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毕业论文 > > 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法
音乐学毕业论文

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法

摘要: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之第四篇: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法 摘要: 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刻画和再现,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文献价值。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形象性、典型性、鲜活性、真实性和思想性, 这一
关键词: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美学,特征,艺术,手法,

哟酷网,成功学演讲,对食妻子

摄影美学论文强烈推荐范文10篇之第四篇: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手法

  摘要: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刻画和再现,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重要的文献价值。其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形象性、典型性、鲜活性、真实性和思想性, 这一时期的创作者们运用了象征、隐喻和烘托等艺术手法, 通过崇高和悲剧性的审美形态, 具体体现了八路军战士的阳刚之美, 战争场面的恢弘之美、人道主义和善良的人性之美, 经典题材的时代之美, 其所体现的时代性、战斗性和艺术性对当时及后世的摄影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延安时期; 新闻摄影作品; 美学价值;

  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涵盖范围较为广泛,这些作品既包含对当时的重大事件、知名人物、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也包含了反映当时人们生活中的新气象、新面貌和新事物的内容,以及当时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内容。笔者关注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名家、延安电影团、战地记者及国内外进入当时陕甘宁边区考察的记者的作品。此类作品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边区军民的生活与战斗场景,散发着浓郁的时代审美特征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是边区军队和民众政治觉悟、理想信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深刻体现,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再现,极具现实主义神韵。此类作品的审美与文献价值在中国摄影史上也非常重要,它们的存在,丰富了中国革命摄影艺术题材,充实了中国摄影艺术宝库。

延安时期

  一、延安时期摄影作品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

  延安时期的摄影作品定格了当时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之美,展现了社会的情态。老一辈摄影工作者对作品的把握及对所表现对象的神韵气质的捕捉和展现,与对当时社会生活画卷的描摹与纪实达到了深刻的一致。当时的摄影者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定格了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画面,刻画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人民从事伟大的解放事业的场景,解释了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社会传播中有效地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主张,对后世的摄影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作品也正是当时摄影工作者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的表现和流露。

  (一)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之美,美在形象

  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之美,美在创作者所抓取的具有概括意义的典型瞬间形象。身处延安的摄影工作者,用他们的镜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边区军民的个体或群体形象,及当时丰富的社会情态。

  延安时期的新闻作品中,人物肖像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吴印咸、徐肖冰、沙飞和埃德加·斯诺、哈里森·福尔曼等摄影工作者,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来建立外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政权的认知,也通过对个人或集体形象的塑造,来展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因此,在拍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时候,注重突出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常态,着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深入群众、平易近人的生活作风。如拍摄毛泽东肖像的时候,重在展现和塑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意气风发、年富力强、睿智开朗和平易近人的形象;拍摄朱德肖像的时候,重在展现他性格中的自信坚定、温厚宽容;拍摄周恩来肖像的时候,重在突出他的睿智、真诚。如当时在总政宣传部工作的田野于1938年拍摄的《朱总司令在延安》。照片中,柔和的阳光从右侧方射来,朱德同志身穿八路军军服,系着绑腿,脚穿用布条编织的草鞋,神态安详地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行进在广场上。他的身后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风情,整幅照片看上去平和、自然、生动。类似经典作品还有《毛泽东在写作》《彭德怀司令员在指挥前哨》等。

  这些作品通过生动、淳朴的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军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面对日伪军的大举进攻,面对国民党的封锁包围,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定、乐观、团结的精神风貌,以及同心同德、团结御侮的坚定信念和亲民爱民、上下一致的优良作风。

