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音乐职称论文(热门推荐8篇)
音乐学毕业论文

音乐职称论文(热门推荐8篇)

摘要:音乐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有些需要评定音乐职称的人,十分想了解一些音乐职称论文,来丰富自己论文的设计,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 音乐职称论文 ,大家可以赏析一下
关键词:音乐,职称论文,热门,推荐,8篇,

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库里克

  音乐可以让人赏心悦目,并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指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有些需要评定音乐职称的人,十分想了解一些音乐职称论文,来丰富自己论文的设计,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篇音乐职称论文,大家可以赏析一下。

音乐职称论文热门推荐范文8篇之第一篇:探析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钢琴教育中的发展

  摘要: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有着众多民族鲜明的音乐特征以及灿烂的音乐文化知识, 是我国民族文化历史上的一块瑰宝。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有很多宝贵的音乐文化知识在历史演变中逐渐消失, 这无疑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一块巨大的损失。而高校作为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 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一珍贵的文化在学生中传播开来,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主要对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钢琴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提出了如何在高师钢琴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开展和传播, 让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得到更好延续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 高师钢琴; 民族特色; 传承发展;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根据地方、人文的特点,结合人们本身在实际生活或劳作中有感而发产生的,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该民族民俗、民风等等的一个综合表现,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而在民族文化丰富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更是绚丽多彩,其蕴含的民族知识、音乐文化以及特有的时代特征仿佛是该民族发展得一个缩影,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彰显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历史的辉煌与璀璨。

音乐论文

  一、民族音乐文化在高师钢琴教育中发展得必要性

  由于钢琴是西方的传入中国的乐器,所以我们现在的钢琴教学基本都是套用的西方的教学理念。学生从一开始接触钢琴就是用的西方的基础练习,包括练习曲、乐曲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用的西方的教材,很少接触中国的民族作品。从而导致学生对中国钢琴民族作品的概念模糊,对民族作品应该如何演奏的方法无从下手,更难从中国民族钢琴作品中吸收民族音乐文化的养分,从而使西方音乐成为了我们学习的主流,大大削弱了民族音乐在中国发展得力度。而在大力倡导发展民族音乐的今天,我国的钢琴音乐越来越向民族音乐靠拢,涌现出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屡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唤起了学习民族钢琴音乐的热潮。有很多大型比赛会指定参赛选手必备一首民族作品,突出了我国民族音乐在钢琴中的重要地位。而有很多音乐家会举办专场的民族钢琴音乐会,通过音乐会的形式让民族音乐更能走进社会大众,更为全面地为大家普及民族音乐文化知识。

  从目前趋势所看,中国钢琴民族化的发展高师钢琴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钢琴教育中国化的客观要求。一个非本土音乐的钢琴音乐在中国有如此迅猛的影响和发展可见它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现有的大多数民族钢琴作品都是通过改编的手法,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旋律进行再创作,改编出符合钢琴音色、音域、音调的民族音乐,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民族韵味,在丰富钢琴作品的同时,又给原本的民族音乐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色彩。然而这种"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也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有了良好的碰撞,把它引入高师钢琴教育中有利于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谐、稳定发展。

  即便我们现在的高师钢琴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现,但钢琴毕竟是外来乐器,而且我们所学的演奏技术都是西方的理念,在中西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准确地体会西方音乐的内涵,在演奏时不能完全投入在音乐里面,从而很难准确地演奏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内涵。而我们的学生从小接触得都是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受本民族的音乐熏陶,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切身感受。所以我们在高师钢琴教育中加入中国民族音乐改编创作而来的钢琴作品,有利于让学生体会用技术服务表演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演奏技能,更能促使学生自发的了解作品背景、时代特征,提高自身的民族意识,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怀。

  二、高师钢琴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手段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素养

  学生在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会具有一定的民族素养,对民族的作品有一定的亲切感。先选择一些经典的、朗朗上口的民族作品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情结。

