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简论邓小平的党内关系思想
历史学毕业论文

简论邓小平的党内关系思想

摘要:〔摘要〕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牢牢把握党内关系的主要原则,全面把握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重点把握党内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内关系思想。其重要启示是:必须高度重视党内关系的重要性,必须以加强作风建设来提升党内关系,
关键词:简论,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

运城狼帮,机神传奇,皇朝家私官网

  〔摘要〕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牢牢把握党内关系的主要原则,全面把握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重点把握党内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内关系思想。其重要启示是:必须高度重视党内关系的重要性,必须以加强作风建设来提升党内关系,必须以加强制度建设来规范党内关系。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 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发展历程,主要特点,重要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1)06-0055-03
   党内关系建设一直是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十分重要的一环。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对此做过一些论述,列宁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党内关系的基本原则即民主集中制。毛泽东建党思想确立以后,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关系的基本理论。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牢牢把握党内关系的主要原则,全面把握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重点把握党内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内关系思想。将其系统梳理,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党内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一、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
   1.革命和建设时期: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形成阶段。邓小平自青年时期投身革命以后,就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使得他很早就对党内关系建设有了思考。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针对根据地政权建设,他就提出了各级党委正确处理同行政机关、民意机关中的党组织关系的问题。建国后不久,针对当时地方出现的分散主义倾向,他站在全党的高度,提出必须维护党的权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他还特别警惕党内关系中的不正常现象,对高岗、饶漱石在党内搞阴谋,搞交易,拉帮结派妄图搞倒党内其他领导同志的行为做坚决斗争。1956年他在党的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两篇重要文献,标志着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初步形成。这一时期邓小平的党内关系思想集中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党内关系的原则,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主集中制;二是党内关系的实践中,须着重处理上下级关系,防止分散主义,也防止过度集权;三是针对苏联党内关系出现的问题,强调党的集体领导,特别是领袖与党的关系;四是强调发挥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在党内关系中的作用;五是坚持党的团结,反对派别,反对党内斗争过火;六是注重党员与组织的关系,维护党员权利。
   2. 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成熟阶段。***使得党内关系陷入全面混乱,邓小平复出后,提出要恢复过去良好的党内关系,首先要整顿党的组织,“要反对那些搞帮派、搞宗派主义的行为,要反对任人唯亲。” 〔1 〕 (P83 )二要整顿党的作风,要恢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作风。三是要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一是集中,“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必须严格执行这几条” 〔1 〕 (P271 );二是民主,“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 〔1 〕 (P144 )
   在逐步恢复党内关系的优良传统之后,邓小平对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构建党内关系问题,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及同时期的一系列文献中,做了深层次的思考,也标志着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成熟:一是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导致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表现在党内关系上就是官僚主义和权力集中;二是长期事实上存在的家长制,使得个人凌驾于组织,也使得上下级关系扭曲;三是党内存在的特权现象、等级观念,使得党内干群关系不和谐。为此,他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实行集体领导,加强党内监督,实行干部任期制、轮换制,要重视制度建设等。
   3.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继续发展阶段。党的十二大之后,拨乱反正基本完成,党和国家的事业全面步入正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全面铺开。在党内关系问题上,针对党内领导人的交接班问题、党的集体领导问题、党的领袖地位作用问题,都做了思考。特别是苏东剧变后,在反思苏共亡党原因时,他着重强调了抓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党内关系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把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包括党内关系建设的重担交给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常委会的同志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要抓了,不抓不行了。” 〔2 〕 (P313-314 )
   二、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主要特点
   1.牢牢把握党内关系的主要原则。邓小平在党内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了它的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在他看来,“正确解决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关系,党的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党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民主集中制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 〕 (P225-226 )在分析1957年后党的工作出现的问题时,他认为是由于民主集中制被削弱造成的。因此要恢复和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用以指导党内生活,克服党内的命令主义和分散主义。改革开放后,他又多次强调在党内生活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其次,强调了党内关系的目标原则。党内关系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党内团结,从而使得党保持战斗力。他特别强调“反对宗派主义、反对派性,增强党性”是建党原则的重要一条,因此,党内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讲党性,不讲派性。” 〔1 〕 (P192 )最后,强调了处理党内关系的方法原则,即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他指出,“党内团结离不开不同程度的党内斗争。” 〔3 〕 (P237 )对分裂党,夺取权力的阴谋活动,应当坚持无情斗争,严格制裁直至开除出党;对于党员的一般错误,应着重分析思想根源,而“不应该着重组织处分,不应该靠简单的‘扣帽子’和简单的实行惩办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要“大力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鼓励和支持由下而上的批评,” 〔3 〕 (P240 )消灭那种专横的压制下级批评甚至打击报复的现象。
