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毕业论文 > > 黑龙江省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模式_企业管理论文
管理毕业论文

黑龙江省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模式_企业管理论文

摘要: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新战略。黑龙江省拥有多样的自然资源禀赋,具有显著的农业生产优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该省还存在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研究黑龙江省农村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模式,企业管理

创新文字朗读精灵,大成社区,追忆之风大恶魔之坠

摘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的新战略。黑龙江省拥有多样的自然资源禀赋,具有显著的农业生产优势,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该省还存在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出实现三产融合的思路和模式,以期促进该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模式

当下,产业融合已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从各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看,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可更有效地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农民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业中获得既得利益。

但是,从我国三产发展的整体情况看,由于起步较晚、涉及面较窄,产业融合还停留在浅层。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良性发展,应立足市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对位处各交通通路末梢的、运输路径较长的黑龙江这样的农业大省,就地加工,一方面可直接减少运输成本、使产品就地增值;另一方面,发展农产品初深加工和物流等可提升就业比例、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相关数据显示,经融合发展后,粮油薯可增值2-4倍,畜牧水产品可至少增值3-4倍,即使在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实现收益增加,尤其果蔬最高可增值10倍。为此,在黑龙江省农业经济转型期,探寻适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推进黑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使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可加快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适度规模的生产经营体系,并通过引导适宜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的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更好地带动城乡协同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农业生产必须面向市场,坚持需求导向

如果说农村生产主体实力的增强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的话,那么市场需求则可说是产业发展的拉动力。黑龙江省的农业资源丰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以什么样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直接决定着经济收益。立足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才是理性生产,才可有效地去库存、去产能,避免供过于求的恶性竞争局面。农民种什么、种多少,多大规模适宜,引进什么设备等这些都必须根据生产需求来决定,否则盲目地生产、一窝蜂式地上设备、上规模,最终产品得不到市场地认可,只会造成产能过剩或产品销路不畅而过度占用有限的资金,导致农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二、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

对黑龙江省来说,当下的任务是在优化结构布局的基础上,重点培植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创建农业知名品牌。用发展工业领域的发展思维调整结构使之优化,并促使产业转型,加快形成现代农业承接融合、联动发展的局面。

(一)以农产品加工为着力点,培植农业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是初级农产品和终端消费品之间的中间环节,也是整个产业发展的中段,前续第一产业、后接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处于关键环节,是产品增加值大幅度提升的起点。如下图所示: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根据当地农业资源特点、农产品结构,目的明确地、有针对性地对有实力的、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企业进行招商引资。

2.加强当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内部培育

鼓励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优化、提档升级。引导当地企业积极与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等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鼓励成熟企业改进工艺流程、更新设备。

(二)建立专业化、标准化、工厂化的规模种养示范基地

通过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彰显示范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品味,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联合起来并引导其积极建设产业基地。

建设一批规模适当、功能服务配套的产业基地,强化市场细分,重点实施标准化、工厂化生产,通过规范化地管理确保农产品品质,实现优质高价。

摆脱传统思路的束缚,借助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并通过建立产品追踪溯源系统,有效地跟踪产品生产,对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为开拓市场奠定品质基础。

(三)着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扩大规模、叫响品牌,彰显产业特色和资源特色。要重点加大品牌培植力度。一是针对当地资源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二是以高品质为追求的目标,竭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能力,通过建立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增强消费者信任度,以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经营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来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同时通过多手段的营销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以此提高产品知名度;采取事件营销等方式,提高品牌美誉度。

(四)建立多维农产品销售渠道

建立多维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驻大型商超和连锁生鲜店,借助其成熟销售网络和稳定的客流迅速抢占市场。

支持和引导企业或合作社在城镇铺设直营品牌门店网络,积极树立和推广品牌形象,让消费者在体验消费中增加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帮助企业设立网上销售平台,将网店、实体店与生产基地充分结合,全方位展示品牌价值和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在当地不断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市场承载能力和影响力,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洽谈业务合作。

(五)围绕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发展休闲农业

2016年5月,习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提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并强调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强调的是保护生态资源带来的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则突出的是充分挖掘气候、地理优势,使其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黑龙江省农村一方面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当地农民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围绕“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做出特色农业,打造精品休闲农业和体验式农业。

与南方“小而美”的农业发展思路不同的是,黑龙江省的黑土广袤无垠,生态资源深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大而新”。所谓“大”,包括生产规模大、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高,即“大组织”;机械设备大马力等。所谓“新”,包括发展模式新、生产装备新、技术工艺新。对这一理念的实践就是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和气候资源优势,将四季分明的农业生产优势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在不同的季节创造农业经济价值。

三、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质上是充分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多价值性,将农业附加价值内部化。对黑龙江省来说,就是打破“原字号”,将外流到南方、外流到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价值留在当地、留在农业,把收益增加值留给农民。

(一)以农业生产为根本,单一农产品在同一区域内的三产融合

这一模式重点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或人股方式加入或组建农民合作经营组织,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其生产经营能力。尤其是鼓励这些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加工流通,将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改变农民只作为农产品供给者,不分享加工流通利润的局面。这个模式的发展重点是强化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通过联合参与到大市场的竞争中。

(二)以农产品加工为根本,企业沿着产业链前向或后向一体化发展

前向一体化,可使农业加工企业自主判断市场需要和风险,结合现有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对产成品进行初深加工或进行高附加值的包装和储运等。这一模式的发展重点是培育并壮大龙头企业,促使龙头企业以标准、品牌、资本为战略要点,引领生产要素进行聚集,而企业则可在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获得高额利润,在市场竞争中使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同时,通过企业引领农业生产者不断提升种养殖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对农业生产者来说,可通过订单或契约关系在标准化生产中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下游需要,从而不受市场价格的影响,获得稳定的收益。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可有效降低产业融合的外部成本。

后向一体化,一方面是农业龙头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并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而自行建设标准化原料种植基地;另一方面,是企业与合作社和农户形成长期的订单关系,并建立集群化、网络化的发展体系。

(三)以休闲农业为载体,将一二三产业向内融合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主要依托青山绿水和冰天雪地等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以观光、采摘、体验、餐饮、度假等形式为主,通过设施农业、创意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这可催化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极大地挖掘了当地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实现三产内部融合。

总之,无论哪种融合模式都是为了能够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供给侧的改革,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确保农民的收益、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以此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利益、责任的共同体,让农民在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分享产品增值,让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可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加大科技集成创新,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全面落实创新发展战略。

(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D05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东北粮食主产区家庭农场发展效率评价、实现路径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YJC790157>,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效率测度、收益分配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创新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YJC79012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C032>)

作者简介:孙鸿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农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博士。
  [版权归原杂志和作者所有,第一论文网DYLW.NET摘录自《经营与管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仅供学习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