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中华传统文化在摄影美学中的艺术表达
音乐学毕业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在摄影美学中的艺术表达

摘要: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之第六篇:中华传统文化在摄影美学中的艺术表达 摘要 :国内多数学者大都从摄影技术的角度去解释摄影美学, 这篇文章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去解释当代摄影美学外在的客观性、内在的主观性、主客观的内外统一性, 探讨中国传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摄影,美学,中的,艺术,表达,

沧海 下载,感恩节送什么礼物,宝贝赖上胡歌

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之第六篇:中华传统文化在摄影美学中的艺术表达

  摘要:国内多数学者大都从"摄影技术"的角度去解释"摄影美学", 这篇文章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去解释当代摄影美学外在的客观性、内在的主观性、主客观的内外统一性, 探讨中国传统美学和当代摄影美学的关系。文章认为当代摄影美学应运用美学的观点去解释摄影艺术, 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出发, 追求与时代主题相吻合的艺术表达。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摄影美学; 中和; 意境; 文质彬彬;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五千年文明造就了如今的礼仪之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水平也在逐步发生转变。当代摄影美学越来越多的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影响, 当代摄影师也开始更多得关注中华传统美学。

摄影美学

  一、摄影美学的外在"中和"之美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出自《中庸》。"中"对于人来说, 类似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潜在状态。人的感情如果能够以正确的途径表现出来就是和谐的状态。儒家和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 以孔子美学思想为主导的儒家美学, 主张"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 强调"均衡平稳、合乎礼法", 追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即在不同中寻找平衡点, 在平衡中寻找差异性。

  当代摄影艺术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客观存在的形式美法则是摄影美感造型的基础, 摄影形式美的"对称与均衡、调和与对比"法则与中国儒家美学的"中和"实为异曲同工。在摄影造型中画面的对称和均衡是相当有考究的, 摄影作品在构图时并不是一味的追求对称, 而是画面中各个元素的相互呼应, 有对照、有对比, 除了图形样式的平衡之外, 还包括光线和色彩的平衡, 摄影美学追求的是画面的视觉均衡。而"中庸"则是中华传统审美的标尺,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道"是中不偏, 庸不易, 是不偏不倚, 折中调和的平衡智慧。摄影形式美的"调和与对比"反映的是矛盾的两种状态, 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 对比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 这也真是儒家"中和"美学的"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的理念。当代摄影美学的画面营构应从中国传统审美中吸取养分, 增强其艺术表现力, 突出客观的外在形式美。

  二、摄影美学的内在"意境"之美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 圣人之意, 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出自《周易系辞传》。这里的言意之辨、意象、辨蕴含着道家美学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中华传统美学特别重视"意境"的表达。"意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的融合统一, 它由"意"和"境"两个要素组合而成, "意"是内在的思想情感, 是主导, "境"是外在的客观物象, 是基础。

  当代摄影美学内在的主观性, 追求用"境"造型, 用形释"意", 强调"意"的内涵。通过作品将现实景物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它将中国传统审美的"意境"从一种手法转变成一种"观念".当代摄影的"意"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意境", 而是摄影作品的内涵和本质, 它是摄影师面对现实景物后的有感而发, 是作者主观意念的表达。摄影作品要达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富于意蕴的审美境界, 并促使观赏者积极联想、产生感情的共鸣。在这种美学趣味的引领下, "意境"的深远浅近、高低雅俗标示着摄影艺术所达到境界程度, 因此摄影美学的"意境"之美成为衡量摄影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

  三、摄影美学内外统一的"文质彬彬"之美

  "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出自《论语·雍也》。傅佩荣在《孔子词典》中解说道, "孔子认为质朴多于纹饰, 就会显得粗野, 纹饰多于质朴, 就会流于虚浮, 纹饰与质朴搭配得宜, 才是君子的修养".孔子的"文质彬彬"思想是和谐审美的重要表现内容, 充分地反映了孔子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 强调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性。

  当代摄影美学的发展, 同样也受到了"文质彬彬"所阐释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在摄影作品中, "文"指作品的图形样式、色彩、光线等外在艺术表现形式;"质"指作品的内在理论与内涵等本质内容。当代摄影只有将"文"与"质"和谐统一起来,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因此, 在摄影的创作中, 太过于强调外在形式的画面构图和色彩光线, 就会相应减弱摄影作品自身所应该具有的主题思想的表达, 致使作品外在的"文"与内在的"质"失去平衡, 而优秀的摄影作品对主题内容的表达是非常看重的。但是如果只注重作品的"质", 也就是仅仅为了满足画面基本内容的表达, 而忽视了对作品审美艺术的追求, 同样也无法达到当代摄影美学内外的统一性要求。

  当代摄影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满足摄影的功能和形式服务的, 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摄影所包含的社会价值, 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综合性的思考。"文质彬彬"的摄影美学是一个综合性的, 和谐统一的, 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 相互兼容的摄影思想。因此, 当代摄影美学应该做到"文"与"质"并举, 协调好"文"与"质"之间的平衡关系, 做到外在的"中和"美与内在的"意境"美和谐统一, 将形式和内容合理地、科学地、艺术地融合在一起, 从而使当代摄影美学达到"文质彬彬"的要求, 完成统一的艺术审美, 使当代摄影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论语·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80.
  [2]李丽莎。论画意摄影与传统山水画间的传承与出新[J].大众文艺, 2017 (02) :186.
  [3]聂劲权。当代语境下的中国新画意摄影[J].美术研究, 2018 (04) :121-122.
  [4]傅佩荣。智者的生活哲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1.
  [5]王洪阁, 曹珊珊。儒家"文质彬彬"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8, 2 (10) :81-83.
  [6]张倩怡。技以载道, 文质彬彬--论艺术设计中的"技"与"道"[J].设计, 2017 (07) :50-5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217/167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