  教师本身要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积累深厚的民族钢琴作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呈现出鲜明、真实的民族音乐内涵,让学生在弹奏时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民族音乐之美。在这样的基础上,帮学生树立好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素养,为民族音乐的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设民族乐器伴奏课程

  钢琴这一乐器有着多变的演奏角色,它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展现自己的光芒,也可以作为伴奏乐器为主角增光添彩。而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钢琴为声乐伴奏了,虽然通过为民族声乐作品伴奏能吸取一些民族音乐文化的养分,但是不能直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所以,开始民族乐器伴奏课程,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民族音乐的气魄。通过民族乐器所发出的音色、音高、音域等,对民族乐器有全新了解,掌握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三)丰富钢琴教学内容

  让学生从单一的看谱弹琴状态转变为相对系统的专业学习。由于学生本身就具有较为良好的民族素养,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作品供学生学习。就作品本身而言,教师可以从作品背景、出处、历史意义等讲起,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让学生能够感受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这首作品的风格。若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声乐作品,教师还可以让学用歌唱的形式将旋律唱出来,切身地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并用边唱边弹的方式将刚刚的感觉带入演奏中,从而让作品能随着演奏者本身的音乐感受自如地弹奏出来。

  三、小结

  中国钢琴民族化是现在中国钢琴发展的趋势,我们把民族音乐加入高校钢琴教学中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让钢琴这个外来乐器和民族音乐完美地碰撞出火花,创作出更多的钢琴作品,壮大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在高师钢琴中融入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与传承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坚持以钢琴为载体,让民族音乐和它很好地合并起来,让他们和谐生存、共同发展,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李佳。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传承[J].艺术科技, 2017 (01) :394.
  [2] 康泽云。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 2016 (12) :49.
  [3] 朴永春。浅谈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在高校教学应用中的体现[J].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2013 (5) :27-30.
  [4] 佟鑫。关于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思考[J].山西大同大学音乐学院, 2011:11-15.

音乐职称论文热门推荐范文8篇之第二篇:壶关秧歌音乐形态分析

  摘要:壶关秧歌是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地区流传的地方小戏, 是在民间歌舞秧歌的基础上, 加之表演故事发展而来。秧歌, 最初作为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以民歌小调作为基础, 由歌舞音乐发展成地方小戏后则是歌唱、舞蹈、表演故事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关键词:壶关秧歌; 音乐形态;

  "秧歌"一词始于清代。[1]清李调元在《南越笔记·粤俗好歌》中载:"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壶关秧歌的形成时间大致在清代,现已从最初的歌舞表演发展成了演故事的地方戏曲剧种。

  发展成戏曲音乐的秧歌,唱腔结构一般包括民歌体、板腔体、综合体三种。壶关秧歌的唱腔音乐以山西民歌与梆子腔为基础,内容多反映民间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道德故事等,运用本土方言演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剧种。

音乐

  1 壶关秧歌演出现状调查

  作为地方戏曲,壶关秧歌在其流传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一载体,传统的表演形式多为民间的班社,后以剧团演出和民间小型班社并存发展为主。

  壶关秧歌剧团最早成立于1960年10月,由壶关县政府组建,成立后改革了秧歌的表演形式,开始分角色行当,在伴奏上增加了管弦乐器,让只有清唱的"干板秧歌"变成了有管弦伴奏的"湿板秧歌",代表作有《侍女登科》《双许亲》《打酸枣》等。该剧团于1968年7月解散,再次重组是在1978年。此时,为了增加秧歌的艺术表现,在唱腔、剧目编创、伴奏音乐等方面做了改革,并采用同腔异调的音乐方式处理男女唱腔的音高问题,推动了壶关秧歌在山西省内的传播。但经历20世纪80年代末的低迷发展后,于2000年再次解散。直到2016年8月,壶关县红梅秧歌剧团在壶关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的支持下继承原壶关秧歌剧团重新成立,可还是解散于2018年年底。目前的演出以个人或小团体班社进行为主。

