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MBA论文 > > 新经济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2)
MBA论文

新经济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2)

摘要:三、调整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举措 (一)完善财务管理模式 在新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然发展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在这个追求创新、敢为人先的经济时代,民营企业
关键词:新经济,经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方法,无论是,

泾渭工业园,玩趣乐品,邮政物流单号查询

  三、调整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举措

  (一)完善财务管理模式

  在新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然发展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增长点。在这个追求创新、敢为人先的经济时代,民营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突破一些制约因素,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多探究国外私人企业的发展模式,以实现适应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民营企业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例如,资本的多元化、风险管理、长期利润的增长性等,观念的强化不但易于有预见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还能减少时代发展对企业自身的冲击。其次,必须确定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财务管理目标来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保证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有明确的方向和对应标准。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活动会涉及到包括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和一般管理人员、员工等四个层面的财务管理主体,以及不同主体的相应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若想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还应针对不同层面的财务管理主体,建立灵活的财务管理机制。总体来说,现在有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还有分权型和混合型的模式。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一般都是被应用在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或者经营管理较差的民营企业中,这样的建议是考虑到企业的决策成本和决策效率。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扩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可采用分权型。相较于以上两种模式,民营企业应开拓创新,应用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实现企业决策的统一化,又具有人性化,还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财务管理新模式的发展方向。

  (二)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

  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就越重要,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就越突出。第一,明确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和审计的部门。作为部门的高层领导,理应避开财务控制和审计部门,保证工作间较低的相容性。财务活动中最好设置多名工作人员,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是大部分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第二,财务会计部门要进行合理构架,明确各方责任。民营企业应完善内部的部门设置,还应做好日常工作中企业内部所需的控制监控和风险的监督、评审。

  不仅局限在财务收支、固定资产清理这些基本层面,还应扩大至费用报销、采购单据等各个层面。第三,应用财务岗位轮换。所谓的轮岗制就是明确财务人员轮岗的时间、周期、方式,并形成固定制度。这样可以实现企业财务人员熟识内部各项职能工作,推动内部控制和审计的有效实施,防止财务人员弄虚作假,损害企业利益。第四,广泛的应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利用会计电算化实现有效的控制。但应注意将制约监督功能融入软件系统,如按不同职责设立权限等。通过电算化可实施连续的审计监督,便于将内部控制和审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从事财务相关工作的人员,特别是高层的管理人员,应注重按期轮换工作。

  (三)提高应对财务风险能力

  民营企业的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管理者又侧重于从业务、资产两个角度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许多其它因素如市场利率变化、相似企业的同类业务情况等易被忽略,导致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很可能因为个人主观偏好、投资失误、管理不当等带来财务风险。风险评估和管理应纳入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设置财务或审计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来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制度和方法。目前大部分的财务人员主要依据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净利率等指标来评价和监控公司的财务风险,但民营企业还应规范资源配置,构建资本结构的合理配比,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等。首先,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可建立基金制度,订立经济合同、保险合同或是其他相关协议,将风险转嫁。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将与风险有关的财务结果或是风险损失转移给其他人和保险公司;或者通过企业之间联营、投资的多元化等方式来分散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机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招募、配置相应的专业人员,并设立单独的风险管理机构,依据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当下金融市场变动,正确地分析、评估、监控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民企都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财务信息系统,集成和综合企业的实时财务信息。民营企业要建立完备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首先应从基础信息化开始,逐步按照先后次序有重点的在企业各部门不断推广。

  明确责任人,统筹规划,对重点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信息化的认识。此外,还应配备硬件设施,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和实际的业务流程,建立适应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部门间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综合信息平台,会涉及到各项作业流程,贯穿于不同部门,所以要包含会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以及组织互连信息系统等五个基本的部分。

  系统应满足:会计数据处理的子系统能进行组织互连,并能够及时向上级反馈特定部分的信息;财务组织与会计组织重组融合,以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为主要依据,实时了解企业财务情况;实现灵活式交互,支持企业在计划、组织、控制、分析、预测、决策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必须同时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及时对财务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参考文献

  [1]张芝铭.新形势下探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J].改革与开放,2010(24):78.

  [2]孙意.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1(8):57-58.

  [3]吴静.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9):51+54.

  [4]王东勇.新形势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5):210-230.

  [5]高晓兵.民营企业财务规范化的路径选择[N].财会信报,2013-01-28B07.

  [6]付俊超.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创新途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2(9):47-48+69.

  [7]沈文伟.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时代金融,2013(23):139.

  [8]赵素琴.新形势下探析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思路[J].中国商贸,2012(2):90-91.

  [9]程超.浅谈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