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文学论文 > > 古文在新时代兼美的特色探究
当代文学论文

古文在新时代兼美的特色探究

摘要:摘要 :古文在新时代亟需寻找到生存发展的方向, 既需要保留其原始艺术特色, 又要紧密与时代结合。兼美即是兼采古代百家之法, 融汇中外文化, 如此古文在新时代才有生命力。章太炎古文虽宗法清代汉学考证, 但兼得宋学之特色, 他亦将西方文化理论融入古文, 使其
关键词:古文,新时代,美的,特色,探究,

玉竹的副作用,藏地玄经,异界厨王

  摘要:古文在新时代亟需寻找到生存发展的方向, 既需要保留其原始艺术特色, 又要紧密与时代结合。兼美即是兼采古代百家之法, 融汇中外文化, 如此古文在新时代才有生命力。章太炎古文虽宗法清代汉学考证, 但兼得宋学之特色, 他亦将西方文化理论融入古文, 使其迸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 呈现出古今中外融为一体之势。章太炎将古文创作分为晦涩深奥的学术之文和通俗易懂的时代之文两大类, 所以上能研讲学术, 下能通达世俗, 他并未因自己喜好来独作一家之文, 而是适体而用, 他的古文真正做到了兼美。以章太炎古文为例即是在证明其为兼美之范例, 而兼美是新时代古文发展的佳径。

  关键词:新时代; 古文; 章太炎; 兼美;

文学论文

  章太炎出生于清末 (1869—1936) , 是民国国学大师, 他在小学考证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撰写了一系列研究著作, 学术价值极高。章太炎学承乾嘉学派, 他的大量著作都在考证古文化。章太炎古文作为其学术研究之载体, 保留了汉学的优势, 辨章源流, 追根溯源, 内容真实。在坚守汉学的同时, 他的部分古文又积极吸收宋学古文清晰明朗的特点, 提升了艺术价值。民国时期, 西方文化进入中国, 章太炎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理论, 将中西不同典故融入古文之中进行比较, 体现差异, 思考原因, 并且运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作为例证来解释传统文化。章太炎的古文不拘于一格, 兼容各家之长, 与时俱进。通过对其著作中的古文研究可以窥探到他的古文特色, 进而辐射至民国学人, 总结出古文在新时代兼美的特色。

  1“文”之兼美

  章太炎古文承接着汉学考证源流的特点, 但却没有清代汉学家考证繁琐的陋弊, 实因其吸收了宋学古文的艺术理念, 从而变得“文道并重”。又因章太炎较通西学, 所以他把西学文化理论运用在古文之中, 呈现出中西合并的时代特色。