  (二)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之美,美在典型

  典型是作品美的结晶。为了能够真实地记录现实,能动地反映现实、有力地推动现实,形象地保存现实,延安时期的摄影工作者,依托典型的自然环境和当时人物所处的工作环境,采取合理的艺术手法,对拍摄对象进行典型化处理,使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他们用镜头将时间和历史凝固,拍下了一个个典型的瞬间。如吴印咸作品《登记告别》,有力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中转折性的一瞬。为了有效展现重庆谈判前毛泽东的自信、胸有成竹,作者采用了仰拍的角度,抓取了他面带笑容、摘下帽子向群众挥手的这个决定性瞬间。拍摄者有意通过摄影语言,用"形象"说话,提炼并塑造人物性格,并向看到这幅作品的民众传导力量,让民众充分感受到毛泽东在面临重要时刻的从容和自信,增强民众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支持。还有吴印咸作品如《毛泽东给120师干部讲话》等。

  (三)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美在思想

  没有思想内涵的新闻摄影作品,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中也充满了摄影工作者对时间的捕捉,对意义的思考,寄托并展现了他们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思考、认知和构建。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延安时期的摄影工作者倾向于选取对有教育意义、有助于促进生产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想觉悟、有利于鼓舞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事物。如吴印咸1938年拍摄的作品《抗日军政大学午餐》,作者采用了横构图的方式,向人们展现了学校学员中午用餐时的场景。由于没有凳子,所有学员都蹲在地上,围成一圈,每个人面前的地上摆着零星的碗和杯子。这幅作品通过没有座位的简朴甚至清苦的午餐,展现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延安人民的艰苦生活。延安时期的著名摄影师沙飞提出:"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1的主张。他在延安任专职记者时,跟随骑兵营进行拍摄活动,创作了《沙园铁骑》《塞上风云》等作品。作者在配置图片要素时,有意识地将八路军队伍放置于画面中心位置,突出展现了人物所处环境和胜利的气势,作品思想意味非常浓厚。

  (四)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之美,美在鲜活

  延安时期的摄影工作者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打破传统的拍摄手段和方法,不断地对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对象进行求新求异的尝试,努力探索独到、新颖的摄影表现手法。例如徐肖冰拍摄的《毛主席在抗日军政大学讲课》。在拍摄时,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演讲,徐肖冰跑到了讲台侧后方,他所选择的这个角度,将现场观众聆听报告时的专注表情和激动反应一并收入镜头。因为大胆新颖的构图和照片所展现出的极强的趣味性,这张照片获得了当时同行很高的评价。

  还有作品《延安大白菜》,照片中有一棵又高又大的白菜,白菜的旁边站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一眼望去,白菜还要比小姑娘高出很多,这幅照片用充满童趣的视角,向受众展示了大生产运动中,机关军民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劳动,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

  (五)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之美,美在真实

  延安时期的摄影工作者,作为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他们凭借着对中国社会和陕北大地的丰富观察,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性原则,将视角聚焦于当时火热的革命及生产、生活,用手中的相机拍摄并记录出了一大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延安时期的人民生活、社会风俗、党的发展和壮大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真实、生动的记录,并在当时积极传播。这些作品展现了劳动者的质朴之美,同时也成为那个时期重要的现场见证和后人研究的依据。如吴本立拍摄的《延安机械厂》,吴印咸1 9 4 3年拍摄延安炼铁厂《工厂全景》、1942年拍摄的延安炼油厂《油田全景》,徐肖冰拍摄的三边盐场里工人《晒盐》《收盐》《堆盐》的系列照片等。

  1944年6月,为了庆祝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延安青年艺术剧院举行了戏剧演出,外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与驻延安美军观察组成员共同观看了演出,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场在延安上演的"诺曼底登陆",拍摄了一组关于这次演出的照片。其中一幅图片中,"东条英机"和"希特勒"互诉苦衷,向对方求援。"东条英机"手中拿着衣服,把最后一个口袋翻过来,也找不到一文钱了。在他们背后,可以看到毛泽东、丘吉尔、罗斯福等领袖的画像,象征着反法西斯的坚强阵线。另一幅照片中,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头戴大檐帽,站在"船上"手拄军刀,泰然自若。细看照片就会发现,饰演"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演员手拄一口日本陆军士官使用的军刀,显然是当时找不到美国军刀,临时用一把战利品来顶替,演员们的因陋就简,在这些老照片中也能得到体现。在战役发生的十余天后,在当时的物质和通讯条件下延安便组织了从道具到演员都尽可能还原的演出,看着福尔曼留下的演出剧照,仍能感受到当时延安令人惊艳的文艺水准。哈里森·福尔曼在日记里写下了观看这次演出的真实感受:"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延安方面对于这一战役的胜利也深感鼓舞,因此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特别是演艺人员还专门编排了反映诺曼底登陆的剧目,场面恢宏,设计精巧,令人耳目一新。"2

