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学论文 > > 论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发展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论教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发展问题和策略_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普及程度日益加大,受教育人数日益增加,教育是否有利于向上流动也成为热门话题。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日益重要。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调节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流动,发展,问题,策略,行政管理,论文,经

余额宝转出有限额吗,平板车图片,非主流头像情侣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普及程度日益加大,受教育人数日益增加,教育是否有利于向上流动也成为热门话题。在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对社会分层的研究日益重要。合理的社会分层有利于调节社会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占有与分配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健康成长。从当前教育普及的程度来看,研究新型的社会分层至关重要。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归结为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当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地位提升主要依靠自致性因素,并且教育是个人获取优质自致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也是推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主要动力。尽管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是多元化的,但不能否认,教育是影响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相互关系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急速发展,教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同时教育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教育是实现中国当代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教育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
  1.教育成为个体改变自身命运进入社会上层的主要途径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劳、邓肯在分析美国社会结构时认为,个人的教育程度是个体取得经济地位的关键因素,但遗憾的是其在理论分析中并未明确将教育因素视为其中一个分层维度来对待。与之相反,在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理论里,教育是区分阶级阶层结构的重要依据。R·柯林斯就教育对阶层结构形成意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个体参与社会竞争并在经济领域获取优厚报酬职位竞争者的数量。另一方面,在“文凭社会”社会环境下,文凭所带来的限制让拥有高文凭的人垄断这些优势职位。社会个体若希望通过文凭制度谋取更好的职业,必须投资教育,获取文凭,用文凭购买工作职位。由此可知,教育是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教育具有社会分层功能。文凭和学历成为获得不同职业的重要依据,成为影响收入及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筛选的主要手段和上升流动的决定因素。教育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上升到上流社会的最佳出路。
  2.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
  教育对于促进社会阶层分化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是社会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各阶层良性流动的重要动力。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个体文化技术等教育资源的获得主要依赖于个体勤奋、刻苦等自致因素,当然也并不排除智商、天赋等先天性因素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是社会个体实现社会向上流动最公平、最有效的实现方式。首先,教育是社会个体获得文化教育资源的主要手段,其公平性要远胜于其他手段。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的机会是相等的,因而也是公平的。其次,相对于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而言,社会中下阶层最易于获得的是文化技术资源,实现途径就是接受中高层次的教育。教育是个体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有效形式。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和文化技术资源之间呈现出较大的相关性,也使得教育成了改变个体经济资源的有效手段。
  3.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制约着教育的公正性
  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自私有制产生以来,由于资源稀缺性,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占据优势地位的社会上层自然在资源占有方面享有绝对的优势。因而,在教育资源方面,处于社会中上层的人们在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处于优势,因而也就相对剥夺了底层民众对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同时,社会上层通过教育复制着已有的阶级结构,造成阶层固化。因而,必须加强教育资源在社会阶层配置方面的管理和规范,否则必然导致教育的不公正,从而在深一层次上制约社会流动,影响社会和谐与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与社会阶层、社会流动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教育成为人们向上流动,改变自身命运的主要途径。教育在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推进“橄榄型”良性社会阶层形态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分层制约着教育的公正性。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增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践教育公正与良性社会阶层流动
  教育的理想是实现公平。教育公平是指让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由于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差异,各地区之间的教育存在某种失衡在所难免。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公平只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均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只能是不平等条件下的某种程度上的平等。教育权利和机会不可能绝对平均地被所有人享有。追求绝对的公平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即使实现了教育机会、权利的绝对公平,但是每个个体的智力、能力、机遇等存在差异,教育的结果还是有差别的。
  所以,笔者认为,要实现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是保障教育的公正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其最大优势,扬长补短,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与自身能力的最大提升。因此,我们追求的教育公正其核心理念是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与自己智力水平相当的合理开发,使他们进入社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定位,实现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匹配,从而逐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中间阶层的规模和比例,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实现“金字塔形”社会向“橄榄形”社会的过渡。那么如何来保障教育公正性和增进教育在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去把握。
  1.从国家角度来说应该用制度保障教育的公正、公平性
  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设计。教育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制度的不公平,集中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执行失范。制度的不公平要求改善制度。政府作为维护和促进公平的社会主体,应该主动承担缩小教育差距和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
  首先,以法律保障教育的普及,这是保证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措施。接受教育,是每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国家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形式确保公民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使所有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加大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支柱和血液。各级政府应该加大教育财政经费的投入,切实加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战略地位,将教育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此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实行一定的倾斜性,保障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教育发展,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各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2.从社会方面来看,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倡导学习型社会,逐步完善文体公益事业,增设夜校和培训机构,提高社会劳动成员的劳动素质。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从家庭方面来说,针对目前的社会状况,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在于端正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接受的第一个教育,父母是我们的终身导师,家庭教育在社会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加以重视。
  3.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要端正心态,承认人的差异性,努力改变自身命运
  当今中国社会,人心浮动,社会躁动不安;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人们仇富心理严重;社会普世价值遭到扭曲,社会伦理道德丧失;社会不公正现象到处可见。我们要守住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调整好心态。我们要重视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同时,努力提升自我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日益精进,精益求精,求上进。在教育方面,则呼吁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成员,重视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提高,给自己准确定位,并为之不断努力,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积极向上层流动。
  三、小结
  当今社会,教育在社会分层与促进社会流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成为个体尤其是社会底层成员向上流动,进入上层社会的主要途径。教育是实现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分层的调节器和助推器。与此同时,教育与社会分层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制约着教育的公正性。要实践教育公正,促进良性的社会分层与良好的社会流动循环则需要国家、社会、个体三方面努力。从国家角度主要是制度设计方面,国家必须在法律方面给予保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注意协调好地区之间的差异,关注贫困地区,尤其是向边远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投入的倾斜,保障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性。从社会方面来看,不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要端正心态,承认人的差异性,努力改变自身命运。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美]柯林斯.文凭社会——教育与阶层化的历史社会学[M].台北:桂冠出版社,1988.
  [3][美]柯林斯.教育分层的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C]//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