  1.1 兼取清代汉宋古文创作特色

  章太炎是民国考证派的代表, 推崇清代朴学。他在《清代学术之系统》中指出:“清代诗本不甚好, 词亦平常, 古文亦不能越唐宋八大家之范围, 均难独树一帜。至于学力方面的学术, 乃清代所特长, 亦特多:如小学、经学、史学、算学、地理学等, 均甚有成绩。”[1]241章太炎认为清代文学创作并不显著, 但在朴学研究方面清代学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他们很大程度上在疑古考证, 寻求真相, 所以其较为肯定清代朴学。他又在《国学之体与治国学之方法》中指出治国学之法:“一辨书籍真伪;二通小学;三明地理;四知古今人情变迁;五辨文学应用。”[1]225-234这五个方法皆是在对传统进行了解辨析, 意在古籍的字里行间中寻找矛盾谬误, 对古文化做出正确训诂。章太炎所作《齐物论释》《国故论衡》等学术著作中的古文即通过训诂字词、音韵来研究国学。除此之外, 他的一些演讲宣传文也有用考证来作为证据论证观点。他在《读史与文化复兴之关系》中考证“安南”这个地方起源时指出:“按安南在昔与广东西同称百粤, 汉武平南粤, 置为日南九真等郡。自兹以后, 安南人之出仕于朝者, 代不乏人, 直至唐末五代, 未几失去。”[1]214文章以考证“安南”这个地方为例想要说明阅读史书可以寻找到历史真相。这篇文章是在讲述阅读历史的好处, 意在复兴传统文化, 并非在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 但其通篇可见作者在考证地方民俗, 由此可见考证已经渗透到了章太炎古文创作的各个方面, 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其他汉学家类似, 章太炎也喜欢两汉魏晋骈文, 但不同的是他并未完全菲薄宋学古体散文, 观摩其著作, 散文是他古文的主要文体, 其较为看重散文在表达上的清晰流畅。事实上他对宋学古文的态度是较为辩证的, 桐城派作为清代宋学古文的代表, 章太炎对其既有批判又有肯定。他不喜欢桐城派古文所谓的“义法”, 其在《訄书·清儒》中指出:“桐城诸家, 本未得程朱要领, 徒援引肤末, 大言自壮, 故尤被轻蔑。”[2]51章太炎更是认为桐城派古文自归有光起都是学秦汉而不成的“畸形儿”, 他在《国学略说·文学》中言:“震川殆知秦汉不易学, 而又不甘自谓不逮秦汉, 故专摹《史记》之冷语欤?由此遂启桐城派之先河。”[3]225从中可以看出章太炎是不喜欢桐城派文章内容的, 他认为这些文章皆学不到前人思想理论之精髓, 都是在一味地效仿, 而且成效并不显著, 但在文章艺术价值方面, 其又给予了桐城派一定的肯定。他在《国学概论·文学的派别》中论及桐城派归有光古文时指出:“归讲格律、气度甚精工, 传到顾亭林有《救文》一篇, 讲公式禁忌甚确, 规模已定。”[3]49下文又对桐城派古文评论道:“平心而论, 文实在不可分派。言其形式, 原有不同, 以言性情才力, 各各都不相同, 派别从何分起呢?我们所以推崇桐城派, 也因为学习他们的气度格律, 明白他们的公式禁忌, 或者免除那台阁派和七子派的习气罢了。”[3]49章太炎认为桐城派古文清新雅洁, 体态大方, 叙事文严谨工整, 既没有台阁体的宫廷气息, 也没有七子故作复古的味道, 并且以散文来表达学术观点, 清晰自由, 较少束缚, 也不需要考虑太多作文禁忌, 内容更加容易理解。汉学文章虽然言之有物, 但部分苛求考证, 不免流于繁琐冗沉, 文章空有骨架, 无血无肉, 无生气可言, 章太炎对于这样的文章也是不喜欢的。从古文内容而言, 宋学古文为其所不齿, 但从文学创作而言, 他认为桐城派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事实上, 上述文章是在讲章太炎对于宋学古文的态度,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皆是通俗易懂、清晰雅洁的古体散文。章太炎不仅肯定宋学古文, 更是付诸实践, 他的部分文章吸收了宋学古文清晰明朗的特点, 并且运用这样的优势来阐述汉学考证结论。《訄书》《国学讲义》《春秋左传读》《齐物论释》等几乎都是古体散文, 虽有部分字词较为聱牙, 但观其文章之行文则较为流畅, 没有太多过于复杂的结构。

  除此之外, 其创作的人物传记、序跋、碑祭文等古文更是描写细腻, 对人物刻画栩栩如生, 颇有桐城派古文的气息。他在《黄季刚墓志铭》中回忆弟子黄侃:“尝在京兆召宾友会食, 北方重蟹羹, 疱人奉羹前, 季刚自垣一方问母得蟹羹不, 母无以应, 即召疱人痛诃遣之。”[1]129故事清晰简洁, 语言流畅通俗, 一句话概括了事情的经过, 字里行间又表现出黄侃的神情反应, 由“蟹羹”一事来反应他的“孝”, 可以看出章太炎古体散文的创作能力亦是较为突出的。

  清代汉宋古文之争水火不容, 而章太炎取两者之长, 避两者之短, 为创作需要而选择合适的创作方法, 不禁锢于某一派或某一章法, 兼得汉宋之长, 却无汉宋之弊, 所以他的文章既有坚实有力之考证, 又有有血有肉之文辞, 兼取汉宋古文之美。