  二、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手法

  为了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延安时期的摄影工作者通过运用象征、隐喻和烘托等手法,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更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社会现实和时代脉搏。

  (一)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中象征手法的使用

  例如吴印咸拍摄的《毛泽东同志在宝塔山下》,照片中,毛泽东身穿略微有些宽大的简朴军装,脚穿布鞋,在他的身后是来来往往、步履匆匆的行人,远处是宝塔山,毛泽东主席就这样从人群中大步向前。这样动态的艺术展现方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从群众中走来的步履劲健、英姿伟岸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背景中忙碌的人们在辛勤地翻地耕种,展现出信心满满的劳动场面。摄影工作者意在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单一的领导人的形象,更是可以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被奴役命运、可以带领广大民众共同迈向幸福康庄大道的伟大政党的形象。这种能够运用自创的象征性手法和相应元素拍摄来表现主题的创作拍摄方式独特又感人,给人以强大的心理启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成为了当年领导人的经典写照和一代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又如吴印咸拍摄的作品《红缨林立》,作者采用横构图的方式,全景展现了战士们充满斗志和激情,迈着大步扛着红缨枪向前挺进的浩大场面。这幅作品中,"林立的红缨枪"象征的是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战斗的勇气。

  (二)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中隐喻手法的使用

  在《周恩来阐述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这幅作品中,摄影工作者通过仰拍的方式拍摄,由此来增加作品的隐喻性,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有趣,充满了隐喻与暗示的意味。照片中主要人物安置在画面的右下角,观者只能看到人物的头部,其双眼直视前方,目光炯炯有神,嘴唇微张,正在向与会人员阐述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与发展状况;背景是一片黑色,画面的左上角是一盏明亮的灯,这盏发出夺目光芒的灯在黑色的背景中,给人以指向性,如同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就是指路的明灯一般。此类典型作品还有《毛泽东同志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组织起来》等。

  (三)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中烘托手法的使用

  例如吴印咸拍摄的《胜利归来》,摄影工作者就巧妙地依托典型的环境去塑造和展现人物,加之采用了远近呼应、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具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还有作品《延河欢歌》,照片中的人物位于画面的右侧,鲁艺师生面带笑容,激情澎湃地唱着歌,他们的身后是浩荡奔腾的延河和连绵的黄土高原,生动地展现了在这片红色热土里革命青年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革命热情。

  三、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的审美形态

  (一)崇高是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最主要的审美形态

  朗吉弩斯曾经说过:"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3胸怀唤醒民众的崇高理想和神圣使命,延安的摄影工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对准了战争过后满目疮痍的陕北大地,对准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对准了边区民生,对准了战争中睿智英明的战场指挥员,甚至对准了抗战胜利后的战俘。他们通过个人视角、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民族危亡之际,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主义精神。

  1. 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展现了八路军战士的阳刚之美

  在众多延安时期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战士、哨兵、号手的个人特写。这些图片习惯采用低角度的仰拍手法,来凸显高大魁梧且浑身充满力量的主体;有时会压低地平线,以大面积的天空为背景,展示出拍摄主体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如作品《夜行》《号兵》等。还有延安电影团的许多摄影工作者在战场上拍摄的动人心魄的画面,如沙飞作品《肉搏》组图,图片中八路军战士与日军近身肉搏拼杀,生动地表现了战士的英勇与无畏。

