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学毕业论文 > > 左侧肢体无力半日,出汗,无头晕、胸闷、心慌_养生与健康论文
护理学毕业论文

左侧肢体无力半日,出汗,无头晕、胸闷、心慌_养生与健康论文

摘要:案例简介 患者,男,64岁。以左侧肢体无力半日为主诉经门诊以脑梗死为诊断于2015年9月3日lI:10入院。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半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感,出汗,无明显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未诊治,病情无好转,今日来我院,门诊行相关检查后以脑梗
关键词:左侧,肢体,无力,半日,出汗,头晕,胸闷,心慌,养生,健康,

严禹豪 小时代剧照,监控布线,办理建筑资质

 案例简介 
  患者,男,64岁。以左侧肢体无力半日为主诉经门诊以脑梗死为诊断于2015年9月3日lI:10入院。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半日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感,出汗,无明显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慌,未诊治,病情无好转,今日来我院,门诊行相关检查后以脑梗死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清,精神状态差,无发热及多汗,无头晕,无头痛、耳鸣,无饮水呛咳,无咳嗽、胸闷、腹痛,进食、睡眠可,二便尚可,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史多年,具体不详,最高血压150/90 mmHg,未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左下肢脉管炎病史20余年,致左脚第1、2、5脚趾坏死脱落;反流性食管炎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4%,P80次/min,R 20次/min,BP 140/90mmHg。意识清,发育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听诊心率80次/min,律齐。腹平软,剑突下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查体见专科检查。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 
  专科情况患者意识清楚,精神状态差,反应迟钝,定时定向力可。言语笨拙,双眼视力、视野粗测正常,记忆力、计算力差,双眼睑无下垂,双眼裂对称,双眼球活动正常,无眼震及复视。双侧瞳孔等大等网,直径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舌体无后坠及咬伤。颈抵抗阴性。四肢躯干肌肉无萎缩,左下肢肌力Ⅳ级,左上肢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中风症状评分7分。 
  辅助检查2015年9月3日头颅CT: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灶,脑白质病,轻度脑萎缩。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血常规:红细胞5.7 x 1012/L。急诊生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7U/L,纤维蛋白原446.3mg/dL,D二聚体2.6 UG/mL,肌钙蛋白1.13ng/mL。 
  诊断及依据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一中经络,风痰阻络证。西医诊断:脑梗死(急性期)、高血压(1级,极高危)、反流性食管炎。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老年男性,肝。肾之阴渐亏,精血衰少,水不涵木,木失涵养,致肝阳上亢,内生虚风,阴虚筋脉失养,虚久必瘀,阴虚生内热,热灼阴液,炼液成痰,痰浊上阻清窍,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肢体,故肢体无力。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均为风痰阻络之象。四诊合参,辨病性属本虚标实,病位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辨病属中风一中经络,辨证属风痰阻络。 
  西医诊断依据 
  脑梗死(急性期):①患者老年男性,急性起病,出现肢体无力。②既往有高血压、饮酒史,存在发病危险因素。③入院查体:血压140/90 mmHg。左侧肢体中枢性偏瘫。④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灶,脑白质病,轻度脑萎缩。 
  高血压(1级,极高危):患者老年,高血压史,最高血压150/90 mmHg,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故分级、分层诊断明确。 
  反流性食管炎:病史提供。 
  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中风一中经络需与中脏腑相鉴别。中经络属中风轻证,多由外风引动,发作时不伴意识障碍,因正邪相争,正气尚能抗邪外出,虽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但多可自行部分或完全恢复;中脏腑属中风重证,多南内风引动,发作时伴意识障碍,甚至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因正虚邪盛,正不胜邪,邪气乖戾则发为闭证,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同,肢体强痉,二便闭;正气虚盛则发为脱证,主要表现为目合口开,四肢松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综上,可鉴别。 
  西医鉴别诊断 
  脑出血:脑梗死有时与小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常提示脑出血,CT检查发现出血灶可明确诊断,结合该患者头颅CT可除外。 
  颅内占位病变: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等,出现偏瘫等局灶性体征,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时易与脑梗死混淆,结合该患者CT可除外。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表现为肢体力弱、言语不清、视物不清等,症状持续时间<24h,头颅磁共振(MRI)无新发病灶,根据患者头颅CT可除外。 
