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管理学论文 > > 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理念的关联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理念的关联分析_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剧变的转型社会。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在和古老传统的文明碰撞中,从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冲击着传统文化根基,震撼着长期构筑的精神世界[1]。现时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呈现出鲜明的边际特征:即传统与现代的
关键词:社会,心态,社会发展,理念,关联,分析,行政管理,论文,改革

赖昌星的车,folkoicq下载,shittah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剧变的转型社会。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和价值观,在和古老传统的文明碰撞中,“从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冲击着传统文化根基,震撼着长期构筑的精神世界”[1]。现时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呈现出鲜明的“边际”特征:即传统与现代的抗衡、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城市与乡村的对峙、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但从总体上说,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2]。比如,市场观念被普遍接受,创新、自主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理观念日益增强,开放心态、进取心态和求富心态应运而生。与现代化相适应的一些价值观念如民主、公平、人权等也渐渐深入人心。但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良心态也凸显出来。但这些不良心态不是中国人固有的本性,而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不良社会心态折射出的,是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典型的消极社会心态
  有人认为,在当下中国,有八种不良的社会心态值得关注:浮躁、喧嚣、忽悠、炒作、炫富、装穷、暴戾、冷漠[3]。最典型地表现有以下几种。
  1.压抑、焦虑心态
  19世纪末,中国人还被西方描述成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人。但曾几何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最不会享受的人、最受压抑、最焦虑的人。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或面色凝重或面无表情,他们都清晰地感受着生存的压力。
  大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上班的青年担心买不起房子;中年人既要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又要养家糊口;老年人因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险与养老福利很难实现老有所依……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连本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中小学生和青年人也不例外,学生们为分数而苦恼纠结,青年人迫于生存压力,早早丧失了浪漫情怀。
  2.仇官、仇富心态
  近年来,只要公共事件中牵扯到“官”与“富”,必然会掀起一股舆论的狂潮。据此很多人认为这是国人的劣根性,殊不知,一种群体性心态的形成绝不是偶然的,必然是某种社会现象的反映。为什么要仇官、仇富呢?“官”所掌握的是权力;“富”则代表了物质财富。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权为民所赋”、理所当然应当“权为民所用”。但在现实生活中权力发生了“错位”,权为私用,腐败横行,这彻底撕裂了公众对政府及政府官员的信任,从而为“仇官”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仇富”心理更多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社会财富的非公正分配。面对他人非正常积聚的巨额财富以及伴随而至的奢侈性消费现象,公众心中充斥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和无力感,从而表现出对财富拥有者普遍而广泛的质疑、抵触和仇视心理。可见,权力的滥用导致“仇官”,财富的不公正导致“仇富”。
  3.偏激、缺乏信任心态
  中国首部关于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提出,“群体性怨恨”成为中国最明显的社会心态。“群体性怨恨”无疑是一种偏激心态,它的根源是群众与政府之间、人民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比如“亲子鉴定热”折射家庭信任危机;司法鉴定活动遭遇“体制性”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引发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一味封堵批评言论致政府部门面临信任危机等等。“中国社会如此严重的信任危机是如何产生的?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素。但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社会不公’。任何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基本社会正义和公正,也就不会有社会信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取得高速经济成长、使数亿人摆脱贫穷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却彻底失败于提供基本社会公平和公正。”[4]
  4.自豪与媚洋虚荣心交织的矛盾心态
  虽然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百年屈辱,但如今,中国重回世界巅峰,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如此成就令世界瞩目,更令当代中国人自豪。但矛盾的是,中国人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中国崛起由衷自豪,另一方面又媚洋(如崇拜一切外国的东西,认为外国货质量就更好)、虚荣(一些人买外国奢侈品纯粹是为炫富)。这给某些不良商人提供了绝佳机会,他们将在华制造的产品冒充进口货出售,赚取惊人利润,达芬奇家具丑闻就是缩影。除了在消费领[第一论文网 www.001lunwen.com]域,其他方面,人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显示自己的媚洋虚荣,如有些女子以嫁外国人为荣,有些知识分子以有留洋背景为荣,甚至不惜编造假学历。就算是一些赫赫有名的学术单位,也免不了这种心态,比如北大留学生和国内生就有不同的宿舍待遇,留学生宿舍像宾馆,国内学生仍睡木板床。这真实反映了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态。
  二、确立以国民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念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让人们幸福快乐,拥有健康良好的心态。扫描各地“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塑造路径,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有的地方有“提法”没“想法”,仅仅停留在没有具体思路的口号上;有的地方想简单地通过经济方式解决心态问题,认为收入越高,心态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良好的心态完全归于个人的主观修炼,认为心态不良是因为修养不足,缺乏理性和素养。
