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管理论文 > > 乡愁数字记忆与虚拟旅游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乡愁数字记忆与虚拟旅游_旅游产业论文

摘要: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怎样从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发展到乡愁数字记忆成为不容回避的科学问题。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而在我国语境下,乡愁主要源于城市化背景下现代城市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的巨大差异,乡愁需求的满足强调传统村
关键词:乡愁,数字,记忆,虚拟,旅游,旅游产业,论文,

食言的意思,王琪珑,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张雅茹

新形势下,“留住乡愁”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现实需求,怎样从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发展到乡愁数字记忆成为不容回避的科学问题。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而在我国语境下,乡愁主要源于城市化背景下现代城市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的巨大差异,乡愁需求的满足强调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乡愁数字记忆基础在于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但重点在于面向乡愁的虚拟服务。在乡愁需求旺盛和对传统村落保护空前重视的背景下,乡愁虚拟旅游将是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价值,实现其“文化治理”功能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传统村落正在消失,乡土文化正逐渐失去传承的土壤,其保护形势也日益严峻。新形势下怎样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如何“记住乡愁”已经成为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传统村落更是乡土文明的见证和乡村社会载体[1],学者吴理财认为传统村落的急剧消亡是一种拿传统文化之根换取城市文明外衣的舍本逐末的行为[2],吴良镛先生指出城镇化建设需要强调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因为它们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点[3]。

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乡土文化保护也是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一对矛盾,一方面需要在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统一规划,强调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传统文化要素,并以互联网技术展示传统文化。在城镇化中注重“记住乡愁”是治本之策,但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乡土文化消失前以数字化手段记录则迫在眉睫。

传统村落是乡土文化的富集地,也是“记住乡愁”的主战场。据统计,中国现有村庄约60万个,其中传统村落约有5000个,截止2014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村落的有2555个。这些传统村落分布零散,大部分已经被严重破坏,保护难度大,以数字化手段记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至关重要。新形势下,乡愁需求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其相关的乡土文化成为了支撑地方经济转型、文化创新和民族自信的重要资源,怎样在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基础上,开展面向乡愁需求的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数字记录和数字传播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乡愁的产生与需求入手,通过分析乡愁数字记忆与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差异与关系,探讨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向乡愁数字记忆发展的问题和途径。

一、乡愁的数字记忆

乡愁最初的英文表述为“homesickness”,后扩展成为“nostalgia”,包含了思乡的情结和返乡的愿望,是因时空上的远离而产生的一种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依恋。乡愁的概念具有明显的空间、时间和文化属性。从空间属性来看,乡愁与空间距离相关,Gruijters I的统计研究表明空间距离越大,乡愁越强烈[4];从时间属性来看,乡愁根源于时间的远离,这种时间的远离包括在乡时间和在新环境的时间,时间越久乡愁愈加强烈;从文化属性来看,乡愁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其产生缘于现代城市文化和传统乡村文化的巨大差异。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要求城镇化建设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记得住乡愁”则要求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如刘沛林所述,乡愁不一定是“愁”,它体现了人内心深处的文化依恋,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精神需求[6]。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带来便利、舒适生活的同时,内心深处仍然保留一种对传统文明的文化认同。

传统村落保护形势严峻,全面地实体保护难度大。面向乡愁需求,除了保护好作为乡愁物质载体的民居建筑外,更需强调其中蕴含的文化要素的保护,也就是说要强调物质形态要素的保护,也要加强非物质形态要素的保护。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问题导致很难对所有传统村落实现全面、整体保护,因此,需要探寻新的保护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数字地球、数字城市为载体的各种应用平台应运而生,如数字国土、数字交通、数字旅游、数字电网等,在此基础上,借助一些新技术,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能够实现作为乡愁物质载体的传统村落的数字记忆,并利用多媒体、动画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数字网络化展现,从而最终实现乡愁的数字记忆。

二、乡愁数字记忆的问题

乡愁数字记忆实际上是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转型升级”,更注重乡愁体验需求。面向乡愁体验需求,传统村落数字化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一)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的缺失