  1.2 中西理论兼容古文

  民国西学而入, 当时诸多学人都将西方文化理论融入中国文化体系之中, 尝试为传统文化找到新的诠释。章太炎亦是其中之一, 其古文对西方文化理论的接受运用独具特色。

  1.2.1 中西用典兼容

  中西用典兼容是其古文的一大特点。章太炎并非只运用中国典故来论证说理, 西方典故亦在其运用之中。他通过中西对比, 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訄书》是章太炎学术理论与西方结合最紧密的论著之一, 其中他将大量西方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对比融合, 通过比较来表现差异。章太炎在《訄书·客帝匡谬》中谈道:“昔者《春秋》以元统天, 而以春王为文王。文王孰谓?则王愆期以为仲尼是已。欧洲纪年以邪苏, 卫藏纪年以释迦, 而教皇与达赖剌麻者, 皆尝为其共主。中夏之共主, 非仲尼之世胄则谁乎?梅福之讼王章也, 见新室盗汉之朕而塞之也;及王章不可讼, 而上绍殷之议, 其指归则以圣庶夺适为臬。”[2]3此处将中国、欧洲以及西藏等纪年法进行了对比, 又结合梅福申冤这个典故, 引出下文对中国现状的评论:“且汉帝虽孱弱, 赖其同胤, 臣民犹或死之。满洲贱族, 民轻之, 根于骨髓, 其外视亡异欧美。”[2]7由此表达了他对满族政府的不满, 对中国被列强欺凌的愤怒, 以及对光复汉族统治的殷切希望。

  除政论文之外, 《訄书》中的学术之文亦掺杂着西方典故, 如《訄书·原学》中谈道:“希腊言:海中有都城曰韦盖, 海大神泡斯顿常驰白马水上而为波涛”[2]16, 下文又说道:“伯禹得龟文, 谓之九畴。惟印度曰:洪水作, 韦斯拏化鱼。”[2]16将西方神话中的海神“泡斯顿”、中国“伯禹”和印度“韦斯拏”对比, 以水文化的不同来论证文化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其他著作中章太炎亦有此类创作方法。他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将“拿破仑”和“华盛顿”作为例子与中国的“尧”“舜”进行对比, 认为中国人应该有民族自信, 坚信自主崛起, 不必完全效仿西方政治。在《国故论衡·正言论》中将中国语言和罗马语言之源头进行对比研究, 体现出二者地域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发展差异。在章太炎的大部分论著中几乎都可以看到他将西方典故纳入古文创作中, 从而形成中西文化之对比, 并在对比中发现差异, 以此来寻找最适合中国文化崛起的道路。

  1.2.2 西方自然科学理论融入古文

  除上述中西方典故兼容之外, 章太炎古文还将西方自然科学理论融入其中, 这是其他大部分民国学人较少涉及的。章太炎的《齐物论释》是他对庄子《齐物论》的注疏研究, 他用佛学阐释和字词音韵的训诂来研究《齐物论》, 其中有西方哲学理论的运用, 但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在古文中利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来阐释中华传统经典著作。

  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讲述如何研究一个字时表示, 如若要得一个字之本义切不可离开这个字而去研究, 即“不能舍字解字, 舍义解义故, 字数有尽, 不得不互相解故。”[4]95为进一步解释, 他用“细胞运动”作为例子:“诸责因缘推理之语是也, 然责因实不可得, 如有人言身中细胞皆动, 问细胞何故动?即云万物皆动, 细胞是万物中一分, 故细胞动。问万物何故皆动?即云皆含动力故动。问动力何故动?即云动力自然动。”[4]95且不管此论是否合乎西方自然科学之原理, 或只为举例而作, 但以此为例而入古文, 训诂庄子一二元论, 可谓别出心裁, 独具特色。下文更有将自然科学深入讨论之处, 其在训诂“极微”时阐发道:“此七极微成一微尘, 七微尘成一铜尘。七铜尘成一水尘。铜尘、水尘, 今所谓分子也;微尘, 今所谓小分子微分子, 极微, 乃今所谓原子。”[4]109章太炎用“分子”“原子”概念来阐发佛教中“极微”的意思,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项事物, 在他这里找到了相似之处, 其方法可谓标新立异。接着他又以“热胀冷缩”理论再次训诂“极微”这个概念:“又诸金类, 增以温热, 分子张大, 明其中闲自有隙处, 而则此一分子, 更待无量微分乃得集成;而此黄金分子, 非独无量同性微分集成, 亦有无量异性微分集成。”[4]109-110一个关于“极微”的训诂, 章太炎运用了多个自然科学理论进行阐释, 通过反复举例来增强读者对此的理解。在其他古文中亦可以看到此类创作方法。

