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管理论文 > > 株洲县发展家庭农场的问题和策略_旅游产业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株洲县发展家庭农场的问题和策略_旅游产业论文

摘要: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2013年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并被视为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快速得以推广和实践。据悉,上海的松江、湖北的武汉、吉林的延边、安徽的郎溪等已培育出了一批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在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增加农民
关键词:株洲县,发展,家庭,农场,问题,策略,旅游产业,论文,

55ccmm,粉笔琴,三晋同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2013年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并被视为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快速得以推广和实践。据悉,上海的松江、湖北的武汉、吉林的延边、安徽的郎溪等已培育出了一批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在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地政府应该敏锐地认识到,“家庭农场”对历来就是农业大省的湖南来说,既是新概念、新事物,更是新机遇、新挑战,抓住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有关政策出台之前,及时开展民主协商、建言献策,对于推动各地政府科学决策、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株洲县发展家庭农场基础条件
  株洲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县域地形为丘陵地貌,株洲县年均降水1,389毫米,全县总面积1,053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个风景区管委会、1个场。共有23个居委会、332个村民委员会。有耕地面积26,851公顷,其中水田24,357公顷、旱地2,494公顷,总人口45.33万人。
  株洲县地处湖南发展重心〔五区一廊〕经济带中枢,居长沙、株洲、湘潭〔金三角〕城市群南缘,且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县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1,389毫米,降水量21亿立方米。域内[第一论文网专业提供发表论文和论文代写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光热充足,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已初步建成商品粮、黄花梨、生猪、蔬菜、用材林、油茶、黑山羊、网箱养鱼等种养基地,成为湖南省商品粮、油茶、楠竹、黑山羊、网箱养鱼重点生产基地县。
  二、株洲县发展家庭农场制约因素分析
  1、不了解“家庭农场”,政府宣传不够。家庭农场本身是一个新事物,加上当地政府宣传不力,当地农民认为有了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就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2、土地流转存在困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家庭农场,而要发展家庭农场必须对零碎的土地进行适当集中,通过对部分农民的农村承包地进行有效流转,达到部分土地的有效集中,这样才能达到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由于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思想转变没有到位,观望和惜租思想大有人在,造成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导致农业生产难以有效扩大生产规模,使家庭农场的存在增加了有形障碍。
  3、政府扶持力度弱,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对于家庭农场的发展,不少地方政府任其自生自灭,而不是有效引导,大力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提供的各种服务滞后,如农业生产培训、金融支持等。
  三、株洲县发展家庭农场对策研究
  1、出台相关的家庭农场指导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新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株洲市、县政府应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培育方式,出台认定管理办法和培育指导意见,来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培育、管理和服务。目前,全国各地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如安徽省宿州市出台了《家庭农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明确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和登记办法。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农牧局出台了《关于开展培育家庭农场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培育家庭农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标准、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2、借鉴各地经验,加强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工作。目前,湖南省内以家庭农场模式开展农业生产的业主增长很快。不少种养大户实际上已具有家庭农场的典型特征。但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这些业主往往被纳入了种养大户范围。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很大,很难提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家庭农场的具体标准,所以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家庭农场的标准。只有确定了家庭农场的标准,才能进行认定和注册工作。上海松江区、宁波市等地工商部门早就已经开展家庭农场登记注册;武汉市2009年开始家庭农场试点,到2013年底认定了167家,平均每家补助4万元。所以,株洲县应借鉴外地经验,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为争取和落实支持政策创造条件。
  3、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要相得益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应带动土地流转,只有将土地有序流转才能促进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中;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保体系,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有序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目前,土地流转做得好的有广东中山,早就开始实现土地反承包,即村集体将农民“包干到户”的分散、规模小的土地承包回来,经过统一规划、布局,再发包给专业户种养,实现规模化生产。截至2014年,中山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0.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2.3%,首批20家家庭农场涉及土地流转面积2,015亩,场均百余亩,流转面积1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有11家。
  4、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家庭农场不仅担纲着促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之责,也触及着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这既是当下“谁来种地”的现实课题,也是未来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农民、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的问题。经营家庭农场必须‘职业化’,除了是生产者之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农业种养技术,同时还是经营者、决策者、投资者,要能承受市场风险。在今年4月,由长春市农委主办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精英培训班在吉林农业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全市260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和家庭农场主的优秀代表将进行为期三天的系统学习。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精英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今年4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村发展学院”挂牌成立,采取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学位培训教育两种方式,培养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培训农村管理干部、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家庭农场主”等新型农业经营管理者及职业农民。所以,株洲市、县政府应加大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力度,确立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将家庭农场经营者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阳光工程”等培育计划。对家庭农场经营从业者开展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学历教育,切实提高家庭农场经营从业者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家庭农场经营者通过多种形式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
  5、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供销组织、邮政物流企业、农民合作社(协会)、金融保险机构等参与经营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家庭农场提供高效便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有效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建设试验示范基地,担任农业科技示范户,参与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面向家庭农场的代耕代种代收、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集中育苗、灌溉排水、贮藏保鲜等经营性社会化服务。
  6、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金融支持。落实好新增农业补贴资金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政策,使家庭农场享有与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重点扶持发展示范家庭农场。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融资缺口也不断放大,最主要的表现在融资额度的增幅较大。据调查,大部分家庭农场的贷款额度均在200万元以上。2014年2月21日,据央行网站消息,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央行要求金融机构支持家庭农场利率须低于同类。株洲有关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有效降低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要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满足农业现代化经营资金需求。要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保险机构要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创新商业性农业保险品种,提供各种保险服务,来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成林,屈书恒.中国式家庭农场的动力渐成与运行机理[J].改革,2013.9.
  [2]余练.土地流转背景下职业农民的兴起及其发展前景:基于对皖中粮农“小大户”的考察[R].2012.
  [3]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6.
  [4]家庭农场试点经验面面观[N].经济参考报,20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