当前传统村落数字化数据不准确、不一致、不公开,是影响数字化成果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也是实现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向数字乡愁记忆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传统村落数据被部门和专业分割,形成了信息孤岛,其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的缺失。传统村落数字化的数据来源复杂,其中基础地理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土部门,文化要素数据则来源于文物局和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和个人,由于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技术五花八门,所以数据格式差异较大。另外,一些村落尺度的基础地理数据往往是涉密数据,如果没有体制机制的支撑,不可能实现这些数据的有效共享。这种体制机制包括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基础数据的跨部门共享机制,以及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数据采集与建库标准。只有在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下,做好顶层设计,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数据库建设的重复投入,保证数据一致性和质量,实现传统村落数据的共享性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

(二)地理整体场景数字化与文化景观要素数字化各自为政

地理学者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地理场景的数字化,忽视了对产生于地理环境的文化景观的数字化,如南京师范大学闾国年提出的虚拟地理环境建模技术,模拟了自然的山川、河流、地形等地理环境[7];文化遗产领域的学者往往只关注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要素的数字化,如耿鸿对皮影戏的数字化研究[14],并没有将文化景观放置于地理环境中。泾渭分明的分割反映出当前学科融合不够深入,乡愁数字记忆属于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涉及地理学、建筑学、历史学、民族学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合计数,只有通过多学科理论的深度融合以及技术方法的广泛协同,才能有效实现乡愁的数字记忆。多学科的“各自为政”割裂了乡愁要素之间以及乡愁要素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式上斩断了地理环境与文化要素的因果联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自然生态系统与文化生态系统同属于人地关系系统,乡土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乡愁要素只有置身于地理环境中才能更具生命力,从而满足乡愁需求。

(三)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重“形”轻“神”舍本逐末

乡愁数字记忆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合理介入,构建乡愁要素的“形”,以此传播和传承乡愁文化的“神”,因此乡愁数字记忆要求“形”“神”兼备,以“形”传“神”,也就是需要通过数字化产品营造一种乡愁意境,并对接人们的乡愁需求。但是,传统村落数字化具体实践中,往往过多地强调了“形”的数字化,对“神”的表现不够。诚然,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得益于数字技术的不断探索,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更应有足够的文化表现,无“神”的数字化只是一种冷冰冰的数据呈现,难以满足乡愁需求。

为什么一小段有关乡村场景描写的文字或一份乡村特色的食物就能满足人们的乡愁需要?其原因是它们都能营造或引导产生一种乡愁意境,有些经过精心设计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数字化产品却不具备这种功能,问题还是出在这些数字化产品的“形”不够形像,也就无法达到“神”似。造成数字化产品不够“形”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数字化内容要素选择不准确,忽略了最能够引导并产生乡愁意境的元素,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数字化产品多么精美都难以实现乡愁数字记忆的功能。其次,乡愁需求者没有参与数字化过程。当前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研究和实践并不直接面向乡愁需求,数字化过程以文物保护部门、地方政府、技术与科研人员为主导,缺少乡愁需求者的参与,因而数字化产品自然无法满足乡愁需求。最后,数字化产品与用户的交互不够,人们在使用这些产品时的体验性差,计算机虚拟乡村场景上演“独角戏”,不能带动用户构建乡愁意境,因此导致难以满足乡愁需求。总而言之,乡愁数字记忆要“形”“神”兼备,需要抓住乡愁关键要素,强调乡愁需求者在数字化过程中和数字化产品使用中的参与性。[http://www.001lunwen.com/help/48915.html 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写论文服务]

三、乡愁数字记忆的应用途径:虚拟旅游

乡愁数字记忆基础在于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但重点在于乡愁服务。在乡愁需求旺盛和对传统村落保护空前重视的背景下,乡愁数字记忆服务将是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价值,实现其“文化治理”功能的重要内容。

乡愁数字记忆的主体内容是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两项重要功能。一是资源功能,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资源,可以被消费和利用;二是“文化治理”功能,传统村落文化不仅在村落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治理作用,在现代乡村管理中仍然产生重要的影响。彭立勋在《文化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发展新常态》中认为“文化治理是公共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8],吴理财认为应该将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应成为文化治理的形式和内容[9]。为了充分发挥乡愁数字记忆的资源功能和“文化治理”功能,应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服务的形式弘扬、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根据当前数字可视化技术功能和特点,虚拟旅游将是实现乡愁公共服务的必要形式。