  除此之外, 他在《章太炎自述·菿汉闲话》中为宗教唯物论辩护道:“以为推论至极, 非上帝莫属也。盖物之本质, 所谓电子原子者, 本不可见闻。而上帝亦不可见闻, 则彼此无以相难矣。”[1]206以电子和原子理论为例来解释宗教中的唯物论, 将宗教引向现代科学, 如此创作增强了文章论点的深刻可信性。此类引用要求他对西方自然科学理论有充分了解, 能在不同的领域中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 并能将其转化为传统的古代汉语, 以古文的形式阐发出来。这样的古文创作难度非常之大, 但纵观其论, 虽有一些字词偏僻佶牙, 但总体上训诂之意层层递进, 逻辑严密, 既有例证, 又有论述。章太炎在古文中训诂考证传统文化, 这是其学术研究的基础, 并不仅于此, 在他看来训诂解释的方式不止传统考证一种, 用自然科学理论来阐发传统国学亦未尝不可, 此法可谓别出心裁。

  章太炎将中西理论、中西典故元素结合进行古文创作, 从而阐发观点, 训诂词义。作为汉学后人, 他并没有一味守着汉学之传统, 而是积极吸收各家特色, 将汉宋古文兼容在一起, 取两者之长, 创作出一系列学术价值极高的考证散文。章太炎虽然提倡复古, 但是并未因此而完全摒弃现代西学, 可以看到其古文中拥有大量西方文化, 将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作为工具训诂中国传统国学更是成为新时代古文考证之滥觞。其古文紧跟时代, 触类旁通, 无论是中学还是西学, 均拿来为我所用, 呈现出包罗万象之美。毫无疑问, 章太炎的古文集古今中外各家于一体, 兼得各派之长, 并且充满价值、意义和艺术气息, 呈现出百家之美。

  2“体”之兼美

  章太炎的部分古文艰涩难懂, 用字作奇, 但并非所有都是这样。童庆炳在《存质求真与整体文化的重建》中指出:“章太炎是大学问家, 可文章古奥难懂, 连读起来都不容易, 而要进入章太炎的学术世界, 对他的学术进行研究, 那就更难了。”[5]1童先生此处阐述了一个重要问题, 即章太炎的学术文章是很难读懂的。那除此之外其他古文不禁引发思考, 事实上章太炎所作古文虽有故意为之的奇字, 但总体上难易皆存, 并不是所有都是如此, 仍有较多一部分通俗易懂、清新脱俗、说理明确, 几近白话散文, 所以两者应该分类讨论, 不可一言以蔽之。

  2.1 深奥晦涩学术之文

  章太炎部分深奥的古文遭受过较多批评, 例如林纾就在《慎宜轩文集序》中批评过:“今庸妄钜子, 饤饾过于汪伯玉、哮勃甚于祝枝山, 用险句奇字以震眩俗目, 鼓其膺力, 斥桐城文不值一钱, 而无识之谬种, 和者嗥声彻天。”[6]178这句话是林纾在被章太炎批评之后发出的声音, 他亦批评章用字造句以“奇”为特点, 并且认为这种创作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博人眼球。虽然当时两者正在争斗之中, 但从侧面可以看出章太炎部分古文字词奥古确实是被诟病的。

  对此章太炎在《自述学术次第》中解释道:“余少已好文辞, 本治小学, 故慕退之造词之则, 为文奥衍不驯。非为慕古, 意欲使雅言故训, 复用于常文尔。”[1]55其治小学, 训诂文字是他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他对文字的使用较为了解, 所以将正确训诂的文字用于文章创作之中, 也就是说章太炎认为在古文中某个地方用某个文字来表达意思最为恰当, 即用之。在其他人看来他用的字既不常见又不常用, 而实际上章太炎已经对这些字经过训诂, 并且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研究, 知其来意, 遂使用之。而这样的古字出现在其学术著作中, 自然导致艰难晦涩。不仅是行文用奇字, 其古文的内容也是在训诂古籍中的奇字, 通过解释字词来通晓文意。

