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德江傩堂戏分类和传承
音乐学毕业论文

德江傩堂戏分类和传承

摘要:摘 要: 德江县位于黔东北部, 是多民族聚居地, 其中, 土家族占重要比重。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 在他们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傩堂戏是代表之一, 傩堂戏也可称为傩坛戏, 起源于古老的原始傩舞。德江傩
关键词:德江,傩堂,类和,传承,

阳神txt免费下载,大汤2圣诞歌,赤足者bbs

  摘    要: 德江县位于黔东北部, 是多民族聚居地, 其中, 土家族占重要比重。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 在他们长期的劳动生活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傩堂戏是代表之一, 傩堂戏也可称为傩坛戏, 起源于古老的原始傩舞。德江傩堂戏有“中国戏剧活化石”之称, 德江县也被誉为“中国傩戏之乡”。

  关键词: 傩堂戏; 还愿; 传承;

  德江傩堂戏起源于原始祭祀活动, 是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驱除病灾的活动基础上, 融合其他地方文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小戏, 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集信仰、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古朴民间艺术, 迄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艺术之一。

  1、 德江傩堂戏概述

  由于德江县的地理位置特殊, 经济、文化落后构成封闭状态, 傩堂戏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德江县因此有“中国傩戏之乡”之美誉。德江傩堂戏是综合了傩祭、傩仪、傩面具、傩歌舞、傩技、傩戏等的剧种, 由酬神、插戏和正戏三部分组成。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 汉代以后, “驱傩”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礼仪祀典意义的傩堂戏。宋代前后, 傩仪受到了民间歌舞、冲傩庆寿、求子避灾、喜庆丰收的影响, 与鄂西、湘西一带的还坛神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傩堂戏也称傩愿戏, 它的演出单位是“坛”, 主要是在主家的堂屋里进行。掌坛师是年纪较大且在当地比较有声望的土老师。傩堂戏的完整演出分三个阶段, 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坛是“欢请”仪式, 开洞是演出正戏的过程, 根据演出的正戏数目可分全堂和半堂, 全堂共演二十四出正戏, 半堂则演十二出正戏, 一般是主家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决定。开坛和闭坛的环节都有其固定不变的程序, 开洞环节中全堂所演的剧目顺序以及半堂的剧目选择皆由掌坛土老师决定。傩堂戏的正戏中常插入的娱乐技巧性节目叫插戏, 也可把插戏放到正戏后表演, 此时叫作后戏, 由于娱乐性较强, 深受群众的欢喜。闭坛则是“欢送”仪式, 代表整个“还愿”仪式结束。

  各类道具是傩堂戏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辅助掌坛师傅顺利完成傩事活动必不可少的器物, 这些器物已成为掌坛师傅甚至傩堂戏的一种代表性符号, 傩堂戏的道具有面具、服饰、伴奏乐器等。

  傩面具是傩堂戏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 可谓傩堂戏的表征形式。从最初产生到现在, 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变化, 如果将傩面具作为一种艺术文化现象, 它涉及了历史、宗教、民俗、工艺美术及美学等学科内容, 是傩堂戏艺术的结晶。面具大多用柳条或白杨木制作而成, 柳条在民间是辟邪之物, 用它制作面具有驱邪之意, 白杨木则质轻、细腻、不易裂。其中, 面具角色有唐氏太婆、先锋小姐、甘生八郎、歪嘴秦童、开山猛将、开路将军、灵官、土地、和尚等, 十分丰富。

  傩堂戏的服饰古朴而简单, 有头扎、法衣、法裙三种。头扎是掌坛师傅所戴的头冠, 由五片“矛”形的硬薄适中物质制成, 底部呈圆形;法衣又叫礼衣或朝服, 有太极八卦衣和五龙捧塔衣两种;法裙, 分八幅罗裙、太极罗裙和山河社稷罗裙三种, 以八幅罗裙最为常见, 用红、黄等颜色的八块彩布条制成。头扎、法衣、法裙是傩堂戏演出中不可或缺的服饰道具, 独具特色。

  除了服饰, 傩堂戏的道具有典型四大道具与一般道具, 四大道具分别是牛角、师刀、牌带、卦子。每个环节的开始和结尾都会吹响牛角, 牛角吹奏时发出的坚定混合的声音, 再配合摇动师刀的“沙沙”声, 构成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所谓“牛角三声震天地, 令牌一响鬼神惊”, [2]充分表达了这个意境。
 

德江傩堂戏分类和传承
 

  一般道具有令牌、马鞭、祖师棍、斗坛、朝片、竹席、竹筛子、头帕、大刀、大斧、供品、香、纸钱、烛等, 它们的大小、尺寸、图案、质地都有严格规定, 其来历大多都有着神奇的传说, 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一般常备道具中还有伴奏打击乐器, 如锣、鼓、钹、马锣子、木鱼等。据掌坛师傅介绍, 这一整套道具都是自己的师父、师爷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常用器物通常都是在内坛法事中使用, 蕴含浓厚的祭仪色彩。不常用的道具有蓑衣等, 在外坛剧中使用, 用于特定的角色, 是烘托剧情、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段。

