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传播毕业论文 > > 试论新闻的想象与真实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毕业论文

试论新闻的想象与真实文学论文

摘要: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既然真实对新闻对如此重要,而且所有的新闻机构和新闻报刊都不断的强调,为什么新闻失实的现象却仍然延绵不断?这其中除了采访不断深入,下笔不严谨或者作者有意编造新闻等等之外,理论上并未真正弄清新闻真实的全部含义,
关键词:试论,新闻,想象,真实,文学,论文,

娇宠甜心txt,超级状师txt下载,一诺倾情迅雷下载

  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既然真实对新闻对如此重要,而且所有的新闻机构和新闻报刊都不断的强调,为什么新闻失实的现象却仍然延绵不断?这其中除了采访不断深入,下笔不严谨或者作者有意编造新闻等等之外,理论上并未真正弄清新闻真实的全部含义,并未真正深入分析造成新闻失实的主客观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而新闻中的想象,则是实际新闻活动中经常引起关于新闻失实与否争执的一个突出问题。

  要谈论新闻和真象,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新闻中的想象。就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来看,对“新闻中的想象”的含义大体有两种理解;一是“思维方式的想象”——想象力;二是物化在或者凝聚在新闻作品中的想象,即所谓“新闻作品中的想象成分”。不论人们表面上如何表述自己的意见,实质上对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需要丰富想象力是没有多少异议的。问题的焦点在“新闻作品中能不能有想象的成分”。要研究“新闻作品中的想象”,仅仅在“采访过程”、“思维过程”、“写作过程”这些外围去绕是不够的,而要直接面对“新闻作品中的想象”本身,去分解,去分析。

  去深化认识。

  为了进一步讨论“新闻作品中的想象”,应将它分为“新闻作品中所记叙的人想象”和“新闻作品中凭想象来写的人、事、物”,或者简称为新闻作品中的“写想象”与“想象写”。

  “想象写”,不论“泛指”还是“实指”,不论“合理想象”还是“再造想象”,也不论主要情节还是细微末节,归根究底,都是以想象代替事实。因此,把它们引入新闻都是有害无益,只能引起混乱的。新闻作品反映的事物,只应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只要有一点用想象代替事实,就破坏了新闻的事实。所以,新闻作品中的“想象写”应该全盘否定。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有一位通讯员原意是想介绍一个林场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努力搞好冬季生产的报道。

  作者把这个场冬运生产夸大其辞。说这个场采访量如何如何克服困难多生产木材产量如何如何超过往年。来借此夸奖这个林场。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假报道,当你用心一想就可看出它漏洞百出,现在正是木材资源危困调整结构实施天然林保护产量大幅减少,而反映如何边生产、边保护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而作者笔下的生产量却呈上升趋势,这不明显是背离事实虚构浮夸的报道吗。

  “想象写”那种情况,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简单,也容易纠正,相比执行“写想象”就要复杂多了。因为“想象”是人的思维活动,是不能直接被别人感知的,它只能通过当事人的自我诉说。

  或旁观者的察言观色等加以揣测。因此,不管人们怎样不原意,对“想象”的记叙总是有一定随意性和不可靠性的。它不但依靠于采访的深入,取材的科学,而且也依赖于人们对事件的态度,愿意叙说的程度以及在做事的动机,事后对自身能力的炫耀和责任的恐惧程度,在这上面摔跟头的令人惋惜的文章不少。

  一些写英雄人物的报道为了使稿子“过硬”、“有思想深度”就人为地拔高,编造人物的思想活动,就是常见的毛病。

  那么,是不是在“写想象”面前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呢?这里,首先必须回到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来,我们今天所写的新闻便是明天人们所看到的历史,所以新闻工作者是“记”者,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不是“再造”,对新闻作品中人物思维活动的叙述也只能是“再现”而不是“再造”。但谁能保证在采访过程中人们追述自己的心里活动或转叙他人的思想活动是真实完整的呢?哪怕你像录音机一样把它们一字不差地记下来。

  这里牵涉到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不论对新闻真实性下什么样的定义,简单地讲,至少有两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一是报道的客观性,一是选材的科学性,前者好理解,也没啥争议。客观不存在的东西,当然不真实。后者其实也好理解,瞎子摸象这个成语故事早就告诉我们认识事物和反映事物的真实是一个复杂过程。列宁在谈论统计学和社会学时,更从理论的高度精辟地指出过:“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面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也不如”。人类过去所有的新闻实践也反复证明:“有问必录”是任何人也办不到的,一定有选择,一定有取舍,并且选择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新闻的真实。

  因此,在“写想象”时,对待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思想活动的叙述,一定要记录准确,也务必要多思考慎选择,这比较叙述自然现象、事物或事件过程以及人们所作所为,这些实实在在的人们能够直接感知的客观物资运动要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写想象”有事实可靠的保证呢?除了增强记者的责任心、思想品德修养,努力提高记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政策水平和观察力以及深入采访等等之外,技术处理上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交待新闻来源。这种交待来源或作注释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方面充分体现作者的客观和选择的眼光,一方面又给材料提供者以法律和道义的责任——他们提供的情况现在和将来都要接受记者和历史的审查,退万步讲,即便新闻作品中有的心理活动不那么真实,交待了来源,记者也可以分析判断,责任也很分明了。

  总之,我认为:

  一、既然新闻要真实,就一定首先弄清写在新闻作品中的事情客观上是否确实存在,不论概况还是“想象合不合理”、“泛指”还是“实指”。

  二、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需要想象,或准确的说需要想象力;但新闻作品则只能再现事实,包括再现作为“想象”这种表现形态的事实,而不管这种“再现”多么困难。

  三、在探讨“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时,笼统地提“新闻中的想象”是不够的,一定要分析,要剖析,才谈得上真正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