  2. 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展现了战争场面的恢宏之美

  当时的摄影工作者也拍摄了许多人民军队转战行军及浴血奋战的宏大战争画面。在《战斗在古长城》组图中,摄影工作者以八路军战士为前景,远处蜿蜒盘旋的长城顺着山脊伸向远方,画面中的天空被压得很低,仅占非常小的部分,地平线却被相应升高,由此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了战争的场面。另外,在拍摄行军的图片中,大部分作品采用了对角线构图的方法。在画面的视觉呈现上,使八路军战士排成一队,沿着对角线的位置在广袤的大地上向前行进,这种处理方法也使场面看起来更加壮阔、气势更加恢宏。类似作品还有《守卫黄河边葭县》《练习瞄准》《骑兵演练》等。

  3. 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展现了人道主义和善良的人性之美

  例如《白求恩大夫》这幅作品,借助主要人物工作的环境、光线和角度等,对人物进行了十分细致精当的刻画。摄影工作者选择了从正面的角度对白求恩大夫进行拍摄,夕阳的光辉照在白求恩身上,恰到好处的光线入射角度使他获得最亮的影调,勾勒出了白求恩大夫的头部、身躯和手所组成的动态线条,突出了白求恩大夫最富有表现力的表情和动作,完美地表现出白求恩大夫聚精会神工作的状态。同时三双手的汇聚点把人们的视线自然地引到手术上,从而使画面的主体人物也和其他人物建立起了动态的联系,恰当地表现了特定的事件,为塑造白求恩大夫的形象提供了有力的情节因素。通过典型环境的烘托,突出了人物的形象。这张照片在受众的心间留下了白求恩同志令人难忘的身影,也为中国人民诠释了白求恩精神的真谛。又如沙飞《将军与幼女》组照,表现了聂荣臻将军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4. 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展现了经典题材的时代之美

  1943年2月,鲁艺秧歌队根据劳动模范吴满有、赵占魁、黄立德的事迹,创作和排演了秧歌剧《兄妹开荒》,在公开演出时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徐肖冰拍摄的《兄妹开荒》照片,记录了演出时的生动场景,既表现了延安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通过对演出的推广与宣传,引导和鼓舞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劳动实践中来。类似作品还有马似友的《纺线》、吴印咸的《拓荒》《生产大酱》《秧歌<跑旱船>》等。

  (二)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的审美也包含了普遍的悲剧体验

  这些作品采取直接呈现的方式,通过对战争中人物绝望痛苦的面部神情的捕捉与刻画,通过对血淋淋的伤痕细节的展示,通过对战争过后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场景以俯视角度展现的手法,反映了战争带给民众的精神上的毁灭和打击。面对日军的侵略暴行,中国军民虽奋起抗争,但仍有许多平民惨遭屠戮。如吴印咸作品《残垣断壁》,展现了日军飞机轰炸后的延安古城。作品中,左边是一棵干枯的大树,中间是一条马路,路上走着两个驼着东西的牲畜和背着行囊的男人,四目所及之处都是残垣断壁,唯一完好的只有远处的宝塔山。类似的作品还有《城塌牌楼在,生活仍继续》《傲然屹立》和《坚持挺立的被炸城门》。还有延安电影团成员深入抗日前线拍摄的作品,如沙飞拍摄的《被日寇杀害的百姓》,照片中,手无寸铁的农民全身赤裸,双手被捆绑,凶残的侵略者砍掉了他们的脑袋并将尸身弃之荒野;还有的农民被掀掉脑盖,挖出脑浆,死状凄惨,画面恐怖。摄影工作者为什么要拍摄这些恐怖的画面,展现这一幕幕惨剧呢?意在揭露日军的残暴,激发民众奋起抗日的决心。这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蕴含着浓郁的悲剧性审美风格。