  诊疗计划 
  完善入院检查,如血生化、便常规、颈部血管彩超、头颅MRI等。患者肌钙蛋白高,心电图ST-T改变,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复查心肌蛋白标志物。 
  中医治则:熄风化痰通络。经耳穴探测诊断后,选取肝、枕、晕区、神门、肾行耳穴压豆,辅助化瘀通络。予化痰通络汤口服。具体处方:法半夏10g,白术10g,胆南星6g,酒大黄10g(后下),天竺黄10g,天麻10g,香附6g,陈皮10g,丹参20g,赤芍20g,鸡血藤20g。7剂,1剂/d,早晚分服。 
  请示上级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患者为脑梗死急性期,症状可因病情进展而加重,家属表示知情。经患者同意,入中风病临床路径。 
  避风寒,慎起居,调情志,节饮食。 
  即行措施 
  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心电监测;低盐、低脂饮食。给予长春西丁改善循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 
  第1次查房(入院当天) 
  主治医生患者病情较入院时无明显变化,心电监测:血压115/70mmaHg,心率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氧饱和度100%,查体较前无明显变化。继续目前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等治疗,嘱患者多喝水、清淡饮食、避免下床活动。观察病情变化。 
  第2次查房(入院第2天) 
  主治医师今晨查房,患者反应较昨日差,理解力差,问话偶有简单应答,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进食可。余查体较前变化不明显。今晨便常规化验潜血弱阳性。 副主任医师 
  患者辨病辨证准确,中医治则:熄风化痰通络。中风急性期,主要为风、痰、瘀三种要素组合,内生之风夹痰上扰清窍,留滞脑脉,影响神气出入通达,脑脉闭阻,治宜化痰熄风通络。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天麻平肝熄风,丹参活血化瘀通络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赤芍凉血祛瘀为臣药;佐以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以助化痰,大黄通腑泄热。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通络之效。配合西医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调整血脂稳定斑块及对症治疗。患者平素长期饮酒,时有胃部不适,目前便常规回报隐血弱阳性,不除外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予复查便常规,停止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病情变化。 
  患者为进展性中风,病情存在进展,应适当补液,余继续目前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第3次查房(入院第3天) 
  主治医师患者心电监测:血压在116~128/70~110mmHg之间,心率72~90次/min,呼吸18~20次/min,血氧饱和度100%。右侧肢体肌力差,意识差,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时有咳嗽、咳白色黏痰。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查体:双肺底偶可闻及湿性哕音。患者嗜睡,查体不能配合,问话无应答,完全混合性失语,粗测肢体肌力左侧3级,右侧3级,双下肢巴宾斯基征阳性。辅助检查:①生化:血糖8.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1.0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9 mmol/L,乳酸脱氢酶532U/L,同型半胱氨酸21.93u mol/L。糖化血红蛋白7.0%,叶酸、维生素B12正常。②尿常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80mg/L。③腹部彩超:脂肪肝。④胸片:双肺纹理增多。 
  主任医师入院后病情逐渐进展加重,目前出现意识障碍。对患者辨病、辨证准确,继续口服化痰通络汤,加用醒脑静醒神开窍。西医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等对症治疗。嘱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多喝水,多食蔬菜,监测血糖,必要时予降糖治疗。复查头颅CT。患者咳嗽、咳痰,但无发热,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暂不加抗生素,嘱家属多给患者喂水,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患者心电图有ST-T改变,肌钙蛋白高,不除外有冠心病可能,观察病情变化,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明确;向家属交代患者病情逐渐进展加重,有出现生命危险可能,家属表示知情理解。 
  9月5B-10月17日9次查房要点 
  患者入院后病情持续加重,先后出现嗜睡、完全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请专家会诊。 
  9月5日 
  北医三院专家会诊后指出,患者为多发脑梗死,面积较大,加用脱水药。患者多发梗死考虑其血管条件差,存在低灌注,加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扩容,余继续目前治疗,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9月7日患者中性粒细胞增高,咳痰增多,加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积极抗感染,氨溴索化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考虑其平素长期饮酒,胃功能差,目前脑梗死较重,卧床,消化功能差,嘱其一定少食多餐,以易消化软食为主,易出现应激性溃疡,继续口服泮托拉唑钠片。密切观察排尿情况,必要时导尿。 
