潜意识的、暗默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
   我觉得这三个层次一层比一层抽象,一层比一层深刻。越抽象的东西越深刻,越深刻的东西内容越丰富,涵盖越广泛。当一个学校绝大部分员工思想的目标一致时,他们的潜意识逐渐的引导他们围绕着学校的宗旨进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说是自觉的,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学校文化的本质是充溢并渗透于学校师生心灵之中并有着共性的意识。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李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