  可见, 傩堂戏中使用的所有道具, 已并非单纯的响器或装饰, 而是一种媒介和酬谢的工具, 是辅助傩事活动顺利举行不可或缺的工具。

  2、 德江傩堂戏分类

  德江县傩堂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远古傩仪的面貌特征以及傩戏的发展源流, 同时也反映了土家族这一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精神气质, 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就德江县的傩堂戏种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划分。

  2.1、 根据流派划分

  德江傩堂戏的表演虽大同小异, 但根据其祖师坛上所写的内容以及起源的差异, 主要可分茅山派、师娘派、上坛派。茅山派师坛上的内容是“太上证乙骑虎上坛, 南教天子, 北教大王, 傩公大法老师”, 相传由“巫事活动”演变而来。师娘派师坛上的内容是“玄黄会上赵候圣主傩公大法老师”, 相传也是源起于“巫事活动”。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茅山派的掌坛师以男性为主, 而师娘派则以女子为主。上坛派师坛上所写的内容是“黑虎玄坛赵大元帅”, 相传源起于“偏门左道”, 在民间很不受欢迎, 逐渐被茅山派收编。

  2.2、 根据内容划分

  傩堂戏又称傩愿戏, “愿”代表了人们的期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当愿望达成时, 便要举行一些“还愿”仪式。根据“还愿”仪式的内容主要可分为“寿愿”“子童愿”“过关愿”三种:“寿愿”是为老人许以高寿, 愿望实现后所还的“愿”;“子童愿”是夫妻许愿后如愿得子而还的愿;“过关愿”是为了让孩子免除灾祸、顺利成长所许的愿, 一般是在12岁之前进行。

  另外, 根据“愿”的大小分为“大愿”和“小愿”。“大愿”又称“冲傩”, 自古以来, 中国传统都重生命与死亡, 因此上述“寿愿”“过关愿”“渡关愿”这一类属于“大愿”, 仪式繁杂, 时间最短都需三天。“小愿”则不需要扎坛, 主要以祭祀为主, 时间在两天之内, “急救傩”“平安傩”“财福傩”属于这一类。

  总之, 傩堂戏在德江地区频繁上演, 特别是在农闲季节或节庆日时, 傩堂戏的演出更是活跃, 已成为德江县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品牌。

  3、 德江傩堂戏的传承

  傩堂戏在德江随处可见, 随着人们审美追求的提高, 傩堂戏的演出不再局限于仪式当中, 在节日庆典中也十分常见。演出形式与剧目也更加丰富多样, 与此同时, 多个团体汇集、人才济济的精彩表演场面也让傩堂戏的娱乐性更加深入人心, 深受观众的拥护和喜爱, 这大大扩展了其传播范围, 拓宽了其传承路径。

  傩堂戏所流行的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 傩堂戏演出流动性大, 掌坛师傅的培养不是通过固定的系统训练, 而是采取徒弟随班习艺的方式。这些徒弟多为掌坛师傅的亲戚子弟, 或家里经济条件艰苦、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年轻人, 学习傩堂戏是他们获得经济来源的最快方式。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 家学相传 (父子、亲友) 、师徒相传是其主要传承形式。在德江、思南、沿河等地, 从事傩堂戏演出的家族非常普遍, 这种家族传承为傩堂戏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南京大学教授朱恒夫博士提出:“行傩活动实际是一种乡村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对于那些文艺生活贫乏、精神上没有什么可以寄托的东西的农民来说, 无疑是仍有一定益处的。通过这种活动, 可以使地方的音乐、舞蹈、民歌等乡土艺术得到传承, 并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农民业余艺术工作者, 还可以以此取代许多不健康的消遣时光的生活方式。”[3]

  因此, 傩堂戏的传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 能从傩堂戏的传承中探索到民族性的文化心理, 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德江县的土家族文化品格;第二, 能清楚客观地剖析傩堂戏中的精华与糟粕, 更能探索其形成、发展、演变等历史与现实原因, 从而向世人揭开傩傩堂的戏神秘面纱;第三, 傩堂戏传承至今, 土家族人民早已把“傩文化”当作长期存在于他们民族历史中以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社会现象, 从传承轨迹中结合横向与纵向的研究方法, 去探讨傩堂戏本身及其与政治、道德、信仰、民俗、经济、家族组织等方面的关系和影响;第四, 从音乐学的角度出发, 可研究其中的表演、歌唱、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 从而去粗取精, 存优汰劣。

  4、 结语

  德江的傩堂戏是一种由原始巫术活动蜕变而来又自成体系的综合性戏剧艺术, 它经过了历史的不断演化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 最终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地域文化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由于德江县地理位置特殊, 经济、文化落后构成封闭状态, 傩堂戏能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最终形成了集政治经济、民俗文化、信仰、艺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音乐文化事项,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远古傩仪的面貌以及傩戏的发展源流, 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华民族心理因素的积淀, 反映了土家族这一民族的文化特征与精神气质, 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德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傩韵——贵州德江傩堂戏[M].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3:5.
  [2]邓光华.试论傩仪音乐的文化特性[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7 (1) :64.
  [3]朱恒夫, 聂圣哲.中华艺术论丛 (第五辑) [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转引自:庹修明.道教文化与中国傩文化资源之现代开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6) :8.
  [4] 邓光华, 柯琳.土家族摊坛戏音乐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7 (2) .
  [5]庹修明.贵州傩戏傩文化[J].文化遗产, 2008 (3) .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130/1670725.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