  章太炎所作《菿汉闲话》这篇古文意在说明通小学对于治学的重要性, 其中作者训诂了不少字词, 也用了不少奇字。他用《说文解字》中的字作为例子, 其曰:“时余初习《说文》。不甚省记, 问蔫字何义?答云:俗称颜色不鲜曰蔫。此字是也。归检《说文》云:蔫, 菸也。菸, 郁也。”[1]204以训诂“蔫”来说明古字虽然现代用的少, 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死字, 古字还是有意义的, 用的少不代表没用。而其著作《齐物论释》也少不了训诂字词, 例如训“景”这个字, 虽然是常见之字, 但其古意与现在有所差别, “《释文》:景, 映永反, 本或作影。今按景本训光, 当如字读。”[4]55古时候倒影形成即是景。章太炎认为对于古籍的理解必须将字眼的古意阐发出来, 回归古籍当时所处的时代, 还原背景, 理解字词当时的意义。再看行文中的佶难之字, 其在《菿汉闲话》中言:“曩胡适之与家行严争解《墨经》, 未有所决。”[1]204此处以“曩”来表示“以前”的意思, 并不是常见字。更有甚处不再列举。

  由此可见, 章太炎的学术文章确实奥古艰涩, 无论是其古文行文用辞还是古文内容, 皆是在以古为用。一部分是故意为之, 因为其本身即是治小学的, 若是自家古文还不用自己的学术成果即是砸自家招牌, 另一部分确是其行文之需要。在表达学术观点的时候, 在某一处需要用某一种古词来进行表述, 以此来表明那个时代即是用那样的字词, 拉近时代的距离, 将文辞与内容一体化, 表现出时代和学术的共同回归, 变得更加真实可靠。

  2.2 简明铿锵时代之文

  章太炎学术文章虽然字词艰涩, 但并非所有古文都是如此。除学术以外的古文, 如传记、序跋、政论、讲演、宣传等都是通俗易懂、说理明确、条理清晰的散文。观其通俗古体散文皆有一个特点, 即时代之特色, 也就是说章太炎所创作的通俗古文都紧密与时代结合, 是时代驱动下的产物。

  民国时期, 中国内忧外患, 如何救亡图存成为了当时学人思考的重要话题, 章太炎作为民国著名学者, 亦参与了政治变革运动。面对中国的革命者被残酷的打压、屠杀, 其心中充满了愤怒、怨恨。他的《论邹容》、《熊成基哀辞》和《宋教仁哀辞》等皆是通俗易懂, 铿锵有力, 表达了他对这些革命友人的缅怀和对清朝贼人残忍血腥的痛恨。尤其是其在《熊成基哀辞》中云:“夫一兴一废, 国家代有, 君之倡义, 以暴君在上, 烝民失职, 非欲倳刃一人明矣。”[1]117将革命烈士熊成基和腐败清廷做出对比, 表明熊君的牺牲是为了国家, 为了人民。下文又对现状表达出了愤怒:“今是凶人贪以败官, 又造矫诬以摧义士, 其罪视曾扬且什百。”[1]118此文铿锵有力, 清晰明了, 将烈士的壮举一一列举, 将乱世贼人的罪行暴露无疑, 表达了章太炎对于烈士友人的怀念, 对于世道不举的愤怒哀叹。他亦创作了较多战斗气息十足, 充满冲击力的古文辞。如《驳康有为革命书》一文对康有为的“保皇论”进行了彻底反驳, 言辞激烈、激进, 充满了战斗力。其在文中说道:“夫以一时之富贵, 冒万亿不韪而不辞, 舞词弄札, 眩惑天下, 使贱儒元恶为之则已矣;尊称圣人, 自谓教主, 而犹为是妄言, 在已则脂韦突梯以佞满人已耳, 而天下之受其蛊惑者, 乃较诸出于贱儒元恶之口为尤甚!”[1]291这段话激烈之程度, 文辞之激进, 通俗易懂, 几乎是在斥责康有为, 认为他是在蛊惑天下人民, 是满人的追随者, 表达了对康有为“保皇论”的不屑及对满人腐败统治的厌恶。在《排满评议》《复仇是非论》等文章中亦有类似文辞, 不再列举。除上述古文之外, 章太炎还有一些与时代结合的古体散文, 例如一些刊物序文、书信等, 多为他与朋友、弟子之间的一些交流, 文辞通俗易懂, 简明清晰, 无太多晦涩难懂之处。这些时代之文为的就是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将当时国家的问题指出来, 直陈厉害, 好让所有人都看到问题所在, 并非是局限在某一个小范围或者小领域之中的。而那些与朋友、弟子的交流就好像平时说话言语一般, 定是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