  2016年重组后,排演了一些当代体裁的剧目,较典型的有护林防火题材的《真假山神爷》、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小戏《床前孝媳》、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大型现代戏《闷葫芦借官》、反腐题材的大型现代系《白发老娘》,以及移植于其他剧种的现代剧目《山妹》等。

  2 壶关秧歌唱腔结构分析

  壶关秧歌是以歌舞音乐为基础的戏曲音乐形式,它的唱腔分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多板腔体。演唱方式兼具清唱与对唱,徵调式较多,音阶排列常为sol、la、xi、do、rel、mi、sol.

  壶关秧歌的唱腔常用板起板落或眼起板落,音域大体在e-g1之间,旋律多四度、五度跳进,有时也有十度以上大跳进行。行腔时运用滑音、颤音演唱,语言为壶关当地方言。在传统的唱法中,多衬字、虚字出现。例如,这、就、呀得儿、喽荷、嘿呦等,起着渲染唱腔的作用。发声自然,运用本嗓,唱腔明亮、朴素。

  壶关秧歌"唱多念少",其中板腔体结构唱腔包括"二性流水板""慢流水板""垛板""散板""紧流水板"等。

  二性流水板,也称[流水],是由长治县西火秧歌中的[平板]发展而来,节奏为2/4拍一板一眼,速度是每分钟60次,多用于叙事故事。该板式缓慢、平稳,唱词多规整的七字句或十字句,一韵到底。

  慢流水板,也称[慢二性],也是由西火秧歌[慢板]发展而来,旋律和流水板基本相同,多用于青衣、老旦的唱腔,善于表现安静、苦闷的情绪,唱词一般为规整的十字句。[1]

  壶关秧歌最初没有散板,在60年代左右,随着情节的需要,按照慢流水板的进行,改流水板为散节。

  垛板,是二性流水板式变化而来,常用于叙事。强弱力度对比明显,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二性流水板结合成段。唱词一般以五字句为标准,也有五字句发展的十字句。

  紧流水板是一板二眼的2/4拍节奏形式,也是二性流水板的变体之一,旋律进行与流水板基本相同,用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节,唱词一般为七字句。

  3 壶关秧歌唱词与伴奏介绍

  壶关秧歌的唱词通俗易懂,与当地语言紧密结合,多用叠字手法,真实生动地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如剧目《墙头记》第十场:

  柳叶眉,俊乖乖,双眼吊壳小灵灵。

  细皮薄仁白生生,两个酒窝喜盈盈。

  杨柳小腰细宁宁,头上脚下匀称称。

  从以上这两段唱词可以看出,歌词为上下句结构,词句转韵自然,每句结尾运用叠字形容词,层次清晰,兼具说唱,唱词活泼、生动,形象地表述了剧种人物的性格特点。

  壶关秧歌在干板秧歌时期,仅有武场的打击乐器伴奏,缺少了管弦乐演奏旋律的拖腔保调作用,表演较单调,后来吸收借鉴梆子腔剧种的伴奏音乐,加入管弦乐器,丰富了文武场伴奏。由于民间音乐不同类型之间音乐吸收与融合的特性,壶关秧歌的伴奏也结合晋东南地区的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以及上党落子等的音乐发展而来。

  4 结语

  壶关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更好地传播与发展是当下应该重视的问题。就现今的演出状况来看,怎样做好壶关秧歌的传承和保护,怎样做好壶关秧歌的表演,怎样更紧密地结合大众审美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继承与保护壶关秧歌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锋, 李雁云。秧歌音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15-16.
  [2] 薛首中, 杨美媛, 等。山西音乐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7:273-281.
  [3] 韩军。山西戏曲唱腔体式研究[M].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75-81.

音乐职称论文推荐范文8篇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130/167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