   2.全面把握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党员和党的组织是党内关系的主体,党内关系就是围绕各主体之间展开的,包括组织之间的关系、党员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党员之间的关系。邓小平在这三方面都做了思考。在党的组织之间的关系上,多次提出要加强中央的权威,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在党员与党组织的关系问题上,他在强调党员对组织必须做到“不准不执行党的决议,不准搞派别活动” 〔3 〕 (P307 )的前提下,要注重维护党员的权利,“党员对党,对工作,对问题,对领导人都有权按组织原则,在党的范围内,提出批评和意见,并且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 〔3 〕 (P307 )在党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决不能否定党内同志之间的平等关系,“不论是担任领导工作的党员,或者是普通党员,都应当以平等态度互相对待……上级对下级不能颐指气使……下级也不应当对上级阿谀奉承,无原则的服从,‘尽忠’” 〔1 〕 (P331 ),决不能在党内同志之间形成人身依附关系,把同志之间的关系搞成猫鼠关系,君臣关系,帮派关系。党内领导干部更不能搞特权,“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 〔1 〕 (P332 )
   3.重点把握党内关系的突出问题。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始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时期,成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此,他关于党内关系的思考,既是对毛泽东党内关系思想的补充,更是对其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对党内关系中毛泽东过去想解决没能解决,或者是犯了错误的重大突出问题做了思考,因而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一是关于党内集体领导的问题。在他看来,无论是在遵义会议以前中共党内关系出现的偏差,还是1957年后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都是权力过分集中,党的一元化领导变成个人领导,这种现象“既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 〔1 〕 (P329 )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真正实行集体领导,“一言堂,个人说了算,集体做了决定少数人不执行等等毛病,都要坚决纠正。” 〔1 〕 (P360 )第二个关注的问题是党的领袖与党的关系。国际共运范围内普遍存在党的领袖神话,搞个人崇拜,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形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毛泽东尽管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曾经试图解决好这个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走了弯路。因此,邓小平多次讲,一个党把“命运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不行的” 〔2 〕 (P272 ),只有坚持正确看待领袖在党内的作用,才能正确坚持集体领导。第三个关注的问题就是党内关系的制度建设。党内出现的失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原因何在?“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1 〕 (P333 )“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 〕 (P333 )因此,邓小平力主改革党内关系的各项制度,在他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集体领导制、干部任期制、轮换制、离退休制、党内监督制等都建立起来,也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使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三、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的重要启示
   1.必须高度重视党内关系的重要性。建党90年来,党的每一次大的挫折背后,都有着党内关系不正常的原因。正如邓小平所说,“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 〔2 〕 (P380 )。党内关系不正常,党就无法确立正确的路线,即使党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执行起来也得不到保证。如党的八大确立的一系列路线是正确的,就是因为之后党内关系极不正常,党内不同意见被上升到路线斗争、阶级斗争的层面,使得八大的正确路线未能正确贯彻。苏东剧变,就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党内关系异化,面对各种自由化、民主化的浪潮,党丧失战斗力凝聚力,内部动摇分裂,直至彻底瓦解,其教训发人深省。所以邓小平在苏联解体后深刻反思:“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 〔2 〕 (P381 )。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党内关系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领会邓小平党内关系思想,从全局的高度来推进党内关系的良性发展。
   2.必须以加强作风建设来提升党内关系。党内关系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体,包含了物质层面,如党内的组织机构;也包含了制度层面,如党的各项规章制度;还包括了精神层面,那就是党的作风。邓小平认为党内关系不正常,很大原因在于党的一些好传统好作风丢了,“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党的生活制度,树立了一套好的传统作风” 〔3 〕 (P303),这些作风包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也包括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只有在党内形成这样的风气,克服不正之风,才能形成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形成良好的党内关系。为此,在他主持下,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十二大方面对党内关系做了规范,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构建党内关系的重要准则。新世纪以来,在党内关系上,下级对上级阿谀奉承,同级之间互相吹捧,官僚主义、个人主义问题凸现,因此,必须继承邓小平关于通过加强党内作风建设带动党内关系建设的思想,结合时代新特点、党内新情况,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求真务实,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使党真正做到风清气正,反对党内关系庸俗化。
   3.必须以加强制度建设来规范党内关系。我党从诞生时起,就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但是,它必须借助一系列具体运行制度来承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强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1 〕 (P333 ),并一直积极推动党内关系相关具体制度的改革和确立。这些制度,有的在他主持工作期间已经成形并且得到落实,有的刚刚破题,有待后人进一步解决和完善。比如,邓小平在八大上曾就如何坚持好民主集中制,提出要发挥好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搞党代会的常任制、党代表的任期制,其好处“是使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3 〕 (P23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选择一些县(市、区)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无疑是对邓小平当年设想的继承。此外,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内决策制度、干部选拔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方面,这些年取得一些成效,但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建设来保障党内关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党的建设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 孟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