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民歌《包楞调》演唱中的拖腔与润腔
音乐学毕业论文

民歌《包楞调》演唱中的拖腔与润腔

摘要:摘 要: 《包楞调》作为一首经典民歌, 在演唱中体现了民族唱法的审美个性与艺术魅力。既包括传统的民族唱法, 也包括在传统民族唱法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呼吸方法、共鸣方式等技巧而形成的民族新唱法。在当前民族新唱法已成为民族歌曲演唱主流技法的情况下, 选取
关键词:民歌,包楞调,演唱,中的,拖腔,润腔,

乘风破浪100316,红绿灯节目,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摘    要: 《包楞调》作为一首经典民歌, 在演唱中体现了民族唱法的审美个性与艺术魅力。既包括传统的民族唱法, 也包括在传统民族唱法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呼吸方法、共鸣方式等技巧而形成的“民族新唱法”。在当前“民族新唱法”已成为民族歌曲演唱主流技法的情况下, 选取传统民族唱法中的特定技法与之有机融合, 进一步强化彰显民族声乐审美情韵的表演方式, 是笔者演唱民族歌曲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花腔民歌; 《包楞调》; 民族新唱法; 拖腔; 润腔;

  Abstract: As a classical coloratura folk song, Baoleng Diao embodies the aesthetic personality and artistic charm of national singing.It includes not only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inging style, but also the “new folk songs styl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ing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the techniques of Bel Canto breathing and resonance.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new folk songs style”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echnique of national song singing, the author's guiding ideology is to select the specific techniques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inging style and integrate them organically,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erformance way to highlight the aesthetic appeal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Keyword: coloratura folk song; Baoleng Diao; national singing style; drawl; run cavity;

  山东民歌《包楞调》堪称我国第一首花腔民歌, 当它与融合了西洋美声演唱技法的民族新唱法“相遇”时, 有可能激发出璀璨的艺术火花, 从而为民族新唱法在类似歌曲中的优化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有鉴于此, 本文在解析花腔民歌《包楞调》与民族新唱法的艺术渊源基础上, 以这首歌曲中拖腔、润腔的艺术处理为例, 探讨在民族花腔歌曲中优化、变通应用民族新唱法的思路与途径。

  一、花腔民歌《包楞调》与民族新唱法的艺术情缘

  众所周知, 西洋歌剧中有一个素以华彩炫技而着称的角色, 即“花腔女高音”。所谓花腔, 是一个来自德语的声乐术语, 是演唱时对于歌剧作品旋律细致入微的装饰, 往往表现出鲜明的炫技色彩。综合来看, 花腔唱法就是指对演唱旋律进行各种细致润色、修饰, 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华丽风格特点以及炫技倾向的演唱方法。

 民歌《包楞调》演唱中的拖腔与润腔

  长久以来, 花腔唱法都被认为是西洋歌剧的“专利”, 而为我国民族声乐所匮缺。然而, 随着民歌《包楞调》被整理并传唱开来, 音乐界学者及公众发现这首歌曲采用了诸多的装饰音和衬词来细致地修饰、润色旋律, 表现出了与西洋歌剧花腔唱法异曲同工的演唱效果, 《包楞调》也被推举为我国第一首花腔民歌。要生动地演绎这首花腔民歌, 需要恰切地调控乃至融汇多方面的演唱技巧, 对当前演绎民族歌曲的主流唱法“民族新唱法”加以优化发展和变通运用, 以期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民族新唱法是在汲取美声演唱胸腹联合呼吸这一气息调控方法的基础上, 将美声唱法与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发声、共鸣方式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改良型民族唱法。经过数年的表演及教学实践, 民族新唱法最终得以在上世纪90年代定型, 成为当前演绎民族歌曲的主流唱法。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 “民族新唱法”也并非尽善尽美。实际上, 当前学院派的民族新唱法由于在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方面的高度一致性, 使得声音效果也出现了同质化趋势, 引发了“千人一腔”的批评。与之相对的“原生态”传统民族唱法则在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各方面都拥有特色化的演唱技巧, 足以对面临“千人一腔”问题的“民族新唱法”形成有益的补充, 甚至推动其持续改良与发展。所以, 即使在民族新唱法的应用已成为主流趋势的背景下, 传统的民族唱法仍足以彰显其在声乐表演方面的应用价值。尤其像《包楞调》这样的花腔民歌, 其演唱方法更能体现传统民族唱法在咬字、吐字、发声、共鸣等方面的独特之处, 进而提出一些改良、发展民族新唱法的思路与方向。

  二、民歌《包楞调》演唱中的拖腔处理

  上文提出了“融会传统民族唱法技巧元素来优化、发展民族新唱法”这一演绎歌曲《包楞调》的指导思想, 接下来以《包楞调》中的拖腔唱法为例, 对此观点进行初步的论证分析。