  可以看出, 章太炎在表达学术观点的时候大多会用一些艰涩奥古的文辞, 使得他的古文较难阅读理解, 这是因为该类文章并不是为了普及大众, 而是在论述自己的学术研究, 展现学术成果, 所以有其一定的专业性, 但正如上述所言, 不是所有的艰涩都是其在“炫其述略”, 有行文表达确实需要为之之处。而在其需要紧密结合时代作宣传政论文时, 他的古文又变得通俗易懂、铿锵有力、清晰严明, 因为这类文章为的是让所有人都明白, 没有必要创作得太过深奥。所以并不是章太炎所有的古文辞都是艰涩奥古的, 他是在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来进行创作, 并非厚此薄彼。章太炎的古文兼得深浅, 灵活变化, 将学术和现实兼容在一起, 呈现出专业研究和社会普及的平衡, 没有因为自己研究小学而使得所有的文章都用奇字。其在古文文体上实现了深奥与通俗的兼美。

  3 兼美———新时代古文生命源泉

  古文代表着古代文化, 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古文的形式繁杂, 流派众多, 大部分学人都想争得古文正宗。这种竞争慢慢演变为相互之间的争斗, 为了取得相应的地位甚至相互诋毁, 恶语相向, 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古文的发展, 导致古文朝着单一形式发展。而章太炎古文兼得古今中外, 深浅得度, 既有自己的风格, 又兼得百家, 不偏不倚, 为新时代古文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3.1 清代汉宋之争下的古文畸态发展

  清代汉宋之争而导致古文创作之争。乾嘉学派以及其支派宗小学考证, 所以其古文以考证文为主, 追根溯源, 辨章源流, 注重真实有据。桐城派及支派文人虽然崇尚古体散文, 但“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也提出“辞章”“义理”“考据”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 从中可以看出桐城派姚鼐也重视考据在古文中的地位。其著作《九经说》、《老子章义》和《庄子章义》都是古文考证著作, 后两者更是对老子和庄子的姓氏出生进行了考证。虽然都推崇考证类古文, 但两家之争并没有因此而缓和。大概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桐城派奉程朱宋学, 与汉学家治学理念背道而驰, 另一个是姚鼐等宋学之人的古文考证未从小学入手, 所以内容无法信服, 小学是汉学家治学之法。章太炎也就此论述过:“桐城派也懂得小学, 但比较的少用功夫, 所以他们对于古书中不明白的字, 便不引用, 这是消极的免除笑柄的办法, 事实上总行不通的。”[1]229这样一来只会加剧两家的争斗, 因为桐城派学汉学家治学, 却不习他们的主要方法, 在汉学家眼中桐城派的考证没有方法理论作为根基, 只是隔靴搔痒, 并非追溯源头的考证, 这样的古文仿佛没有实质可信之处。两家古文也因此慢慢发展畸形化, 汉学家的部分古文日趋繁琐, 干枯无色, 文章的艺术性大打折扣。宋学家的古文虽然文辞雅洁优美, 但部分文章内容不痛不痒, 切不中要害, 言不到汉学家眼中的学问。由此学人只作一家古文, 对他家之论只存批判, 优势之处视而不见, 这样发展下去的古文就显得异常单调, 其他流派优秀文章和文体会在失败的争斗中渐渐丧失生命力, 没有百花齐放的色彩, 于古文传承不利。