虚拟旅游强调在旅游信息可视化中使用者的体验性,提供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的沉浸感觉。相比于传统的旅游信息化平台,虚拟旅游更侧重对游客感官的模拟,其目标是虚拟构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面向乡愁数字记忆的虚拟旅游以乡愁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场景和文化要素的模拟,引导游客产生感官与乡愁意境的共鸣,所以它更强调游客虚拟旅游过程中的交互性和体验性。另外,并不是沉浸感强的虚拟旅游产品都能营造乡愁氛围,满足乡愁需求,因为乡愁因人而异,不能武断地忽视乡愁需求差异。因此,面向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强调乡愁需求者的参与,根据其知识基础、文化和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创造多样化的虚拟旅游产品。综上所述,面向乡愁需求的虚拟旅游应该强调虚拟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交互性以及用户的参与性。

乡愁数字记忆提供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的表现和表达则主要依赖于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是提高虚拟旅游产品体验性的关键技术,它以三维模型为基础,从视觉、听觉和触感等方面模拟现实环境 [10],具体而言,包括视觉表现技术、听觉表现技术、力/触觉表现技术、嗅/味觉表现技术。通过视觉表现技术实现传统村落三维场景和文化景观的可视化;通过听觉表现技术实现对虚拟旅游体验场景中各声源的音频和空间信息进行渲染,包括音源的定位和合成,并采用虚拟听觉空间技术实现三维音效的逼真模拟;采用力/触觉表现技术实现虚拟场景中的碰撞模拟;当前,由于嗅/味觉与化学物质、触觉和声音等相关,模拟难度很大,但也有学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如:Iwata等研究了将食物味道的主要物质记录于生物传感器,并记录下咀嚼食物的声音和力量,模拟时根据传感器获得食物物质、咀嚼力量,向舌头释放“味道”[11]。另外,为了保证虚拟体验产品的体验性,在虚拟旅游产品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应在产品呈现的精细度和呈现速度找到平衡,因为过长的渲染时间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产品的体验性。

动作捕捉与建模技术是保证虚拟旅游产品交互性的关键技术。通过对用户人体的三维扫描,同步实时地在虚拟场景中重建逼真角色,从而产生一种用户已经置身虚拟场景的错觉。通过动作捕捉,将用户在现实中的行为和动作带入到虚拟场景中,虚拟场景和虚拟角色在用户的一举一动中发生变化,这种现实行为和虚拟行为的一致联动,将有效增强虚拟旅游产品交互性,并进一步提高其体验性。

四、结语

乡愁源于时间和空间的远离,而在我国语境下,乡愁主要源于人口城市化背景下现代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乡愁需求的满足重点在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面向乡愁需求的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存在体制机制与顶层设计缺失、地理整体场景数字化与文化景观要素数字化“各自为政”以及重“形”轻“神”、舍本逐末等问题。基于此,乡愁数字记忆的关键在于以多技术集成为数据获取与管理手段,最终构建面向乡愁体验的虚拟旅游产品。将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发展成为乡愁数字记忆,既满足了当代人的乡愁需求,也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数字传播,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吴理财.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基于中西部五省的实证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3(4).

[3] 吴良镛. 中国城市发展的科学问题[J]. 城市发展研究,2004(1).

[4] Gruijters I.Heimwee en situatiekenmerken.Homesickness and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Unpublished MA Thesis[M],Tilburg: Tilburg University,1992.

[5] 周尚意. 关于“乡愁”的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评价[J],人文地理,2015(6).

[6] 刘沛林.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2015(7).

[7] 闾国年. 地理分析导向的虚拟地理环境: 框架、结构与功能[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4).

[8] 彭立勋. 文化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发展新常态[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9] 吴理财. 把治理引入公共文化服务[J]. 探索与争鸣,2012(6).

[10] 查爱苹. 虚拟现实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4).

[11] 赵沁平. 虚拟现实综述[J],中国科学(F 辑),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