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写作网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重构
历史学毕业论文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重构

摘要:【摘 要】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探讨行政问责制度的重构,提出重构的思路: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推进问责制度化进程;健全行政问责的配套机制,推进问责系统化进程;开展行政问责的技术革新,推进问责技术化进程;转变行政问责的思想观念,推进问责社
关键词: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我国,行政,问责,制度,重构,

软件工程师职业规划,灵异妙探,金色骑乘牦牛缰绳

  【摘 要】 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探讨行政问责制度的重构,提出重构的思路: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推进问责制度化进程;健全行政问责的配套机制,推进问责系统化进程;开展行政问责的技术革新,推进问责技术化进程;转变行政问责的思想观念,推进问责社会化进程;重构行政问责的主体结构,推进问责民主化进程。?
范文写作网 http://www.bixuanzl.com
  【关键词】 公共选择;行政问责;思路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的浪潮下,强化政府官员责任,建设责任型政府,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必然趋势之一。行政问责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表现,是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政府迈向责任政府的重要一步,从实践的角度论释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刻内涵。但纵观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如问责主体单一、异体问责不完善、制度保障不足、监督渠道不畅、配套设施不够等问题。对于这些待以解决的难题,相信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西方社会的公共选择理论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政治领域,对政府决策、运行机制和政府官员行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行政问责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与论证。公共选择理论从政府决策运行角度剖析了政府失灵以及责任缺失的表现――政府公共决策失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政府自我膨胀明显、政府“寻租”现象严重等,认为政府及其官员有天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因而在政治生活中不可能完全代表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为了公共利益而认真履行职责,反而可能会因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为了使政府及其官员真正履行职责,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能够约束和监督他们的有效机制。尽管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但从公共管理体制上来看,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思路和结论能够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健全、完善和重构提供有益的借鉴意义。?
  一、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推进问责制度化进程?
  布坎南认为,“公共选择的观点直接导致人们注意和重视规则、宪法、宪法选择和对规则的选择”。为此,公共选择理论家认为,需要重新构建基本的宪法规则,并创立一种新的政治技术,以使新的宪法规则能够直接用于约束政府的权力。不仅如此,他们强调,选择产生结果的程序和规则,比结果本身更重要。进而有必要建立可靠的公共选择的程序和规则,以规范政府权力的形成,而绝不能让政府自由地改变基本的制度,否则是不可能对政府产生任何有效约束的。?
  基于此,我们认为,完善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是健全问责制度的根本途径。行政问责必须在强大的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它的作用,但是直到目前,我国都没有一部系统规范的全国性的行政问责立法。要加快行政问责的立法进程,在整合现有法律、法规、条例中有关政府官员权责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全国统一的专门的问责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对行政问责的适用范围、问责主体、问责方式、责任判断、问责期限、问责程度、问责程序等问题进一步细化规定,填补实行行政问责制可能遇到的法律空白,确保问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健全行政问责的配套机制,推进问责系统化进程?
  行政问责制度不应当是一个孤立的制度体系,而应该存在有与之相配套的辅助机制与制度环境,行政问责连同其配套机制,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制度系统,从而客观、全面的落实行政问责制度。完善的配套制度对于行政问责的有效实施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问责的透明度?
  公共选择理论中指出了导致公众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与资源的缺失,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公众信息,当政府官员为了个人利益故意隐瞒或篡改信息资源时,公众也就失去了了解事物真相的机会。因此只有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才能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的监督、判断和评价。?
  2、完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并建立公正救济制度?
  处理好被问责干部的复出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公正救济制度,这也体现了一种政治理性。如果没有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行政问责的制度化是残缺的。复出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开、合法的前提下,通过程序化、公开化方式进行,切莫“低调”复出、“悄然”复出,否则,既无法向公众交待,也违背了行政问责的初衷。?
  此外,还可以制定和出台诸如《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条例》、《行政程序法》、《信息公开法》、《行政强制行为法》、《国家监督法》等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听证制度、公民参与行政立法制度、对公职人员的批评建议制度、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
  三、开展行政问责的技术革新,推进问责技术化进程?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科学理论的日益丰富,行政问责不应当单纯停留在制度等理论层面,还应当引入先进的技术方式与管理方法,实现行政问责的技术革新。?
  1、把行政问责与绩效评估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
  绩效评估可以将一段时间内政府官员在工作中的德能勤绩等进行科学考量,然后奖优、治庸、罚劣,对犯有严重责任事故的人进行问责追究。行政绩效是开展行政问责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客观地进行绩效评估,才能明晰责任,只有发挥行政问责的惩戒力,才能增强绩效评估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2、引入电子政务的思想,建立电子政务问责评估机制?
  利用电子政务进行评估就是要求政府向公众传输相关信息,如工作规划和决策方案、资源的投入和耗用、绩效评估结果等,公众可以向政府部门反馈相关信息,如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和监督,对服务种类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对公共服务的判断与选择等。只有不断完善电子政务问责评估机制,政府部门才能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推动政府问责信息化,公众才能充分掌握有关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相关信息,才能及时知道政府是否履行了其公共责任,才能对政府进行有效问责。?
  四、转变行政问责的思想观念,推进问责社会化进程?
  问责制能否真正实现其价值目标,不仅需要外部的刚性制度规范,更需要内部的行政伦理约束。因此,能否从观念和意识上认识到行政问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直接决定着行政问责是否能够被全社会所认同。只有在整个社会中形成浓厚的问责文化氛围,才能更有力地促进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
  1、在政府层面上,要在政府内部开展问责教育,转变传统的行政观念,树立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要通过加强宣传,要求各级政府重视行政问责制度的探索与推行,积极开展问责教育,所有公务员必须接受“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培训与警示教育,尽量避免和杜绝发生行政违法现象。还要使问责对象明白问责的意义和依据,正确对待和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问责,不要有抵触情绪,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执政为民的人本管理理念和责任行政观念,加强官员的政治道德和责任意识,逐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在社会层面上,要在全社会中开展问责环境的培育,让公众形成问责观念,进而在全社会中形成问责文化?
  问责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也必须通过灌输,即通过问责文化的教育来塑造。通过问责文化的教育,把与问责制有关的特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传输给公众,并通过社会舆论对其行为予以导向和制约。改变公众观念中的“官本位”意识和“潜规则”意识,培养公众参与政治的意识、热情和能力,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树立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注重自身权利的行使,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问责氛围与问责文化。?