  其实,社会心态不是主观的任意塑造,是在特定社会现实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是社会现实的结果和反映。大量现实问题、社会矛盾没有解决,人们心态难以淡定。但仅仅只关注一个个的具体的现实问题,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舍本逐末。必须在发展战略上有明确的目标,在发展理念上有切实转变,在公平的社会环境中去解决具体的矛盾和问题。
 1.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确立以快乐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建立在人们感觉幸福快乐的心理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天的发展理念几乎还是以GDP为中心的,个人则以物质利益为中心。但经济增长与收入增加并没有必然带来幸福和快乐,因此经济增长与收入增加只是手段,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型是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人人心态平和,理性宽容。今天我们倡导以国民幸福快乐为终极目标的社会发展理念,相对于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理念转变。转变这一发展理念无疑存在巨大的阻力,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考验执政者的素质和能力,是衡量执政者是否为人民服务的试金石,也是考验执政者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美国理查德·伊斯特林教授曾经对个人幸福快乐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收入到达一定程度后,国民的幸福感并不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这被学术界称为“财富悖论”现象。这种现象既存在于欧美发达国家,也存在于发展中国家,它使现代社会普遍面临着有发展而无幸福增长的难题。这种难题并非偶然产生,它是简单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和经济发展本身,而忽视经济发展所服务的终极目的的结果。这种物质主义的经济观远远偏离了人本主义的幸福价值观,GDP指数和收入指数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幸福指数,收入只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之一,而且这一影响因素在某一范围内对个人的幸福感发挥较大影响,超出了此范围,就会出现钝化效应,此时如果仍然以GDP为中心,而不综合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幸福指数就再也难以持续提升。由此,我国一定要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确立以国民快乐幸福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真正实现国民的快乐幸福生活。
  2.全面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满足感、知识精神需要和生态环境,走协调发展之路
  快乐幸福感是可以测量与评估的,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进步观念,并与经济发展指标结合而成为一个国家或社会进步的标志。而幸福感作为个人对自己的生存及其环境的一种满意感,属于一种主观的感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包括对生活满足感、身心的愉悦、和谐的关系。
  具体来说,包括:收入与社会保障、职业与事业、所属的阶层与社会地位、教育与文化、家庭生活与居住条件、身心状况、人际关系、社会认同、对未来的预期等等。
  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收入和物质生活与幸福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相关性大大降低,个人的身心[第一论文网 www.001lunwen.com]状况、家庭生活与认同感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据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发展到现阶段,与其他很多国家的情况很接近,个人健康、家庭生活及其亲情在个人幸福影响因子中所占的权重达到了一半。由此看来,对于个人幸福的满足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不完全是物质利益的提高,如果改善非物质方面的条件,既不需要消耗很多资源,却可大大提高幸福指数。所以,全面关注个人身心健康、事业满足感、知识精神需要和生态环境,走协调发展之路,具有战略意义。
  3.营造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社会心态所表现出的问题最终还是社会本身的问题的反应,不良社会心态是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权力结构的畸形化所导致的。要真正促进心态的和谐,并不是靠“管理思维”去调整,也不是靠动员“政工师”去宣教、心理医生做义诊所能实现。关键还是要从根源上入手,营造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
  首先,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环境,使每个人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得到承认与回报,弱者得到社会的关怀,这样就会让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心态,感激社会和回报社会,并奋发有为。
  其次,建立并完善民主制度,使公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并有切实的渠道参与政治生活与政治决策,从而使公民的诉求与愿望得到充分表达和实现。此外,要树立法治的权威,通过法治张显正义,通过法治公正地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与利益纠纷,不搞特权和例外,使每个人平等地得到公平对待。
  最后,营造一个多元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多元化与多样性既可引起矛盾与冲突,也可相互包容与共存。我们应该站在社会整体的立场上,同时站在每个利益群体的角度看问题,为每一个群体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而不是让一个群体的发展影响甚至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富有者不能以别人的贫困为代价,行使国家权力的官员不能以对民众权利的剥夺为代价。这样,才能消除“仇富”和“仇官”心理,让每个人保持乐观而健康的心态,造就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强.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困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4-45.
  [2]周晓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态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27).
  [3]夏学銮.当前中国八种不良社会心态[J].人民论坛,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