  四、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对后世摄影的启示

  (一)新闻摄影作品应该紧握时代的脉搏

  影像是时代历史的直接言说者。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紧紧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摄影家在拍摄过程中使拍摄题材具有时效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潮流和趋势,反映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延安时期的新闻作品根植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这些作品的形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激情、战斗力和感染力,作品所承载的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为实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的胜利铸造了坚固的精神堡垒,也为其后的摄影提供了美学范例和创作导向。从艺术创作上来说,一方面,延安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是全新的,取材具有高度真实感并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使人们感到格外亲切,为广大战士、民众所喜爱,使他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这种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创作态度也是全新的。边区的艰苦生活锤炼了老一辈摄影人,群众的需求也不断激励和鞭策着他们,促使他们纷纷深入斗争前线,不断创作挖掘具有深刻意义的影像,从而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们的作品不仅有效地配合了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也是艺术家对自身生活感受和情感抒发的艺术表达,集中地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对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热切关注和思考。这一时期的摄影工作者通过实践告诉人们,新闻摄影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到人民生活中去,方能发掘到有重要意义的新闻事件,发现和表现人民生活中的美,从而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新闻摄影作品应该保留战斗的风格

  延安时期摄影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与宝贵的经验,他们秉持并坚守着"摄影工作要更好地指导革命工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在这一摄影理念的指导下,他们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站在中国革命和时代变革的历史前列,创作了大批反映人民激烈斗争生活的实例与许多鲜活的英雄事迹的真实形象,用镜头"书写"着对生命的感悟,并用一幅幅作品去感动生命。这一时期的新闻摄影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战斗性,在宣传政策、传递信息、唤醒民众、组织生产与战斗、推动战争胜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为时代留影存证的摄影工作者,理应继承和发扬延安新闻摄影作品中战斗的风格,积极发扬摄影作品针砭时弊的功效。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美与丑、善与恶、先进与落后的交锋和对立,存在着不文明、不和谐甚至一些阴暗腐朽的现象,因此新闻摄影不能只展示社会表面的和谐,要充分发挥其战斗武器的作用。新闻摄影工作者要做一个有良知和担当的摄影人,勇于直面社会与人生,挖掘并揭露社会不良现象,有效地教育和引导民众,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新闻摄影作品应该坚持艺术的追求

  延安时期新闻摄影作品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渲染与描摹,对边区民众生活的刻画与展现,对会议的截取与捕捉,以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形象的勾勒与塑造,完美地体现了政治内容和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生动地阐释了艺术的审美功能和实用价值,对后来的新闻摄影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摄影创作中,为了最大可能地展现主题内容,使照片富有张力,延安时期的摄影工作者对光线、影调、线条、色彩、画面构图形式美的探究,对表达手法的创新、艺术技巧的运用、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形象的展现,无不体现出他们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通过绘画因素的融入、角度的变换和构图来进行"创造",将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摄影语言的表达有效结合,创造出最好的艺术作品形式。同时,他们还有意识地引导受众对作品进行准确解读,使之充分领悟并感受摄影作品传达的"美"与"意趣".

  由此可知,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一定是符合新闻摄影美学的标准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美感,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才能够吸引和感染受众。当下的新闻摄影工作者要不断深入生活、感受美和发现美,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熟练运用艺术的创作手段去摹写与展现生活,才能够创造出艺术性、思想性兼备的作品。

  延安时期的新闻作品的美是永恒的、也是穿越时空的。正因如此,这些作品在历经几十年历史岁月后,仍在中国新闻摄影史上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它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的美学需求,更引起了受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关注。用美学解读这些照片,让这些作品从时间的流程中独立出来,将会使人们在重视其所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同时,更加重视这些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印咸。吴印咸摄影作品选[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1993
  [2]吴印咸。吴印咸摄影工作六十年影展作品集[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5
  [3]刘妮。亲历延安岁月--延安电影团摄影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 冯亚雄。图像符号学视野下吴印咸延安时期摄影作品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2015

  注释
  1 王雁。沙飞纪念集[M].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6:98
  2 萨苏。那一场在延安上演的"诺曼底登陆"----战地记者哈里森·福尔曼镜头下的延安"活报剧"[N].北京青年报, 2018-7-12 (B5) :封面故事
  3 缪朗山。缪灵珠美学译文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79-13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bixuanzl.com/20191217/167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