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MBA论文 > > 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由
MBA论文

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由

摘要:摘 要: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世界各国对信用风险的测量与制约理由越来越重视。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对信用风险的识别、防范和制约不仅关系到商业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由,信用,风险管理,商业

葬地玄经,mm公寓新人试帖,黑客技术吧

论文写作指导请加QQ 229366758

  摘 要: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世界各国对信用风险的测量与制约理由越来越重视。就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对信用风险的识别、防范和制约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成果而且关系到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本文阐述了信用风险及其成因、国外比较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存在的理由,提出了倡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内外部评级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其金融监管的弊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制约。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形,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也有所制约,但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冲击和外资银行的涌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传统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也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满足新阶段信用风险的特点,在现代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中,信用风险不仅指债务人无法偿还负债,而且还指由于债务人偿还能力和信用水平的下降使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下降,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体现在贷款的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一方面指贷款人因为种种理由无法偿还全部的贷款本息而形成违约,使商业银行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指贷款到期时不能按期收回,形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影响到银行资金的周转,出现支付困难,使银行的声誉下降。

  (二)信用风险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首先,在贷款之前的信息收集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审贷分离”制度,信贷员职业素养的缺失,在审核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时,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对企业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而贷款额度与自身的绩效相关,导致违规经营和造成不良资产的比例增加。其次,在贷款之后对企业经营的跟踪和风险制约上,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贷款发出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盈利状况和资金利用渠道等信息,无法预测是否可以将贷出的款项按期本息收回,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最后,由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的大环境、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策略

  (一)KMV模型。KMV模型是美国旧金山KMV公司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风险债券和贷款进行估价以及对它们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是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特征。KMV的理论基础是Black-Scholes (1973), Merton(1974) 以及 Hull和white(1995) 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违约概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该模型使用了两种关系:第一种是企业股东市值与它的资产市值之间的结构关系,即当企业资产市值下降时,企业失去了还款动力,会将企业的资产交给银行处置,而“有限责任”保护了股东们的损失不超过初始的投资量。第二种是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程度和企业股东市值变动程度之间的关系,这里引入用违约距离来表示企业资产未来市场价值的均值到违约点之间的距离,而用企业期望违约频率(EDF)来表示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违约概率。当企业的资产价值上升时,违约点也相应的上升,EDF下降。KMV模型中既需要有市场交易的信息数据又要有相关的财务数据,可以全面迅速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因此,它非常适用于对上市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的监测。

  (二)CreditMetrics模型。1997年,J.P.摩根银行、美洲银行、KMV公司和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了度量信用风险的新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度量制)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资产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情况,价值变化与债务人信用质量(信用评级是上升、下降、违约)的转移相关。该模型克服了VaR模型中资产组合分散化效应难以分散的困难,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信用等级和不同时期贷款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和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理由

  (一)信用风险内外部评级系统不完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允许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从两种策略中任择一种。第一种策略是根据银行外部评级的结果,以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计量信用风险,称为标准法;第二种策略是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IRB),经过监管当局的批准,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要求及相关的风险权重函数计算公式,最终得到风险加权资产。

  我国目前的信用风险外部评级的企业数目很少,由政府发全牌照的资信评级单位主要是大公国际、中诚信国际和联合信用等。评级的企业主要是针对发行长期或短期债券的企业,服务对象单一、运作不规范,评级策略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静态分析法,业务的稳定性差,此策略只能对银行贷出的小部分资产进行评级,计算出来的资本金不能真实地反映银行资产的信用风险。

  为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自2004年起,我国银行贷款风险实行五级分类制度,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虽然这五级划分能帮助商业银行较为准确地认识和管理资产风险,但它并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利用VaR(风险价值)的思想要求。贷款的五级分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银行所有的信用风险,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分析财务数据以及企业自身所处的经营发展环境,在贷款决策的过程中策略陈旧,偏于定量化,风险揭示不足,组织决策链较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受其知识背景、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二)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强、分析复杂,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信用风险是银行面对各种风险中,最难测量和预测,但影响却最大,这就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有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数学、管理学等学科素养。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专门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的储备人才库,也成立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公司、网站和协会,如美国的GARP(全球风险管理者协会)、路透风险网和J.P.摩根风险网站等等。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储备的人才明显不足,而一般的信贷人员又不具备风险管理业务的素质,在人才结构上表现出一般性人才和专业人才缺乏,进而在对信用风险管理上只能靠传统的策略来衡量,缺少现代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

  (三)银行内部缺少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中,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它像是一面旗帜,体现着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面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信贷人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一味追逐目标效益最大化。银行通常会将绩效指标分派到每个信贷人员,并与其自身的业绩相关,这就形成了一个“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大多数员工只盲目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制造一些违规操作,使一些不具备贷款资格得到贷款或信贷额度低的企业得到高贷款额,为贷后的风险瞒下隐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概念模糊、制度落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信用风险管理的了解局限于两种极端的情况:要么盲目放贷,扩大业务;要么过分管理和制约贷款来规避风险。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倡议

  (一)完善内外部信用评级系统。虽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于企业信用评级的观念不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发展和规范资信评级机构,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的资信机构而言,可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各种信用评级策略,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员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完善评级制度,提高资信评级的质量,从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第一,在五级分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信用评价模型,参考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策略的规定,从数据库的建设到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对评估流程的整合;第二,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门的贷后风险监测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对贷款企业贷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等指标做定期的跟踪调查。设立的风险监测专员不仅要对贷款企业内部的各类数据上进行统计分析,更要时刻关注贷款企业在本行业中发展的相对情况和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这样做不仅使银行贷后掌握了贷款企业的一定信息,而且为整个银行业提供了数据和参考,为以后贷款的发放与否提供一定的历史依据。

  (二)培养和引进从事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其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理由。重中之重就是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有专门从事风险分析、监测和评估的人员。对银行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转变现有的人员结构,提高自己的信用管理结构和水平。一方面,对银行内部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选拔、择优参加信用风险管理培训。银行可以出资,引进一些国外现行的信用管理培训课程,请一些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金融风险管理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从事专业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具有风险管理师资格并有丰富经验的专门人才,组建一支能胜任信用风险分析、数据处理和建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第一,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从思想上、规章制度上体现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决心。使银行内部的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开的,但是却可以通过预警、防范和制约等手段将损失降到一定范围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将银行的整个利益同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培养每一位信贷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真正把银行的发展同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第二,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的经验。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BANC ONE 银行,在从事小额的风险贷款业务时,坚持要求信贷员对所放的每一笔款项都了如指掌,否则绝不予以贷款,并且将贷款的风险与利率挂钩,始终对信贷业务进行差别定价。还有美国摩根的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上,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在招聘员工时,需要被全体员工所接受,招聘标准既要看业务素质还要看人品,在发生不良贷款时,全行通报等等。

  参考文献

  [1] 乔埃尔·贝希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代理论与策略[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1.

  [2] 严太华、战勇.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钟吉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理由的探讨[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孙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6] 邓佳琪.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由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7] 顾建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与完善倡议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8] 闫彪.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9] 刘艳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03).

  [10] 杜晓梅、李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理由及策略[J].现代商业,2011,(29).

  [11] 张铭.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 经济师,2010,(02).

  [12] 杨丹、吴云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2009,(06).

  [13] 沈悠、柳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由及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03).

  [14] 郭莉.论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信用评级体系[J].海南金融,2002,(09).

  [15] Philippe Jorion. Value at Risk. China CITIC Press. 2012.2

(责任编辑: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