  这样的情况至晚清民国渐渐改善, 章太炎虽宗汉学, 但如上文所言, 他积极吸收汉宋古文优势, 融入到创作之中, 做到了“文”与“道”的平衡, 并且兼采古今中外。而后期桐城派也是如此, 姚永朴创作的《文学研究法》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但随处可见小学训诂字词, 其在《文学研究法·起源》篇中曰:“昔扬子云《法言·问神》篇云: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孔冲远《尚书·序·疏》云:言者, 意之声;书者, 言之记。”[7]4此处用两部古籍中的解释来训诂“言”这个字。桐城派“殿军”马其昶的《庄子故》和《屈赋微》不仅保留了桐城派古文的特色, 也将汉学考证融入其中。安徽大学余招琴在其论文《马其昶〈庄子故〉研究》中指出:“马其昶始终坚持桐城派家法和汉宋兼采的原则, 以义理、考据、辞章三位一体的治学方法解庄。”张小璐则认为:“该书在注屈时, 引用各朝注家和不同类型言屈专著, 并采用汉宋合流的注评方法, 正是桐城派兼长相济的学术方法的体现。”[8]1也就是说汉学训诂已经成为马其昶治学的一个方法, 同时其坚守桐城派古文创作法, 吸收汉学而不失自身之特色。

  后期桐城派文人亦兼容汉宋, 引入西方元素, 他们也寻找到了古文在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汉宋之间的斗争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兼容汉宋与中外。从清末走来的学人逐渐意识到一家独大只会削弱古文的生命, 兼收并蓄才能将其变得更加饱满丰腴, 既可保留自家的特色, 又可以适应新时代的节奏。

  3.2 新时代古文发展之道:兼美

  从上述两章可以看出章太炎古文做到了兼美, 将古今中外融为一体, 使其古文既有传统的思想理论, 又有着与时代紧密结合的美感。在中国文学史中, 古文诞生了各种文体, 形成了各种流派, 流派之间的比较和争斗也是文学史中谈论较多的话题。遗憾的是在比较争斗中, 大多数流派都在极力提倡本派古文之法, 而较少相互借鉴吸收, 取长补短。古文的单一发展只会让其他的优秀文体渐渐消亡, 一种文体的消亡也会带着相对应的文化消逝, 因为古文是传统文化的灵魂载体, 所以唇亡齿寒, 而传统文化蓬勃发展即是国家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文的生命力即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章太炎经历中国内忧外患时期, 其意识到固步自封即是自取灭亡, 必须积极吸收西方文化, 为我所用, 但若全盘西化又会失去民族传统之根, 亦无法富强国家, 所以他提倡国粹, 要求复古。民国虽然已经大力提倡白话文, 但其依然大量创作古文, 研究传统国学, 以求传统文化之延续。章太炎的古文为新时代古文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即兼容百家, 将古代文化剔除流派之分, 取长补短, 聚力前行, 同时将西方优秀的文化理论融入古文之中, 打开了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时代在不停地向前推进, 固守一家之法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亡, 新时代的古文不再是一家之言, 流派之争, 而应该是各种古文文体并存, 完整保留特色。在此基础之上, 合理利用各家之长, 相互搭配, 适体而用, 才能在兼容的同时做到美, 兼美才能让古文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如此才能将其真正传承下去, 而传承古文即是传承传统文化。

  4 结语

  新时代古文发展需要突破, 时代的差异已经不容许再作流派之争, 也不允许再固步自封。章太炎的古文即是新时代古文发展的范例, 虽宗汉学考证, 但并未完全否定抛弃宋学, 其古文兼容汉宋, 并且将西方外来文化融入其中, 由此使得他的古文既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难易得当, 又紧密与时代结合, 清晰可见体系完善的西方文化理论。章太炎在民国这个动荡时期积极为传统文化寻找出路, 为古文摸索新时代的创作理念, 即百川归海, 聚力前行。事实证明单一的古文创作之法只会削弱其生命, 只有兼采百家, 古文才会美, 章太炎的古文正是做到了这种美, 兼美即是古文新时代的生命源泉。

  参考文献
  [1]章太炎.章太炎自述[M].文明国, 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2] 章太炎.訄书[M].罗炳良, 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3]章太炎.国学讲义[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7.
  [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

相关文章