  9月8日患者呕吐有血丝,考虑有消化道出血,停用氯吡格雷,嘱其少食多餐流食,经家属同意给予导尿。患者时有喘憋,复查心肌蛋白标志物,患者便秘、胃肠功能紊乱,加用降脂通便胶囊口服,余继续目前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天坛医院专家会诊后指出,患者病情逐渐进展,前后循环、小脑、分水岭区多发脑梗死,颅内外血管条件可,考虑心源性栓塞可能性大,需进一步行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明确,但患者目前不能行该项检查。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调整疏血通为舒血宁静脉滴注,加强保护胃黏膜力度,保持大便通畅,保证经口进食量,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监测心功能。 
  9月10日 
  患者出现低钠低氯血症,嘱家属在食物中适当增加盐入量,并补浓钠,加强护理,保证人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继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继续目前改善循环、抗凝、抗感染、化痰、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晚上加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右上肢瘀青不除外与气压式血液循环有关,观察病情变化。 
  9月12日 
  患者出现黑便,化验结果回报:柏油便,隐血阳性。停用低分子肝素,加强保护胃黏膜力度,但患者仍反复黑便,目前次数减少。病程中合并肺炎,予抗感染治疗后好转,转氨酶升高,保肝治疗后转氨酶下降。 
  9月13日 
  患者病情较前加重,给予适当补液,加用磷脂酰胆碱保肝,监测血常规,患者双眼睑水肿,加用呋塞米2mL,静脉注射,嘱家属暂予鼻饲营养液及水,如再出现黑便或呕吐,则禁食,患者虽血压偏高,但考虑其有消化道出血,暂不加降压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0月3日 
  患者腹胀,嘱家属不要鼻饲米汤,需间断胃肠减压,可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促进胃肠蠕动,加用四磨汤顺气降逆,加用螺内酯40 mg/d,2次/d保钾利尿,复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余继续予补液、抗感染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0月15日患者发热,虽积极抗感染、退热、补液等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意识状态变差,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时有下降。 
  10月17日 
  给患者吸痰时突发心率下降为78次/min,随后心率持续下降至45次/min,呼吸由30次/min持续下降为0,无自主呼吸,立即给予抢救,给予心外按压,球囊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盐酸肾上腺素反复静推,尼可刹米注射液7.5 mL、盐酸洛贝林注射液5mL持续静脉滴注兴奋呼吸,盐酸多巴胺10mL持续静脉滴注升压,患者病情无好转,生命体征无恢复,凌晨3:46患者呼吸、心率为O,心电图仍为直线,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宣布临床死亡,死亡原因:脑梗死(急性期)。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住院医师A患者为进展性脑梗死,入院时予其化痰通络汤口服,但逐渐出现意识障碍(中脏腑),给予醒脑静醒脑开窍,合并消化道出血,未给予口服中药。患者体型肥胖,既往长期饮酒史,多发脑梗死,病情重,四肢瘫痪,意识差,反复消化道出血,不能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根据其病程中意识恶化及复查头颅CT回报考虑患者病程中再发脑梗死,消化道出血不易好转,长期卧床,后期出现腹胀,肺炎反复,发热,虽给予积极治疗,病情无好转,最后临床死亡。 
  住院医师B患者老年男性,以左侧肢体无力半日入院,无意识障碍,中医辨病属中风一中经络。结合舌暗淡,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辨证属风痰阻络。辨病辨证准确,予其口服化痰通络汤活血化瘀治疗。但病情逐渐进展,出现意识障碍,辨证为痰蒙清窍,给予醒脑静醒脑开窍,但其由于合并消化道出血,不能给予口服中药。患者多发脑梗死,病情重,合并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腹胀,预后差。 
  住院医师C患者老年,吸烟、饮酒史多年,有家族史,高血压史、颈部血管斑块形成,活动少,存在多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部磁共振脑梗死诊断明确,并且为进展性脑梗死,积极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但其出现黑便,治疗上存在矛盾,停止抗凝治疗,脑梗死再发风险势必会增大,给予改善循环、保护胃黏膜、补液等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病程中存在再发脑梗死,后期消化道出血无好转,腹胀明显,肺部感染,反复发热,预后差,临床死亡可预期。 
  主治医师患者老年男性,诊断明确,前后循环、小脑、分水岭区多发脑梗死,颅内外血管条件可,考虑心源性栓塞可能性大,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但其出现消化道出血,只能停止抗凝治疗;患者体型肥胖,意识差,言语不能,不能进食,四肢瘫痪,合并肺炎、消化道出血多项并发症,预后差,给予保护胃黏膜、补液、静脉营养等对症治疗,病情逐渐进展,最终临床死亡。 
  主任医师患者辨病辨证准确,可予涤痰汤加减口服,但其消化道出血,不能继续口服中药,给予醒脑静静脉滴注醒脑开窍;患者脑梗死,意识差,言语不能、四肢瘫痪,合并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积极对症治疗,但病情进展加重,后期反复发热,呼吸差,与其肺部感染有关外,考虑其再发脑梗死可能性大。患者临床死亡为必然趋势。 
  临床死亡诊断 
  中医诊断 
  中风一中脏腑,痰蒙清窍证。 
  西医诊断脑梗死(急性期),肺炎,高血压(1级,极高危),反流性食管炎,高脂血症,脂肪肝,消化道出血,低钠低氯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心界不大,窦性心律,心功能Ⅱ级fNYHA分级),严重肝功能不全,便秘,胃肠功能紊乱,腹腔积液,贫血(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