  五、重构行政问责的主体结构,推进问责民主化进程?
  公共选择理论的假设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因此政府失灵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政府,通过内部监督和控制来弥补政府失灵,同样会导致对政府失灵救治的失败。所以,只有通过外部监控,即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则显得势在必行。这也为多元异体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1、强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对各级政府的监督和问责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了选举制度的种种缺陷,因此要扩大人大代表的代表范围,体现人大代表选举的公正公平,完善选举制度;实行人大代表的专职化,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有利于提高问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细化人大问责的方式,完善质询、调查的程序,增强人大监督的问责手段和力度。?
  2、强化司法机关行政问责的作用?
  司法问责在依法追究行政过失行为和行政不作为行为者的责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监督权的独立有效行使;建立检察机关与党的纪检部门、政府监察机构的协调工作机制;强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主动参与行政问责的观念和意识。?
  3、强化媒体的舆论问责作用?
  规范和加强新闻媒体的问责和监督作用有利于为行政问责创造一个良好的问责氛围,便于公民和政府的互动和沟通。要保证媒体的知情权,因为只有政府决策公开透明才能保证媒体报道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公正性,才能让人民群众通过媒体知道事情的真相,政府也可以借此聆听群众的呼声。?
  4、强化公民及社会团体的问责作用?
  在行政信息公开和政务透明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公民的问责意识,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改变公民问责的传统观念,进而形成全社会的问责文化。此外还要健全公民行政问责的程序,保障和维护公民参与问责的机制,确保公民行政问责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M].吴量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2]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贾 超(1987-)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体制与政府管理、高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
  (上接第71页)?
  
  议、列席会议、审议报告、参加小组活动、视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学习培训、联系选民、为群众办实事等内容认真如实地登记造册,适时予以通报。?
  这可以为人大代表增添一种压力和政治责任感,可以时刻提醒他们是人民的代表,时时处处不忘为人民服务,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依法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2)激发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意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意识不强,与选民对其监督力度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强化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关键是增强选民的监督意识,提高选民的监督能力。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或组织选区选民学习相关知识,使选民认识到代表的权力源自其授予和委托,两者存有一种先天性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样将能有效地督促代表依法履行职权,更好地为原选区选民和原选举单位服务。?
  3、加强代表队伍建设,提高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效果?
  根据代表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组织代表学习培训,使代表系统的掌握《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执行代表职务的业务知识,拓宽代表的知情知政渠道;努力培养代表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意识,为代表履职打好基础;其次,为人大代表打造自学的平台,比如设立“代表之家”,让人大代表经常交流履职经验、学习体会,最终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
  4、创新健全代表服务和保障机制,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提供方便?
  代表联系选民是一种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要使这种联系更加紧密有效,除了代表自身的努力而外,还需要各级人大常委会、基层人大为其创造良好的平台、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这就要求代表活动的经费等要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以保障代表活动的开展;另外,要实行代表职务补贴制度。目前,大部分人大代表都是兼职的,从事代表工作基本没有劳动报酬,实行代表补贴,既是对代表执行职务这项劳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代表这一法定职务履职在经济上的认定,能够有效调动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此外,为了使代表履职不带来经济损失,代表参加的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镇人大组织安排的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应按正常出勤对待,对无固定收入代表,组织代表履职时给予补贴。??
  【参考文献】?
  [1] 赵永刚.省略/printnews.asp•newsid=92554.2006-6-28.?
  [2] 王毅莉.对人大代表的监督不应迟到[J]人大研究,2009(11).?
  [3] 李步云.地方人大代表制度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邹平学.论健全完善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制度[J].求是学刊,2005(4).??
  【作者简介】?
  何存英(1979-)女,云南楚雄人,硕士,昆明学院社会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及中国政治.
  
  ?
  (上接第72页)?
  
   1、心态平和,拥有豁达境界?
  思想的成熟是最大的成熟。干部岗位不仅仅是光环和荣耀,更多的是责任和付出。作为年轻干部,就要勇做政治素质的标杆,处处以组织为重,平时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必须始终服务大局。要在心理素质上做先锋模范,常怀感恩之心,淡薄名利,陶冶情操,要多一份自勉和自励,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干部岗位,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工作。?
  2、牢记宗旨,自觉接受监督?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做出大贡献;用得不好,就会害人害己。因此,年轻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在党内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办事,自觉接受来自上级的监督,不能把上级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不信任,怀有抵触情绪;要自觉接受同级的监督,不能把同级的监督看成是为难自己,怀有戒备心理;要自觉接受下级的监督,不能把下级的监督看成是不尊重自己,怀有反感情绪。?
  3、严于律己,勇作勤廉典范?
  年轻干部看权要自重,掌权要自省,用权要自律。牢记《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具体要求,加强自我修养,切实做到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慎友。要加强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要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作者简介】?
  孙长举,江苏省徐州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