  拖腔, 是我国民族歌曲以及戏曲、曲艺演唱中常见的音乐艺术现象, 也是一种习用的演唱手法。众所周知, 民族声乐演唱讲究“依字行腔”。作为单音节词的汉字, 每个咬字、吐字的发声过程, 都构成了旋律中的一个个片段。根据沈洽先生《音腔论》中的观点, “腔”是指音高、力度、速度、音色等音响要素的变化。当每次咬字、吐字的发声过程所形成的旋律片段中包含了上述音响要素的变化时, 就形成了“字腔”。所以, 换句话说, 整体的歌曲旋律就是由一个个咬字、吐字发声过程所对应的一段段旋律片段, 即一个个“字腔”连缀而成的。既然是这样“依字行腔”, 当某一个字的字腹 (元音) 发音 (吐字) 过程被拖长, 就形成了拖腔。拖腔是我国民族声乐创作与表演方面很常见的一种润腔手法, 在表现民族化审美情韵方面能够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而在民歌《包楞调》中, 也有机地运用了拖腔手法。在歌曲第17、18小节处形成了长两小节的拖腔。而且在这个拖腔之前, 还存在一个比本音高小六度的倚音。此处, 拖腔和倚音的设计, 使得“红”字的发音过程即“字腔”曲折多变, 集中体现了音高的变化感, 并且凭借此种变化感从侧面传达出演唱者由衷的喜悦情绪。

  为了表现这种喜悦情绪, 在演唱中一方面要借鉴“民族新唱法”乃至美声“面罩唱法”的艺术经验, 采取适宜的“微笑”面容打通咽腔和鼻腔之间的隔阂, 使气息顺利冲入鼻腔、鼻窦腔而激发位置靠前、音色明亮的共鸣效果;另一方面, 还应按照民族声乐“依字行腔”的规律, 重咬“红”字字头辅音, 要求辅音的发声成阻迅速, 持阻短暂, 除阻果断, 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劲头”, 唱出精、气、神, 从而集中、鲜明地揭示歌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 彰显明快的风格气质, 完美展现生动的音乐表情。

  三、民歌《包楞调》演唱中的润腔技巧

  “润腔”是民族声乐演唱中的特色技法, 也是对“依字行腔”这一规律的集中表现。所谓“润腔”, 顾名思义就是对“字腔”的润色、修饰。具体来说, 就是要在演唱“字腔”的过程中营造出音高、力度、速度、音色等各种音成分的变化感, 以此暗示乐曲情感内涵的变化。根据董维松先生《论润腔》一文的分类, 民族歌曲演唱中的润腔可分为音高类润腔、阻音润腔、力度性润腔、节奏性润腔、音色性润腔等多个种类。在本文中, 谨以《包楞调》中“太阳出来满天红”一句为例, 尝试解析在运用音高及力度性润腔手法演绎该曲的要领和技巧。在该句中, “红”字所对应的小字二组升c之前有一个小字二组a的前倚音。这实际上就是我国传统民歌、戏曲中常用的“立音”润腔现象。

  所谓“立音”, 就是借助比本音高的前倚音, 在“字腔”内部形成音高的波折感, 以表现出铿锵坚实、掷地有声之效果的一种润腔手法。在这种手法支持下, 声音效果如同“站立起来”, 故称之为“立音”。在演唱“红”字字头所对应的“立音”前, 必须深深吸气、储备足够的气息并短暂地憋住。演唱“红”字辅音“h”时, 要快速成阻, 极其短暂地持阻, 然后凌厉果断地除阻。在除阻的同时, 迅速呼出所憋住的气息, 使得演唱效果表现出像“夯地基时砸下木夯、石硪”时的一股强大的力度和冲劲儿, 营造出铿锵坚实的音响效果。正是这种音响效果从侧面暗示出山东人豪爽、开朗、热情、泼辣的气质和情趣, 彰显出《包楞调》作为一首山东地方民歌的韵味与特色。根据笔者的体会, 在演唱上述“立音”的过程中, 采取美声唱法的胸腹联合呼吸来提供气息支持, 更容易凸显除阻时需要的力度和冲劲, 从而获得声情并茂的良好演唱效果。

  四、结论

  综合上文论述, 在演唱山东民歌《包楞调》时, 应以“民族新唱法”为基础, 积极融入传统民族唱法在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各方面的特色技巧, 同“民族新唱法”的相应技法形成有机融合, 以期更进一步地彰显民族化的声情韵味, 表现出更符合我国观众传统审美习惯的特定腔韵, 更加直接地激发观众的心理和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张雁.《包楞调》的历史渊源及发展传承探究[J].音乐创作, 2013 (4) .
  [2]谭冉.山东民歌《包楞调》的美学意义与演唱技巧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2) .
  [3]马骊骊.关于中国民歌“三度创作”的思考——以山东民歌《包楞调》为例[J].黄河之声, 2010 (12) .
  [4]陈瞳.山东民歌《包楞调》浅析[J].大舞台, 2013 (11) .
  [5]开万贺.浅谈山东民歌《包楞调》的传承及发展[J].戏剧之家, 2017 (19) .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130/167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